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身為小書生3

尤桓送走了張管家,回到屋子裏,“看來明日就要去張府上了,那今天就要把屋子裏的東西給處理處理,不若去買一把鎖?”

以前尤桓的住處因為是一窮二白,所以幾乎都不在乎有人進來,但是現在身家卻突然變得稍微寬裕了一點……即便這些都是一些臘肉紅棗之類。

默不作聲偷偷溜回來的喬奕坐在門口,盯着尤桓看,心道這個人真是一點處世的經驗都沒有。

尤桓餘光掃見喬奕的身影,臉上又迅速揚起一個笑容,“狐貍大仙,你回來了?”

喬奕确定了,這就是個傻子。有誰會看見妖怪還這麽開心的?

尤桓走到狐貍身邊,坐在門檻上,托腮看着面前的這些東西,“你說這麽東西都要做什麽呢?以前……以前父親在世的時候,這些東西都是怎麽處理的?好像就是吃掉吧?但是現在我有這麽多,這個天氣,該壞掉了。”

喬奕擡腳朝屋子裏走了幾步,嘴裏發出低低的叫聲:那我就幫幫你好了。

整個屋子裏的東西在喬奕的腳步下逐漸消失,仿佛從來都沒有出現過。

尤桓看呆了,他走過去檢查了一番,确定東西是真的不見了以後,蹲到喬奕身邊,直勾勾的盯着他。

喬奕後退一步:幹、幹什麽?

“我說,狐貍大仙,”尤桓搓搓手,臉上露出興奮的笑容,“你還會做什麽?”

喬奕:……所以說他最讨厭和這種鐵憨憨打交道。

·

第二天尤桓去張員外家,穿了一身雪白的上等布料衣裳,發間插着一根白玉釵,看起來好不風流。加上尤桓本身長得不差,身上又是那種書生的拘謹羞澀氣質,兩者相加,矛盾又勾人。

張管家也看呆了一瞬,但不是因為尤桓的美色,而是因為尤桓的這身衣服的價值,還有他發間的那支玉釵——價值連城!張管家覺得自己可能并不識貨,但是這根釵子卻的的确确閃爍着價錢不菲的光澤。

這……尤秀才把這東西帶在身上,難道就不怕被人打劫嗎?

況且,這又是從哪裏來的?

“尤秀才,你這釵子……”管家最後還是猶豫着問了,“是從哪裏來的?”

“這是朋友……送的。”也是朋友本身,尤桓暗暗補充。

昨天尤桓問狐貍大仙還能做什麽,于是大仙變成了一身衣服,還有一根釵子。根據尤桓猜測,這根釵子應該是大仙的身體,而他的衣服是大仙的尾巴。

大仙真不愧是大仙=v=,真厲害。

張管家仍舊捏了一把汗,什麽人,竟然給這小小的書生這麽大的禮物,恐怕來頭也不小——不行,這個事情我要和老爺知會一聲。

張管家把尤桓送到學堂,說了句“小姐在裏面等着”,就匆匆離開了。

尤桓又理了理衣衫,确認自己沒有什麽不妥的地方,這才進去。

學堂正如張管家所說,很大,現在這個學堂裏,就只坐着一人,身邊随侍着三四個丫鬟,端茶的端茶,送點心的送點心,捏腳捶腿的也仍舊不停。完全不把尤桓放在眼裏。

對方不看尤桓,尤桓也不敢看人家姑娘,畢竟男女授受不親,未出閣的女子他也不能多看。尤桓的教學生涯第一天就收到了極大的挑戰。

尤桓坐在書案後,書案上已經被擺着嶄新的四書五經。清了清嗓子,尤桓率先開口:“不知小姐之前上學都學了什麽?”

仍舊沒有朝那小姐看。

聽到聲音,那小姐倒是來了點興趣,等她擡頭看到尤桓,臉上的興趣又沒了。雖然坐着也十分文靜,但是不經意透露出來的不在意,明顯在說,她對這個新來的老師不感興趣,“沒學多少,就是認得一些字而已。之前的先生講課太過無聊,小女子沒有興趣聽下去。”

“那依小姐覺得,如何講課是有趣之法?”尤桓問。

但是這位張小姐不買賬,反而托着下巴問:“為什麽老師都不敢看我,是因為學生太過貌美,讓先生不敢看我嗎?”

“人的相貌不過是皮囊而已,再漂亮的人也只是紅顏枯骨,小姐尚未出閣,尤桓又怎能多看?”

張小姐頓了頓,說道:“你還真是和以前的教書先生一樣迂腐,迂腐不堪。”

尤桓淡淡一笑,又問:“既然小姐不願意說,那尤桓就從《論語》講起。”

這張小姐又不樂意了,“四書五經,一共九本,為何要從《論語》講起?”

“小姐想從哪本講起?”

“《詩經》如何?”

尤桓拿過《詩經》,“好,那便從《詩經》講起。”

“孔子曰:‘不學詩,無以言。’,而《詩經》作為五經之首,其中……”尤桓侃侃而談,雖然才十三歲,身上卻已經透露出大儒的風範。

喬奕聽得如癡如醉。

他突然覺得,妖界很多狐妖迷戀上書生并不是沒有道理的。

而張家小姐,雖然不願意承認,但是尤桓的确是她所有的先生裏,講課最好的一位。

既然小姐滿意,尤桓留在張府教書就算是定下來了。

張家小姐,名為張嫣然,眉眼清秀,性格刁蠻。張員外很寵愛自己的這個閨女,什麽事情都依着她,以至于這個女兒的性格就更無法無天了。

好在這個鎮子并不靠近京城,風俗也沒有那麽拘謹,張員外也就随着女兒去了。

終于到了開學的日子,除了那些提前了好久送來束脩的人家,又斷斷續續的來了不少人。雖然很多來學習的少男少女和尤桓差不多大,所有人都依照古法跪了拜師。

教書的生活平靜又有趣,尤桓也沒有閑着,一直在為鄉試做準備。每日都讀書到很晚,這更加激勵了一群想要讀書的學生。雖說有些家長的本意是為了讓孩子在張員外面前露個臉,但是現在很多人卻真的喜歡上了讀書,其中尤桓的引導作用必不可少。

直到,惡名在外的張嫣然惹出了事來。

這事說大不大,卻陰差陽錯讓尤桓的名字傳了出去。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