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第二十九步
小鍋縣的城門外, 一群挑夫抱着鬥笠随意靠牆站着,在等活。
“師傅, 勞駕問一下。”少年上前, 對一名挑夫拱手道, 少年頭戴細絹制成的幅巾,一看就知是富貴人家的孩子, “吳家村要怎麽走?”
挑夫看他一眼,又一個要去吳家村的, 他最煩問路的,沒錢賺還要浪費口舌,于是随手一指:“往那方向一直走便是。”
少年順着他指的方向看,那根本不是一條路。
跟在後頭的書童道:“少爺, 咱別聽他的, 換個人問。”
指路的挑夫抱住自己的扁擔:“愛信不信。”
少年又道:“我沒有東西要挑,不知領路的活計師傅接不接?我按擔東西的價錢給師傅算。”
挑夫一聽,立刻來了神采:“當真?去趟吳家村可要按半天的銀錢算。”
“半天就半天。”少年拿出一小串銅錢, “這裏是五十文,等你領我到了吳家村,另外再給你一百文如何?”
挑夫心下盤算, 他平常一日能賺兩百多文,去吳家村一趟來回不用半日, 回來興許還能再接到活,這筆生意雖然不賺但也不虧,不過這段路不用挑東西, 也算小賺了一些。
“成。”挑夫爽快答應,接過了少年的銅錢。
“少爺,咱們多問幾個人也一樣能找到路,何必喊他帶?還得給錢。”書童背着他們僅有的一點行李跟在少年身後道。
他們來自江流名門,桐湖邱氏。
邱家也是五大士族之一,但與其他幾個以仕途為上的士族不同,邱氏在商業上很有一番建樹,族內棄仕從商的不在少數。
而且族內有規矩,凡年滿十五者,不論正氣品階,都要外出游商兩年作為歷練。
“少爺,您外出歷練帶的盤纏本來就不多,咱還沒想好要做什麽呢,你得省着點花錢。”書童又道。
Advertisement
少年接過書童身上的一個包裹,自己背上後道:“這裏的挑夫一天大約能賺兩百多文,聽說縣城到吳家村來回不用半日,給兩百文太多,一百文人家不見得肯走,一百五十文不多不少,你看我都是算着用錢的,多省。”
“可我們也不一定要挑夫帶路啊。”書童道,他還是心疼那些錢。
少年一把勾住他脖子道:“這你就不懂了,挑夫走南闖北對路最熟悉,如果我們自己走,不但要常常詢問,還可能走冤枉路,浪費時間不劃算的。你少爺我還有生意要做,不能浪費時間。”
“你有什麽生意做呀。”書童嘟囔。他家少爺從江流的家裏出來後一路吃喝玩樂,實在沒錢了就賣兩幅字畫,或給人寫封信,說好了游商,也沒見正經做買賣。
“嘻嘻。”少爺露出标志性的陽光笑容,“快走,到了就知道了。”
書童:……
挑夫果然認路,帶他們抄小道,清晨出發,陽光剛剛旺盛起來便要到了。
“小公子,前頭拐個彎便是吳家村了,您也是來找童田畯的吧,近日來拜訪他的人可多了。”挑夫道。
那日天地異象,雖然大多數九鄉一村之外的人感受不到,但各地總有高品階者,消息不胫而走。農事革新是大事,不論盛世還是亂世,糧食總是重要的。許多人聽說了這裏有提高産量的好法子,自然前仆後繼地趕來。
“哦?那他肯定很忙。”少年道。
“那倒不一定。”挑夫搖頭,“聽說童田畯一直閉門謝客,不怎麽見人,其實你要學那種田之法,九鄉一村都能學到,不見得要去拜訪童田畯。”
“其他人那兒學到的終歸是二手貨,還是要拜訪一下祖師爺才好。”少年道。
他們順着路拐了個灣,前面果然有許多屋子,還有一塊草地,上頭竟然是許多豬。
“那裏怎麽有那麽多豬。”書童問。
“哦,童田畯說豬要放出來多走走,肉才香。你們看到那邊那頭虎崽子了嗎?它是童田畯的寵物,很聰明,還會幫村裏的小孩一起放豬。”挑夫指着不遠處趴在草地上曬太陽的小老虎道。
“有趣,這位童田畯果然是個妙人。”少年摸摸下巴。
挑夫把他們帶到村口,少年便給了他剩下的一百文,挑夫帶着錢高高興興地回去了。
“少爺,我去問問童田畯住哪兒。”書童道。
“等等,”少年叫住他,又摸出一些錢,“你去村裏收只雞,請人幫咱們烤了。”
“啊?”書童不解。
“童田畯不是不愛見人麽,咱們先跟他的愛寵拉拉關系,也許就能見到了。”少年道。
書童想了想,雖然不知道少爺為什麽一定要見童田畯,但這個主意聽起來還算靠譜,便什麽也沒多嘴,拿着錢去了。
今天負責放豬的是村裏兩個半大少年和小老虎,兩個少年兢兢業業地看着豬,小老虎百無聊賴趴在草坪上曬太陽,如果哪只豬不聽話,一道正氣打過去,效果立竿見影。
不過……小老虎換了個姿勢,這些豬真的沒出息,被它教訓過幾次後全都乖得不得了,早上排隊出欄,到點排隊回去,就算放牧的人不看着,也絕不踏出牧區半步,真是無聊透了,還不如回去批奏折。
“咪咪,早上好呀。”
好像有人在跟它說話,小老虎施舍了一點餘光過去,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帶着細絹幅巾,看起來有點傻。
“咪咪,你喜歡曬太陽嗎?”
