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趕工
趙忱之被人罵了,冷哼着坐上駕駛位,對吳越說:“回去你做做功課,下次再遇到他就替我罵他,我不擅長罵人。”
吳越說總裁放心,下回我帶着馬克。
他們和鸠山趕去商業綜合體,但那邊已經整體打烊了,只留下一個員工通道還開着,邊上立着保安,許出不許進。
趙忱之急着要帶鸠山去看現場,想也不想甩了一沓錢給保安,保安吓得不肯收,又指着監控探頭連說不行不行,別害我丢飯碗,把他們推了出來。
三個人圍着商業體轉了半圈,沒找到別的入口,只好回酒店。
路上,趙忱之向鸠山詳細解釋目前的狀況,說酒店的日餐廳縱然能夠重新開張,也做不了安心生意,必定有債主殃及池魚天天上門來鬧,還不如另起爐竈,圖個清靜。
鸠山老頭并非頑冥不化,立即就明白了,問趙忱之:“那家商城空中花園裏的日餐廳很好?”
“差透了。”趙忱之說,“裝修和菜品都不倫不類,明明占着一個得天獨厚的花園,卻營造不起來氛圍,服務員也像沒受過訓練似的。”
鸠山老頭說:“那買下來,合适嗎?”
趙忱之微笑:“有我調~教,任何蹩腳餐廳都能變成一流的,況且還有您在。”
“居然誇這麽大海口……”吳越側目。
趙忱之轉過臉:“看來你是第一次當扭虧總經理的老公哦?想嘗嘗開業總經理的鮮嗎?”
“別亂講話。”吳越臉紅了紅。
“那就讓你見識一次開業總經理怎麽做事的,學着點兒。”趙忱之說着踩下了油門。
趙忱之果然陷入了亢奮,就是那種喜歡嘯聚豪傑、攻城略地的人身上常有的亢奮,簡稱“會來事”,別看他們平常蔫了吧唧的,其實時刻準備着,一旦有目标在前方誘惑,一秒鐘就能切換至積極進取狀态。
他開始不愛睡覺,糊弄着吃飯,一天中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外頭瞎轉,鸠山和老讓也陪着他瞎轉。
Advertisement
吳越總覺得這三人再指點江山也成不了事,沒想到僅僅一個禮拜後,他們就和商業廣場簽下合同,拿到了樓頂花園日餐廳後五年的經營權。
那日餐廳倒是産權明了——業主是一對身處國外的老夫婦,兩三年才回一次國,他們委托商業廣場幫忙出租鋪面,自己只管收租金,其餘什麽都不問,當然也不理會自己的産業裏到底在開什麽店。
日餐廳原先的承租方因為經營不善,加上合同即将到期,正準備撤場。商業廣場方面正在發愁,沒想到有人找上門來要租,簡直高興都來不及,立即給了個優惠價,還承諾水電費用減免。
與買酒店所需要的巨額資金比起來,這裏五年租金加起來簡直不足挂齒。顧裁縫原本打算制造事端壓價的,一看那租金數額,又想到自己的矜貴,便懶得抛頭露面,當然也一分錢不肯出。
趙忱之拿到了日餐廳經營權,感覺跟白撿了似的,趁着原承租方撤場的一兩個月,與幕僚鸠山、顧裁縫、老讓馬不停蹄地跑了幾趟日本,帶回來的東西恨不得有一集裝箱。
鸠山是個講究人,言必稱京都,打算按照美學愛好重現打造一個夢想店鋪。
趙忱之為了管住他亂花錢的手,向他解釋在商業廣場那樣的地方,顧客消費層次比不得高星級酒店,必須走平民化路線,靠人流吃飯,你把裝修弄得太高端,後期難以收回成本。
鸠山不管,照舊買買買,為藝術獻身。
在原承租方完成撤場的當天,趙忱之他們從日本請來一個專門造園的設計師。其人童顏鶴發,據說是業內拔尖,相當牛逼。
設計師沒帶助手,在本地找了個翻譯,然後就上來幹活。吳越、馬克、郝江南、小徐等人便被發配給了設計師,先是幫着施工隊将原本毫無美感的花園鏟平了,接着又跟着滿城走,采買東西。
在這個環節上,吳越和馬克的優勢終于完全顯現。
設計師出生禪修世家,年齡六十有餘,每日清晨三點半起床,先是坐禪,誦經,吐納,掃除,然後才開始沐浴,洗漱,吃早飯,工作;傍晚六點半準時結束工作,吃一頓簡單至極的晚餐,又開始坐禪,誦經,沐浴,讀書,九點半準時就寝。
看出什麽來了嗎?
