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母女談心黛玉交友
第二日一早,因着昨晚張嬷嬷的開導,黛玉心中郁結得以疏解,故而一早便笑眯眯的來給母親請安。
賈敏見了,心下也覺得歡喜,又見由奶媽抱出來的小兒子還睡眼朦胧的樣子,母女兩個頓時都心疼了,賈敏便摟在懷裏笑道:“我的兒,怎就困成這個樣子?”
林愽大大的打了個哈欠兒,又跟姐姐做了個鬼臉,方才笑嘻嘻的說道:“昨兒去了趟外祖家,回來之後兒子只覺累的慌兒,這不今兒就晚了。”
賈敏聽了也不知心內如何感想,忙的就叫人傳飯,又見姐弟兩個吃的香甜,方才放了心,道:“你們兩個都是江南出生的,口味也随了南邊,便是你母親我這麽多年沒回京城,你外祖家的飯菜也是吃不習慣了,昨晚上你們兩個都沒多吃,沒餓着吧?”
兩個孩子忙都搖頭否認了,賈敏仍舊不放心林愽,這一路坐船過來兒子一直有些暈船,吐了好幾回,也不知現下恢複的如何了?故而便拉着手細細的問了許多,末了,也不知是有心還是無意,就聽的賈敏随口笑道:“愽兒昨日在外祖家如何?你外祖家兄弟姐妹都很多,不比我們家就你們姐弟兩個。”
熱鬧如何?清靜又如何?殊不知熱鬧有熱鬧的好處,清靜也更有清靜的益處,黛玉看着弟弟,心道:偏巧我們一家子都是好清靜的性格,真是跟外祖家截然不同了。
“外祖家熱鬧是熱鬧,只是人太多,愽兒現在想想誰是誰都覺得腦袋疼,還有吃飯的時候也太安靜了,倒把兒子憋得慌兒。”
瞧見弟弟那裝作一臉痛苦的模樣,黛玉早撐不住笑了,卻是賈敏心頭一轉,心道愽兒如今年紀也不小了,從前自己也是對文姨娘心裏有愧,疼林愽疼的跟眼珠子似得,老爺又是老來子,她們兩夫妻從未肯給過這孩子一個嚴厲,如今越發的大了,斷不可在如此寵溺下去。
賈敏又想想張嬷嬷勸誡自己要好好教導哥兒的話,起初心裏還有些小別扭,此刻方覺甚有道理,不由得便盤算起來。
哥兒的啓蒙已是上京前自家老爺便托了他在京裏的同僚,最後請了林如海當年的師傅,前文萊閣大學士彭山彭老先生,如今彭老先生閑賦在家,每日裏吟詩作畫,偶然聽得自己的弟子提起當年的得意門生林如海家眷要返回京城,小公子正是要啓蒙了,老先生心裏一喜,又念着林如海多年終盼來一子終是不易,心下也體恤徒兒辛苦,便笑道:“待我看看那孩子,若是好了,我親自來教。”
賈敏心知這便是彭老已經允了,倒是一個意外之喜,本不過想着求情當年林如海的同窗便可,誰承想如今竟入了彭老的眼兒,我兒甚有福氣啊。
于是乎林愽小朋友不知道他這一句規矩大的話,讓自家老娘頓時起了要好好管教他的心思,這才有了日後彭老的嚴厲教導,若他知道了此等緣由,豈不是要恨死自己了?此是後話,暫且不提。
黛玉瞧見母親神色,心裏想着母親怕是不知為何心裏頭恐怕不大痛快,待吃了飯便也沒回去,只留在賈敏跟前陪着說話。
見女兒如此貼心,賈敏心裏頭不覺便是一陣安慰,又想起張嬷嬷的話說是黛玉昨兒回來不大高興樣子,她也知道自家姑娘心重,又生的一顆七竅玲珑心,想必是瞧出了什麽,心裏琢磨了許久到底還是嘆道:“玉兒,想必你昨兒也瞧出來了,母親也不瞞你,你外祖家可不比我們家這般簡單。”
黛玉沒有答話,外祖家的不簡單她自是十分清楚,或許要比母親還清楚,只是叫她十分意外的竟是母親的态度。原來她還曾擔心,外祖母多年疼愛母親,她自小便可在言語間聽出母親同外祖母間的母女情深,她還曾以為,母親會一直念着榮府的好。
“你兩個舅舅也就罷了,偏你兩個舅母······”賈母微微一笑,按住心中的不屑方才又笑道:“你大舅母不得你外祖母喜歡,且是繼室,到底是小門小戶出來的,有些方面終究沒有我們這些世家的熏陶,行事便也差了許多;而你二舅母早年曾同母親不合,我兒是個聰慧的,日後自拿捏好分寸便是。”
Advertisement
黛玉點頭一一的應了,賈敏同女兒又閑聊幾句,忽然又想起三春來,便問道:“玉兒同幾位姐妹如何?如今元兒已經進宮去了,當年我還未出閣,倒是也算看着她長大的,如今回來,竟連面也不得一見。”
