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母虎的傷腿連着泡了幾天, 如今已經痊愈, 不過因為一直躺着,它越來越焦躁,再下去江凡怕它心理出問題,沒辦法, 江凡只能把這娘倆放歸。
放歸那天, 還是請的那些人, 江凡與他們一同将母虎擡上山, 停在當初發現它們的那個位置。
叫張書墨領着高虎他們下山,江凡等他們走遠了,拿了片英草葉子在母子倆鼻子邊抹了一圈。等了一會兒, 這娘倆看着要比剛才精神些了。
江凡身上挂着滌塵果,倒是不怕母虎忽然攻擊他,他敲了敲母虎的大腦袋, “以後遇見公虎,叼着崽子趕緊跑,再有下次不知道還能不能救得了你們。”
母虎因為有了點力氣,腦袋能動了, 它嗷嗚一聲,忽然咬住江凡的手。
江凡驚了一跳, 但是手上沒有疼痛傳來, 不是滌塵果吸收了攻擊力量,而是母虎沒有咬下去,只是把江凡的手含着, 在江凡瞪着它的時候,慢吞吞把手給吐出來。
江凡笑了,自己那些白骨木果然沒白用。他雙手捧着母虎的頭下力氣地揉了揉,被母虎寬大肥厚的爪子一臉嫌棄地扒下來。
江凡待到兩只徹底恢複力氣後,才起身離開。
走的時候,江凡留了幾個紅玉果給虎崽,虎崽看到江凡離開的時候,哼哼唧唧地要追上去,被母虎叼了回去,娘倆蹲在原地,看着江凡慢慢走遠。
江凡對它們還挺不舍的,尤其是虎崽,這麽多天紅玉果不是白喂的,只要江凡在家,小老虎幾乎時時黏着江凡,後來都發展到要摟着江凡腳丫子睡覺的程度了,聽着它哭一樣的哼唧聲,江凡也是一步三回頭。
走到山腳下,山林深出忽然傳來一聲虎嘯。這聲音熟悉無比,在家時母虎每天都要這樣嚎幾嗓子,與先前的煩躁焦慮不同,這叫聲充滿重歸山林的快活肆意。
江凡以為,他買山的事情應當是很順利的,但當他回去的時候,本該和村長一起去縣衙的顧長青卻還停在家門口。
“小凡,你終于回來了。”江凡帶着人放歸老虎時,顧長青也剛好出門,結果買山出了事,他急着找江凡,但因為身上沒有藥水,只能在家裏等。
顧長青蹙着眉頭,江凡一看便知有事,直接道:“進屋說。”
堂屋裏,江凡給顧長青倒了水,“說吧,什麽事。”
顧長青有點生氣地說:“當時村長不是說十幾年前有座山的山腳下被人開過幾畝荒地嗎。”
Advertisement
記得當時為了給院子重新插竹籬笆去砍竹子那次,江凡在竹林裏遇到趙三三父子,導致江凡對這趙三家可是印象深刻,當時高老叔說他家曾開過荒地時,心裏就留了個心眼兒。
江凡說:“我知道,是村東靠西邊的趙三家,他是不是說那幾畝地是他家的。”
顧長青說:“差不多是這個意思,今天我和村長本來都快出發了,結果這趙三帶着兩個兒子過來,說當年他家為了開那幾畝荒地,很是辛苦了一番,那幾畝地裏的石頭都是他們一點一點清理掉的,如今我們要買,必須要把當年他家開荒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折算成工錢補給他們。”
江凡:“他要多少錢。”
“趙三說,石頭這東西都很重,清理起來是苦力活,補的錢不能低,按六十文一天,當年他們一家四口用了将近一個月開了四畝地,要我們補五兩銀子便可。”顧長青拍了一下桌,“還‘便可’,五兩銀子,他也真敢開口。”
五兩銀子,村裏收入最好的要數種了藕的江海家了,但一年差不多也就這個數。
江凡眯了眯眼睛。
顧長青看江凡的表情,不像是打算忍氣吞聲的樣子,“你打算怎麽辦?”
