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林溪從夢中驚醒,心中卻還殘存着剛才夢境中的一絲悔意。她輕輕吐了口長氣,方才看向周圍的環境。
她醒來的時間應該還早,屋裏的光線還不甚明亮,可是也能看清自己身處的是一間古色古香的房間,而自己的身下則是一張做工精致的紅木雕花卉架子床,床上還懸着水藍色的帳子。透過水藍色的帳子,能看見架子床的對面放着一架白玉和翡翠嵌成的花鳥屏風,屏風的旁邊還放着一個琉璃雕花香爐,房中那股幽幽的清香就是從香爐中發出的。
又是這樣熟悉又陌生的場景,看來她真是回不去了。
林溪還記得三天前自己剛醒來時看到眼前的場景還以為是處在夢境中,可當時周圍的一切太過真實,真實得讓她很難相信這是夢境。
不過有之前具備禀異于常人的能力在先,林溪接受自己穿越這件事也并不是太難。而且自己在原來的世界裏也是一個人生活,如今換一個時代生活也不是那麽太糟糕。
可是沒想到事情比她想象的要嚴峻一些,之所以認識到事情嚴重,是她在自己想通以後腦海內忽然多了一些原身的記憶,然後她就發現自己不只是穿越,還是穿到了一本剛看過的書裏。
這本書是她書荒時偶然發現的,男主是後世某大學的才子,因為意外穿越到了架空世界裏的一個廢材少爺身上,然後就是男主憑借自己的才華和努力一路升級打怪最後官居一品的奮鬥過程。這個故事雖然老套,可是架不住作者編織情節的功底比較深,小波折不斷,幾乎可以說是環環相扣。要不然也不能把林溪迷得連着熬了好幾個晚上。
可是沒想到這本書剛剛看完,自己就穿到了這本書裏,而且還穿到了和自己同名同姓的一個惡毒女配身上。
惡毒女配的故事也很簡單,林氏原本是林家三房獨出的一個女兒,因為父母早逝又被老太太溺愛着長大,所以性子有些嬌蠻任性。
因為嬌蠻,她在對男主顧文軒一見鐘情後就逼着家裏長輩退掉了自己原來的一門婚事,一心要嫁給男主。可顧文軒卻不喜歡她,反而娶了女主。
因為任性,她在男女主成親以後,答應了譚家的婚事,就因為譚大人是男主顧文軒的上司,所以即便是續弦,即便譚大人比她大十幾歲,她也嫁了過去。婚後,她更是借着譚大人的勢,明裏暗裏的刁難女主。
可是有一次卻因為她的刁難,女主被害的小産。
顧文軒自然不肯善罷甘休,他知道林氏的心意,就制造了一場偶遇,讓林氏把對自己的愛慕和對女主的嫉妒與刁難說了個夠。當然他還安排譚大人做了那個隐在暗處的聽衆。
結局就是愛面子又惱羞成怒的譚大人把林氏幽禁了起來,這一幽禁就是一輩子。
大概是因為這個惡毒女配和自己同名同姓,所以林溪對林氏的結局印象特別深。
也許正因為這樣,自她穿來以後,每天晚上都能夢到這個惡毒女配的下場。一想到剛才的夢境,夢到原身被幽禁了一輩子,林溪就不由得默念遠離男主,遠離譚大人。
Advertisement
只消她今後不和這兩個人扯上關系,今後肯定不會落得和原身一樣的下場。
這樣不停的提醒自己,她心裏果然好過許多,剛剛長舒一口氣,屏風後面已經響起了一陣輕輕的腳步聲。接着,一個穿蔥白花緞衣外面套青緞背心的丫鬟輕手輕腳的來到了床前,先熟練的将水藍色帳子在金鈎上挂好,方才用低柔的聲音道:“姑娘,該起床了......”
這個丫鬟名叫碧雲,和另一個叫霁月的丫鬟都是她身邊的一等丫鬟。不過碧雲是老太太撥給原身的丫鬟,而霁月則是原身乳母的女兒。
原身并不太喜歡碧雲這個從老太太房裏出來的大丫鬟,嫌她老仗着身份規勸自己,更為倚重另一個對自己言聽計從的大丫鬟霁月,因此對于三姑娘這兩天表現出來的疏淡态度,細心的碧雲一點沒覺出異常。她給三姑娘穿好衣裳後,另一個大丫鬟霁月便掐着點領着兩個小丫鬟進來了。
相對于碧雲的沉穩溫柔,霁月要活潑的多,她一邊服侍林溪洗漱,一邊笑道:“三姑娘,我聽底下的婆子們說,韓管家為了老太爺的壽辰,不知從哪弄來了兩盆名貴的山茶花。等給老太太請過安後,奴婢陪您去花房瞧瞧稀罕吧!”
