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特別上心

孟銳那日雖然約了薛元青過幾日一起去騎馬,但是不想第二日就開始下起雨來,這馬自然是騎不成了。

不過下雨也有下雨的好。

原本雖然已經過了白露的節氣,但天兒還是有幾分悶熱,讓人覺得難受的很。這場雨一下下來,秋意就漸漸的濃了起來。甚至早晚風大的時候還要穿上夾衣。

好在冬衣都已經做好了。

薛清寧現在還小,跟着徐氏一塊兒住在上房。徐氏住東梢間,她住西梢間。做好的冬衣一送過來,徐氏就叫丫鬟拿過來給她看。

給薛清寧的夾襖有三件。一件是粉色的,一件是玫瑰紫色的,還有一件月白色。三件夾襖領口和袖口都鑲着白色的,毛茸茸的狐貍毛,看起來就覺得很暖和。伸手摸一摸,軟軟的。

另外還有三件綿绫裙和兩件鬥篷。

薛清寧沒想到會有這麽多。

這些冬天外面穿的衣裳不比其他三季的衣裳,做起來要更費錢些。而且也不比其他三季的衣裳要經常清洗,容易顯得舊,所以即便按照舊例,也不過府裏各人每年做兩身冬衣便罷了。但現在徐氏竟然給她做了三套。

甚至還有兩件鬥篷。

就驚訝的問道:“娘,怎麽有這麽多?其他人呢?”

她的庶長姐薛清雪慣常不忿徐氏只對自己的女兒好,有好東西從來不會想着她,已經在父親面前明裏暗裏的抱怨過很多次了。

父親又很寵愛薛清雪。聽了這些話,難免就會過來說母親這個做嫡母的做不到一視同仁,凡事只想着自己親生的孩子。但是薛清雪同樣也是要叫她一聲母親的。

薛清寧不想徐氏因為這些事受氣。

徐氏明白她的意思,心裏覺得很欣慰。

她的寧寧長大了,知道心疼她,也會為她着想。

Advertisement

就伸手将她摟在自己懷裏,笑着說道:“我知道你在擔心什麽。不過你放心,給你多做的這些衣裳沒有動用公中的銀子,是娘自己的私房體己。就是有人想要挑刺,那也挑不出我的錯來。”

輕輕的拍了拍薛清寧的背,徐氏接着說道:“娘就只有你這麽一個女兒,有好東西不給你給誰?旁的人縱然再叫我為母親,到底不是從我肚子裏面鑽出來的,怎麽能比得上你在我心裏的分量?所以,管得他們怎麽看,怎麽說呢,娘一點兒都不在意。你也別在意,高高興興的就成。”

又叫丫鬟拿大公子和二公子的冬衣過來給她看。

看過了,就叫了自己的兩個大丫鬟文竹和瑞香過來,吩咐她們兩個将冬衣送到大公子和二公子的院裏去,叫他們兩個各自的丫鬟收好。

至于羅姨娘和馮姨娘,還有她們兩個各自的子女,以及三房各位主子的冬衣,徐氏都交給了孫媽媽,讓她安排丫鬟仆婦去送。

薛清寧比較關心林星承的那份,還特地問了徐氏,就擔心她忘記叫人做了。

徐氏笑着擡手輕捏了下她圓嘟嘟的臉頰:“你特地說的事,娘怎麽會忘?已經叫裁縫也做了他的那一份。跟你兩位哥哥的料子和式樣都是一樣的。”

薛清寧這才放了心。

看着孫媽媽告退出了屋,薛清寧忽然又想起一件事來。

忙問徐氏:“娘,咱們小廚房今兒是不是把月餅做好了?”

府裏雖然有大廚房,但徐氏嫌離得遠,經常飯菜送過來的時候都涼了,所以特地叫人将前院一間屋子收拾出來做了小廚房。

又拿了自己的私房體己雇了一個好廚娘。一應他們大房每日該得的菜蔬米糧份例都徑直送到小廚房來。若哪天想吃什麽新樣的東西了,徐氏就自己拿了私房體己叫人去買,旁人也沒得話說。

因着明日就是佳節中秋,所以早幾日小廚房裏的廚娘就過來問今年要不要做月餅,以及做哪幾種口味的事。

徐氏不是很喜歡吃月餅,嫌膩。也覺得這不過是應應景的事,所以就叫廚娘照往年一樣的來做即可。

薛清寧卻來了興致,說今年要做什麽鮮肉榨菜月餅和冰皮月餅,這幾日淨和廚娘待在一起研究了。

“做好了。”

徐氏只以為她這是想吃了,正要叫丫鬟去小廚房拿一碟子過來,就聽薛清寧在叫小桃:“你去廚房裝一盤做好的月餅拿去給孫媽媽。告訴她,待會兒她派誰去給林公子送冬衣,順帶将這盤月餅也帶給林公子。”

小桃應了一聲,轉身出門了。

徐氏是真的驚訝起來。

“寧寧,你實話告訴娘,你為什麽對林公子這樣的上心?”

