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桌案上放了一份邸報,看來是劉顯不在的時候送來的,上面加着大将軍府的封印,是每月裏都會發來的家書。

晏良被叫醒了喝藥,精神還不錯,朝劉顯笑了笑,“有勞子嘉了”。

劉顯彎了彎嘴角,“景貞待幾日?我怕是要在這裏過年了。不過子允過幾日就會回去”,轉頭看了看案上的那封家書,“景貞過幾日可以一起——”

“不了”,仰頭一口喝下,有些燙,屋裏又熱,額頭上一下滲出了薄薄的汗,“怎麽這麽苦……”

“我去了艾汁露。”劉顯一副我做的我承認,伸手塞晏良嘴裏一顆話梅。

酸味化了開來,舌尖苦麻了,好久才嘗到甜滋滋的梅幹。

“……”晏良真不知道說什麽,他怎麽比自己娘還小題大做。

“為什麽不了?”劉顯又遞過去一顆,景貞想了想還是不計較了,梅來張口,絲毫不覺得兩人之間這樣的親密落在外人眼裏會怎麽樣,都是習慣了。

兩年前的那場大病,劉顯幾乎與晏良同塌而眠,為的就是時刻照顧。晏良那時高燒不退,夢裏都說起了胡話,冷暖不知,劉顯六神無主,把人放在眼前才安心。

“陛下想趁着這次換防再重新布防”,含含糊糊,梅幹讓口齒不清,兩個人離得很近,劉顯隐約也聞到了甜味。

“讓我來幫你參謀參謀……”

說是參謀,劉顯也知道,最後耗費的全都是晏良的心血。

“換防防文書裏沒有提到這一點。”劉顯皺眉,現在京裏的情形雖然表現出晏氏一片大好,但——“你帶來了谕旨布防的文書嗎?”

晏良點點頭,“在寒山收到的谕旨,信裏沒有告訴你也是想着當面說清楚些”。

劉顯沒有在意這個,而是想到了別的,“你身體受得了嗎?”

晏良擺擺手,“都是這麽回事了,能幫你些就幫你些,整天躺着也沒勁……對了,我還想來你這玩些日子呢,慧機老和尚天天讓我參佛骨——”

Advertisement

“佛骨?”

“對,就是章臺寺建寺的時候,太宗皇帝埋下的佛骨。你知道吧,聽說可以溯輪回,探天道。”

“嗯。”劉顯想起來小的時候聽長輩談的故事,“這幾天就待在我這裏。明天日頭好,我就帶你去冰面溜冰,這裏的百姓都會玩,帶你瞧瞧去。”

“成啊!”

“景色還是很好看的,海鳥都不怕生,會繞着你飛。你明天多穿點。”

“沒問題沒問題。”

劉顯也起了興致,笑着給晏良介紹朔州冬景,晏良聽得津津有味,眼裏神采飛揚。

兩人湊到了一起,劉顯話比平日多了許多,好友重逢,夜語不歇。

等到劉顯給晏良說了朔州幾處屯營的基本情況後,已近亥時末了。

晏良睡下後,劉顯才想起來一直未被拆封的家書。

照舊是李織雲的日常叮囑,還問了劉轼的情況,讓早些回來。

“……上次跟你說的親事你怎麽想?上個月宮裏皇後家宴,娘見到了落懷縣主,很标致的一個人兒,皇後的眼光總是不錯的……”

劉顯讀到這裏,停了一停,和他一般年紀的兄弟這時都成了家,況且他已經獨自建府了,接下來就是娶一個安家顧室的女人,也好替他在母親面前盡孝。

腦海裏突然浮現剛剛與自己一直相對的人。

他可是長了自己六歲。

眼神一暗,像是想起了什麽,早年裏聽說晏氏為景貞謀親事,但即使有欽慕的女兒家願意嫁,女子的父母也是不同意的。

他這一生怕是……

劉顯把信折好,研墨回了如常的幾句,安排了劉轼回京的時間,在信末對于自己的親事也只提了一句:娘做主就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