林溪前世有很多個愛好,養花就是其中之一,為此她還特地開過花店。因此一聽有名貴的山茶花,她就提起了興致,可落後聽到霁月說到老太太,她才想起今天是給林老太太請安的日子。
本來依着大家族的規矩,原身作為晚輩應該是天天去林老太太住的安壽堂去請安的。可是林老太太最疼三姑娘這個孫女,一到冬天就會免去她的晨昏定省之禮。如今冬天雖然過去,可是最近倒春寒,林老太太便讓她仍按着原來的習慣,每個月逢一五日再過來請安。
林老太太疼惜三姑娘這個孫女也是有原因的。一來是三姑娘自小雙親亡故,自小跟在林老太太身邊長大,直到前年才搬出安壽堂;二來自大姑娘二姑娘出嫁後,府裏就只剩了這麽一個嫡親孫女。因此就算林老太太偏心三姑娘,旁人也沒話說。
也正因為這樣的安排,得以讓林溪有了兩天的緩沖期。畢竟底下的丫鬟們還好糊弄一些,可是想要在養育了原身十來年的林老太太面前蒙混過去可不大容易。
這樣轉着念頭,林溪已經在霁月的服侍下洗漱完,坐在了鏡子前。當再一次坐在鏡子前看清自己現在的容貌時,林溪還是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臉。如果說林溪之前還有些心情不好,可是看到這張臉以後,什麽煩憂就都沒有了。
鏡子裏的少女生了一張小巧的鵝蛋臉,皮膚潔白若玉,一雙彎彎的柳眉下面嵌着一對秋水似的眼睛,雖然因年紀尚小,兩腮還帶着些嬰兒肥,可是輕颦淺笑的時候便會多出幾分明媚動人之色。
這裏林溪正欣賞自己的容貌,那邊霁月手指翻飛只花了半柱香時間就給她梳好了一個發髻,等林溪回過神就見自己的一頭烏發被霁月梳了一個特別雅致漂亮的發髻。
而碧雲已經指揮兩個小丫鬟把早飯擺到了房間當中的酸枝木圓桌上。
早飯很簡單,一碗紅棗粳米粥,一碟五香醬菜,一碟熏雞絲,一碟醬肉,一只青花瓷盤裏盛着棗泥卷、甘露餅、細餡包子等幾樣點心。
原身早晨起來多數時候都沒胃口,多數時候只就着醬菜吃一塊點心喝半碗粳米粥就會放下筷子。
林溪卻是大多數時候都有一副好胃口,前兩天顧忌着初來乍到不敢多吃,今早終于忍不住嘗了幾口醬肉,還多吃了一塊棗泥卷。
用完早飯,漱了口,碧雲又幫忙整理了一下衣飾,林溪方才由霁月這個心腹丫鬟陪着去給林老太太請安。
從房裏一出來,就看見了一個類似四合院的寬敞的院子。院子的西面設有一道花牆,倚牆而疊的是宣石假山,東面則栽了幾株芭蕉,掩映着上面三間正房。院中一條鵝卵石鋪成的小徑蜿蜒其中,有種深閨內院獨有的幽靜雅致。
這個幽靜雅致的院子就是三姑娘住的涵碧軒,是距離安壽堂最近的一個院子。
從涵碧軒這裏出去,只要走不到半柱香的時間就會看到安壽堂。
林溪沒走幾步,就停下來問跟着她一塊去請安的霁月,“我記得園子的東南角有株杏樹。這個時候應該已經開花了吧?”
霁月不明白自家姑娘這時提起杏花做什麽,但還是應道:“是開了,奴婢昨天正好經過那裏,那株杏花開的正好。”
林溪道:“那就順腳過去折幾支杏花吧!”
從涵碧軒這裏到東南角,足足要花上一刻鐘的時間。再加上回程,便是兩刻鐘的時間。如果是平時就算了,可今天是給老太太請安的日子。
霁月忍不住就要開口,可是擡頭的時候卻對上自家姑娘的目光。雖然不像往日那般盛氣淩人,可是卻透出一股不容置疑的意味,生生讓霁月咽下了嘴邊的話,順着姑娘的意往園子的東南角走去。
一路走來,林溪一邊仔細回憶書中對林家的描寫,一邊細看周圍的景致。
林家是從林老太爺致仕以後開始衰敗的,林老太爺當初在京城做官時因為生性耿直不會籠絡人,所以一直到致仕都只是從五品。而林老太爺底下所出三子,除了老三資質稍好一些,老大老二都不是讀書的料。可惜天不眷顧林家,資質稍好一些的林老三也就是原身的父親卻是個短命的,還沒中舉就死了。
林老太爺頗有些心灰意冷,便舉家搬遷回了老家晉城,守着老底過日子。
林家在貴人遍地的京城不算什麽,可是在老家晉城卻是數得着的缙紳人家。
而林溪現下身處的這個林家老宅,更是在林家鼎盛時期修建的。不說一步一景,也是賞心悅目,亭臺樓閣搭配得當,花草樹木錯落有致,比起林溪後世見過的名園也不差什麽。
不過林溪特地繞遠到園子的東南角折杏花卻不是為了欣賞風景,而是避人。
不知是巧合還是冥冥中自有注定,林溪穿來以後就發現自己穿書的時間剛好是全書剛開始的時候,林老太爺過兩天便要過壽辰,而書中原身第一次見到男主也正是在今日。
男主的祖父顧老太爺和林老太爺是關系不錯的同年,即使後面林老太爺致了仕回了老家兩家離得遠了,也沒影響交情,所以男主才會跟随家中長輩前來給林老太爺拜壽。
他們一行從京城出發的有些早,因此提前兩天到了林家。林家自然熱情周到的把他們安頓了下來。
本來由于男女大防,原身是沒機會單獨見到男主的。可是男主跟着顧家的人來給林老太太請安時遺落了随身佩戴的一塊玉佩,于是順着來路去找,恰好撞上了從涵碧軒出來到安壽堂請安的原身。
男主穿成的顧文軒雖是一等一的廢材,可是卻生了一副好皮囊。而原身平生所見的青年才俊本就不多,因此只見了顧文軒一面,便将一顆芳心系在了對方身上,可謂是一見顧郎誤終身。
但是對林溪來說,就算這位男主潘安再世,她也不願意與對方有丁點關系,只想對這位男主敬而遠之,離得越遠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