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第三十步

童冉快步沖上去, 卻聽那人撅着屁股道:“咪咪,給我摸摸好不好?”

小老虎兩爪按住烤雞腿, 對他呲牙。

少年心肝一顫, 剛想伸出去的手又縮了回來。

“崽崽。”童冉叫它。

小老虎擡眼看見他, 繞開那個撅着屁股的人和雞腿,跑了過來。

“嗚哇哇!”小老虎扒住童冉的腿, 告狀。

童冉聽不懂,把它抱了起來, 不太高興地看着那個還拎着大半只烤雞的少年:“兄臺,這是我家的老虎,它一向不吃外食,還是不要随意喂更好。”

童冉一邊說, 一邊掃了少年手裏的烤雞——只缺了一條腿。

他又狀似不經意地看地上的雞腿——沒有牙印。

很好, 小老虎沒有吃別人給的食物,童冉心情好轉了一些。

“呵呵。”少年忙不疊把烤雞往身後藏,用食物誘惑人家的老虎不成, 還被主人抓了個正着,着實有些尴尬。不過他臉皮可不薄,否則也不會死活要見到童冉本人。

書童從後面接過少年的烤雞, 又塞給他一張布巾子。

少年擦擦手,對童冉客氣的拱手道:“童兄好, 小弟邱明,字天清。小弟自江流而來,因久仰童兄大名, 特來此地拜會。”

童冉也拿出布巾子,剛才小老虎的爪子按雞腿上了,沾了些油。

他用餘光掃了邱明一眼,姓邱,自江流而來,八成是桐湖邱氏了,只是不知道是本家還是旁系。

“邱兄客氣,童冉區區薄名也不過近日才有,何來久仰之說,如果要學鑿井與堆肥之法,小鍋縣九鄉一村的人都會,去找他們便可。”

Advertisement

邱明碰了個軟釘子,讪讪道:“您這祖師爺就在跟前,我幹嘛還舍近求遠呢。”

“抱歉,邱明兄,祖師爺現在很忙,你找別人吧。”說罷,童冉舉步就走。

“诶等等。”邱明道。

童冉仿若未聞。

“少爺,咱們上去追嗎?”邱明的書童問道。

邱明把烤雞塞他懷裏:“不追,少爺我餓了,你再去買只烤雞來,咱們在這兒住下,看他童冉同不同意。”

童冉抱着小老虎回家,球兒已經準備好了午飯。

“今天還吃雞?”童冉道,“昨天給崽崽吃的就是烤雞,隔壁村今天有人殺豬,怎麽沒給它買塊豬肉來?崽崽還小,要注意營養均衡。”

“是是是。”球兒把裝着烤雞的碗放童冉面前,“這是給我倆吃的,這種老母雞做的烤雞它怎麽會吃呢,它今天的菜單是炭烤五花肉。”

球兒又端來一個大盤子,裏面裝着油滋滋的烤五花肉,比童冉的那碗烤雞精致多了。

“真是的,一遇上小老虎的事情就像個老媽子一樣沒完沒了。”球兒嘟囔道。

“嗯?”童冉在給小老虎泡茶,沒聽見。

球兒:“我說,你是不是太寵這只老虎了,你看它天天雞鴨肉輪換着吃,人都沒有這麽奢侈的。”

村裏的村民一年到頭才吃一次肉,小老虎一頭虎承包了全村的雞,要不是童冉有《西游記》和印刷坊的收入,光靠做田畯那點俸祿,早被它給吃窮了。

“一點茶葉罷了。”童冉輕描淡寫,繼續喂小老虎喝茶,“可惜這附近沒有河,不然還能給它弄點魚來換換口味。”

球兒:……

前些日子童冉發現小老虎一直沒長個兒,近幾天空了便帶它去隔壁村看了大夫,那大夫平日是給豬牛看病的,對老虎沒什麽經驗,只說看起來挺健康的。

後來童冉又帶小老虎去了縣城,縣城裏給人看的大夫也說小老虎很健康。

童冉也這麽覺得,自家崽崽也許是基因突變所以才長不大了,只要身體健康就好,反正有自己照顧它,餓不着也凍不着。

小老虎被邱明糾纏半天,早煩了。

這會兒就着童冉的手,先喝了一杯茶,又吃了一些烤肉,惬意得很。吃飽喝足,打了個呵欠,露出一對可愛的獠牙,趴童冉懷裏直接睡了。

宣政殿中,楚鈞又躺了一會兒,才讓人伺候着起了床。

“陛下,阮大人已經候在殿外了。”蘇近道。

楚鈞展開雙臂,讓人替他穿上外袍,系上金冠,而後道:“宣,朕在東暖閣見他。”

