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一年後。

風國邊境小鎮。

在一家小店裏,只擺了五六張桌子,陳設很簡單,店裏來往着不多的客人,這樣的小店很多,總算也都可以維持生計。這個小鎮地處風肖兩國邊境,也容易到達延國,特別是離風國邊城很近,離蒙族也不遠,只是三面環山,一面臨水,看似相近,實則不易到達。

三國和蒙族都有不少人會在這裏落腳,經商或者是交換什麽。每天都有形形-色-色的人來了又走,也許會在這個小鎮吃飯卻從來不在這個小鎮住宿。因為,這個小鎮有無數的小店,卻沒有一家客棧,這裏的人也不輕易收留外人。所以,在小鎮的外圍,有許多的客棧,生意興隆。而小鎮裏,一到晚上就寧靜而安詳。

這裏的風很大,常把房檐邊的老樹吹得飒飒作響。這裏的人,男子都穿着棉布的灰衣,女子服飾多樣些,但常以面紗遮面,這是這個小鎮的習慣,沒有人知道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也沒有人知道是誰規定或者最先這樣穿戴的,反正這個小鎮就是如此。生活了好久,還是分不清誰是誰,這個小鎮充滿質樸,也充滿着神秘。

小店挂着一個木牌,上面刻着“四小酒館”。這個小店裏,只提供無數的各樣的酒,還有花生米,還有面,各種面。這是個奇怪的小店,也是個普通的小店。每天,都有些人來喝喝酒,聊聊天,或者吃碗面。這裏的面煮的很好吃,這裏的酒也很好喝。因為主人喜歡喝酒,廚子喜歡吃面。

一個月前,每天都有三個人來店裏,一個喝酒,一個吃面,一個坐着,既不吃面也不喝酒,只吃着花生米。吃面的是一個男子,吃完了,坐會就會走;吃花生米的是個女子,穿着一身紅衣,帶着面紗,能坐上半天;喝酒的男子會喝上一整天,天黑離開。三人同時而來,坐同一張桌子,陸續離開,說極少的話。

這間小店的老板是一個瘦弱的男子,穿着一身灰衣,發絲有些淩亂,總喜歡靠在窗邊的靠椅上,慢慢地喝着酒,看着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面帶不同的神情以不同的姿态走過。很少看着他說話,仿佛他就這樣喝着酒,直到地老天荒。二樓上,很少有人會上來,只有那三人上來過一次,此後就再也沒有上來過,只是在樓下坐着。

廚房裏只有兩個夥計在忙,還有一個在櫃臺後算着帳,一個招呼客人。四個夥計的身形都略顯瘦弱,招呼客人的夥計略微活躍,每每端酒給客人時都很開心的模樣,好像一個探秘者一般,但又不會多話,也不會問客人什麽,只有客人主動問,他才會回答,也是興致勃勃的樣子。算賬的夥計很沉穩安靜,看着很細心的樣子。廚房不是很忙,主要是煮面,所以只有兩個人。這個小店就這樣運轉着,好似這個安靜的小鎮。

每日,都有一些盒子裝着的東西送來,送給“四小酒館”的老板,就是二樓上喝酒的瘦弱的男子。今日,送來的是一個秀着牡丹花的錦盒,二樓上喝酒的男子從來沒有看過這些東西,也沒有什麽反應和表示。這些禮盒從三個月前就開始送來,全部堆在後院的雜物間裏。

每到夜晚,小店裏的夥計都要到小鎮外的住處去,當初買下這個小店的時候,買主就把這個當做條件之一,并且是最重要的條件,這個店裏面晚上不能住人。

作者有話要說:

☆、風過小鎮(二)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