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因材施教,精心培育兒孫後代
雲鳳按當初的承諾,把教育培養孩子的事情,也包了下來。一上小學,女兒對學數學、語文就不感興趣,只知道貪玩兒,學習成績可想而之,雲鳳真的又發愁又着急。但她懂得,在孩子的學習上是絕不能用訓斥和打罵的方法來解決問題的。常言說得好,“好孩子是誇出來的”。雲鳳便仔細探尋切入點。根據平時觀察,她終于找到了女兒的一個閃光點,她專門兒愛畫個畫兒呀,唱個歌兒什麽的。雲鳳一發現這個亮點,就一方面大誇女兒畫兒畫得好,歌兒唱得好。說:“你真棒,将來一定能當個畫家、或是當個歌唱家,到處去搞畫展,或登臺演出,有那麽多粉絲給你鼓掌。”誇得她美滋滋兒的。另一方面又給她耐心地講:“孩子,你一定要懂得,想當歌唱家、畫家,也得先把語文、數學學好,這是将來幹好包括唱歌、畫畫等在內的一切事業的基礎。”盡管她有點半懂不懂,但終于有點開竅了。雲鳳又給女兒講了《岳母刺字》、《孟母三遷》等故事,鼓勵女兒從小要向古人學習,樹雄心、立壯志,做一個能保國為民的大英雄。還給女兒講《鐵杵磨針》、《一枕黃粱》等故事,告訴她只有刻苦學習,才能實現成才的抱負,否則,美好理想,就只能成為一枕黃粱美夢。從此,雲鳳還每見女兒有一點那怕是小小的優點、進步,就立即加以肯定和表揚,以從正面激勵她的學習積極性。有一次,經過手把手地教,是看着她才做完的作業。但她的作業終于能做完了,雲鳳就大加表揚:“哼!誰說我閨女完不成作業,這不是做得挺好嗎?”又有一次考試成績終于有了一點提高,從不及格考到了七十分。雲鳳甚至不惜有點誇大性地稱贊:“好棒呀,比及格還多十分呢!努力吧,你是前途無量的!”。女兒的積極性總算被調動起來了,成績迅速提高了起來。經過六年不懈地努力,女兒終于以全局第二名的優秀成績考上了中學。
兒子自來學習很好,從小學到高中畢業,一直是班長,學習成績名列前茅。雲鳳覺得兒子是個有培養前途的孩子,便傾盡全力供他上學、不間斷地深造再深造。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一九九二年兒子參加高考,當時,千千萬萬高中畢業生競走高考獨木橋的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兒子每天學習到深夜,雲鳳就一直等他到深夜,最後總要再煎上兩個雞蛋給兒子半夜加加餐(當時這就是家裏盡了最大經濟力量的優惠了),以保證他的營養。終于兒子以應屆畢業生中最好的成績考上了大學。從這一年開始,全家人省吃儉用,努力攢錢。總是把前一個時期省下的錢,讓兒子拿上去大學交學費、上學,然後又開始攢下一學期的學費。就這樣一直推演下去,直到大學畢業。然後又鼓勵兒子考上某醫科大學的碩士研究生。碩士畢業後他被分配到天津的一家醫院工作。兒子結婚生子後,外孫女已帶到十四歲,可以離開手不用再管了。雲鳳便又跑到天津,開始幫兒子帶孩子,讓兒子一邊工作,一邊專心學習,終于以優異的成績,又考上了301博士生院的博士研究生。如今博士研究生已畢業。雲鳳沒有上成大學和研究生的遺憾,終于在兒子身上得到了補償!
現在看來,雲鳳堅持晚婚晚育、優生優育的抉擇,是太聰明、太正确不過的了。尤其是她堅持讓兩個孩子間隔五年的時間,簡直可以說是一種英明的選擇。否則上述這一切家事,不僅經濟上支撐不了,就是人的精力和時間上也安排不過來。那會把人鬧得焦頭爛額,顧此失彼,一塌糊塗。要知道,我國的計生政策,到七十年代末才開始,一九七九年的口號還是“一個少,兩個好,三個多,四個犯罪。”而雲鳳在六十年代末,一九六九年就能自覺、主動地做到了晚婚晚育,制訂了一對夫婦只生兩個孩子的計劃。比國家政策整整提前了十個年頭。
正因為她理智、自覺、超前地做到了晚婚晚育、優生優育、有計劃地間隔生育,才使她有條不紊、從容不迫、甚至是傑出地完成了生養教育兒女任務後,又把外孫女、小孫兒也培養帶大,使第三代也在她滿腔心血的澆注下茁壯地成長起來。真地是勞苦而功高哪!
至今,大家都還記得,從外孫女上幼兒園起,雲鳳就教育外孫女,不要和別人家的小朋友攀比,要養成艱苦樸素的品質。她告訴外孫女:“姥姥不掙錢,咱不和其他小朋友一樣,一放學就讓家長在幼兒院門口亂買東西,姥姥從家裏給帶好吃的就是了。”真的,外孫女很聽話,從來就是只吃姥姥帶的東西,而不讓姥姥亂花一分錢。上了小學、初中以後,外孫女漸漸長大了,姥姥姥爺便就身邊的真人真事教育她,誰努力學習就有好前途,像舅舅等上了大學、上研究生,誰見了都伸大拇指。相反,像某某某某等,不好好學習,啥也考不上,只能在家待業,真的是愁死人,丢死人。使外孫女一直學習很好,後來終于考上了天津的一所大學。在大學,也年年是獎學金得主、三好學生,現在正滿懷信心地準備考研究生呢。
外孫女上的大學離姥姥在天津的新家很近,每到星期六、星期天,她就又回到姥姥身邊。如今,姥姥則把教育的重點,放在了教她如何做人上。近來,每回到家後她就主動幫姥姥洗衣服、擦地板等等。變得知道疼人了,能經常幫助別人了。她的人格在逐漸地成長、健全起來。
小孫子今年也已經上小學二年級了。他也是雲鳳一手帶大的。從幼兒園到小學,每天都是爺爺負責接送上學,奶奶負責做飯,兼管生活照顧和思想教育。小孫子不僅學習好,也懂得幫家裏幹活,能夠禮貌待人。這和兒子、媳婦,尤其是兒媳婦的耐心教育有重要關系,當然也和雲鳳的辛勤和努力是分不開的,我們就不用再詳細而重複地敘述了。。
如今,雲鳳不僅自己以身作則,還不斷地督促女兒和兒子,高度地重視教育下一代的問題。她還把“窦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的報紙載文剪貼在書案上,以提醒女兒、兒子,要向古人學習,身教重于言教,以自己的模範行為影響子女,既不溺愛,又不簡單粗暴,争取讓第三代子女也在最優良的教育氛圍中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是的,雲鳳連初中沒有讀完就被迫辍學,更沒有條件上高中、大學,但她的遺憾确實已經在她的第二代和第三代身上得到很好地彌補。她在和長文第一次見面時“讓兒女來圓自己大學夢”的誓言,如今終于落到了實處,變成了美好的現實。她成功了,而且正在得到越來越更加輝煌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