看見母親感嘆,黛玉想起那個前世只隔着簾子都未曾細細瞧上幾眼的元妃,心裏也無甚波瀾,便笑道:“二姐姐同四妹妹都不大說話,三妹妹倒是個伶俐的。”
聞言賈敏笑着點了點頭,又替黛玉整理了衣領,瞧着自家姑娘如此嬌嫩的模樣,心中驕傲自是不能言語。“如今你外祖母年紀大了,幾個姑娘無非也就是在跟前湊趣,倒也罷了。”
這話便是不喜三春了,黛玉心道迎春同探春都是庶出,惜春是寧府那邊的,想必母親昨日一見并不中意三人,且三人的性子和行事自己也清楚,前身就走得不近,今生知道了那麽多,自然也就
“女兒曉得了,外祖家雖然姐妹多,只是女兒到底在江南生活慣了,這一應習性都是不大相同的,倒也無甚話說。”
母女二人又說了會子話,便接連有管事們前來回話,黛玉見母親事忙便退了出來,她們才剛進京,一應事物都還需打點安排,何況她的閨學師傅們都并未跟來,黛玉也樂得賈敏給她放了這幾天假,正好心裏頭憋悶,就當閑散閑散也就罷了。
誰知她自己想的輕巧,話說京城衆人各自收到消息,巡鹽禦史林大人的家眷已到達京城,便接連派有人過來問候,送禮送帖子生生的叫賈敏忙了個腳不沾地,領了黛玉母女兩個今兒去那府上做客,明兒去府上赴宴。
因着這一節不但有林如海的囑托,賈敏也有心教導女兒,因着這是一個打入京城社交圈子的絕好時機,一路上早就細細的囑咐了黛玉許多事項,故而便是黛玉心下再怎麽不耐煩,面上也始終不敢顯露出來。
她知道這一世自己的命運已然發生了許多變化,如今一家子不但自己健健康康鮮少生病,父母兄弟也都已然健在,黛玉心中這塊大石漸漸落地,那顆始終懸着的心也慢慢的可是思考自己今生要如何生存了。
提起今生,自然是還有那難以忘懷的前世,前世自己同寶玉無緣,今生倒也就此放手了,也是這便是天注定的。
最初不相識,最後不相認,向來緣淺,奈何情深。
黛玉心道既有警幻仙姑的話,父母兄弟都平平安安的挺過了那一關,日後自然能得以壽終正寝,如此,自己也便只安心聽從母親教導便是,餘者,便不再多想。
故而,不出一月,賈敏便成功的将女兒介紹給京城衆人,黛玉也經此一事漸漸的開了眼界,待人接物俱是長進不少,不說賈敏看了心裏安慰,便是黛玉自己都覺得十分興奮。
京城乃天子腳下,不說有王公貴胄,單是這些臣子之家便不計可數,一番攀談下來,黛玉也結實了幾個小姐妹,不但人品家事較之三春升了一個檔次,便是這為人處事也都十分有大家風範。
一個便是彭老的小孫女彭慧,比黛玉虛長一歲,故而黛玉便稱她為慧姐姐。這彭慧雖說是聽了自家祖父的吩咐要她多多照料黛玉,不想待見了面,兩人心中皆頗有一番相見恨晚的意思,黛玉又是真心同她結交,彭慧也喜歡黛玉不矯揉造作,兩人一拍即合,當下便十分熱絡。
另外兩個一個是彭慧多年的好友今太子太傅孫大人的小孫女孫琦文,一個是禮部尚書小女兒張佳柔,這兩家皆同林府是世代交情,當年孫大人早已看好林如海要選他做女婿,誰承想榮國公橫插了進來,倒叫孫大人只嘆可惜。張大人又同林如海是同窗,皆為彭老先生的弟子,兩人如今皆位居高官,只是林如海多年盤踞于江南,張大人又不曾離過京城,倒是多年不得已相見。
黛玉閨中有了好友,賈敏也樂得她們往來,不過平白囑咐了幾句叫黛玉不許使小性兒也撩開手不管了,倒是黛玉常常同幾人互通書信,又時常小聚,性子倒比以前開朗了不少,也沒時間悶在屋子裏頭琢磨前世今生的心事。
因着各處赴宴,黛玉從未見過有賈府的人出現,便是同賈府走得近的那幾家,諸如南安王府北京王府還有幾位國公府上的宴席,都不曾見得,黛玉心下疑惑,想到前世賈母也未曾安排三春出去會客,某一日便挑着賈敏心情不錯,問了出來。
誰知賈敏微微一笑,滿不在乎的說道:“迎丫頭她們不比大姑娘,大姑娘當年幾乎是照着娘的例子養了過來,如今這三個小的都不成器,你外租母年紀也大了,自然照看不過來。”
黛玉心知迎春團探春的出身不足,惜春雖是嫡出,只是寧府的名聲那麽不堪,關于惜春的身世前世便有許多留言,想必如此才會如今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