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賈敏教女如海立功

送走了王善保家的,黛玉瞅着母親賈敏嘴邊挂了一絲暧昧不明的微笑,琢磨了許久也不知母親是何意,便一直低頭不語。

誰知不多時賈敏便自己笑道:“玉兒,入京至今也去了你外祖家兩次,雖說同你大舅舅大舅母接觸并不多,但我兒心中是個有數的,進退皆有分寸,只是······”

賈敏揮退了身邊衆人,黛玉心知這是有體積話要說了,忙坐到賈敏跟前凝神靜氣的聽着。

“我年紀小,上頭還有三個庶出的姐姐,故而我出嫁前,同你先大舅母二舅母很是相處了一段時間,那時候你先大舅母才剛生了琏兒,她們張家又本是世家大族,教養的你先大舅母很是出色,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這學問也是一等一的好,只可惜你大舅舅不是個省事的,你先大舅母又氣又病,我出嫁沒幾年到底是去了。”

這些黛玉本就知道,在江南時賈敏就曾多次提起張氏的好處來,故而也惹得黛玉這個知曉後事的人常常不禁嘆息:若是先大舅母沒有去的話,也不知今日榮國府又是何等模樣。

賈敏頓了頓,想起自己那“好”二嫂賈王氏來,心裏先是哼了一聲,方才複又說道:“我以前從未跟你細細同你說過你二舅舅一房諸事,只是我兒前番不過才去了第二次便受了委屈,你縱是不跟我說難道母親就不知道了?”

賈敏看着低了頭的女兒,心裏一陣的疼惜,卻也忍不住嘆了口氣,黛玉好是好,只是嘴上那般利落心腸卻最是個軟的,罷了,也是自己同老爺多年寵出來的結果,好在女兒年紀還小,日子還長着呢,在慢慢教導也不遲。

“不說那寶玉自小便由你外祖母萬般寵愛,便是到了如今也不曾認真的念過書,你外祖母還一直說他還小還小,愽兒能多大呢,何況我兒雖是個姑娘家的,你父親還正經請了先生回來教你。”

賈敏每每提到賈寶玉心裏就是萬般的不喜,自己不但同賈母通着信,同大哥二哥也時常往來,故而這家裏的事知道的一清二楚,說不定連自己二哥都不知道的,自己通過大哥可是毫無保留的知道了個清清楚楚。

黛玉知道母親厭惡寶玉,只怕今生比前世更甚,心裏也知這怨不得母親,縱使如今的自己,都多少有些······

“雖說那是你外祖家,我兒大可不必怕了去,那日你就該拿話問着寶玉,你往日裏也是個機靈,自然不用母親教你怎麽說話,我知道你心裏想着我們畢竟是客,那又是你外祖家,裏裏外外都是親戚,那又如何?不說我兒是林家正兒八經的嫡長女,你父親可是當朝的二品大員,你二舅舅又身居何職?母親的诰命可比你那二舅母高了不知多少層去。日後再去你外祖家,你盡可以拿出你金尊玉貴嬌小姐的款兒來,我倒要看看,誰敢欺負了你去。”

黛玉一愣,接着眼圈便紅了,老天爺,你為什麽非要讓我多活一世才經歷這些,前世若是有母親如此教導,我又怎會落到那種地步。

看着黛玉如此,賈敏只當是自己的話重了,忙摟着女兒一陣安慰,複又嘆道:“我兒從前在江南,最初雖說你父親官職并不高,可我們林家的名聲擺在那裏,何況蘇州并無品級太高的官員,等到了揚州,論起來你父親可是說一不二的人,你如何母親自然也就罷了。只是如今到了京城,這天子腳下,一品二品的不知有多少,母親雖說提醒過你凡事要小心謹慎,可我兒也更應在如此之上顯出你自己的尊貴來。”

黛玉忍着淚點點頭,又笑着安慰起賈敏來:“母親,你說的女兒都省得了,女兒先前糊塗,給父親母親丢了臉,日後斷不會如此了。”

“哪裏就如此嚴重了。”賈敏捂着嘴笑了兩句,方才又點點頭笑道:“我本是你外祖母最寵愛的小女兒,便是你兩個舅舅都比不過我去,你先大舅母是大家出身自然不計較,可你二舅母沒念過書見識也淺。那會子她是新媳婦,前有你先大舅母事事比着,後又有你外祖母日日叫她在跟前立規矩,還要伺候我這個未出門子的小姑。她就本不是什麽大氣的人,自然心裏存了怨恨,何況我心裏不大喜歡她,這麽多年過去了,這嫌隙便也越來越深。”

一想到寶玉的行為做派,賈敏心裏就忍不住冷笑,怪不得這孩子如此,從你王氏肚子裏頭爬出來的還能是好的?

