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東黎(下)
安靜的殿內突然傳出一個奶聲奶氣的女音,所有人都是一怔。待看清了是誰後,更是一陣驚訝。
這不是恒親王府才歸京的孫小姐嗎?看去也沒有多大,竟如此有膽識?
至和帝盯着寧宛看了半天,這才似乎想起了什麽般,對着恒親王道:“賢弟,這就是你那個小孫女吧?”
恒親王元平祉站起來行禮道:“回皇兄,正是。”
“叫什麽名字?”
恒親王看向元寧宛,薛梓沁見狀,忙拉了寧宛袖子一下,示意她行禮。
寧宛被剛剛的安靜吓得有些蒙,見母親看着她,這才想起規矩禮儀來,忙行了禮回道:“回皇上,臣女名寧宛。”
“啊,朕想起來了。你剛剛說你會解這個九連環?”
下面坐着的大臣們看着這個眼中還透着些害怕的小女孩,紛紛在心中表示了自己的不相信。
這恒親王府的孫小姐也着實奇怪,如此嚴肅的場合裏,縱是年齡小不懂事,也不至于恒親王府的主子就由着她亂來吧。這萬一解不出來……
王妃林氏厭惡地看了寧宛一眼,什麽事情不好惹,偏偏在這種時候跳出來,一個不慎惹怒了皇上,還不是牽連了王府。
寧宛看看薛梓沁,又看看站在前面的祖父,最後看向了坐在上面的公主姑姑。不料公主姑姑竟微笑地看着她。
仿佛受到了鼓舞般,寧宛鼓起勇氣答道:“回聖上,民女會解。”
“好!同你祖父一樣有膽量!”至和帝笑了起來,“福臨盛,把這九連環給寧宛看看。”
建德皇後看了皇上一眼,看起來皇上很喜歡這個元寧宛啊,這才露臉,便寧宛寧宛地叫着,好似自己孫女一般。
福公公聞言,便将這九連環交到了寧宛手中。
Advertisement
一時間宮內的衆人視線均集中在寧宛身上。衆人心思各異,面對着這誰也沒想到的狀況,一時也理不出頭緒。
薛凝嫣坐在定國公府的位置上,同寧宛離得稍遠,拼命地探着脖子想看得清楚點,動作又不敢太大,生怕被發現。
正自着急着,突然側面飛來一個紙團,正擦着她的脖子過去。薛凝嫣吓了一跳,忙撿起來,看看大家都瞅着寧宛,沒人看見,這才将紙團打開。只見那紙上就寫了一句話:“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薛凝嫣一看這字跡,一想着進個宮都要帶個筆墨紙,就知道是哪個二貨了。果然,朝旁邊的安國公府位置上瞧去,安國公的嫡長孫蘇子揚朝她眨着眼睛一笑。
膽子還真是越來越大了,皇宮裏都敢扔紙團了,真以為小時候在院子裏玩呢!
薛凝嫣正氣惱着,想着回他個什麽好,便聽得那廂寧宛清脆的聲音。
“禀皇上,臣女已将其解開。”
方才走神的人也一下子回了神,衆人紛紛向着元寧宛看去。
這麽一瞧,還真有點伸着脖子的“大白鵝”的感覺。
福公公上前,接過寧宛手中已經變為兩部分的九連環,呈給了皇上。
至和帝端詳了許久,又拿在手中比當片刻,這才又将九連環給福公公,由福公公呈給阿木爾和衆位大臣。
阿木爾原以為這九連環東黎特有,大周人就是再聰明,一時半會也解不出來。不料竟被一個小女娃片刻功夫就解了出來。使臣其格其也一時不知說什麽好。其他大臣們瞧着這解了的九連環紛紛表示着驚嘆。
偏生此時至和帝問道:“太子,這解得可對呀?”
阿木爾尴尬笑笑,回道:“大周果然人傑地靈,這位小姐實是聰慧。不過游觀有一事很是好奇。”
“哦?何事啊?”解了九連環,至和帝心情不錯,便依着阿木爾的問題來。
“不知這位小姐,是從哪裏學會的此解法?”
聽聞此語,坐在外堂的太傅楚大人心裏咯噔一下。這話,一個回答不好,是容易被安上個私通外國的罪名的。是呀,這九連環是東黎的東西,你這個深閨小姐如何學會的呢?
