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劉顯點了點頭,有問有答,像對待自己師父似的,“去年中秋的時候開了蒙,明日就是釋天第八了。”
晏良低頭細想,“釋天……春為青陽,夏為硃明,秋為白藏,冬為玄英,四氣和——”
“謂之玉燭。”劉顯稍稍仰頭,朗朗接續,“春為發生,夏為長嬴,秋為收成,冬為安寧,四時和為通正,謂之景風”。
兩個人這時跟在各自母親身後走到了正廳游廊下,晏良高一些,笑容溫煦,“子嘉預習了?”
“嗯,背了些……”說完還有些腼腆,稚嫩的臉上有些許不自然,偏偏還端着哥哥的老成,此時在晏良面前,才露出了一點小孩子的自負。
晏良也才不過十一,此時更有大哥哥的自覺,伸手拍拍劉顯的肩,笑眯眯贊賞“子嘉很厲害”。
苦夏薄衫,面前這個人的掌心裏像含着冰,溫涼似有若無,沒來由地,劉顯莫名很擔心這個大哥哥的身體。
“顯兒,你弟弟呢?”李織雲轉頭見果然少了一個,笑問,“一刻都不消停……”
晏夫人也轉頭看了自家兒子一眼,“我倒想良兒活潑些,可是身體又……”李織雲安慰地拍了拍姐妹的手背,“慧機方丈不是還在找嗎,聽說有點眉目了,等請回來,總會有辦法的。”
“但願吧……”晏夫人低聲喃喃。
下人已搬了半缸冰塊到廳堂裏,鎏金扇片随着侍女的輕輕搖動,帶起絲絲沁涼。
“小萊子帶去看蛐蛐了。”劉顯小小的身子跨進門,端端正正站好了才回母親的話。
晏良跟在後面覺得這孩子也夠古板的,不愧是劉大将軍的孫子。
自前年開始,晏良身體漸漸好轉,咳得沒有那麽厲害了,就和父親去了東海塞防,見到了威震四方的劉大将軍,須發盡白,威風卻是絲毫不減,不愧是延聖帝禦筆親封的“護國砥柱”。待人接物、禮遇下士也謹合規矩,條理分明,法度嚴明。
也正是那個時候,年僅十歲的晏良徒手繪出了海防十略圖,其中一句“器械不精,耗卒利敵;兵卒散異,能将莫籌。将兵不齊,國主拱手;主不知将,國必喪矣”更是直接博得了劉大将軍的青眼,這一下,“聰慧無雙子,七竅玲珑心”的美譽也再一次為人稱道。
就連國監學宗也提前整整兩年向晏氏季子抛出了學宗請帖,邀請他提前入學,成為國士預備。
Advertisement
國學監宗分別由五大世家組成:秣陵淮氏,清河晏氏,臨漪謝氏,修蘭薛氏和隆關韋氏。每年的中秋佳節,就會擇選各個世家裏拔尖的、年滿十二歲的一二子弟,通過三輪選拔,最終挑選出王朝國士。不過這挑選出了,也是儲備,說白了還得再培養。但這培養到底要高出一般世家許多,國學監宗裏的老師都是五大世家裏的德高望重,滿腹經綸的長輩,總體的水平更是代表了整個王朝的頂尖。
這是所有世家子弟的夢想。
晏良得天之驕。
現在的他,也是大部分世家子弟的可望不可及。
“過了中秋再走吧,等景貞考完試,住這裏也方便,監宗離将軍府不遠,天氣涼了你們還方便送東西……”做母親的總是考慮在前面,晏夫人笑着點點頭,“正好啓游那時候也要回京面聖,大家一塊過個中秋也熱鬧!”
大人正說着,就見小萊子抱着劉轼走了進來。“這是玩了多久!快下來!多大了。”李織雲皺眉,劉轼嘻嘻哈哈地從貼身仆從的身上爬了下來,“母親……”親親呢呢,又賴到了李織雲的身邊。
“你哥哥都知道跟着景貞哥哥學習,你快過去讓景貞哥哥考考你的學,開蒙都快一年了。”李織雲佯怒,唬着臉趕劉轼去了屏風後面。
後面,劉顯正安安靜靜地看晏良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