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03
何夕實習的第一站,是消化內科住院部,帶他的是個看上去吊兒郎當的年輕醫生,叫潘東,母校也是醫科大,算是何夕的師兄。
倆人在報道的時候見過,雙方對彼此的印象都不錯。
整個醫院已經有條不紊地開始了它忙碌的一天——腳底生風醫生,如雷貫耳的護士,仿佛并沒有受到大雨的任何影響。
何夕趕到時,潘東正叼着根棒棒糖,雙手環胸,斜靠在窗邊,看着外面出神。
何夕走進住院部消化內科的醫辦室,恭敬地打招呼,“老師,我來了。”
潘東皺着眉轉身,“還叫師兄。老師老師的,都被叫老了。”說完又打量了下何夕,“還行,沒被淋到。”
何夕笑笑,聽話地改口:“師兄好。”
潘東頗為受用,滿意地點點頭,“乖。快去換衣服,咱查房去了。”
“您……還沒有查嘛?”何夕有些意外。
潘東挑眉,“是啊,你師兄我身嬌體弱,等着你來給我抱病例本。”
醫學生實習過程中,最能學到東西的就是上手術和查房了。
這點何夕知道,潘東自然也知道。
更何況,抱病歷本這種事情,在沒有實習生來醫院時,潘東肯定都是自己在做,不會偏偏在今天就突然抱不動了。
本來他以為被大雨耽擱,趕不上今天的查房了。沒想到潘東竟然在等他。
何夕感激地舉了一躬,“謝謝師兄。”
“別整這虛的。”潘東摸摸鼻子,顯得有些別扭,兩三口把嘴裏還沒有吃完的棒棒糖咬碎,“再不換衣服就不等你了啊!”
這個世界有時候很大,大到有足夠多的辦法,将相愛的人們分開;這個世界有時候又很小,小到總會有各種機會,讓有緣的人們遇見。
何夕換好白大褂,跟在潘東後面,邊走邊翻看第一位病人的病歷:
嘔吐、腹瀉2天,加重伴發熱1天。
2天前進食不潔食物後出現惡心、嘔吐,嘔吐3次,非噴射性,嘔吐物為為內容物,無咖啡樣液體及其他異常。
嘔吐後自覺輕松,逐漸出現腹痛,臍周痛,程陣發性絞痛,腹痛引起腹瀉,腹瀉後腹痛減輕,為黃色不成形稀水樣便。
每日3—5次,無裏急後重感,無粘液、膿血。
自覺全身乏力,納差,頭昏。
這就是急性胃腸炎啊,何夕想:該不會就是在在便利店遇到的那位少婦的丈夫吧?
很快,他的猜測就被印證了——那位正在坐在樓道裏的病床邊,溫柔地看着病床上的人。
這間醫院的病房,正常情況下都是兩個床位一個房間。只有在床位不夠,又有病人急需住院時,才會在樓道裏放一張臨時的簡易床,以供緊急住院的病人使用,床位通常叫做“加床”。
加床的病人正在喝粥,看到潘東後放下保溫桶,尊敬地打着招呼,“潘大夫來了?”
少婦起身,看到潘東身後的何夕有些驚訝。
何夕見她一副想問又不确定的樣子,便主動說道:“您好,我們剛剛見過。”
少婦恍然大悟,“還真的是您啊,好巧。沒有想到您這麽年輕,居然是個醫生。”
何夕趕忙搖頭,“還不是呢,我只是個實習生,離真正的醫生還差的遠呢。而且今天是我第一天實習。”
少婦笑笑,“那也是早晚的事兒。”
何夕不好意思地笑了,潘東解釋道:“我們剛剛一起在門口的便利店避雨。”
“那還真是巧了。”潘東說完,轉頭問加床病人,“今天感覺怎麽樣?”
“感覺已經好多了。”加床病人爽朗地開起了自己的玩笑,“上廁所的次數明顯減少,哈哈。”
“那不錯。”潘東點點頭,臉上帶了些許歉意,“實在不好意思,床位緊張,只能辛苦你們暫時住這裏。”樓道裏人來人往,又不避風,讓病人住在這種環境下,他很不忍心。
加床病人大手一揮,“您不用放在心上,有得住我已經很滿足了。”
“是啊是啊。”少婦點着頭,“如果轉院的話,他還不知道要遭多少罪。”
潘東很感激這對夫婦的通情達理,“不過明天六號床就出院,到時候你們就可以搬進去了。”
病房裏不但有獨立的衛生間,還能淋浴,條件要比這裏好很多。
“那真是太好了!”夫妻兩人很高興。
潘東又叮囑了一些注意事項,才和這他他們告別。
何夕又跟着潘東陸續地看了其他人,基本上都是一些常見病,只有一個五號床的食物中毒還稍微罕見一點。
病歷上寫着:
15天前突發肚痛惡心嘔吐。
病人神清意識清楚,否認外傷,查體左上腹壓痛,中下腹柔軟,腸鳴音活躍。
既往體健,無疾病手術史,沒有遺傳病,沒有外傷病史。
不過都已經15天了,還沒有好嗎?何夕有點奇怪。
病人們都已經養成習慣,查房期間不關門,方便醫生來檢查。
潘東進病房前,卻還是禮貌地敲了倆下。
他們先看了靠近門口的六號床病人,他已經好得差不多了,确認明天就可以出院。
何夕在這期間,卻感受到一股灼熱的視線。
一擡頭,發現五號床上躺着那個在便利店裏遇到的,把病號服穿成九分褲的大男孩。
他此刻正盯着自己看。
他從小到大,接受過別人各種各樣的目光:崇拜的、欣羨的、愛慕的、嫉妒的、同情的……
但卻第一次遇到這種帶着濃重的探究,還有一絲危險氣味的注視。
讓他有一種被當成獵物盯上的感覺。
那目光太過□□裸,以至于他都不敢直視對方的眼睛,只好低頭假裝認真地在研究病例。
任西顧。
姓名一欄裏,這樣寫着。
這個時候,何夕還沒有意識到,這個名字會糾纏他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