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試鏡

喬什轉身看他,水藍色的眼睛裏蓄滿了疑惑:“好奇什麽?”

身後的年輕人忽然怔住了,半晌才恢複過來:“好奇……試鏡的內容。不過我說夥計,你有這麽一張臉,幹嘛還像我們一樣辛苦排隊?”

喬什微微一笑:“那我應該怎麽樣?”

“穿着整齊的晚禮服,穿梭在一個又一個雞尾酒會當中,像一只花蝴蝶。”年輕人摸着下巴,肯定地點點頭。

喬什朝着天空翻了一個不太優雅的白眼:”這可不是什麽好的形容,像在說一個胸大無腦拼命鑽研的傻瓜笨蛋。“

年輕人于是哈哈大笑起來:“你可真有意思,和我想象的一點也不一樣。認識一下,我是傑瑞米·雷納,一個不算是演員的演員,因為我沒打算參演這部劇,我只是來幫忙排隊的,但現場這麽多人确實驚到我了,好萊塢真是個讓人好奇的存在,不是麽?“

喬什點點頭:“誰都想進去,但誰都清楚這并不容易。”

傑瑞米·雷納比喬什小了兩歲,今年剛滿18周歲,他從小一起長大的小夥伴打算來《法律與秩序》劇組應征一個角色,他就提早過來幫對方排隊,和喬什聊了一會兒,傑瑞米的朋友過來了,傑瑞米和喬什打了個招呼就離開了。

聊天的時候喬什就覺得傑瑞米·雷納這個名字有些耳熟,就是怎麽也想不起來在哪裏聽過,而當傑瑞米悠閑地沖他招手離開的時候,喬什猛然想了起來。

傑瑞米·雷納,《拆彈部隊》!

喬什腦海中猛然竄出這部影片相關的畫面,作為影史第一部 獲得奧斯卡的女導演作品,《拆彈部隊》可謂大名鼎鼎,尤其它還打敗了大名鼎鼎的《阿凡達》,讓詹姆斯·卡梅隆、凱瑟琳·畢格羅這對離婚夫妻的故事宛若神話一樣在好萊塢上演。

對于後世混跡好萊塢多年還碌碌無為的喬什·沃爾特來說,傑瑞米·雷納絕對算個大人物,屬于他可望而不可即的存在,但現在的傑瑞米·雷納還只是個對好萊塢一無所知的年輕人,他的人生規劃中甚至不一定有好萊塢這個選項。

重回到90年代,喬什已經做好了要面對許多未來大人物的打算,傑瑞米·雷納只是一個起點,絕對不是終點。

大約又等了半個小時,咖啡館內的溫度已經沒有那麽燥熱了,喬什的號碼終于才被叫到。

試鏡地點是咖啡館老板自己的會議室,被《法律與秩序》劇組征用了,從走廊到辦公室短短的十幾米路程中,喬什就看到了好幾組咖啡館老板和劇組以及明星們的合影,不過他們大多沒有什麽名氣,喬什比較眼熟的只有《宋飛正傳》的主演傑瑞·宋飛。

腦子裏閃過一堆亂七八糟的場景,到了會議室的時候喬什已經冷靜了下來。他深吸了一口氣,肩膀放松地下垂着,推開門,出現在眼前的是一間圓桌會議室,圓桌兩側一共坐了七八個人,見喬什進來,最裏側的男士沖他微微一笑:“喬什·沃爾特?請坐。”

Advertisement

喬什點點頭:“是的,我是。”

“我是《法律與秩序》的選角導演伍德洛·勞森,給你打電話的那個就是我。我們之前發布的試鏡要求上沒有寫明具體的角色,所有的表演都依靠現場發揮。下面我給你一個場景,你有7分鐘的時間準備,然後就開始表演,可以嗎?”

“沒問題。”

擺在喬什面前的是一份試鏡資料,上面包括一小段劇情以及表演所需的臺詞。很顯然,這是《法律與秩序》第二季的故事情節。

喬什看的格外認真,他很清楚,這幾分鐘決定了他即将出演的是一個露面超過10分鐘的角色,還是一個只有一個鏡頭的龍套。

如果劇組的目的只是為了招聘一群龍套的話,根本沒有必要在長島咖啡館如此大張旗鼓,龍套角色只要去演員工會備個案,工會自然會在劇集開拍前把人員配齊。

喬什看劇本的時候,幾位面試官也在默默注視着他。事實上喬什猜的不錯,《法律與秩序》第二季的人員相比第一季的确出現了部分變動,而且由于第一季的收視率并未大爆,所以在第二季開拍之前,劇組打算找一些有亮點的角色來提高劇集的吸引力。

