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小蠢材牛嚼牡丹
更新時間2014-10-8 2:06:44 字數:2601
可惜臨淄王李隆基沒有出現在今日曲水流觞詩會的嘉賓名單裏,不然就可以早一步見到那個天字第一號的大音樂家、大舞蹈家、大色_狼,以及大糊塗蛋。
想來此人此刻應該乖乖地呆在他的封地,不奉皇命不敢輕易進京的吧。電視劇裏好像他是便服私行,非法潛入長安城裏秘密活動來着。這樣就更難跟他接上頭了。
林真兒心想一時半會兒恐怕很難套得上臨淄王的交情了吧。
與其繼續費力去找那個地下黨一樣神秘兮兮的臨淄王,還不如去找高力士。高力士作為李隆基一輩子的好基友好搭檔,肯定是參與了眼下正在醞釀着的這樁大案要案的。找到高力士,也能達成林真兒想要的那個效果。
林真兒直到此刻還不知道高力士昨日曾經奉命過來抓她,卻被婉兒娘娘給擋了駕。
“林宮人來了!”幾個丫頭風一樣的跑出來,七嘴八舌的催促道:“趕快呀!娘娘等得有些不耐煩了。”
林真兒知道自己給大家添了麻煩,不過并不覺得這麻煩會有多大,扮鬼臉吐了個舌頭,乖乖兒拾階而上,跟着丫鬟們的向導,進得大廳中。
清晨的太陽還沒有來得及升起。太陽快要出來了,把東邊的天際照亮了好大一片。但大半個天空還呈現着不甚明亮的淡淡青灰色。
凝華堂大廳之中還點着燈籠。
燈籠被安置在高高的金屬腳架上面,左邊兩只,右邊兩只,勉強足以照明,但因為大廳的面積十分空闊,燈光顯得朦朦胧胧。
婉兒娘娘依舊是斜倚在大廳中央的一張木榻上,略略擡了一眼,側目瞟見林真兒來了,便信手一揮衣袖,示意在場伺候的相幹人等,統統退下去。
大家夥兒立即俯身低頭,躬着身子依序慢慢退出。
林真兒倒是很好奇古代人怎麽做到的呢?下人們如何分辨娘娘的意思究竟是揮退所有人,還是揮退一部分人呢?揣測起來,這随手揮一揮衣袖的女主範兒,想來也是另有考究的。不同的揮發很可能代表着不同的意思。
上官婉兒沒有給她更多的時間去胡思亂想,直截了當的道:“真兒!昨晚你去過了碧漪館?”
上官婉兒是今早一覺醒來立即聽到了報告。這是在她的家宅裏發生的事情,耳報神遍布每一個角落,當即監視到武延秀帶了林真兒段秀實兩個,在碧漪館無故失蹤大半天,直到半夜才再度現身,這三個人很可能涉足了某個禁地。茲事體大,焉有不趕緊報上來之理。
“是啊!”林真兒心中并無半點不安,坦然承認。
“還去了哪裏?”
林真兒回過頭來細細環視了一遍周圍,确信沒有人可以聽到,這才湊近兩步,壓低嗓門兒回話說:“還去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一個丹房。有了這個丹房我就可以為娘娘更快制煉出真正好使的美顏丹來。”雖然是盡力壓低了嗓門兒,還是掩飾不住興沖沖喜形于色的樣子。
“哦?”婉兒娘娘的秀眉深深地蹙得更緊了些。“你竟然會使那些玩意兒?”
