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夜晚的甘露殿內燈火通明,亮如白晝,殿外也是花燈林立,尤其是那殿前的清流邊,兩岸的石砌欄杆上,全部是紗绫紮成的同一款花燈,蜿蜒曲折如閃光的游龍般,再看清流邊的各式樹木,無一不懸燈挂盞,高低錯落,池中雖說一片琉璃世界,卻也放置了荷花、鴛鴦、鷺鸶等等各式花燈,且用羽毛等粘的栩栩如生,再兼這殿內外香煙袅袅,不時的鼓樂聲喧,真是太平寶貴的讓人咋舌,樂媺的小嘴就驚喜的有些合不攏,拉着娘親的手不斷的指給她看,樂夫人只能配合着女兒贊賞這花燈确是比外面精致得多。

“娘,每一個人都要獻技不成?”樂媺看着各府中人開始有在新後面前晉獻歌舞,她有些不安,不會要自己上去吧?那些姐姐妹妹們看樣子都是有備而來,自己在家中可只想着進宮來開眼界來了,壓根沒想過要展示才藝。

“随遇而安,不必強出頭。”樂夫人心境恬淡,少有争名逐利之心,但若是新後有心,也不敢逆了鳳意。

“聽聞樂夫人彈得一手好琴,今日可否讓本宮洗耳恭聽。”皇後看來是對各府諸人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因此這筵席之上才會有的放矢的讓百花齊放、春意盎然,着實的熱鬧非凡。

樂夫人惶恐的起身連稱不敢,技藝粗拙,蒙娘娘不棄,在此獻醜了。

等到樂夫人的琴聲歇處,殿中竟然是一片寂靜,連燭火的跳躍聲也好似可以聽得到,半晌過後緩過神來的皇後娘娘才輕聲贊了一字好。

酒酣耳熱之際有人提議讓諸位小姐做些應景的詩文來助興,皇後立刻興致頗高的首肯,不過一柱香的工夫,各府上的小姐均都有詩句逞上,不外乎良辰美景、焰火笙歌,錦繡輝煌堆砌出喧鬧熱烈,這時節樂媺才有心留意起諸府中的各位小姐,終于見到了司空煜的妹妹,原來他妹妹生的與他沒多少相像之處,大大的眼睛清澈通透,圓圓的臉龐十分的可愛,不過個子也沒有多高,樂媺很高興她長的矮,這樣可以反駁司空煜了,‘總說我不長個子,看看你家妹妹,不也和我一樣。’她也不想一想,人家司空煜的妹妹比她小有一歲呢。

樂媺心情愉快之際倒也有了句好詩呈獻,她神态有些拘謹的頌讀出後,皇後娘娘卻說此句甚好,雖不明言,意味卻足,原來她這詩做得的确有幾分意思,寫的是:玉漏且莫催,金鎖徹明開,誰家能閑坐,何處不聞燈。

這五言詩句少有實說上元節熱烈熙攘的盛況,卻含着歡樂愉悅的意思,也算得上是別出心裁。

當然這對樂媺來講還只是小菜一碟,最讓她一展身手的還是猜燈迷,因皇後娘娘囑意讓各府小姐随意開懷,猜中者均有賞賜,一時間這殿中叽叽喳喳的熱鬧起來,司空敏真那邊兒有兩個女孩子就開始興奮的喋喋不休,後來樂媺才知道那其中之一就有宜玲,不過沒幾個月她父親就調任金州太守了,再看自己旁邊的女孩,好象是叫寶蘊吧,溫吞吞的不大愛講話,沒勁透了。

“咱們先來些淺顯的,別把小姑娘們難倒了。”皇後娘娘許是盼着夢熊有兆,對各位小姐是極和谒,也不怪她心急,同時冊封的鄭貴妃已然是有了不到兩個月的身孕,若真是一舉得男,她這皇後的位子坐的就不會很穩了。

