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盛世太平

大金國,中都。

此地乃是當時天下第一形勝繁華之地,即便是宋朝的舊京汴梁、新都臨安,也是有所不及。紅樓畫閣,繡戶朱門,雕車競駐,駿馬争馳,高櫃巨鋪,盡陳奇貨異物;茶坊酒肆,但見華服珠履,真是花光滿路,簫鼓喧空;金翠耀日,羅绮飄香。

真真是一副盛世太平的局面。

金國在位的國君乃金章宗完顏璟,其本人漢化程度很高,熟讀漢家典籍,精通書法繪畫,文學素養很高,還能寫一手漂亮的瘦金體書法,要知道,宋徽宗的瘦金體可謂是獨步海內,運筆飄忽快捷,筆跡勁瘦,天下無人能出其右,金國國主能仿得是惟妙惟肖,可見其書法造詣之深。

金國國君獨寵元妃李師兒,元妃本來是宮監護女子,父親乃前朝囚犯,出身卑微,但是元妃這人不一般,相貌才情都是一等一的好,出口成章,過目不忘,金國國主本來就是文人性情,整天就是琢磨詩詞字畫,跟元妃很是投契,金國國主還沒繼位的時候,正妻就已經早亡,之後也一直都沒有冊立皇後,本想立元妃為皇後,但是朝廷的文武大臣都不同意。自開國以來,金朝的皇後都是女真人,且必須出于女真幾大氏族,烏古論氏,裴滿氏,纥石烈氏,烏林答氏,任取其一。元妃是漢人,且出身卑賤,怎可為一國之後?由于百官們群起抗議,金國國主也沒辦法,立元妃為後一事只能作罷,但是金國國主自此不立皇後,元妃的地位實際上也相當于皇後了。

元妃膝下只有一個兒子,乃當今聖上最小的血脈,漢名完顏洪熙,自幼聰慧,少有才名,成年後順利得封榮王,可謂是受盡了寵愛。

而完顏綽,則是完顏洪熙唯一孩子,性子飛揚跋扈,年紀雖小,卻是中都有名的混世魔王。中都原本名燕京,在大金國入主中原之前本來就是宋國的地盤,後來海陵王南遷都城,幾十年來,金人漢人混雜而局,雖偶有争執,也不至于水火不容。

在這本人氣極高的三流武俠小說裏面,高手如雲,街上随便一個販夫走卒都有可能是身懷絕技的世外高人,飛檐走壁,高來高去,如果不小心得罪了他們,指不定會被半夜翻牆入內,不明不白地死在家中。

唉……這年頭活着真不容易。

完顏綽之所以這麽感慨是有原因的,他本身就是個冒牌貨,國慶長假,宅在宿舍裏熬夜看了本三流武俠小說,還沒來得及看到大結局,困意襲來,昏睡了過去,誰知道眼睛一閉一睜,就莫名其妙地穿越到了這個鬼地方。一開始,完顏綽還沒意識到自己穿到了一本武俠小說裏,畢竟他有意識的時候,正處于襁褓中的小嬰兒時期,随着年齡逐漸增大,完顏綽越來越覺得不對勁,這跟他了解的歷史不一樣啊!後來仔細一想,可不是不一樣嗎?這裏交代的一切都符合了那個坑爹的武俠世界背景。

呵呵,這年頭,穿越都不夠流行了,大家都改流行穿書了嗎?

完顏綽這個不小心穿書了的倒黴蛋,從接管這具身體開始,他就是榮王世子,漢文名完顏綽,是他才看過的那本三流武俠小說裏的人物,還是個坑爹的炮灰人物,書中的結局是為了殺人滅口而被女主角設計坑殺,中毒身亡,死狀凄慘,沒有棺木,沒有陪葬,只有兩張草席,屍身還慘被栖息在附近的一群烏鴉啄食殆盡,無限凄涼……

真是教科書版的裝逼不成反□□!