阮正本來跟着道審團去了都南道,後又轉向了隴右,卻在去往隴右的途中被楚鈞召回。去傳旨的太監什麽也沒說,只讓他速速進宮面聖。

“參見陛下。”

“免禮平身,坐。”楚鈞在主位坐下,讓阮正在一旁坐了。

“上次卓陽府的事情辦得不錯。”楚鈞道。

“謝陛下誇獎。”阮正與楚鈞相識已久,不只有君臣之誼,他很欣賞這位年輕君主,只可惜如今士族當道,陛下有這宏圖大志卻難以完全施展。

“朕現在又有一件事需要你去辦。”楚鈞單刀直入。

“陛下請吩咐。”阮正拱手。

楚鈞招手,蘇近遞上一張紙,楚鈞将它展開,上面赫然是一份地圖。

“這是小鍋縣縣令鄧其的宅邸,這裏,”楚鈞指着用朱紅色标出的一點,對阮正道,“這是一間密室,鄧其時常在此組織賭局,朕要你做兩件事,其一,打聽清楚誰去過他的賭局,其二,趁他開局之時闖入,來個人贓并獲。”

阮正接過地圖,地圖畫得很詳實,旁邊還有注釋鄧其府內的布局,包括密室的所在,通道機關的開啓之法,全都一清二楚。

楚鈞又道:“你不需要知道地圖是哪裏來的,按朕的吩咐去做便可。”

幾個月前,楚鈞以小老虎的身份跟童冉去過那間密室,當時童冉和球兒全都被蒙住了眼,可沒有人在意一頭老虎看見了什麽,所以楚鈞把密室的裏裏外外全都看了個精光,回來後繪制了這份地圖。

當時童冉設計與鄧其定下正氣之約,借着這份約定,童冉很快在吳家村立穩腳跟,并且在小鍋縣裏推行了堆肥與鑿井灌田之法,收效甚巨。

童冉與鄧其的約定中,有縣裏給他的農事改革提供資金一項,如果貿然變更縣內人事,恐怕新上來的人會對童冉的計劃産生阻礙,所以楚鈞一直沒有動手。

如今,小鍋縣的大麥豐收,就算縣令更疊,也不會再影響到縣內農事了。

“是。”阮正猜測楚鈞手下應該還有一些其他勢力,不過他知道利害,不會貿然打聽,只是問道:“請陛下示下,抓獲小鍋縣縣令後應交往上級衙門處置,還是帶回京城?”

“帶回來。”楚鈞道,綠眸掃過阮正,“此外,抓到他後搜查一遍宅邸和縣衙,他有一罐貢品大紅袍,也帶回來。”

“是。”阮正道。

“去吧。”楚鈞擺手。

阮正恭謹地退到殿外。

殿門關上,微風吹來,阮正才發覺背後涼涼的,他竟然出了一身冷汗。

陛下端坐深宮,卻連一個七品縣令家裏有一罐貢品茶葉都一清二楚。阮正想到此,不禁汗毛倒豎,這位陛下看着年輕,可真是一點也糊弄不得。

“童田畯,這些大麥都發芽了啊,可不能吃了。”有人路過童冉的院子,見到他院子一角平平整整地鋪着許多大麥,全都已經發了芽。

“哎呀,這大麥收上來要盡快曬幹的。”

“田畯這兒怎麽會有這麽多大麥,咱的麥子還要過兩天才收呢。”有人問道。

這一問,提醒了路過的衆人。

童冉聽到外頭的聲音,走了出來:“這些都是去年的陳麥。”

“童田畯,您要吃麥子等咱的收了給您送些過來,吃陳麥做什麽呀?”有人道。

童冉笑笑道:“釀酒。”

“釀酒?”