帥氣英俊的男演員無疑是第一選擇。

而喬什進來的那一瞬,即使面試官們已經看過他的照片,卻還是難免被驚豔了一把。

帥氣的恰到好處的臉蛋,雖然年輕稚嫩,卻一點也不輕浮張揚,加大聖地亞哥分校的學歷也為他增色不少——在好萊塢,學歷雖然不是成功的要素,但良好的學歷卻代表着良好的個人修養,以及出色的職業生涯規劃,就像去年憑借《暴劫梨花》捧走奧斯卡影後的朱迪·福斯特,耶魯大學出身,演技出衆,由她主演、明年一月份上映的《沉默的羔羊》也頗受業內人士看好,福斯特被認為很可能第二次染指奧斯卡影後獎杯。

幾人的視線不由向制作人亞瑟·福尼看過去。

亞瑟·福尼微微皺了皺眉,視線看向喬什,一言不發。

時間已經過去了5分鐘,喬什微笑着看向對面:“我已經準備好了。”

數道目光齊齊看向他。

圓桌的最前面有一張木椅,喬什坐了上去,眼神尖銳地目視着前方,但與其說這是一道兇狠的眼神,不如說是色厲內荏,攏成一圈的手掌和不停搖動着的手指洩露了他的心情。

喬什在用潛意識的動作表現人物心情。

他扮演的是一位失去搭檔、正在接受心理輔導的警探。

“我在幫助你接受你搭檔已經死亡的現實。”對面的女性面試官念出了她的臺詞。

聽到這句話,喬什原本自然攏起的手掌猛然繃直,他揚起手,否定了對面的說法:“我接受了,Boom,他死了,這就是結局。”

但從他直視着面試官的眼神和緊緊抿着的嘴唇看,他不僅沒有接受現實,反而更加偏執。

“還要幫助一位身處困境的警探感受到安慰。”

喬什仍然是原來那副坐姿,但比起一開始的閑适自然,此刻的他顯得既緊繃又防備,全然抗拒的姿态。

“好,首先,我沒有身處困境好麽?”

他舉起手,強調道:“事實是我還活着,在處理這個案子。第二,我是一個愛爾蘭天主教徒,在馬克思醒來的時候我會覺得安慰的。”

亞瑟·福尼注意到,在念出這句臺詞的時候,喬什眼底竟然隐有淚光閃爍。

他朝四周看了一圈,發現他的同伴們的表情與他類似——要麽就驚訝地瞪大眼睛,要麽就全然沉浸在喬什·沃爾特塑造的氛圍裏,專注至極。

亞瑟嘴巴微張,心裏卻滿是感慨。

現在的年輕人都這麽厲害嗎?

或者說,這麽出色的一個年輕人,為什麽之前毫無名氣?

表演已經結束了,喬什站起身,向所有面試官鞠了一躬。

亞瑟·福尼提筆在本子上記了長長一段內容,才擡頭看他:“你之前接受過表演方面的培訓嗎?”

喬什坦然地搖搖頭:“沒有,我的表演全部來自于自己的摸索。”

只不過當中包含了他上一輩子的表演經驗而已,當然這話即使說出來了也不會有人相信,但這就是事實。

所以即使喬什仍然憂心未來,信心卻已經蓋過了憂慮,他堅信上帝是站在他這一邊的。

亞瑟·福尼于是沖喬什一笑:“今天的試鏡就到這裏,如果你通過了的話,我們會打電話通知你。”

“期待你們的來電。”喬什步履輕快地走出門去,臨走前,他順便關上了會議室的門。

他覺得這次發揮的還算不錯,但具體結果并不是他能夠決定的,總之他盡力了。

關上門,亞瑟·福尼臉上的笑容遮都遮不住:“我想,我找到我們的麥克·羅根了。威廉,你覺得呢?”

代表NBC電視臺參加這次試鏡工作的威廉·帕特裏克晃着筆尖:“他确實很棒,但他好像太年輕了一些,比克裏斯足足小了12歲。”

克裏斯·諾斯,第一季偵探麥克·羅根的扮演者,原本第二季也是由克裏斯·諾斯來扮演羅根的,但諾斯因為私事不得不退出《法律與秩序》第二季,而在迪克·沃爾夫打造的劇本裏,麥克·羅根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劇組和電視臺雙方就動了找一個新羅根的念頭,畢竟劇集才播放了一季,第一季的收視率也不是太出色,完全可以找一個新演員來代替克裏斯·諾斯。

當然,這個想法還沒有徹底付諸實施。

如果克裏斯·諾斯及時回來,或者迪克·沃爾夫願意重新修改劇本,那麽現在安排的一切都得推翻重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