只是隔房一個妾室的弟弟而已,先前提醒她做冬衣的時候不要忘了林星承的那一份還罷了,這一次連月餅都不忘特地叫人給他送一份。

要知道小廚房裏做出來的這月餅,連薛清寧自己這樣喜歡吃的人都還沒有嘗過呢。

薛清寧知道徐氏這是多心了。但是又不好說她這是想讓林星承對他們大房的印象好一點,往後他登基為帝之後他們大房就能多落點好處。想了想,就說道:“我就是覺得他挺可憐的。而且我看大哥經常找他下棋,就想對他好一些。這樣往後他跟大哥相處的就會更加的融洽一些了。”

她這話倒不假。

徐氏知道自己的大兒子一向冷靜,但近來在棋藝上面十分的癡迷。不曉得怎麽知道林星承下棋很厲害,就會經常去找他下棋,向他請教。

雖然每次都輸,但依然屢敗屢戰,毫不氣餒,甚至差點兒都想拜林星承為師了。

而林星承這個人呢,雖然只是三房一個妾室的弟弟,但面對着薛元韶這個長房嫡長子的時候依然不卑不亢,甚至态度還很冷漠,不是薛元韶每次去找他下棋的時候他都會下的。

薛清寧的這個理由聽上去确實很合理,打消了徐氏的顧慮。她放下心來,就沒有再繼續追問了。

不過忽然想起一件事來,就對薛清寧說道:“今早你大哥跟我說,現在你大了,只學認字寫字是不夠的,過幾日他會開始教你下棋。我覺得這樣也好。你畢竟是我們榮昌伯府的嫡女,不要求你琴棋書畫都精通,但總是每一樣都要會一些的。過幾日你就跟着你大哥學下棋罷。”

薛清寧:......

薛清寧傻眼了。

她知道母親和大哥很想她成為一個大家閨秀,也知道他們兩個想她多學點東西是為她好,可她只想做條鹹魚懶散度日而已,真的不想學這麽多東西。

但是她也知道,既然學棋這件事母親和大哥已經達成了共識,她即便再說什麽都是沒有用的。

所以也只能無奈的嘆一口氣,一臉生無可戀的趴在了炕桌上。

下人房裏,孫媽媽安排好了給府裏各位主子送東西的丫鬟仆婦,就剩下給林星承的那份了。

不過也沒剩下幾個能使喚出去的丫鬟仆婦了,而且顯然也都不願意跑這一趟。

雖然只是下人,但更加的會識人高低。像林星承這樣的身份,只是一個妾室的弟弟而已,巴巴兒的跑一趟給他送東西,圖什麽?難道還會有賞錢不成?

而且,同住在一個府裏,有的人也見過林星辰,一看就知道是個不好接近的人。所以做什麽要跑這一趟腿?寧願坐下來歇一歇。

于是屋裏剩下的丫鬟仆婦都低下頭,生怕孫媽媽點名叫到她們。

倒是有個名叫小青的,專管院裏灑掃的小丫鬟依然擡着頭。

孫媽媽記起來,以前薛清寧有時候也吩咐下來叫人往林星承那裏送東西,好像每次都是小青這個小丫鬟送的。既如此,這次便也讓她送。

就叫了小青過來,吩咐她将這兩套冬衣送去給林星承。

小青應了一聲,走過來雙手捧了冬衣,眉眼垂下,極溫順的模樣。

走出門的時候,正好迎面遇到小桃。

一見她手裏捧着的冬衣,小桃就問:“這冬衣你要送去給誰?”

薛清寧身邊有兩個貼身丫鬟,一個是綠檀,另外一個就是小桃。

綠檀雖然管着薛清寧屋裏的一切事,日常薛清寧的大小事務也都是她安排,但一般跟着薛清寧出門的卻多是小桃。

所以縱然小桃現在才十三歲,小青比她還要大上幾個月,但見到小桃的時候她依然要稱呼小桃為姐姐。

當下恭恭敬敬的回了小桃的話,說這冬衣是孫媽媽吩咐她送去給三房的林公子的。

小桃聽了,就将手裏提着的食盒遞過來:“正好。這裏面是咱們小廚房今兒剛做的月餅,你拿着一塊兒去給林公子。”

小青應了一聲是,伸手接過提盒。見小桃轉身走了,這才繼續往前走。

等到了林星承住的小院外面,對小厮說明了自己的來意,小厮進去通報,然後出來請她進去。

這處小院名叫碧梧齋,位于榮昌伯府的東南角,極偏僻。

院子裏面有一棵梧桐樹。也不知道到底是哪一年栽種下的,樹身一個大男人張開雙臂都合抱不過來。

樹冠也很大,夏日的時候遮天蔽日的罩着,整個小院都很蔭涼。

不過這會兒已經是仲秋了,特別這幾天一直刮風下雨的,所以有葉子斷斷續續的落了下來。

小青就看到院子的地上落了好些梧桐樹葉。有的已經半黃了,有的還是青綠色的,葉子表面都被雨水打的濕潤潤的。

她已經不是第一次來林星承這裏了,熟門熟路的往前走,擡腳跨進了屋。

這碧梧齋裏面只有不大的三間房,一明兩暗。西次間是卧房,東次間是書房。

小青徑直進了東次間,屈膝對林星承行禮,叫了一聲公子。

林星承正站在槅扇窗邊,背對着她在看窗外滿院子的梧桐落葉。

剛剛雨雖然歇了,但空中雲層還是很厚。

院子裏原就有這樣一棵很大的梧桐樹,将屋子裏的光線遮擋了不少,這會兒又天陰欲雨,所以哪怕現在還是半上午,屋子裏面看着卻暗淡的很。

小青站在碧紗櫥門邊看着林星承清瘦單薄的背影,無來由的就覺得他挺孤單挺寂寞的。

不過就算這樣,她也覺得林星承很厲害。

因為前年的童子試,林星承可是考中了小三元的。

要知道薛元韶在京中可經常是被人贊才學高的,但是那一科的童子試他依然屈居在林星承之下。

也就是薛元韶有家世罷了,若不然林星承在京中的才名肯定會蓋過他。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