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剛掀了營帳厚厚門簾的一邊,撲面而來就是凜冽的寒風,裹挾着點點雪珠子,匆匆一瞥,白茫茫一片。

下雪了。

晏良心情很好,這個時候又收不住一股好奇勁,轉身進裏拿了劉顯昨日的大氅,系緊了,躬身一掀,就走了出去。

雪這個時候已經不是很大了,但是營帳頂蓋上都積了層,看來夜裏就落了雪。

赫舒在喂馬吃草,見晏良出來了,急忙跑了過來:“公子怎麽這就出來了?侯爺呢?”

晏良覺得這句問話怪怪的,但也說不出哪裏怪,望了望遠處巡防的兵隊,漫不經心,“還睡着呢……”

他走的時候,劉顯睡得很沉,嘴唇抿着,一副很刻板的模樣,晏良搖搖頭,怎麽睡着了還是這樣……

赫舒點了點頭,正要轉身繼續去照看馬,便見晏良身後又走來一人。

是劉顯。

“侯爺。”赫舒恭敬行禮,晏良回身笑了笑,有點無聊地跟着赫舒學:“侯爺。”

劉顯點了點頭,擡頭看天,“下雪了,不過午後就會停,到時候再帶你出去”。

“不着急”,晏良緊了緊大氅,也不計較劉顯的無趣,“我剛剛看了看巡營的将士,這個時節怎麽還是十五人一對?”照常應該是五人一隊,只有在戰時警戒的時候才會擴充到十五人。

劉顯看了眼赫舒,後者随即退下。

晏良揉了揉鼻子,見劉顯眉頭又擰了起來,忙放下手,“要不咱們回去吧”。

“好。”

“你來之前手下的人彙報說,有漁民曾在浙朔交界的海面見到了倭寇的船,不是戰船,是小型的漁船”,把人送進營帳,劉顯就讓人擺上早點,“你先吃點,藥我已經着人煎了”。

Advertisement

“嗯,你繼續說。”晏良喝了口熱茶,滾滾熱氣自腹心升騰,一下子驅散了周身的寒意。

“我不敢大意,就安排了十五人的巡防……”劉顯說到這裏也有點煩心,“畢竟快過年了,這麽折騰下去——”

難免兵士不會有意見。

“景貞,你說我是不是緊張過度了,畢竟兩年前的那次我真的……”

這個時候的劉顯就像一個拿不定主意的弟子,等着師父來指點。

晏良眼神溫和,贊許地拍了拍劉顯擱在桌沿的手背,“子嘉做得對”,劉顯笑了笑,有些孩子氣。

“但是”,晏良垂眼思索,“十五人确實不妥當,我記得近邊界有兩處瞭望臺,朔州內屯營各有五處……浙州,浙州八處……”劉顯點了點頭,“瞭望臺我也加了人,日夜堅守——”

晏良擺擺手,“這不是長久的法子”。

劉顯一頓,沉默了下來。

見侯爺沒精打采的,晏良安慰地笑,“容我再想想,子嘉不要急”。

早點上來了,熱氣騰騰,晏良注意力一下就被吸引了,“你難不成想讓我餓着肚子幫你出謀劃策?”

劉顯急忙把整籠晶瑩剔透的蟹黃小包子送到了晏良面前,“景貞多吃點”。

晏良哭笑不得,“子嘉也吃”。

午後果然停了雪。

銀裝素裹,礁石覆雪,冰面碧藍。

呵出一口熱氣,眼前人的眉眼都帶了霧氣,似近若遠,笑意卻深刻,劉顯低頭不再看,專心扣着馬背上的缰繩。

他以前怎麽沒發現景貞這麽……

俊俏?

劉顯莫名其妙地臉有些燙——

都是什麽亂七八糟的!

晏良興致很高,左右瞧着,偶爾點評一句,劉顯在一旁應着。

兩人騎馬一路從朔州大營趕赴浙州邊防。

朔州靠海,民風開放,臨到浙州交界,加上百姓富庶,這個時候依舊有三三兩兩的富家小姐乘着軟轎來到海邊賞景。

冰天雪地,莺莺燕燕,暖黃,明紅,翠綠,素面海灘一時間熱鬧不已。

“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晏良低聲笑語,“今兒個就是臘八吧……”

“嗯,晚上有臘八粥。”劉顯像是想到了什麽,語氣輕松,“過兩天營裏有節日,一直持續到正月裏,景貞可以好好看看”。

兩個人正說着往年裏過年的趣事,就見一個小厮打扮的奴才往他們這裏跑來,隐約聽着是在叫晏良。

來人是浙州丞蔣識之女蔣心柳的奴仆。蔣心柳遠遠看晏良眼熟,兩年前晏良指揮抗倭,國士風度,蔣心柳早就傾慕上了,此刻正好遇到,哪有不聚之理。

況且都到了浙州界內,蔣心柳這地主之誼盡得正好。

晏良一身錦藍緞袍,外罩厚實嚴密白狐大氅,這還是劉顯去年裏托人送去寒山的,這個時候也帶了過來。狐毛領柔軟保暖,加上晏良嘴角含笑,這個時候,遠望近看,都是一副公子如玉,風采翩翩的樣子。

劉顯就不一樣了,從小就是一張嚴肅克制的表情,此刻墨黑大氅披身,不怒自威。

來人也壓根沒敢擡頭細看晏良身邊這位。

蔣心柳邀晏良去海邊一敘,那裏已經搭起了一個小巧樓臺,背風望海,是個觀景的好去處。

晏良看了劉顯一眼,“也就一兩個時辰,不耽誤,子嘉去不去?”

劉顯不說話,看了眼遠處站着朝這裏觀望的蔣小姐,“過會你還要喝藥”。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