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前世因緣各自休

馨悠不明就裏地走下船,不禁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濁浪滔滔中,一座殿門巍然屹立,上書“秦廣王殿”。不知不覺馨悠已跨過門,進到殿內,只見處處金碧輝煌,檀香徐徐,莺歌袅袅,如夢似幻——倒不像轉輪聖王說的那般唬人……正想着,忽然聽見不遠處傳來争執的聲音,只聽一個女音說到:“我乃“奪衣婆”,大凡來了冥界十殿的魂魄都要脫去衣衫,交由懸衣翁将衣服挂在衣領樹上,稱量前世罪孽。你這模樣——半身為人,半身為妖——料想罪已不淺,還如此兇惡——看我不脫下你的衣衫!”。待她正要上前探個究竟,卻聽得旁邊傳出一陣女人的哭泣。

馨悠順着聲音,來到一座亭子外面,只見亭內臺子上有一翹頭案,案後坐着一莊嚴老者——頭戴方形冠,身着圓領衫。老者背後設有荷葉屏風,後有兩侍女手持大扇。案的左側擺有一枚玉玺。案上有朱筆兩支,批文一本。案的右側立有一名判官。臺下跪着一披頭散發的婦人——身穿花籠裙,裙上繡着如血的海棠花。只聽那老者緩緩說到:“罪婦徐白氏,辜負天地生人,不報父母恩、衆生恩、國家恩、三寶恩。未奉到勾帖,擅自上吊——枉為人事。然念你撫育孤兒,又是被人所逼做出傻事。戊亥日以來,已知忏悔,斂心守藏不現出鬼影魅形驚吓生人,也不亂找替死之人。故判爾重新投胎,有生之年盡享人倫。”——看來這真是“富貴皆由命,前世各修因”,正這樣想着,卻聽那婦人說到:“多謝聖王度生之恩,但民婦還有遺願未了——不知我那三個女兒可好!”這聲音好像娘親,馨悠正要看個真切,卻聽那老者喝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門神、竈神速押此婦到奈何橋,待灌下孟婆湯後,時辰一到,立刻打入凡間——不得有誤”一陣拖拉之後,那婦人便被帶出亭子,留下馨悠遺憾萬分。

正在此時,忽然傳來一陣天籁:“原來是佛家聖花駕到”,尋着聲音望去,只見一位盛裝貴婦緩緩而來,待走到馨悠面前,竟福了福身,笑着說到:“我乃鬼判殿裏的執卷女,聖王命我引你去那“心苑””,見馨悠面帶狐疑,執卷女又接着解釋說:“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淨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要的都是份心境,故名“心苑””,馨悠聽後,點點頭,便跟着她踏上雲路,兩人雖是初次相見,但心裏都覺得十分投緣,因而執卷女便将“心苑”的內外一一道來:“這苑子分為“聖花司”與“百花司”兩部分。“聖花司”裏又分為“善見城之優昙”、“阿修羅城之蓮”、“持國天城之水仙”、“愛染明王城之牡丹”四個署,而“百花司”則分為“栀子花”、“丁香花”、“曼陀羅花”、“珍珠花”……共一百個署”

不知不覺兩人已來到“心苑”外,那岫玉砌成的苑門玲珑剔透,迎面飄來的氣息也不似凡間的那些個俗香。向裏看去,只見苑內郁郁蔥蔥,小徑深幽。待到進了苑子,才知道原是別有洞天!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