其中一人恍然大悟:“田畯,您前些時候說,大麥還有別的吃法,可是這釀酒?”

童冉點頭。

大家左看看右看看,面面相觑,他們聽說過用大米釀酒、高粱釀酒、糯米釀酒,甚至桃子、楊梅什麽都可以釀,可這大麥釀酒,卻是第一次聽說。

釀酒可是門好手藝,家裏有喜事要喝酒,有喪事也要喝酒,高興了要喝酒,難受了也要喝酒,若是這大麥能釀酒,而這酒又好喝,他們可就再不愁賣不出去了!

“田畯,這大麥釀酒的手藝你可得教咱們!”一個大嬸道。

“我現在就要做,你們可願幫忙?”童冉問。

“要的要的!”立刻有人推開童冉的院門走了進來,撸起袖子問,“怎麽幫?”

“先替我将這些麥子磨成粉吧。”童冉道。

“好嘞!”幾個村民找了竹筐,将發芽的麥子裝進去,帶去村裏的磨坊磨粉。

華夏傳統是喝用大米釀的白酒,白酒度數高,也不是人人都合适。相比之下,度數低,像飲料一樣可以解渴的啤酒,則受衆更廣,更容易推廣。

可惜這裏沒有啤酒花,釀不了現代意義上的啤酒,童冉用的方法更類似于古代埃及人的釀酒之法。

這種古埃及的啤酒原料很簡單,只需要大麥和水便好,童冉便想試試看,若是成了,也許能替這些村民們增加一些收入渠道。

不知道他家小老虎會不會喜歡,如果喝醉了的話,大概怎麽揉它也不會反抗了吧。

來幫忙的村民們動作麻利,童冉到磨坊的時候,他們已經磨了大半。磨坊在村子中間,不少路過的或者得了消息的村民們也陸續聚了過來。

一見童冉到,大家紛紛問好。

嚴七媳婦恰給家裏下田的人送好飯,也在人群裏,忙問:“田畯,您這是拿麥子做什麽?”

她的問題也是人人好奇的,圍觀村民的目光都認真了幾分。近來大家的麥子都臨近豐收,豐收後便是買賣的問題,村裏已經陸續來了收糧食的商人,因為今年大豐收的緣故,麥子的價格被壓得很低。

因為此前傳出過童冉有法子,村民們大多還咬着沒點頭,這會兒見到童冉真有了動靜,更是期待起來。

“田畯說呀,要釀酒!”其中一個磨麥子的村民道。

“釀酒?”

周圍的村民眉梢眼角漸漸露出喜色,釀酒好啊。釀酒耗糧食,如果他們的糧食能釀出受歡迎的酒,那就真不愁賣了。

“抱歉,借過,借過,謝謝。”

圍起來的人群一陣湧動,露出一顆戴着細絹幅巾的腦袋:“要釀酒麽,我也來幫忙!”

“你?”

童冉沒說話,周圍的村民搶先開了口。眼前的少年細皮嫩肉,穿戴都是好的,手上連個老繭都沒有,怎麽看也不像會幹活的。

“當然當然。”邱明撸起袖子,“磨面我會,我來幫忙。”

說着,他主動上前幫忙推起了磨。

童冉不管他,反正誰磨都是磨。

他幹脆袖手在一旁,跟圍來的村民們講起了酒的制法。

古埃及啤酒誕生很早,所以制法也不複雜,需要的唯有水和大麥。童冉的那些麥子之所以發了芽,是他将麥子浸過水後所致。

“發芽後撲在平整的石板上,讓太陽曬上幾日,或用柴禾烘幹,再像這樣磨成粉便好。”童冉道。

圍觀村民裏不僅有本村的,也有鄰鄉的,他們家家戶戶都種的麥子,這會兒聽得聚精會神,深怕錯漏了一個字。

童冉簡單說了一遍制法後,大麥粉也恰好磨完,一旁手中無事的村民都想試試童冉所說制法,便搶着進行下一步。

“我去燒水!”

