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今日早朝之後,對于誰人出任幽州督使還未下定論,每年這個臨設的職位都要引起一番争議,只因幽州為風國錢糧重地,對于這一方的控制,各派都是不遺餘力的。故攝政王,梅相,翰大學士等幾人又聚集禦書房議。
“衆卿今日早朝并未多言,但這幽州督使人選總是要定下來的,各位再說說吧。”皇上道,朝議大都如此,核心人物說話處事都是較為謹慎的,幽州雖重要,但還不至于幾派領頭人物争得不開開交。只是各派下一階的官員争議激烈,他們的争議是不會産生結果的,只是大略可以看出各派的意向。
“老臣以為李年海,王川,年将,付天四人各有能力,皆可勝任,故老臣沒有什麽異議。”梅相道,梅相說的這話确實事實,且他是不易做選擇的,這四人代表了朝中四派,他選了誰,就有了站邊的嫌疑了,混跡官場多年,自是有一套的,況且他為人一向儒雅,說這話也是合情合理的。
“微臣複議。”秦禦史道。皇上臉上顯了些為難的神色。看着衆人:攝政王仍是一副冷漠的樣子,看不出喜怒;其餘各大臣皆是恭敬而立。
“攝政王以為何人适合?”皇上又問,他之所以不先問攝政王是因為他想看看衆臣的看法,若攝政王說了,那便是定了的,各臣反對的極少。年将又是攝政王一派的,年輕有為。
“本王舉薦韓大學士之子,韓曳。”攝政王道。韓大學士驚奇地先看了攝政王,再看了一眼皇上,皇上微蹙了下眉,但只是一瞬,之後就是溫文的模樣了。
“攝政王的意思是讓韓公子出任幽州?”皇上又問了一次:他是何意,他已知道韓大學士支持自己了嗎?
攝政王沒有說話,梅相卻意外地道:“老臣複議。”秦禦史道:“微臣複議,幽州富饒,多有官員貪污,堤壩造不好,必定影響來年收成,督使一職更為重要。韓大學士為人正直不阿,其子賢名在外,确是合适人選。”幾年以來,此職都任用之人衆多,文臣武将皆有。
“那便準了吧。”皇上道,他還未親政,實際上做決議朝廷上下還是聽攝政王的,凡是聖旨按祖訓都要加蓋攝政王印再頒布的,這就給了攝政王無上的權威了。
衆人退下了,只下旨令韓曳按例面聖。翰大學士留了下來。這是皇帝十一歲時,攝政王提出來的,每個正三品以上的官員任命之後皆要向皇上述職。這個決定也是很奇怪的,風國本無此例。
“韓老師,攝政王是何意啊?”私下裏,皇上皆尊稱韓大學士為師。
“老臣也不知,只是,皇上,前期有幽州彈劾奏章呈上來,道是李凡督造貪贓枉法,聚斂錢財。這折攝政王還未批複,只是讓此次前去幽州的督使查明再辦。是不是攝政王想把這棘手的差使交予皇上決斷之意啊。”韓大學士道,李凡也是太後本家人。
皇上沉吟了番道:“不管他何意,韓曳任此職自是最好的。這李凡……韓曳就秉公處理吧,去詳查一番,太後也是通情達理之人,不會有什麽異議的。”也許是自己多慮了,攝政王若知道韓大學士是自己一派,又怎麽會舉薦其子,這太後一派也是有些頭疼。
作者有話要說:
☆、無故寵愛(六)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