第1章 雞犬升天

薛清寧做了個夢。

夢裏是個九月的天氣。長空如碧,輕雲淡卷,有深沉悠遠的鐘聲一下下的響起。

新帝登基。丹墀上面文武百官烏壓壓的跪了一地,山呼萬歲,聲音直上雲霄。

新帝穩坐龍椅,接受朝拜之後開始封賞。第一道旨意便是立薛氏之女清璇為後。

薛家衆人也跟着一塊兒雞犬升天。就是薛清寧,也得了個縣主的封號。

縣主者,本朝規定,非皇族女子不能封,但現在薛清寧一個外姓女子竟然能得到這個封號,可見新帝對新後的寵愛程度了。

薛清寧心生歡喜,夢中也忍不住的笑出聲來。

這時就聽到有人在叫她:“姑娘,姑娘?您該起了。”

薛清寧迷迷蒙蒙的睜開雙眼,就看到一個穿青色半臂的姑娘正坐在床沿上看她。

眉眼間帶着幾分笑意,看起來就很溫柔可親。

這是母親特地撥到她身邊照顧她的大丫頭,現年十六歲,名叫綠檀。

綠檀看到薛清寧醒了,就起身在旁邊的衣架上拿了衣裙過來。一邊服侍她穿上,一邊笑着問道:“姑娘剛剛做了什麽好夢,竟然夢裏都會笑出聲?”

薛清寧自然不好告訴綠檀,剛剛她是夢到了書裏的結局。

是的,薛清寧是穿書的。不過她覺得這樣也挺好。

上輩子她有先天性的疾病,身子羸弱。別的孩子在外面跑跳瘋玩的時候,她永遠只能安安靜靜的在家裏坐着,什麽事都做不了。而且每天都要吃很多種藥。

可即便這樣精心的保養着,未及十七歲她還是死了。

Advertisement

不過再一睜眼,她發現自己成了一個剛出生的小嬰兒。

那時候她是想着,原來人果真是有下輩子的,這可真好。至于為什麽她還能記得上輩子的那些事,她傾向于她過奈何橋的時候忘了喝那碗孟婆湯。

所以對于這輩子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她還是挺接受的。打從心底裏面覺得他們都是自己的親人。

即便後來她發現自己其實是穿到了以前看過的一本小說裏面,她依然沒有什麽特別大的震驚。甚至因為知道那本小說裏面各個主要人物的結局,她還覺得挺慶幸的。

畢竟這樣就可以少踩很多雷,也能及時的趨吉避兇了。

等綠檀給她穿好衣裙,又梳好發髻,薛清寧就起身慢吞吞的往外走。

她今年八歲。相較上輩子而言,她現在的身體是很健康的,想如何的跑跳都可以。不過大概是上輩子安靜慣了,現在她無論做什麽事給人的感覺依然是慢吞吞的,一點兒都不着急的樣子。

才走到西次間,薛清寧就聽到她母親徐氏說話的聲音。

“......已經過了白露了,這天氣眼看就要冷下來,府裏各人的冬衣也該做起來了。”

說到這裏,徐氏的眉頭微微的蹙了起來。

這冬衣,若還按照往年的舊例來做,對于他們榮昌伯府現在的家境來說,顯然是一筆不算小的開支。但若是降低了标準,外人看着不體面,只怕越發的不想跟他們榮昌伯府結交了。

而且,這府裏的有些人不曉得當家的難,只怕還會過來跟她鬧。

就有些猶豫不決起來。

這時聽到腳步聲響,徐氏轉頭望過去,一眼就看到薛清寧。

“寧寧起來了?”

眉眼間的憂愁之色頃刻間沒有了,轉而浮上了溫和的笑意,叫她:“到娘這裏來坐。”

徐氏一總兒生了兩子一女,其中數薛清寧的年紀最小。且跟她的兩位兄長隔了足足有十歲上下,所以徐氏是極疼愛這個女兒的。

薛清寧應了一聲。走到羅漢床邊,在炕桌對面坐下來。聽徐氏笑着問她:“寧寧今兒這中覺歇的好不好?”

薛清寧笑着嗯了一聲。又問徐氏:“娘,您沒有歇中覺?”

都說春困秋乏,這都已經過了農歷八月了,算算已經是仲秋了,人确實很容易覺得疲憊的。

徐氏搖了搖頭:“娘正在想着做冬衣的事。寧寧今年想要什麽樣顏色的冬衣?”