完顏綽的結局固然令人同情,但大部分都是他自己作出來的,也可以稱之為自作自受,不過這事兒要是落到自己身上,那就不僅僅是一個凄涼二字能夠形容的了,一想到自己成年後不久就會因為跟男主争風吃醋而死得很慘,完顏綽就覺得一把辛酸淚。

不成!絕對不能就這麽認命。不是說嘛,我命由我不由天!誰要那麽凄凄慘慘地橫死啊!完顏綽惜命的很,他還想長命百歲,享盡世上的榮華富貴呢。

天涯何處無芳草,何必單戀一枝花。完顏綽覺得書中的大炮灰就是腦子欠抽的,你說你一炮灰小人物,有點自知之明好嗎?上趕着去跟主角搶女人,那不是死催的嗎!而自己就不一樣了,知情識趣,絕對不會不自量力地跑去跟主角叫板,更不會傻乎乎地在一根樹上吊死。

Advertisement

書中形容炮灰君詭計多端,心狠手辣,是個極其厲害的角色,但是可惜武功并不高強,又很心高氣傲,除了從娘胎裏帶出來的那張分外招人的臉,一無長處。偏偏炮灰君還很自不量力,到處招貓逗狗,直到遇上男主女主,被一而再再而三地戲弄,搞得灰頭土臉不說,作踐了自己,還沒能成功愉悅到別人,最後被一路開了外挂似的男主直接秒殺,完美印證了一生炮灰的屬性設定。

唉,一想起未來自己會有的遭遇,完顏綽就忍不住唉聲嘆氣,萬般無奈。

明明自己家世顯赫,學武的天賦也不差,拿了一手絕好的牌,卻被再三掣肘,果然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嗎?主角有外挂,運氣好得簡直讓人羨慕嫉妒恨,一路走來各種脾氣古怪的世外高人都拿他當親兒子似的照拂,又是傳授武藝,又是贈送武功秘籍之類的,争先冒出來指點他修為,幫助主角順利完成了屌絲逆襲。

坑爹啊!穿越到這麽一個不真實的武俠世界,一切都是靠實力說話,完顏綽本就是極有天賦,根骨也不錯的學武好苗子,最後怎麽會菜瓜成那個樣子,再對比一下本書的男主角,天生資質愚鈍,如果不是後來因緣巧合的一番機遇,也不可能習得那麽高深的功法,最終成為一代宗師,人比人,氣死人,想來就令人灰心喪氣。

既來之,則安之。

接管了這具身子,完顏綽才不想重蹈覆轍,跟書中的完顏綽落得一個結局,既然明知道憑自己的機遇沒辦法在這個武俠世界裏混成一代高手,如魚得水,還不如見好就收,趁早另謀出路來得要緊。

不到黃河心不死,不撞南牆不回頭,完顏綽不是那麽死腦筋的人。

完顏綽一朝穿越而來,提前看了劇本,知道命運的推手是怎麽一步步向前的,但是他并不想去改變主角的機遇,個人有個人的因緣,況且,沒有那個主角運,還是別急着跟劇本叫板,找死沒商量,會被當做bug給強行抹除掉的!完顏綽性子淡漠,并沒有那麽争強好勝,他只想改變自己最後凄凄慘慘的命運,對于那些江湖高手們的你争我奪,他不感興趣,也沒那個閑工夫關心,要知道,這時候的蒙古草原,成吉思汗可是已經崛起了,完顏綽頂着一個金國宗室貴胄的名頭,到時候蒙古的鐵騎邁進關內,他們可半點都讨不了好,為了保命,他必須奮鬥一把,将風雨飄搖,大廈将傾的金國王朝給拉回正軌裏來,只要能遇上一個明君聖主,自然能拯救一下大金國的國運。

不過現在的完顏綽也就五六歲,他雖然有心逆天改命,但年歲尚小,也沒辦法随心所欲的大展拳腳,更麻煩的是,以他現在的年紀也差不多該開始習武了。

怎麽辦?該怎麽跟父王母親說呢?

