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皇帝在禦書房處理政事,一太監侍立一旁。風洛淩已快十五了,風國祖制,帝十六可臨朝親政。風洛淩溫文爾雅,很有氣度,不似一個無實權的皇帝。在十四歲以前,他在不斷地學習文武,故氣度文雅,體魄也是強健的。十五以來,翰大學士就開始講授安邦治國之道了。而這一切,皆是攝政王一手安排的,他自己的登基就是出人意料的,若是攝政王想扶幼帝登基,他自己明明有個一母同胞的皇弟,但他卻沒有,并且讓年幼的皇弟拜師學武去了。攝政王對他這個皇帝的态度也是令人不解的。面上并無不妥之處,樣樣皆按祖制來,并無逾越,對他既不刻意親近也不刻意疏遠。反而靖王确是跋扈得多了。

“太後駕到。”掌事太監尖尖的嗓音傳來。皇帝忙起身迎太後。

“母後怎麽有暇過來了,該是皇兒去母後寝宮請安的。”皇帝恭敬而溫文。

“皇兒國事繁忙,要注意身體。”兩相坐下,母慈子孝的畫面。

“皇兒近來更是繁忙了。”一副慈母的姿态,她不過想試試皇帝的看法。

“攝政王讓兒臣處理的政事多了些,卻也不是很煩累。”皇帝順了太後的意提了出來,卻是滴水不漏。

太後溫和地點點頭道:“皇兒處理來可有什麽心得?”

“政事處理來确實不想想象中簡單,兒臣就有一猶豫的事,雨季到來,幽州地帶多雨多澇,今年堤壩也有損毀,朝廷要派一官員督造堤壩,可這選誰确是讓兒臣為難了,朝中上了折子,多是薦李年海,王川,年将,付天的。”李年海是李太後本家人,官至兵部侍郎,為人倒也正直,做事也利索;王川為戶部官員,受靖王提拔;年将為工部郎中,攝政王一派的,年紀較輕,能力卻是不凡的;付天行伍出身,性烈如火,卻不屬哪一派,那脾性能到兵部任職未受打壓确是不易的。

太後沉吟了一番道:“這幾人确是各有優點,都是有能力勝任的,皇兒多加斟酌,多和攝政王衆朝臣商議。”太後始終是個謹慎的人,即使是和她的兒子。明面上,她不擾分毫,依舊是個不幹政的太後。

“母後說得是。”皇帝還是一副恭敬的樣子。

“皇兒,攝政王多年以來盡心扶持于你,對我們母子照拂有加,多年來也無個知心人料理王府內外,可否挑幾個賢惠乖巧的給攝政王選選,挑幾個稱心的照拂攝政王。哀家看李馨就很不錯,溫柔可人,樣貌也是百裏挑一的。”李沁的話還是說到了太後心裏了,占個先機總是不錯的。

皇帝聽後确實難得地皺了皺眉,為難地道:“這事,還需斟酌,兒臣還記得幾年前攝政王拒婚的情景,若攝政王無意也是枉然。”幾年前,望族名門之女無數,宴于瓊林,攝政王不理,只傳了句話:“本王娶妻不需各位費心。”,衆人無奈,卻無人敢論,一群佳人就那麽無奈地地散了,連太後也是很沒有臉面。太後沉默了片刻:成為那個最急切的人,反而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自會有人沉不住氣的。太後又說了些閑話離去了。

太後和皇帝兩人關系不親不疏,皇室關系之常态。但這并不影響太後費盡心思幫他保住皇位。皇帝也是謙恭有禮,進退得宜,并無半點不是。

作者有話要說:

☆、無故寵愛(五)

Advertisement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