他的生物鐘和西餅房完全重合,除了餅房三傑從不念經參禪,以及沒那麽愛講究。
在郝江南、小徐和毛湯姆叫苦不疊的時候,吳越和馬克卻表示從來沒遇到過這麽好伺候的主兒,以及希望能拜師學藝,學習營造之術,參悟“動”與“靜”、“生”與“滅”、“有”與“無”之關系。
老設計師要求挺高,所有的東西都必須他親自過目,大到一塊山石,小到一株花草。庭院裏的每一寸地方,不管是水景、露地還是枯山水,都是他監督着一點一滴壘出來的。
他并不在乎時間,甚至也不在乎報酬,是個極致的完美主義者,一段時間過去,吳越他們幾個別的沒學到什麽,美學水準大為提升,愛新覺羅弘歷須望其項背。郝江南則日語水平突飛猛進,許久之後她心血來潮跑去報考了個日語四級,居然過了。
造園的設計師剛着手工作,店內裝修的設計師便又到了。
這次來的也是個老者,眼神敏銳,頭發漆黑,特別京都,人人見了都口稱“大師”,這也是個事必躬親的主兒,好在他帶着一堆助手和翻譯,沒有勞煩到吳越幾個人幫忙。
趙忱之和鸠山便成天陪着二位設計師,任由他們指揮,就像大觀園裏守在二門上聽吩咐的小厮。趙忱之在商業體隔壁的一家星級酒店包了七八個長包房,安排設計師和随從們在裏面住,打算長期抗戰;鸠山則恨不得與設計師食則同器、行則同車、寝則同榻,死忠粉模樣。
趙忱之搬到星級酒店長包房裏,喊吳越一起過去。吳越卻覺得自己再跟着不合适,于是把行李搬到郝江北家去。
沒過三天,趙忱之得了空趕來接他,問:“你怎麽臨陣脫逃?”
吳越說:“什麽啊,我就是想替你省點兒錢。”
趙忱之皺眉:“我需要你替我省錢?快給我回去伺候日本人。”
吳越說:“外交要不卑不亢嘛!”
“回去。”趙忱之指着門,“別忘了我們在趕工期,底線三個月,設計師和施工方現下都是我們的爸爸,寧願自己苦一點,也要把他們安排妥帖。”
吳越問:“你不疼老公了?”
趙忱之笑了一下:“三個月後加倍疼你,現在沒有親熱的時間。”
“謝了,不用。”吳越怏怏不樂地背起包袱,跟着他入住商業體旁邊的酒店。
到了那兒發現馬克已經在了,小徐、毛湯姆由于是本地人,和郝江南一樣回家住,每天早晨九點準時來工地報道。五個人金童玉女,互相協作,專門伺候各路爸爸。
吳越終于體會到自己與趙忱之本質上的不同,那就是對方極為專注,做事情的時候心無旁骛,不達目的善不罷休,難怪能夠當上集團內部最年輕的總經理。
他也不是野心勃勃,也不是狂飙突進,就是埋頭一樣一樣啃硬骨頭,攻堅克難。
創業就是如此,在“一鳴天下知”之前,絕大部分人都是瞪着布滿血絲的眼睛,拖着疲乏的身軀,徹夜不眠地尋找一條出路,以及,絕大部分人找不到出路。
那些失敗我們看不見,我們只選擇性地看見一些成功的浮光掠影。
趙忱之與普通創業者的區別在于他更有錢,而且有一位非常專業的人士在管理這些錢。
日餐廳內部開始改建不多久,顧裁縫團隊就參與了進來。吳越也是第一次知道他有個團隊,而且團隊裏除了裁縫他老人家,每個人看起來都精明果斷,能力超群。
裁縫團隊幫助趙忱之解決了許多問題,順便也把吳越幾個解放了出來,他們的主要任便務轉化為陪鸠山先生四處吃喝。
趙忱之下了死命令,在裝修的三個月內,大家要多光顧幾個日餐廳,總結它們優點在哪裏,缺陷在哪裏,除了鸠山外一人寫一篇調查報告上交。
吳越問:“萬一要是吃死了,能不能追認烈士?”
“不能。”
“戰鬥英雄呢?”
“也不能。”
“見義勇為稱號呢?”
“你推三阻四不願意去,是不是因為很喜歡在工地拌水泥?”趙忱之問。
吳越連忙說:“還是去吃飯店吧!”
鸠山思忖,覺得國內的日餐廳雖然多,也有很上檔次的,但日本料理畢竟是舶來之物,廚師水平也參差不齊,要論正宗,還是本土。于是耐心等了大半個月,等到吳越幾個都辦好了旅游簽證,帶着他們一同飛去了日本。
在飛機上吳越感慨:“沒想到失業歸失業,居然有機會出國了。”
毛湯姆激動得哭了,馬克和小徐也覺得似乎在夢中一般,只有郝江南捧着筆記本電腦筆耕不辍,號稱在完稿之前,什麽與她都是身外之物。
可後來入住日本溫泉酒店時,這姑娘吃起大螃蟹來毫不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