這人以為朕是貓嗎?
小老虎轉頭,換了個方向。
它一轉頭,目光恰好投向了那些豬,快樂打滾的小豬們猛然感受到來自老虎的注視,屁股一緊,連滾也不敢打了。
“咪咪,你多大了?給我摸摸吧。”少年伸出了手。
“啊!”一聲慘叫。
放豬的兩個少年尋聲看去,只見一個陌生的少年捂着臉又跳又叫。
小老虎舔舔爪子,優雅地起身,打算換個地方繼續曬太陽。
“少爺,少爺你怎麽了?”書童剛回來就見他家少爺落寞地坐在樹下,兩個本村的少年嘻嘻哈哈地跟他說着什麽,他以為自家少爺被欺負了,快步趕來。
“哈哈哈,你家少爺被老虎抓了,沒事沒事,我們給他上過草藥了。”其中一個吳家村的少年道。
“童田畯的這只老虎脾氣可不太好,聽說田畯也被它抓過,你可別再去逗它了。”另一個吳家村的少年道。
書童連忙要看,少年卻避開:“一點小傷,你雞買回來了?”
“買了,您別再去了,我去吧。”書童道。
少年拿過書童手裏的雞:“我還不信了,我會鬥不過一頭小老虎?”
少年提着烤雞,雄赳赳氣昂昂地去了。
童冉正在地裏頭,鑿井灌田的工程完事後,他終于回家休息了幾天。最近天氣逐漸熱了起來,大麥開花、灌漿,進入了成熟期,一根根麥穗低垂下頭,孕育出飽滿的谷粒。
“多虧了你呀童田畯,咱們今年的谷子比去年飽滿許多,我剛剛數了數,一根穗上有足足三十顆,去年才十□□顆!”童冉路過一戶人家的地,那家的男人正好在,拉着他眉開眼笑道。
“三十顆算什麽,我地裏頭還有一根結了五十顆的。”另一個村民路過,滿臉驕傲地道。
“都好都好,豐收了就好。”童冉道。
從堆肥到修水車井,一樣樣事情忙完後,村裏能有個豐收年,童冉也很有成就感。
“但田畯啊,我不是說不好,只是各村都會了鑿井灌田,今年的大麥收成肯定比往年都多,到時候這市價可不好說了。”村民道。
“确實是這個理。”旁邊路過的也附和。
有其他村民聽見他們讨論這個,正巧路過的也聚了過來。
童冉來了後,他們的麥子越長越好,能豐收當然是大好事。可播種的時候盼豐收,豐收了又盼着能買個好價錢,現在小鍋縣家家戶戶都有豐收之相,這大麥的價錢可真不敢說了。
若不出來走動,童冉也不知道他們還擔心這個,不過村民們講得有道理,如果豐收了卻只能賣賤價,他們下一年的日子一樣難過。
“嗐,你們跟田畯說這些幹嘛。”一個村民道,“田畯幫了咱們那麽多,都要豐收了還來給他發牢騷做什麽。”
“是是是,不說了不說了,反正能多收麥子總是好的,自己能吃還能養豬養雞呢。”
其他人也跟着附和。
童冉揀起一顆麥穗,上面密密麻麻結了幾十顆谷子。
村民們七嘴八舌附和了一通,算是把這個小插曲揭過了。他們各懷心事,打算回去接着幹活,卻聽童冉道:“大麥豐收并非壞事,若這谷子的用處更多,價錢自然也不會變賤。”
“用處更多?”扛着鋤頭的老漢一臉疑惑。
旁邊的婦人搶先道:“田畯,你還懂得用大麥做別的?”
一般來講,大麥的用處無外乎蒸麥飯自己吃,或者喂豬喂雞,它不像小麥可以磨面做許多點心,也不像稻子那樣香糯可口受人歡迎,要不是這裏的土質問題,他們也不至于一直種大麥。
“知道一些。”童冉若有所思。
“能做什麽?田畯您快給咱們說說。”村民們問。
童冉看了眼天色道:“時候不早了,我得去接小老虎,離收獲還有些日子,過兩天給大夥兒說。”
“诶……”村民們還要問,童冉卻快步往村口趕去。
正午了,他家崽崽該餓了。
童冉趕到放豬的那片草地,卻見他家小老虎身前放着一根烤雞腿,旁邊有個人撅着屁股湊到他家崽崽跟前:“咪咪,雞腿好吃嗎?”
這人誰?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