上官婉兒緊急傳召林真兒,第一着緊的事情,原本是為了追究武延秀毀諾洩密一案。倘若林真兒的應答稍有不妥,婉兒娘娘就要殺人。當然,蘭心慧質的昭容娘娘即使心中生出想要殺人的念頭來,她的臉上也會繼續保持着娴雅從容的美麗風韻。
這時候,當林真兒說話之前,先露出審慎巡視周圍的樣子,便證明武延秀雖然洩密,卻也對林真兒認真做過了保密教育。上官婉兒胸中的寒氣當即便消去了一大半。但是,這股子冷冽殺氣并沒有這麽簡單消完。武延秀畢竟還是洩密了。林真兒和段秀實兩個年紀尙小,指望着這倆孩子堅守機密,并不十分穩慎。
再聽到林真兒提及丹房對于美顏丹的煉制大有助益,上官婉兒也就不能免俗,不得不暫時抛開了她原本想要殺人的初衷,轉而關注起此事的詳情來。
“是啊!我一看就知道那是怎麽回事兒了。娘娘想知道其中詳情嗎?”林真兒渾然不知道自個兒已經在鬼門關上無聲無息地走了一個來回,直到此刻也沒有完全脫離危險。她毫不知情,還在沒心沒肺地呵呵傻笑着。言語中頗有些21世紀吊絲宅女的臭屁得瑟腔調。
這種小得瑟的口調,在古代作慣奴仆和低階小吏的身上,原本是不應該出現的。
一旦出現,聽起來便讓人覺得十分刺耳。
上官婉兒面露不快之色,卻淡定從容地忍了下來,耐心告誡道:“直接說事兒,別加渲染。”
婉兒是個雅人,所以不肯說出“別給我添油加醋”這樣的大俗話來。而大唐時代的“渲染”二字這時候僅僅只用在繪畫和染坊手藝上,并不曾廣泛借用在文筆和語言上。婉兒這麽一說,其實也算得上一句令時人側目驚豔的罕有妙語。
可惜林真兒牛嚼牡丹,完全不懂得這些細膩之處。
依舊爛漫無心,樂呵呵的道:“原來,明崇俨明大師留下的煉丹器具,和我在另一個位面玩過的,大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以我一看就知道怎麽用。同時,我也很懷疑明大師也曾經去過我曾經生活的那個位面。就算他本人沒有去過吧,他師父或者師父的師父,肯定有一個人去過的。”
異曲同工這個說法,倒是大唐時代流行的。不過,那是韓愈成名之後的事情了。異曲同工原本說的是樂器,韓愈首先在文中将其用來評價司馬相如的文采與楊雄相似。此說一經韓愈首次使用,立即風行于大唐文人圈。
林真兒原是不懂得這些來龍去脈,一時亂用成語,不小心碰到了這樣一個尚未來得及問世的未來級新語彙。
當婉兒娘娘說渲染時,林真兒那就是牛嚼牡丹,完全品不出美膩的滋味來。
婉兒娘娘可就不同了,“異曲同工”這個說法,即便是才情高明至極的婉兒眼裏看來,也當得起一個匪夷所思才情四溢。婉兒娘娘當然是平生第一次聽人嘴裏迸出來這樣四個字來,這四個字都不是生字,偏偏組合在一起就令人覺得雅趣非常,這正是中華文化的精妙所在,也是上官婉兒、韓愈、司馬相如、楊雄之流一輩子追求的境界所在。
上官婉兒心中當時就生出了憐才不殺之念。不過,她心中卻更生疑窦。這個林真兒,雖然上官婉兒認識她不過才是第五日,卻早已看出來這個丫頭不學無術(21世紀草根只要不是專攻古詩詞的,落在上官婉兒的眼裏,恐怕都是不學無術大蠢材),何以她又會忽然迸出來這樣一句絕世天才都未必想得出來的妙句呢?
其實,婉兒娘娘這時候第一注目的焦點,本該集中于那個更加匪夷所思的位面說,可她畢竟是個成名已久的才女詩人,她對“異曲同工”的來歷更感興趣。
上官婉兒的天賦本來就堪稱罕世良材,再加上數十年大唐宮鬥風雨的磨砺,作為若幹次殘酷宮鬥血案的幸存者,自然早已成了人精。心機靈活,眼神犀利,判斷力超乎于若幹智者之上。
她立即猜到了:林真兒身後必定還有另外一位高人師傅,此人一定得是個絕世無雙的高手才子。
婉兒娘娘心中對于天下才子的愛,自然是滔滔不絕,恨不得天下才子盡數納入裙中。當然,長得醜的不能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