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八月中旬。

成都武侯祠亞朵酒店。

譚湘起了個大早,在酒店用完自助早餐,結了房款,背上雙肩包拉着行李箱走到了酒店外邊。

今天天氣不錯,雖然依然炎熱,但是晴空萬裏,讓人心情愉悅。掏出手機一看距離約定時間還有十分鐘,譚湘索性重新走進酒店大堂找了個位置坐了下來。

大廳裏零零散散坐着兩三個人,大都低頭玩着手機。她望着窗外來往的車輛與行人,對這次國道318川藏線的旅行充滿了期待。

她早就聽聞國道318被譽為中國的景觀大道,尤其是成都到拉薩這一段,從川西的秀美瑰麗到藏東的大氣雄渾,一路風景都美麗得讓人驚嘆。因此她特地選擇拼車的方式,沿着這條路進藏。

正尋思着,手機的鈴聲響起,原來是車到了。

譚湘趕忙拿着行李出了酒店,只見一個圓圓臉的小夥子笑容滿面的迎了上來,“譚小姐吧?我是小李,永泰車行的司機。”一邊說一邊接過行李幫她放到面包車上。

一上車發現已經坐了幾個人,有男有女,看來應該是同行的游客,譚湘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來,司機發動了車。

一路無言,譚湘不是那種自來熟的人,要不是因為網上攻略說走川藏南線,最好是包車同人一起前往避免危險,按她以往的風格,都是一個人獨自上路的。

到了拼車的集結地,譚湘拿着行李下了車,發現路邊停了三輛銀灰色的豐田普拉多,小李招呼大家一同過去。

這次算上譚湘一共有12名游客,三位司機師傅,小李只是負責接送游客的司機,并不走川藏線,他将譚湘幾個人送到車旁,同人說了幾句就開車走了。

游客們已經到齊,譚湘打量了一圈,引人注目的自然是兩個身高1米9以上的外國白人,背着戶外包,體格結實,一個金發,一個棕色卷毛,在一群中國人中顯得鶴立雞群。剩下的是一對四十多歲的夫妻,其他七人五男二女應是互相認識,看模樣像是大學生。

這時一個身材高大挺拔、小麥膚色三十歲上下的男人拍拍手掌,招呼大家集合。

譚湘不緊不慢的走了過去,同大家一起圍成半圈,只聽見一個低沉的男聲響起,“大家好,我是這次車隊的領隊程亦,這邊兩位是我們的司機,小葛和次旺,這十幾天的旅程由我帶大家走,如果路上誰身體不舒服一定要及時告訴我,高反不是開玩笑,下面我分配一下車輛。” 說話簡潔明了,是個爽快的人。

程亦掃了圍上來的游客們一眼,心裏基本有了個底。

“你是一個人?”程亦不冷不熱地打量了她一眼,問了這麽一句。

“是。”譚湘應聲回答,這才看清面前這個男人的臉,胡子刮得十分幹淨,五官分明,組合在一起有種說不上來的硬朗的英俊,關鍵是這個男人有一股氣勢,站在他身前如臨山岳,情不自禁地透出一股壓迫感。

不知怎麽的,譚湘就拿他同自己周邊認識的男人做了下比較,那些故作灑脫的小男生,跟眼前這個男人一比,就如清風拂過綠松,風過松猶在,撼動不了微毫。

程亦了然的點下頭,他在路上跑了幾年,像譚湘這種年輕女孩孤身出來旅游的見過不少,這種小姑娘膽子一般都比較大,性格也相對獨立,能吃苦不挑剔。

按照程亦的分配結果,兩個外國人同兩個男生跟他上了1號車,其他二男二女四個學生上3號車。

譚湘則被分派到2號車,司機是藏族小夥兒次旺,與她同車的是那對夫婦和一名男學生。

車輛行駛上了高速,譚湘與那對夫婦坐在後排,她坐在副駕駛後面那個靠窗位置,正方便一路欣賞風景。

坐在副駕駛位置的男學生叫高小路,是南方一所大學研一的學生,和同學們一起出來旅游,車上只有他和譚湘是單獨一人,自然就回頭沒事找她聊兩句。

在高小路眼中,譚湘是個氣質美女,偏瘦的身材,五官小巧精致,不長的頭發随意的披散在肩頭,雖然不是美豔逼人的那種大美人,但是身上自有一股安然淡定的氣質,讓人在她身邊不由的感到十分安寧自在。

高小路是個典型的話唠兼自來熟,他一路說得起勁,譚湘只是偶爾禮貌的回應兩句,時間長了,高小路也覺得聊不出什麽新意來,索性同次旺聊起了八卦,不知怎麽的就說到程亦身上,才知道程亦是車行的半個老板,平日出車的次數不多,這次是因為兩個外國游客需要翻譯才特地跟車出來。

