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從花園放風筝回來,過後吃晚宴的時候,林溪便有些時不時的走神。好容易熬到天黑送走客人,她正要回房休息,卻被林老太太留了下來。

“三丫頭,我看你今日怎麽有些心不在焉的。”林老太太邊說邊仔細看了眼林溪的臉色,還用手摸了摸她的額頭。

“祖母,我沒事。”林溪暫時放下心事,朝林老太太笑了笑。

林老太太卻是摸完額頭确定林溪身體無恙後,方才放下心,接着又道:“祖母把你留下來也沒別的意思,今日沈大太太過來說那番話,我估摸着沈家想早點把你們的婚事給辦了,祖母想知道你是怎麽想的。”

談及原身原有的那門婚事,林溪的臉上不由出現了點波動,她忍不住看向林老太太,正好迎上林老太太關切的目光。

林溪忽然間就明白過來,林老太太之所以留下她,又在這個時候提起沈家大太太,無非就是想知道這件事是不是引起自己心煩意亂的原因。

她不想讓林老太太繼續試探下去,便順着她的話題道:“那祖母是怎麽想的。”

林老太太的注意力果然被林溪的這句話轉移了過來,先前的猜測得到了證實,想到孫女的性格,林老太太再說話的時候不免多了幾分斟酌,想了想才緩緩道:“祖母自然想多留你幾年。不管沈家怎麽想,祖母都要等你明年及笄以後再論婚期。”

林溪低頭算了算,原身的生辰是在六月份,而現在不過二月下旬,至少還有一年多的時間。

可即使是這樣,林溪想起古代宅院中的那些争鬥,心裏還是忍不住對這麽快嫁人生出一絲隐隐的抗拒之心,想到今天剛聽到的那句話,便忍不住說了一句,“祖母,我好像聽說沈家那位二公子的身體不怎麽好。”

話一出口,林溪就後悔了。沈二公子致仕的時候已經四十多歲了,能經歷鄉試、會試、朝堂争鬥,最後活到這個年紀,就算他的身體不怎麽好,也絕不會有什麽大的病症,這根本不算一個好的理由。

果然林老太太的臉色一點都沒變,很平靜的問道:“三丫頭,你可是聽你那些小姐妹說了什麽?”

“沒有,是從前上街的時候聽外面的人提過一兩句。”事實上的确有人在她跟前說過沈二公子身子不好的傳聞,不過林溪自然不會承認。

林老太太卻沒有相信,她老早就懷疑孫女多半是聽她的小姐妹們說過幾句沈家的境況,所以才會對這門親事一直抱有抗拒之心。

從前是沒有機會跟孫女說起此事,如今碰到這個由頭,林老太太便把早就想說的話盡數說了出來。

“三丫頭,你別聽信外人那些不相幹的話。祖母是看着你長大的,總不會害你。那位沈二公子的确是比一般人的身子骨要弱一些,可是常來我們府的唐大夫替他把過脈,說他只是有些先天不足而已,若是後天好生将養的話,活到我老婆子這個歲數也不是問題。”

Advertisement

古人平均壽命較短,活到林老太太這個歲數委實可以說是老壽星了。不過林溪沒想到林老太太會從大夫那裏打聽沈二公子的真實情況。

即便是知道她這麽做是為了原身,可是占據了原身身體的林溪處在這個位置,這個時候,她心裏還是生出了些許感動。

“我知道祖母不會害我。”

林老太太察言觀色,一看林溪的表情就知道她的心思有所松動,便又下了一劑重藥。

“你知道是知道,可是祖母心裏清楚,你其實一直不太滿意這門婚事。祖母這麽跟你說吧!你和沈家的這門婚事是從小就定下的,若是你執意要悔婚,只怕晉城沒有哪個世家敢娶你進門。

沈家這幾年雖然在走下坡路,可是我們這些世家的根本從來都不是那些店鋪和田地,說到底像沈二公子這樣的讀書種子才是我們這些人家真正的根基。你不會不知道,沈二公子十四歲就進了學,聽說他後年就要鄉試,以他的才華,鄉試和會試多半難不倒他,将來難保不會入朝為官。有這一層利害關系在,他們怎麽會因為你而得罪沈家。再者今日你敢退沈家的婚,他日難保會因為些許不如意而再退一回親。

有這個名聲在外,你想再找門親事就難了。就是有,也不過是給人做續弦或是家世不及林家,這就是你所願嗎?”

林溪這才想到,上一世原身為什麽最後會嫁給譚大人,固然有嫁給譚大人可以接近顧文軒的原因,可是另一方面,只怕譚大人在提親的人中已經是一個最好的選擇了。

林溪把這一切想得清楚,擡頭再看林老太太時,心中原本那游移不定的心立時踏實了下來。她雖然不想那麽早嫁人,可是孤獨終老也不是她所願。

“祖母說的對,是我之前想差了。”

林老太太便露出笑容:“如此祖母就放心了。”

從安壽堂回到涵碧軒,已是二更時分。

碧雲擔心自家姑娘沒吃飽,按着從前的習慣,一早就派人跟大廚房說了一聲。因此她這邊廂剛洗完澡穿好衣裳出來,一碗熱騰騰的紅棗銀耳羹就擺到了桌上。

林溪心境原本有幾分不穩,不過之前在安壽堂與老太太那一番交談,讓她心裏平靜不少,再加上後面又好好泡了個澡,原來的心煩意亂便漸漸煙消雲散。

如今一切都還沒有發生,她要往好的方面想。

這樣一來,她的心境也就恢複到了原來,胃口自然也跟着回來了。

紅棗銀耳羹熬得軟糯無比,卻又不會太甜,林溪便贊了一句,“這銀耳羹熬得不錯。”

碧雲笑道:“這是大廚房孫大娘的手藝,要不是大太太一早就吩咐廚房那邊給大少爺準備夜宵,這碗銀耳羹的火候可不能這麽好。”

“這銀耳羹不是滋陰用的嗎,怎麽大哥也喜歡喝?”林溪随口問了這麽一句。

碧雲道:“我聽孫大娘說,大少爺從小就喜歡吃甜食,只要是甜的,他都喜歡吃。”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林溪之前一直為如何阻止林澤參加春獵而絞盡腦汁,雖然想到一個辦法,可是卻不能保證萬無一失,如今聽到這個有用的消息,心中便有了一個主意。

作者有話要說:  從前看《李自成》,發現崇祯皇帝的夜宵多是銀耳羹,後來才知道皇帝因為要批奏折,常常要熬夜,而銀耳羹既有滋陰的功效,又有補益勞損的功效。不知從哪本書看到的,唐朝的杜如晦還是房玄齡因為處理政事患上了頭痛症,後來有人獻上這道銀耳羹,便治好了這耗腦過度的病症。

渣作者倒是也試過這道銀耳羹,可是我本身不是喜歡喝甜湯的人,尤其是銀耳這種很軟糯的東西,所以我常喝的還是玉靈膏和紅棗水這樣補血又不太甜的湯水。

如果有親們常年熬夜或者用腦過度,又喜歡喝甜湯,可是試試這道銀耳羹,可以只放銀耳和冰糖,也可以加點紅棗、蓮子、枸杞。,,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