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一個月下來,有資格經聖目挑選的只剩下了五十個人而已,其餘的采女,也有恩旨頒下,或在宮中領了差事,或賞了各王府去,蓮真她們是最後留下來的一批。

選看采女的地方在永春宮,一大清早,蓮真等人便被帶到永春宮的東西配殿等候,所有的采女被編成六人一組,一聽到報名字,立時有小內監過來将她們引到正殿,一切都井然有序。

畢竟是面聖,非同小可,蓮真也不得不稍作裝扮。她今天穿了一襲簇新的湖藍色衫裙,上面用蘇繡繡着幾朵白玉蘭花,頭上卻仍是挽着随常雲髻,全身上下唯一的飾品,便是發間那支別致簡單的金簪,細掃一下蘇蘊等人,但見她們一個個服色鮮明,珠翠華麗,慕緋羽甚至還費心思梳了個飛仙髻。蓮真不禁由衷贊道:“姐姐這身裝扮可真好看,今日必定能吸引皇上的注意。”

“真的麽?”慕緋羽眼裏似乎在發着光,她拉着蓮真的手,上下打量了一下,抿唇笑道:“妹妹雖然打扮得簡單了些,卻也是別有一番動人之處呢。”

沈聞櫻心直口快,忙小聲提醒:“蓮真,緋羽,今天在這裏的哪個不是花容玉貌,快別互相誇了。”

蓮真和慕緋羽相視一笑,便即收聲。蘇蘊挨近蓮真,面有憂色:“蓮兒,我好緊張,好怕等下進去了,會失了儀态。”

蓮真拍了拍她的手,柔聲安慰:“別怕,不管怎麽樣,我們都在一起的。”

“嗯。”

在令人緊張焦慮的等待中,時間變得格外難熬,好不容易聽到叫自己的名字,蓮真便跟蘇蘊等人魚貫出了配殿的門。

進了永春宮正殿,聽旁邊侍立內監的口令下跪行禮,但聽環佩叮咚,清脆悅耳,拜見畢,蓮真等人一齊站起身來,一個個大氣也不敢出,只垂首而立。有司禮太監開始扯着尖細的聲音唱名。

“青州将軍沈令之女沈聞櫻,年十五。”

沈聞櫻立即出列行禮:“臣女沈聞櫻參見皇上皇後,願皇上萬福金安,願娘娘吉祥如意。”

蓮真低着頭,一眨不眨的盯着腳下耀眼生輝的金磚,耳朵卻在仔細傾聽,只聽禦座上方傳來一個低沉的聲音:“青州将軍的女兒麽?嗯,擡起頭來。”

沈聞櫻一擡頭,一個頭戴翼善冠,身着明黃色繡龍錦袍的青年男子便映入眼簾,只見他斜斜的倚着赤金雕龍禦座的扶手,一張英俊的臉上透着幾分慵懶之意,眼神跟他的一接觸,沈聞櫻的心裏不由得一跳,目光略向左偏,卻落到一個鳳冠黃袍,長相端莊的女子身上,心知這便是皇後了,忙垂下眼睑,一顆心只“咚咚”的跳個不住。

皇帝掃了她一眼,懶懶的道:“你會些什麽?”

“臣。。。臣女會騎馬射箭,會。。。”

Advertisement

許是緊張,沈聞櫻竟然有點結巴起來,蓮真心中暗暗為她的回答着急,只苦于無法輕舉妄動,皇帝果然爽朗的笑出聲來,側頭對皇後道:“此女甚是有趣。”

皇後亦微微一笑:“畢竟出身武将之家。”

皇帝想了想,笑道:“我瞧她跟六皇弟倒是一對兒,皇後以為如何?”

皇後笑道:“英王也到了該成家的年齡了,皇上主意甚好。”

皇帝點點頭,沈聞櫻退過一旁,司禮內監便繼續報名:“揚州州同慕政和之女慕緋羽,年十六。”

皇帝盯着她看了幾眼,道:“長得倒是豔麗,你會些什麽?”有了沈聞櫻的前車之鑒,慕緋羽學乖了,一聽皇帝問,便道:“臣女愚鈍,只是略識詩書,粗曉琴藝罷了,只恐入不得皇上的聖目。”

“哦?改日倒要見識下,入不入得聖目麽,朕說了算。”

聽皇帝如此說,一旁侍立的內監忙記下名字。

司禮太監再報“金陵郡守謝琅之女謝蓮真,年十六”,蓮真蓮步輕移,上前款款拜了下去:“臣女謝蓮真參見皇上皇後,願皇上萬福金安,願娘娘吉祥如意。”

皇帝面上略顯詫色:“謝琅的女兒?想必你飽讀詩書了?”謝家是金陵書香巨族,謝琅本身又是進士出身,頗有文名,皇帝一聽便想起來。

蓮真輕聲道:“略讀過幾本,識得幾個字而已。”

“擡起頭來。”

皇上既如此說,蓮真不得已,緩緩擡起頭來,皇帝凝目看時,見她美眸澄淨,冰肌瑩徹,雖未施粉黛,而顏色若朝霞映雪,竟是清靈秀美之極,不由得怔了一怔,瞬即笑道:“不愧名字中帶有‘蓮’字,裝扮得素雅,長相也令人見之忘俗。前幾日朕倒還與幾位親王作詩詠蓮來着,既是你略讀詩書,這樣吧,朕也不為難你,只讓你指着自己名字中的這個字,為朕和皇後詠誦一首如何?”