譚湘聽得暗暗詫異,程亦看起來可不像有多大學識的人,他身材魁梧硬朗,不像是那種文質彬彬的知識分子,更像個“社會人”。他既然能給外國人當翻譯英文口語肯定不錯,可是既然有這樣本事的人誰願意當個旅友團隊的司機呢?看來譚老爺子說得不錯,人不可貌相。

車上的夫妻也不怎麽愛說話,只是偶爾聊幾句風景,譚湘落了個自在。

穿過了新建的二郎山高速隧道,中午就到了泸定,縣城不大但是卻因為泸定橋而聞名遐迩。

程亦安排大家在景區對面的一條美食街裏吃川菜,因為是拼車游,餐費都是AA制。程亦讓老板安排了一個大桌,大家簡單吃了個飯,團隊裏的人借機互相熟悉了一下,譚湘不太擅長與陌生人交往,何況其他人都有旅伴,她便也不大同別人說話。

吃完飯司機們在景區外的長廊裏休息,譚湘一行人買完票,在門口排隊等待過橋。由于鐵索橋上限流,他們排了十五分鐘才進了大門。

譚湘本來沒太在意,覺得走這種搖搖晃晃的橋還算有趣。誰知站到橋上的中間木板,只走了十多步,才發現鐵橋晃動得十分厲害,身子很難站穩。而且中間的三塊木板窄小得不過一腳多寬,還要不時側身避讓對面的游客,更不利于穩定身形。

随着橋上游人的不斷增多,鐵索橋晃動得愈發厲害,譚湘不禁一時心慌,暫且停下了腳步,但是雙腳依然随着橋面晃動不止。她低頭一看,橋下的水流湍急異常,稍有不慎身子一歪,很有可能會從中間木板與兩邊鐵索之間巨大的縫隙處掉下去。

“擡頭向前看,不要停!”程亦沉穩的聲音突然從背後傳來,一副命令的口吻,這一聲斷喝,逼得譚湘不由自主地按照他的指示,擡起頭眼望對岸的大山,挺直身板向前走去,總算順利到達了岸邊。

她長出一口氣,回過頭卻見程亦已經帶着兩個外國人擦肩而過,對她宛若不見,只是一邊走一邊用英文說着什麽,那兩個外國人不斷微笑點頭。轉身再往橋上一看,同行的那兩個女生在鐵鎖邊的木板步道上正擺出各種pose,一個高瘦的男生正殷勤地為她們拍照,似乎根本不把劇烈的晃動放入眼中,膽子果然很大。

泸定橋景區不大,玩了不到一小時大家就紛紛出來上車,譚湘也沒在景區過多停留。程亦見人到齊了,便招呼另外兩個司機出發,下午四點左右就到了當晚宿地——磨西古鎮。

磨西說是古鎮,不過是建在高臺上的一個小鎮子,主要是為邊上的海螺溝景區服務,古建築大多數是清末建的,程亦帶大家住進一家性價比較高的賓館,譚湘不願意與人拼房,單獨住了一個标間。

到了吃飯時間,衆人又湊了兩桌就在賓館裏解決了晚飯,彼此熟絡了不少,點餐時也相互照應起來。飯後客棧老板娘提議可以去鎮上的古街轉轉,得到不少附和。

譚湘回房間換了一身輕便的衣服,聽說鎮上有一座教堂和一座寺廟,便準備過去看看。

出門時在樓梯邊碰到程亦同兩個外國游客,兩個外國游客友好地用發音實在不标準的中文同她打了招呼,程亦只是神色淡淡地沖她點點頭,譚湘笑了笑當做回應,徑自走出了客棧。

晚上的古鎮夜涼如水,在炎熱的夏季令人感到十分舒适,鎮上號稱最繁華的古街實在不長,走到一半就到了那座教堂。教堂的樣式是中西結合,紅軍當年長征時□□曾在此下榻,因此專門建了一個紀念館。沒有多大的看頭,譚湘随便逛了一圈便出來,無聊的走在古街上。

街上賣的紀念品同中國各大景點賣的大同小異,唯一的特色就是編藏式小辮的,零星有幾個女孩坐在那裏編小辮。她對此實在提不起興趣,正準備往回走,就碰見同行的那幾個學生圍在一個小攤周邊。

譚湘無意過去湊熱鬧,本想裝作看不見,但耐不住高小路的熱情呼喚,“譚姐,你也過來逛街?”高小路雖然與她年紀相仿,但為了拉近彼此關系,直接喊她“姐”。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