“臣女……”元寧宛心裏也犯了難。九連環是她在褚州學會的,是一個偶然碰到的去過東黎的婆婆教給她的,可她心裏總覺得這麽說有什麽地方不妥。
太傅楚大人正想着要不要尋個什麽話題把這個問題攔過去,便聽得小女孩清脆地聲音說道:“是臣女兄長教給臣女的。”
元寧宛的兄長,正是恒親王的嫡長孫元方睿,課業優良品性良好在聖上面前都是有名的。
妙啊!楚太傅心裏想着,這麽一來,方睿會解,這個事情就好交代多了。
“哦?”阿木爾盯着元寧宛,似乎在質疑她的說法。
“方睿,你說說,怎麽回事。”恒親王看了那東黎太子一眼,将長孫方睿叫了起來。
元方睿年已十二,正是風華少年,才一起身,便有差不多年歲的女孩子紅了臉。
只見他行了禮,道:“禀皇祖父,方睿是從書上看得此法。同家妹偶然聊起,便一并教與了她。”
“嗯,不錯。”至和帝滿意地點點頭,又接着問道:“睿兒是從哪本書上習得此法?”這句便是在堵阿木爾後面可能的問題了。
“是雲空道人所著《東黎國游記》一書。”
武職大臣們尚且無甚反應,熱愛讀書的文官們可一下子驚嘆了。
雲空道人乃是先帝時期大周朝一位有名的道長。倒不是說他會仙術,而是此人一生游歷名山大川,所著游記數本,本本皆讀來津津有味。只是雲空道人也是奇怪,每本書必只傳世一兩本,後人所見,大多是殘缺的拓本。而這《東黎國游記》,在大周和東黎皆是有名的游記,只是沒幾人看過,據說傳世是孤本,沒想到竟然在恒親王府。
這本書阿木爾也知道,只是他也是只聞其名,不見其書,無法判斷元方睿的話究竟是真是假。只是元方睿說話時目不斜視,一臉篤定,讓他也挑不出毛病來。
“睿兒博覽群書,令朕欣慰。不過今日,既然是你妹妹解開這九連環,少不得我便要賞賜你妹妹了。”至和帝滿面笑容,當即便将福臨盛招了過來。
“傳朕口谕,恒親王府元氏寧宛,巧解九連環,實乃蕙質蘭心,賞黃金百兩,流霞雲绫錦八匹。前些日子是不是有個紅珊瑚樹?”
“回聖上,是衛海進獻的。”福公公笑着回道。
“将那個紅珊瑚樹也賞給寧宛。小女孩愛這些漂亮物什。”至和帝心情大好,賞了些東西更覺神清氣爽。
阿木爾自知今日算是敗下陣來,只望着上首的如意公主,凝眉沉思。
衆臣卻是驚訝于皇上這賞賜的手筆,連紅珊瑚都賞了,看來皇上十分喜歡這位元四小姐啊。
元寧宛聽了這一連串的賞賜,卻愣在了那裏,解一個九連環,就得了這麽多賞賜?一時迷糊着,竟連謝禮都忘了。
福公公便笑眯眯地提醒道:“四小姐,還不謝謝皇上?”
“臣女謝聖上隆恩。”寧宛說着,便行了個大禮。
既然解了九連環,後面的宴會便歡歡喜喜順順利利進行了。唯有阿木爾和其格其,還有幾個東黎來的大臣侍衛悶悶不樂,答話時都笑得有幾分尴尬。
待得宴席結束,由禮部尚書孫禀榮大人和侍郎柳運大人将阿木爾和東黎的使臣侍衛們一并送至外賓下榻的客棧——大周朝最大的一家酒樓兼客棧“樓外青山”。
“此處乃是我大周最大的客棧,奉了皇命接待各地前來的使臣。聖上命臣将太子送到此處,若有何要求,太子交代這裏的小二們便好。”孫禀榮說着,将阿木爾一行引進了這樓外青山。
此店主人乃是齊王元啓檀的表舅,也就是建德皇後方夢如的表弟,如今的鎮國公方狄的表兄,姓陳,名作陳榮。自幼不愛讀書,偏愛經商。索性也做出了些成績,這樓外青山越開越大,俨然也有些皇商的氣派了。
今日是東黎太子下榻此處,陳榮也親自來迎接。這陳榮年輕時也可算一表人才,如今上了些年歲,雖不似昔日儀表堂堂,可卻多了些歲月砥砺後的成熟氣質。也怪不得有那年輕的女孩子寧願自降身份進陳家為妾。
幾人寒暄了幾句,便由陳榮領着東黎太子到了他們下榻屋子。裝飾豪華的套間,在樓外青山兩座小樓後面一座的二層上,不臨街避免了喧鬧,開窗便可看見一處人工的小湖,風景也算不錯。
衆人自是休息不提。
而恒親王府,寧宛的清萱閣仍亮着燈。
“娘,為何今日要讓我說是哥哥教的?”元寧宛趴在薛梓沁懷裏,不解地問道。
今日她本不知如何回答,卻突然瞥見母妃在借着桌子的遮掩拿手指着她哥哥,起先她還不解,卻又見母妃張着嘴比了個“教”的口型,這才突然明白過來,說是哥哥教的。
薛梓沁看了看一旁侍立的落花落雪和綴珠,三人均行禮出了外間。薛梓沁這才摸着寧宛的小腦袋說道:“宛兒聰明,當初在褚州時又學了不少東西。可是在褚州時山高路遠,朔京城裏的人不知道,皇上也不知道。他們都只當你是同別的女孩子一樣,只學些刺繡之類。”
寧宛聽了便點點頭。從前不知道,此次回京,她對褚州和朔京之間的遠近有了切身的體驗,朔京的人不知道她是極正常的。可是這又同假稱是哥哥教的九連環有何關系呢?
作者有話要說:
文章越來越長,雖然二初在錯字和語病上一直都很注意,但難免有疏漏,如果有小可愛發現,歡迎指正,會挑時間一起改掉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