江凡道:“銀子自然是要給他,只希望到時候他拿得開心。”
***
自從江凡說要買山後,村民都在關注事情的進度,之前開大會,明明全村都同意的,卻不見江凡和村長去縣衙。
有那忍不住的,就去問了問村長。
高老叔搖頭不答,這人問不出啥,就纏着高虎兩兄弟問。
高虎說:“江少爺說他不想買這山了。”
問的人大驚,“不能呀!不是他自己說要買山的嗎,怎麽能出爾反爾呢!”沒人買山了,那将近十兩的銀子他問誰要去啊。
高虎說:“非是江少爺出爾反爾,而是我們村的某些人,想行敲詐之事。”
那人氣道:“是誰!”這是壞大家的錢財之路啊!
高虎隐晦地看了看西邊的方向,那人也聰明,一下子想起了趙三家當年開荒地的事情了。
沒過幾天,村裏人便都知道,趙三家問江凡強要開荒工錢的事情了。
要說這事吧,趙三要江凡給他補工錢,實屬理所應當,畢竟那幾畝地原先是有些石頭,他們村都清楚。當年趙三一家也确實用了差不多一個月時間清理荒地,但要說上面有多少石頭,那真沒有,只有少部分,那些石頭當年還被他們運回自己家,現在他家的院牆就是當年那些石頭敲碎壘起來的。
當年那四畝荒地,裏面大部分都是頑固多年的草莖樹根,鑽得又寬又深,清理起來麻煩才用了那麽多時間。這十幾年過去,石頭沒有了,但是草莖樹根都又長起來了,等江凡買了山,那些草莖樹根還不是只有他自己找人清理。沒道理他買一座山那幾畝荒地卻要付兩次工錢,而且第一次的工錢明顯與勞力不匹配。
所以趙三家開口要五兩銀子,純粹獅子大開口,威脅若江凡不補了這錢,就等他們家請人開工的時候去山上鬧,去鎮上鬧。
任誰看來,趙三家這事做的也很惡心了,難怪江凡突然說不想買山了。這附近,沒賣掉的山到處都是,只要有錢,還愁買不到山麽,又不是非要麗山村這幾座不可。
村裏人真怕這事兒被趙三家攪黃了,起先還個個上門對趙三家苦口相勸,但怎麽勸都不聽,那趙南被勸煩了,道:“他江凡買不買山,我都不損失什麽,你們那麽想他買山,去跪着求他啊!”
趙家的預想是,江凡在此事上妥協,多給他家五兩銀子,那到時候他們家最少也是十五兩銀子進賬,有了這錢,可以給家裏置辦幾畝劣等田,好好伺候幾年也成中等田了,然後再給趙南趙北相一個姑娘,簡直完美。
趙三家因為這些年窮,一家子也越來越斤斤計較,本就與村裏人關系一般。因為這事,他們起初還因為村裏人對他家有意見而略不安過。他們就是想着江凡一看就不缺錢,多出這五兩銀子又怎麽了,壓根就沒想到江凡說不買就不買了。
這下子,所有預想都要成空了,可能一兩銀子都拿不到不說,村裏人還已經被他們全部得罪了。只是這罵已經挨了,自然不能白挨,一家子怎麽也不松口,他江凡不是喜歡賭麽,那他們就跟他賭,看誰先低頭。
村人勸不聽趙三家,臉色也越來越臭,每天田裏遇見了這一家子,個個都仇人似的瞪着,趙南易怒,也不知道收斂,每每有人嘲諷質問他們,便要不客氣地嗆回去,讓所有人都厭惡不已。
江凡等了幾天,覺得氣氛差不多了,就找到高老叔,說這山他還是願意買,趙三家的工錢,他也願意出,只是還需要當着全村人的面,将此時做個清楚的了結,省得那趙三以後再拿着這事來污蔑他。
高老叔激動不已。說實話,他這個村長比誰都想讓江凡買這個山,有了這山,江凡以後不管是清理山體還是種什麽東西,都少不了請人幫忙,自然是就近找村裏人最好,到時候他們村裏的人就又有了一條收益途徑,日子絕對要好過不少。
高老叔出門,叫了幾個在大槐樹下玩耍的小孩,讓他們去通知下村裏的人。
村裏人不少人都在田裏忙着,但家人來叫,說是有關于買山的事情,個個扛着鋤頭提着背簍,手都來不及洗就往這邊來了。