蓮真不敢違拗,脫口而出:“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下有并根藕,上有并頭蓮。”

這是一首樂府詩,她此時念出來,意在祝頌皇帝和皇後情深愛重,永久相伴,她一念完,皇帝哈哈大笑,看着她的目光變得有些意味深長起來,連皇後坐在一邊,也是喜動顏色:“果然敏捷。”

旁邊的人早把名字記下來,蓮真心下也不知是該慶幸還是該懊惱,行了禮退下去,走出殿門外,又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身後巍峨的宮殿,心知此後漫長的日子裏,便該是身不由己聽天由命的了。

采女選看已畢,皇帝稍覺疲倦,興致仍是極高,等最後一名采女退出,皇後便笑道:“恭喜皇上,賀喜皇上,今日所選中之采女個個品性淑德,且不乏傾城國色,堪可為皇上綿延子嗣。”

皇帝笑而不答,問道:“皇貴妃今日沒有過來,病得很嚴重麽?”

“也不是很嚴重,只是有些懶懶的,不耐煩進食。”

“太醫怎麽說?”

“太醫說是前兩天日吃了寒涼之物,導致脾胃不調之故。”皇後說着,似乎有些欲言又止。

皇帝目光一閃:“怎麽?”

“聽說小宮女們按太醫開的方子熬了藥,皇貴妃全倒了。”

皇帝皺起了眉頭:“這是為何?生病了就該吃藥,怎麽她好好的又任性起來。”

皇後笑了一笑,道:“只怕是因為她素日看的太醫告病了,換的太醫不合她意吧。”

皇帝一怔:“李道忠告病了麽?”

“是,已經告假三四日了。”

皇帝手裏撚動着佛珠,沉吟了一會兒,轉頭問身側的親随太監趙承恩:“李道忠是世代承襲的太醫,他可有兒子麽?”

趙承恩忙陪笑回道:“據說有一子,也精通醫術,不過年紀小了點兒,才二十上下。”

皇帝道:“小不小的沒什麽,醫術好就行,重要的是皇貴妃看重他家。叫人去太醫院傳話,李道忠好了便罷,若不好,便叫他兒子襲了他的位,以後到太醫院來供職罷。”

趙承恩便吩咐站在下首的一個內監:“速速去太醫院傳旨。”

“是。”

那內監連忙答應了,慢慢向後退至殿門邊,方轉身匆匆走了。皇帝也站起身來:“朕要去清泉宮看看皇貴妃,皇後且自行回宮吧。”

“是。”皇後連忙起身恭送。

蓮真回到凝翠軒沒多久,便有皇帝身邊的總管太監趙承恩過來宣旨,蓮真帶着寶貞珠蕊跪下,那太監高聲道:“奉旨,金陵知府謝琅之女謝蓮真,著封為嫔,賜封號‘蓮’,擇吉日再行冊封禮,欽此!”

寶貞和珠蕊兩人喜出望外,蓮真一時有些發愣,以名為封號自古未有吧?寶貞跪在她身後,急得伸手拉了拉她的衣角,蓮真總算回過神來,忙叩頭謝恩:“謝皇上恩典。”

趙承恩拱了拱手,笑眯眯的道:“恭喜娘娘,一進宮便封嫔,在本朝可是開了先例啊。”

蓮真早知他的身份,微笑道:“有勞趙總管傳旨,這點微禮不成敬意,還請趙總管收下。”說時寶貞早用木盤托了幾個大元寶過來了。

“哪裏哪裏,蓮嫔娘娘客氣。”趙承恩嘴裏推辭了幾句,收下銀錠,便躬身告辭,臨別前又叮囑道:“皇後把撷芳宮指了給娘娘住,娘娘請盡快收拾收拾,早些搬過去吧。”

蓮真答應着,和寶貞珠蕊兩個一起将他送了出去,剛一回房,便有慕緋羽和蘇蘊過來道喜,兩人進門就行禮,嘻嘻哈哈的:“恭喜娘娘,賀喜娘娘,向蓮嫔娘娘讨賞。”

蓮真紅了臉:“少油嘴滑舌了,柔貴人,玫貴人,你們倆不也封了貴人,還不快給我起來。”

慕緋羽語氣有些酸酸的:“我倆哪有你好命,一入宮便封嫔,見了你自然是要行禮的。”

蘇蘊滿卻滿面喜色:“真好,我們以後又可以一處了。”

慕緋羽又道:“可惜聞櫻指給了英親王了。”

蘇蘊收了笑容,神色轉為傷感:“是啊,不想她這麽快便被接到別處,我們姐妹竟然都來不及道別一聲。”

慕緋羽長嘆一聲:“唉,她可真是不走運,就這一步之差。”

蓮真對她的語氣不以為然,淡淡的道:“我看她挺幸運的,聽說英親王年紀跟她相若,她又是皇上指婚的正妃,這一嫁過去便是英王府的女主人,比我們在後宮。。。。。。”說到這裏,自己覺得失言,便咽下話頭,拉住蘇蘊的手道:“蘊兒,你不用傷感,她既是嫁去王府,以後會經常進宮的,我們日後多的是機會與她相見。”

“嗯。”蘇蘊心裏稍稍好過了些,輕輕攬住了她:“以後我們三個就要在這宮裏相依為命了。”

蓮真心裏悵然,低聲重複道:“是啊,要相依為命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