Advertisement

想到此處,賈敏心裏愈加不滿母親偏心二房一事,又想着先前女兒受了委屈也不見賈母說些什麽,可見自己這個嫁出去的女兒在母親心裏的位置到底是不如從前了,便又忍不住細細的叮囑黛玉道:“雖說是你外祖家,可畢竟母親是嫁出去的女兒,斷沒有成日往娘家跑的道理,你自然也就不用常過去,我們若是去的多了,不但外頭人見了會說閑話,便是你父親知道了也生氣,我兒大可不必在意。”

黛玉心裏早就是如此打算,巴不得賈敏如此才好,故而歡天喜地的應了,扭頭又看見賈赦送來的東西,猶豫了一下到底還是說道:“母親,大舅舅還惦記着母親呢。”

賈敏聽了微微一笑,翻了翻東西卻是嘆了口氣:“你大舅舅若是對你外祖母有着一半的用心,你外祖母也就不至于如此偏心你二舅舅了。”

一時母女二人說的乏了,黛玉雖然有心想要問問兩位舅舅的成年往事,無奈怕惹了母親傷心,又見母親似是累了,便又随口說了幾句各自休息不提。

再說京城這邊是如此情形,江南林如海獨自一人,身邊既沒有賢妻,亦沒有弱女幼子,雖說多少看着是孤獨凄涼些,卻也正因為如此,才使得如今林如海做起事來了無牽挂,加之林愽被下毒一事,更引得他越發狠起手來。

林家到林如海這輩乃是第六代,黛玉同林愽便是第七代,世代皆只忠心效忠皇帝一人,如今雖說新封太子,林如海也接到承淵帝秘旨要他盡心輔佐太子明年登基。

明年登基?

林如海心知承淵帝此次已是心力交瘁故而蒙生退意,只是太子如今未滿二十歲,恰巧太子妃也還沒有選好,最快也是明年方才能成親,太子年紀輕又才成家,承元帝若是做了太上皇,卻不知新帝是否真正能夠掌握朝政大權。

只是,無論倒是朝政如何,皆是不能阻礙自己如今之事。

林如海雖說乃一屆文官,只是能夠做到巡鹽禦史這種掌握着江南命脈甚至國庫豐厚與否的天子心腹,學問見識自然不用提,便是這心機膽識魄力皆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了的。

早在愽哥兒的事一出,林如海便立刻猜到此乃四皇子手筆,後經查證果然是四皇子指派了江南甄家如今的茶政下的手。

敢算計我林如海,如今四皇子已倒,我卻要看看你甄家還能撐多久。

故而黛玉在京中安安穩穩的過着大小姐生活,卻不知他弟弟随口叫她喝了一口粥,便引得四皇子提前沒了,更使得他老爹迅速報複了甄家,一時江南人心惶惶,卻也有那明白事理的人看得透徹,承淵帝只怕是在未将來太子登基鋪路呢吧。

不說宮裏頭的甄貴妃如何心驚膽戰的在承淵帝面前哭的昏天黑地,抄家的聖旨依舊如約送至江南,京中派去的特使同林如海一起,除了聖上言明要留下當年先皇跟前的婢女甄老太太,餘者一個不留,無論男女老少皆打入大牢,只待審判。

甄家盤踞江南多年,乃江南最大的一股勢力,如今甄家事敗更是牽連出大大小小的一幹人來,承淵帝雖然心裏有數卻也仍舊氣的雷霆震怒,加之甄老太太沒熬住,按着她自己臨死前的話便是“我不服啊,我要去見先皇了,先皇會給我做主的。”此語愈發的火上澆油,承淵帝雖然問心無愧,只是當年先皇的确因着甄老太太早年曾舍命護過駕額外憐憫于甄家,故而此時便有些流言蜚語傳了出來,正鬧的的不可開交。

只是人死不能複生,偏偏林如海猶覺得不夠解氣,也不知他究竟費了多少的力氣,方才把甄家當年如何陷害了前江南茶政蘇全及其子蘇和,害的蘇家滿門抄斬一事查了個水落石出,快馬加鞭的上報給了承淵帝。

偏甄貴妃此時仍舊不知道收斂,日日求見承淵帝,口口聲聲的喊着冤枉要求承淵帝明察。

承淵帝雖然寵愛甄貴妃,卻不至于為了一個無足輕重的女人昏了頭腦,大筆一揮下旨甄家十二歲以上者全去給蘇家陪葬吧,十二歲一下的發配至邊疆世代為奴,遇赦不赦,而甄貴妃,白绫匕首毒酒,随她選吧。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