村裏人很快來齊,那趙三家也被通知過來了,村裏人對他家意見很大,誰都不願意和他們站一起,因此此時他們四人孤零零地站在一邊。
江凡直接講了重點:“這山我照買,趙三叔家的五兩工錢費我也願意出,只是今天還要請大家做個見證,”他拿出兩份已經起草好的文書,“此有兩份文書,裏面将此次事情寫明,我和趙三叔一家四人,需要在這文書上各自按下手印。若日後趙三叔家再拿此事說事,行敲詐污蔑之事,到時我定要報官絕不輕饒,諸位鄉親也別怪我對同村人下狠手。”
江凡為什麽要等這麽久才做出決斷 ,就是因為在這個村裏,他江凡是有錢人,趙三一家是窮人。
這山他确實真的要買,但不想多給了這五兩銀子,日後還要被人指着說他欺負窮人。在很多人眼裏,窮也是弱勢一方,你弱你有理,你窮你也有理。多數人都有站着說話不腰疼的毛病,當事情威脅到他們自身的利益了,哪還有看熱鬧的閑心,早撸着袖子與你同仇敵忾了。
而村裏人聽着江凡聲音裏的冷意,竟然齊齊打了個寒顫,這一刻前方那年紀輕輕的白嫩小胖子,居然讓他們覺得十分威嚴。
而趙三一家,表情更是一白,也是他們腦子簡單,想事情想一邊,完全沒想到江凡有錢,若拿着錢請人來整治他們一家又是多麽容易。
但趙南那不服輸的性子,還是讓他梗着脖子狡辯一句:“什麽敲詐污蔑,這銀子明明是我家該得的。”
江凡面無表情地看他一眼,他是好脾性不錯,但也要看是對什麽人,當時初來乍到忍了這小子,沒道理還要他忍第二次。
當着衆人的面,江凡将五個一兩銀子的銀錠當場稱了,确認不差毫厘後,将銀子給了趙三家。文書已由村裏會認字的人确認過沒問題,江凡與趙三一家各自按下手印,此時算了結了。
江凡将這份文書折好裝好,擡頭看向衆人,嚴肅的表情一變,回到了之前每日笑眯眯的模樣,“日後我江凡有了幾座山頭,凡有招工之時,村裏的壯勞力皆可上門應聘。買山只是我的第一步,日後我還會與人合作種植,自然也是村裏住戶優先。”
村裏人本來之前還怕江凡的氣勢,現在看到他又變成了那個和藹可親,十分懂禮貌的小胖子,大家紛紛松了口氣。最主要是江凡說的這些事,才是讓他們更興奮的,若果真如江凡所說,那以後他們全村人的生活檔次都要提高不少啊。
江凡走了,村裏人還三五成群的留在原地讨論着此事,之前江凡提出種植雪陽花的時候,只有十幾戶人家在考慮,如今又多了好幾家。
大槐樹下氣氛熱火朝天的,捧着五兩銀子的趙三一家,心情卻不如當時預想的那般美麗。
江凡剛才提出的一切,他們家,自然是不在優先考慮的範圍之內的。從他們張口要這五兩銀子時,就已經被江凡踢出合作範圍了。
趙三一家沉默着從旁邊走過,不少人在向他們投去幸災樂禍的眼神時,也不由想到這江凡當真是個不好惹的性子。眼前的銀子都是一時的,細水長流才是正道。以後村裏的好事基本沒趙三家什麽事了,看着別人一直吃肉喝湯,他卻只能聞着香,怎能不焦慮。
什麽叫鈍刀子割肉,這就是了。
第二天,顧長青就趕着驢車,和村長一起去了縣城,請了人來村裏丈量面積,最後确定三座山共三百九十八畝多一點。一兩銀子一畝,村裏住戶共四十三戶,每戶可得九兩多銀子。不過辦理文書時,還要交一些手續費,丈量期間,少不了給縣衙來的幾個人置辦好酒好菜,所以這幾座山,花費銀兩還是超過了四百兩。
到此時,半個月也過去了,這一天,高老叔将願意種植雪陽花的名冊交給了江凡。
江凡看了看,共有三十五戶人家願意拿出一分地種植雪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