在旁侍候着的宮人手腳麻利的展開幅已然寫好的燈迷,卻是一句望斷南飛雁,射的是平日交往之中的常用語,皇後娘娘笑吟吟的準備等着小姑娘們叽叽喳喳,準知剛剛在詩句上面略勝一籌的樂媺已然上前拜道:“臣女猜到了。”

“那你就說說,若是射錯了,可要罰你不能再射下個了。”皇後娘娘看着有些古靈精怪的樂媺,有心開起了玩笑,這孩子還真是有幾分聰明。

“久仰娘娘賢名,定會寬待臣女。”樂媺調皮的将迷底用在話語中,倒是貼切自然,皇後笑着誇道‘好個聰明的孩子。’

樂媺當仁不讓的搶了頭名,各府的命婦臉上有羨慕的,當然也就有不屑的,樂夫人心細如發,便想着別再讓女兒這麽表現下去,否則倒要成了衆人的眼中盯,有些争強好勝的女人們除了比丈夫外還熱衷于比子女,尤其在這大庭廣衆之時,兒女有意無意中就成了攀比的工具,這時就應該不露痕跡的将機會讓給別人,因此她拽了拽樂媺的衣袖,示意她坐到自己身邊,樂媺正在興頭上,有些不解的坐回娘親的身旁,正在此時,宮人已經展開了第二幅寫好的燈迷,原是一句落花滿地不驚心,宮人剛說出打一人的名字時,樂媺已然興奮的又站起身。

“樂小姐,你可又是猜到了。”皇後因剛剛對樂夫人印象深刻,又向身後的宮人複問了一句,定準了她是樂染的女兒,不由得對她另眼相看,真是有其母必有其女啊。

Advertisement

“是東晉的謝安大人,臣女因對其侄女謝道韞的詩句‘未若柳絮因風起’記得極深,才能一下子便猜中。”樂媺此時已經沒工夫去想娘親為何悄悄拉住自己,她只想着不要讓別人占了先機才好,皇後娘娘說了一會兒還有賞賜呢。

“哦,你個小丫頭知曉的倒是不少,說說這謝安大人有何出色之處。”皇後這是擺明了想讓樂媺在此時大放光彩,樂夫人還真就沒法子攔阻了。

“謝安大人不止為官盡責,治家有方,人也風雅标致,他還寫的一手好字,不輸當時的書法大家王羲之。”

皇後聽着樂媺小嘴一開一合講的極為有趣,心中歡喜,點頭示意宮人将自己戴過的一枚金絲臂钏拿過來,招手喚過她來,本想給她戴上,可惜她有點肉肉的小胳膊還是細了點兒,便放在她手中道:“你這丫頭平日也真是用功了,先賞你這個玩吧。”

“謝娘娘賞賜。”樂媺美的小臉象朵花一樣,根本看不到周圍桌上有些不服氣的眼光投射在自己身上,她就那麽施施然的走回了娘親的身旁。

“各位小姐可不能讓她專美于前了,下個燈迷就各自寫出來呈上,讓本宮看看這字可都寫的如何。”

皇後這麽一說,有幾位小姑娘重又有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的意思了,也難怪,都還是小孩子,當然好勝心切。

樂媺看着下一道燈迷卻原來是由好讀書三個字射《論語》中的一句,她提筆便将‘學而不厭’四個字一揮而就。

她将迷底呈上宮人後,陸續的各府小姐也都開始寫完,獨身旁的寶蘊最後寫完,她一旁的娘親臉色便有些發沉。

“敏真這孩子的字寫的還真是大方,頗有幾分豪氣。”皇後看來是對司空一家很是熟悉,上來便喚了敏真的名字,被點了名的她連忙直起不高的小身子施禮。

“各位小姐都不錯,來人,看賞。”

樂媺接過了宮人手中的金锞子,這人人都有的賞賜明顯的就沒有剛才得到金絲臂钏的喜悅,不過今日已經夠高興了,她得意側過臉向樂夫人笑了笑。

作者有話要說:這一章女主做的詩是參照了唐代詩人崔液的組詩,因為作者本人的‘才華’實在是溢不出來,喜愛古代詩詞的筒子們見笑了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