小孩子長的快,一年一個變化。去年的冬衣薛清寧現在穿着只怕有些小,今年肯定是要給她做兩身冬衣的。

而且徐氏就生了薛清寧這一個女兒,相貌又生的粉雕玉琢一般,是很喜歡打扮她的。

薛清寧對這些倒沒有什麽追求。

也知道徐氏眼光好,這些年給她做的衣裳就沒有一件不好的。于是就說道:“娘你看着辦就行。我是什麽顏色都喜歡的。”

徐氏笑起來。

“你可真是個懶的,連這些個事都不願意動一動腦筋。”

不過她話雖然這樣說,卻半點兒責怪的意思都沒有,完全就是寵愛縱容的意思。

旁邊站着的孫媽媽也笑起來。對徐氏說道:“咱們姑娘相貌生的好,無論穿什麽樣顏色的衣裳,那都是極襯她的。”

孫媽媽是徐氏的陪嫁丫鬟,主仆兩個自小兒處出來的情分。等到孫媽媽年紀大了,徐氏不舍得将她嫁遠,就嫁給了這榮昌伯府管家的大兒子。等到老管家死了,就讓他大兒子接着他做了管家。

所以孫媽媽現在也是管家奶奶了,在這伯府的下人裏面地位是極高的。

不過在徐氏面前她還是跟以前一樣的恭敬,半點兒都不自大。

有人誇自己女兒的相貌生的好,徐氏肯定高興。

叫丫鬟将先前炖好的銀耳蓮子羹端一碗過來給薛清寧:“這天容易秋燥,你喝碗這個,潤一潤。”

又叫綠檀:“前幾日姑娘一直說的什麽荷花酥,剛剛小廚房遣人過來,說是今兒他們又做了些出來。也不曉得對不對,你現在去拿過來給姑娘看看。”

薛清寧穿的這本書是個架空的,名叫大景的朝代,裏面好些兒東西原作者都沒有設定。

薛清寧又是個在吃喝上面比較在意的人,所以現在她閑來無事的時候就會搗鼓一些上輩子吃過,或者聽說過的糕點,叫小廚房裏的人照着樣兒做。這個荷花酥,就是前些時候她忽然想到的。

只是小廚房做了好幾次,始終不是上輩子她見過的那個樣兒,或是她吃過的那個味兒。也不曉得這一次她們會不會做成功。

綠檀應了一聲,轉身出了屋。

徐氏就繼續跟孫媽媽說做冬衣的事。

“......昨兒我去庫房裏面看了看。裏面雖然還堆了些料子,不過那些料子上的花樣都已經不時興了。也不夠。你回去告訴孫管家,讓他叫兩個妥當的人去外面的綢緞鋪子裏面買一些時新的衣料回來。再叫兩個裁縫,這幾日就開始将冬衣做起來罷。”

徐氏說一句,孫媽媽應一聲是。

等到徐氏的話說完,孫媽媽又建議:“夫人剛說的庫房裏的那些料子,雖然都是好的,但既然您說上面的花樣現在都已經不時興了,明年只怕會更不時興。倒不如拿出來,做給府裏各位主子屋裏的大丫頭和各位公子身邊的小厮穿。不然一直放着,只怕會黴壞了,到時想要穿都是不能的。”

俗話說先敬羅衣後敬人,身邊跟着的大丫頭和小厮穿的體面,旁人看着,主子們的臉上就會更有光。

徐氏想了想,覺得是這麽個理,就點頭同意了。

薛清寧這時忽然想起一件事來。

就放下手裏拿着的白瓷勺子,對徐氏說道:“娘,那位林少爺,您也給他做兩件冬衣罷。”

聽了這話,徐氏詫異的轉過頭看了她一眼。

這也不是頭一次了。以往每每要給府裏的各位少爺派發各樣份例的時候,薛清寧總會提醒她別忘了那位林少爺。

但其實徐氏覺得她壓根不用管那位林少爺的,畢竟那只是三房一個妾室的弟弟。

妾室的弟弟随着一塊兒住到府裏原就是從沒有過的事,但誰讓她那位小叔子極其的寵愛那位妾室呢?她說的話就如同聖旨一般,無有不從的。

徐氏的那位妯娌又懼怕丈夫,所以竟容得這樣的事發生。

現在薛清寧對那位林少爺顯然也是與衆不同的。那位林少爺又确實生了一個好相貌......

徐氏不由的擔心起來,目光悄悄的打量着薛清寧。

她面上看起來坦蕩蕩的,并沒有一絲一毫小女兒的嬌羞,可見她說這話的時候心裏并沒有半點想法。

而且,她才八歲,能懂得什麽?

徐氏放下心來。不過難免還是覺得好奇,就問道:“你怎麽老惦記那位林少爺,什麽事都不忘提醒我別忘了他的那一份?”

薛清寧心想,能不老惦記嗎?林星承可是這書裏的男主,往後是要做皇帝的。

她記得原書裏面他們大房跟林星承之間原本還有點兒嫌隙,不過因為林星承實在是太寵愛她的堂姐薛清璇了,又覺得對薛清璇有愧,所以到最後就并沒有跟他們大房計較,反倒讓他們大房跟着薛清璇一塊兒雞犬升天,加官進爵了。

不過就算明知道他們大房最後會有個好結果,但現在提前對這位未來的皇帝好一點,那也肯定錯不了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