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同事住院,應該慰問

回到單位,長文就帶雲鳳到礦務局醫院就診,很快雲鳳的病就奇跡般地痊愈了。雲鳳按臨來時的應諾,從長文每月五十一元的工資裏,拿出十五元寄給妹妹。此時,全國的生活水平還很低,長文是大學畢業,工資五十一元就算不低的了,最低的還有十幾元的。每月寄十五元,幾乎相當于低工資人的一個月的工資了。在哪個連供銷社都沒有的小山村,市場上一毛八分錢一斤小麥面、幾分錢一斤小米、幾毛錢一尺布的時代裏,這些錢做母親一個月的生活費當然綽綽有餘,每月至少還要節餘個十元八元的。明知如此,雲鳳還是這樣去做了。平時,雲鳳就有這樣一個處事原則——待人要寬,對己要嚴,更何況這是在孝敬老人,當然得更為寬一些了。妹妹代表妹夫來信說;母親由我們照看一切很好,請哥哥、嫂子放心。母親的意思是,以後嫂子就長期住在礦務局,好好過日子吧,不要來回跑了,省得白花路費,孩子大人還都受罪。最重要的一點是,争取盡快地給她老人家生一個大胖孫子。自此,雲風的心才相對地安定了下來,,鄭重其事地過起了相夫教子的小日子。

按常理說,在那吃糧靠供應、買糧要糧本的困難年代,她家應該是很困難的,其實不然。前面我們已介紹過,大家都知道雲鳳和孩子沒有本地戶口和糧本兒,得吃高價糧、高價油。便都主動伸出了援助之手。今天東家給一小袋白面,明天西家給一小袋小米;打兩天某畢業學生從河南給捎買回一大袋麥子,又過兩天,某司機老鄉又從江浙給捎來了鴛鴦大米。學校誰都知道,他們本該最困難的家庭,卻過的是雖不為最好、但卻還比較寬裕的生活。這一切皆因為雲鳳是一個很有本事的好媳婦。實際上,這也算不上什麽本事。之所以能夠如此,只不過來源于雲鳳有一顆金子般善良的心,她經常自覺、主動地幫助別人,才贏得了廣泛的熱愛,衆人的支持——正所謂好人必有好報。這完全的是因為她的人格的魅力所致,而不是靠別的什麽本事。眼下,雲鳳就又在做一件看似平凡,實際上很不平凡的事情。

昨天,分管後勤的副校長來找雲鳳和長文,說:“有一個老師住院做了手術,家裏很困難,連點好面(白面)也吃不上,學校特讓我來和你們商量,請你們給他弄點好面,加強一下營養,好讓他快些好,學生還等着他上課呢。”雲鳳一口答應:“老師住院,學校應該進行慰問和照顧。”

這天一早,才五點鐘,天剛剛麻麻亮,雲鳳就把長文折騰起來,把一袋剛從河南捎買回來的五十斤小麥拿出來。先用簸箕一下一下地簸一遍,去掉裏面的草棍兒、草葉等。而長文則負責再撿一撿簸剩下的小石頭子兒,這些較重,簸箕是簸不掉的。費了好大的勁 ,花了好長的時間,才把麥子的雜質基本上弄幹淨。然後雲鳳再用一塊兒濕布把所有的麥子抹一遍,一方面使麥子更幹淨,另一方面有一定的濕度才好加工。

吃完早飯,長文找了一輛自行車,把處理好的小麥帶到加工點,加工成白面。雲鳳先取出四十斤最好的所謂精粉,專門兒裝到一個口袋裏,剩下的讓一風吹下來,全加工成了粗面。當天下午,長文就把四十斤精粉交給了副校長,粗面留着自己吃。

這是他們用高價買來的小麥,卻無嘗地獻給學校,慰問教師。恐怕那個老師連是誰給的都不知道,因為這是以學校的名義慰問的,長文夫婦連面兒都不露。而且一獻就是四十斤,學校又沒有給規定數量,少一點也是可以的。而雲鳳、長文辦事就是這麽毫無保留,全心全意。

這就是這小兩口尤其雲鳳的辦事風格!他們的人格魅力就是這樣一點一滴地長期形成的。

作者有話要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