“我也去我也去。”

磨好粉後,要把麥粉放到木桶裏,加水揉成團。揉團的過程與葡萄酒有點相像,都是用腳踩。

大老爺們兒的腳就有些味道了,嚴七媳婦掩嘴笑道:“那我去喊些村裏的小媳婦小娘子來。”

很快溫水運了來,嚴七媳婦召集來許多年輕女子做踩踏面團的工作。

大成整體民風比較開放,鄉村裏的男女大防更是不重,未嫁的女孩還有些拘謹,那些已經嫁了人的,爽快将腳洗幹淨,開始踩踏面團。

這活新奇,小娘子們手攙着手,光着腳丫踏在麥粉與水的混合物中,有些癢癢的,嘻嘻哈哈笑作一團。

童冉找來一個小木盆,裏面放了麥粉和溫水,把洗過爪子的小老虎抱進去:“很好玩的,崽崽也試試看。”

小老虎面無表情地踩了兩下,黏糊糊的,它堂堂一國之君,為什麽要在這裏玩大麥粉拌水?

“童兄,你家咪咪的毛發長得真好。”邱明湊過來道,他在吳家村住下了,時不時去拜訪一下童冉,不過童冉依舊對他不冷不熱,時常讓球兒來打發他。

“嗚哇哇!”朕不叫咪咪!

小老虎揮爪子威脅。

大麥粉成團後,童冉又指揮村民将它放入竈頭進行烘烤,烤後搗碎,摻入熱水混合,之後用篩子過濾,便可得到麥芽汁。

濾出麥芽汁後,村民們各自從家裏找來許多陶罐,将麥芽汁倒入,發酵兩天後便可得到啤酒了。

兩日後,新釀的啤酒出灌,童冉折了一根麥稈做吸管,如喝飲料一樣,嘗了最新釀出的啤酒。

也許因是大麥釀的關系,這古埃及啤酒有一股剛烤好的面包的氣味,酒味并不如何濃,倒很适合在炎炎夏日做解渴之用。

大麥已經到了豐收的時候,白日裏村子安安靜靜,所有能幹活的都下了地,孩子也不例外。

到了傍晚,人陸陸續續回來,都關心起了啤酒一事。

童冉釀這些啤酒本就是為了村裏能有更多收入,所以釀好的啤酒也沒想要自己留着,都分給了村民品嘗。

啤酒原是這裏沒有的東西,童冉釀出來也算是個小發明,同時他還教了吳家村的村民們釀酒之法,如今酒已釀成,創造發明之途與授人以漁之途的正氣争相湧來。

外頭的新釀的啤酒傳遍全村,屋裏頭門一關,童冉在塌上盤腿而坐,只有小老虎守在身邊。

小老虎在塌上來回踱了幾步。

上次正氣升騰之時,童冉晉了黃階上品,那之後他的正氣猶在在上升,直到上品五段。

此次釀酒不像農業改革那般驚天動地,楚鈞放出感知細細探着,想來大約上升個兩三段就差不多了。

果然,童冉的正氣上升到黃階上品八段後,那勢頭便緩了下來。

童冉睜眼,釀酒不是農業這樣為民生根底的大道,能漲個三段已經是他有授人以漁之功的緣故,要借此踏上玄階,還真是有點不夠。

“崽崽。”童冉一眼看見了在他周圍徘徊的小老虎,将它舉到自己面前,“你說,我再搞點大麥茶之類的,是不是還能漲一點?”

“嗚哇哇!”把朕放下!

小老虎掙紮,童冉恍若未聞,把它抱進懷裏,順道親了一口。

小老虎:……

這小子剛才說的大麥茶又是什麽,他才剛剛釀出麥酒,一會兒又說可以做麥茶。小老虎綠色的眼睛探究地打量着童冉,他叫範子常去查童冉的底細,至今還沒有進展。

倒不是範子常辦事不力,而是童冉身周一點線索也無。

他拿出的《西游記》、竹牌、水車井等物當世都無,全是新鮮玩意兒,與任何地方任何勢力也扯不上關系,而他平日裏的言行若有什麽可疑,自然不會避着它一頭老虎,但除了知道的新鮮玩意兒太多這一點,實在沒有任何可疑之處。

