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皇後多嬌【四】
棠華對自己的地位,其實早有ac數,但頭孢配酒,有點上頭,再加上魚皎皎的反應也給了她一個錯誤的判斷。
古代不比現代,女性被束縛在閣中,見識有限,比現代的學生都單純,所以仔細想想,棠華的想法也未必不能實現,畢竟古代本來就是一個以夫為天的年代。
至于女子之間的感情能否被世俗所容,這個問題棠華就直接忽略了。
先不說古時某些時代本來就玩得比現代還要開,就算有人非議,難道他們還能當着棠華的面bb不成?
棠華可不是什麽禮賢下士的君王,正相反,在還沒被封為太女時,她就已經被頗多大臣诟病,被封為太女後更是不加收斂。
事實上,先帝還在位時,不知多少人以為她是被皇帝推出來給真正的繼承人當擋箭牌的,遲早要被廢,可見棠華當時表現出的狗脾氣是有多不受待見了。
當然,她登基後也沒收斂就是。
她只聽她愛聽的話,什麽良言苦口在她這是行不通的,只要對方不換個她聽着舒服的說法,她就不聽,她就是個暴君,要是有誰敢在她面前指指點點,她就砍誰!
夏國歷任君王脾氣或多或少都有些不好,從開國皇帝到這一代蛇精病沒少出,畢竟是任賢不任親,這導致最後能登基的肯定都是當時最優秀的一個皇子,但天才嘛,總有些特立獨行。
所以夏國大臣早就被調.教出了好脾氣,不然換了景國,你看要是皇帝說自己覺得你叫朕‘皇上’不好聽朕要換一個稱呼,會有多少人血濺金銮殿去反對?
但夏國大臣就從來都不會做這種蠢事,因為他們的君王不僅不會因此就收回政令,只會當個樂子看,甚至還會覺得看得不過瘾,讓他們多找幾個人去撞。
更陰損的是,這些死去的大臣死後也得不到什麽好名聲,畢竟人都死了嘛,後人想什麽編排就怎麽編排,後人不僅不會敬佩,反而還會不恥。
當皇室養的說書人和小說家是吃幹飯的嗎?
所以,哪怕棠華不僅想娶女後,還是敵國的,都沒人跳出來反駁一下,因為皇帝不僅不會聽,還會把你記在小本本上,除非他能保證一輩子不出錯,不然總有被清算的時候。
這種情況下,誰還會吃力不讨好的跳出來指責呀!
反正是皇帝的家事,不影響社稷就成。
Advertisement
夏國的大臣們已經很佛了。
不佛也沒辦法,夏國的軍權一直都是被皇帝牢牢把持着,其他人就是反對,也就只能私底下發發牢騷,明面上還真沒人敢說什麽。
畢竟在這個男尊女卑的時代,夏國都出過幾任女帝了?如此大逆不道的事夏國皇室都做過不止一回了,早把臣民精神都給鍛煉得十分堅韌了,就算棠華這事傳到底層,也只會讓百姓八卦:
這狗脾氣竟然也能看上別人!
夏國的民風比較彪悍,從隔壁鄰居到頂頭上司乃至皇帝,他們都是敢八卦的,這主要還是由于某任皇帝比較愛聽八卦,上行下效就養成了這個習慣。
而專門為皇帝聽八卦設置的錦衣衛,随着後來君王的插手,更是成了許多大臣談之色變的存在。
估計要是有穿越者來了,沒準還會懷疑夏國究竟出過幾任穿越者,但事實上其實就是精神病人思維廣,這個國家從不曾出過不符合時代的高科技,且大多數利于民生、軍人的科技,都是從別的國家搶來的……
至于他們自己……嗯,在位的皇帝基本上都是享樂主義,這導致夏國從美食到華服都排在各國前列,說起各種娛樂發明來能頭頭是道,但要論起其它來,夏國估計連中流都排不上。
棠華也并不在意這些,比這更位高權重的位置她又不是沒坐過,要不是這是古代,只有這個位置最舒坦,她才不會坐呢,畢竟哪怕她能将大部分事都丢給臣子,可總還是有需要她親自下場的時候。
……
…………
棠華并沒有在景國呆多久,雖然景國百廢待興,但畢竟夏國住得更舒服,加之景國的能臣早被他們自己給坑沒了,剩下的掀不起什麽風浪,所以在留下了能管理的臣子和将士後,她就啓程回京。
這一是由于景國在設施方面相比于夏國來說有些落後,二也是怕魚皎皎觸景生情。
畢竟她的父母曾生活在這片土地上,也死在了這兒。
魚皎皎掀開轎簾看了看外面,百姓已經沒有像夏國剛攻來那日那麽惶恐了,此時哪怕看到有官兵借道,也只是将攤位移到了一旁,卻無人再躲在家裏不敢出來。
畢竟哪怕是活在皇都的百姓,生活也算不上好,換了個皇帝,基本上影響的都是上層而非下層,幾道減負的政令下來,便已民心可用了。
魚皎皎并不在意這些,她看外面也不是故土難離,事實上除了小時候出來過幾次以外,她都不曾上過街,全泡在書中了,此時看的也只是末尾那個囚車裏的盛明帝。
他看上去臉色不太好,這不僅是因為曾經他麾下的子民一直在拿石子之類的扔他、罵他,還因為他昨天剛遭受了蚊刑。
這是魚皎皎在古籍上看到的一種刑罰,先将犯人身上割出細細小小的傷口,然後将人扔進蚊蟲多的地方綁上一下,密密麻麻的蚊子就會吸附過來,既恐怖,又令犯人十分煎熬,那種感受着自己體內的血逐漸被蚊蟲給吸幹的絕望感,讓很多人寧願被砍頭,都不願意去體會。
盛明帝養尊處優這麽多年,這會兒才體會到什麽叫地獄,他每天都能感受到各種聞所未聞的刑罰,然而說出這刑罰的人,卻不是什麽酷吏,而是他曾經的皇後。
他打死都沒想到,那個皎皎如明月,塵埃不沾身的女子,會有這麽一顆冰冷殘酷的心,說出恐怖刑罰時,連眼睛都不會眨一下。
然而在魚皎皎心裏頭,對付一個自己恨之入骨的人,為什麽要覺得不忍和憐憫?
她只覺得快意。
“別看了。”棠華伸手捂住魚皎皎的眼睛,将她帶入懷中,微微蹙了蹙眉。
她倒不覺得魚皎皎殘忍,畢竟還留了他一條命,還好吃好喝的供着已經是菩薩下凡了好嗎?
盛明帝身上的傷也不是他們弄的,純粹是被他治下曾經的百姓給砸的,要不是他們生活已經苦得連爛葉子、臭雞蛋都扔不起了,現在又哪會扔石頭?
這純粹是因果報應。
棠華在意的只是魚皎皎的精神狀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