這個童冉,就像是憑空冒出來的。

他的戶籍也是在卓陽府落的客戶,曾經戶籍所在何處,他說不記得了。大成的戶籍制度也不如前朝嚴格,遇上這樣的事,多半不會嚴加審問。

但楚鈞的好奇心,卻是被他一點點激了起來。

無論如何,他都要查到童冉的底細。

外頭村民們嘗了一圈啤酒,都喜歡得很。它的氣味像烤後剛出爐的小麥,喝起來清爽,還帶着一些甘甜,酒味也不重,喝多了并不上頭,男女老少都很适宜。

原本村裏人就動了釀啤酒的心思,如此一來,更是對啤酒一事上了心。

當天又有糧商來村,欲以低價收些大麥,吳家村裏竟然無一人首肯。

那糧商問到最後一家,無功而返,徹底傻眼了:“你們這家家戶戶都不賣,留着大麥做什麽?”

最後一家正是吳富強家裏,吳富強道:“用來釀酒。”

糧商也聽說了:“可你們全用來釀酒就不怕賣不出去?”

酒固然是好東西,可酒香也怕巷子深,他們這小村家家戶戶都懂得釀,沒有人會買,縣城裏的人雖多,但也不可能一口氣消化這麽多酒。

“這就不勞兄臺挂心了,我自有辦法。”旁邊忽然蹿出一個少年的聲音。

糧商轉頭去看,是那個常常去村口逗老虎,然後被老虎揮爪子的少年,好像叫邱明,是江流邱家的人。

聽說他是來求童田畯教他鑿井灌田之法的。

邱明一笑,亮出兩顆虎牙道:“我已經與吳大哥立過約了,還有村裏其他人家也是,他們負責釀酒,有多少我就要多少。”

“你,不是來學鑿井的?”糧商大驚。

不虧是邱家的人,有多少要多少這樣輕狂的話,尋常商賈可不敢講。

“哎,童田畯不肯教我呀。”邱明搖頭,卻不見幾分惋惜,“不過也不要緊,我猜田畯手裏的新鮮玩意兒不止這個,可被我給猜中了,這啤酒的生意,是我的了!”

童冉最先引起他主意的是鑿井灌田不假,可一路行來他也沒有少打聽,那什麽羽毛筆、《西游記》,哪個不是新東西?

雖然不知道童冉哪裏來得這些靈感,但邱明的直覺告訴他,童冉的貨色絕不止現在拿出來的這些。若自己能像東萊瓦舍一樣,捷足先登他的某項新發明,那這游商歷練之旅,他必定是族內所有子弟中最出色的。

所以當他知道啤酒一事時,他就開始籌劃了。

他說服了吳家村所有人家釀啤酒并賣于他,他的價錢比那些個糧商高出許多,吳家村的人對他也熟悉,知道他出身好,便都欣然答應。

只不過,這麽多大麥,釀出來的酒必定很可觀。

他為了博得村民信任,平時展露出的都是闊綽一面,實際上的囊中羞澀卻不可為外人道。

要真正吃下這麽多酒,這挑戰不小。

村裏收大麥的收大麥,釀啤酒的釀啤酒,童冉也沒有閑着,前些日子向達給他來了信,他先前寫的《西游記》稿子只剩兩回了,叫他有空再寫一些。

童冉納悶,他先前留下的稿子夠講上大半年的,怎麽半年不到就快用完了。

他回信一問才知,《西游記》在卓陽府乃至都南道風靡,甚至有許多江流道、山林北道、隴右道的人不遠千裏而來,就是為了在第一時間聽到《西游記》的最新回目。

向達信中略顯委屈道:我不曾講過如此長的書,見那些聽客日思夜想,實在也心軟,有時五日放出一回,有時兩三日便出一回新的,可即使日日出新聽客們尤嫌不夠,恨不得一次把全書聽完。

童冉看完他的信,心中失笑,熬了幾個日夜,他終是趕出了二十回稿子。

“童兄,你稿子寫完了?”

童冉剛剛放下筆,門被推開。

他以為是球兒,随意“嗯”了一聲,卻聽門邊的人道:“童兄,我想求您一件事兒。”

童冉這才聽出不對,轉頭去看,那個總到村口放豬的地方撩撥他家小老虎的邱明正站在門邊,笑得一臉殷勤。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