正在冥思苦想應對策略,忽聽外面有婢女來報:“世子爺,宮裏派人來傳話了,陛下和元妃娘娘請您入宮,共同慶賀新春呢。”

完顏綽點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換好了一身錦衣華服,完顏綽剛一出府,就見到一個鼻梁高聳,相貌英俊的青年男子騎着高頭大馬,等在府外,此人正是完顏綽的生父,榮王完顏洪熙。原著中形容完顏洪熙,說他強幹精明,野心勃勃,一心想要吞并宋朝,分裂蒙古,讓金國成為真正的天下共主,是原著中鼎鼎有名的大反派,其實,以一國之王爺來說,有此宏圖大志也無可厚非,對完顏綽來說,親身接觸這麽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物,感情上實在很難以平衡。

私心裏,哪怕身上留着金國宗室貴胄,完顏氏一族的血,明明就是女真人,完顏綽也總是時不時産生一種自己是漢人的錯覺,潛意識裏他也是更願意親近宋國的,不得不承認,這就是華夏文明的強悍之處,胡虜無百年之運,此話果然不假。

到現在為止,女真人入關已經百餘年,金國國主醉心于漢族的典章制度,禮樂文化,大力推行漢化,就拿中都來說,金漢混居,互相通婚,完顏綽的生母也是宋人,金國百姓大多都會說漢語,可見金宋兩國本質上并無差別,就連日後蒙古鐵騎南征,四處争占土地,接連滅了夏,金,宋三國,亡國的百姓永遠都是最可憐的,蒙古人可不分什麽金人,宋人,一律當做南人俘虜來處置,有元一朝,金人和漢人的處境都分外艱難,到後來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再也分辨不出了。

完顏綽有心想要改變歷史,至少不能讓蒙古鐵騎繼續糟蹋我中原的大好河山,但是沒辦法,宋國現在就是一個豬隊友,朝政腐敗,文恬武嬉,完顏綽用腳趾頭想都知道,投奔宋國,只會死得更快,而且面對來勢洶洶,國勢力如日中天的蒙古,今宋兩國都得舉白旗投降!沒辦法,蒙古國就跟開了挂似的,不論南下還是西征,一路打來所向披靡,周邊各國們都招架無力,唯一的辦法就是想辦法促成三國聯合,聚沙成塔,尚且可以和國勢如日中天的的蒙古帝國一較長短,若是各自為政,或是表面上贊成聯合,背地裏卻互不信任,坐山觀虎鬥,只會被蒙古坐收漁翁之利,分而擊之,一點點蠶食殆盡。

縱觀華夏五年裏歷史,不外乎四個字,成王敗寇!成吉思汗一個殺人不眨眼的屠夫劊子手,史官們不也大筆一揮,給了一個“一代天驕”的至高贊譽嗎?未穿越之前,完顏綽看見這段歷史也不會驚奇,但是自己設身處地生活在此,他就沒辦法這麽淡定了。

退一萬步說,金宋兩國再是世仇,也應該在這時候摒棄前嫌,同仇敵忾,國與國之間的關系,永遠都只有□□裸的利益二字,金,宋,夏三國,猶如漢末時的魏,蜀,吳三國,三足鼎立,各自發展生産,休養生息,百姓們也能安居樂業,還有什麽可不滿的?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一将功成萬骨枯,平民老百姓的生計,那些位高權重的當權者們是否又真的在乎呢?宋國上下整天叫嚣着要北伐,收複幽雲十六州,複往昔之疆域……現實一點來看,宋人的叫嚣簡直是癡人說夢,遙想當年,南宋立國之初,有岳飛,韓世忠這等當世名将,都沒能北伐成功,如今宋朝上上下下,更是應了那句詩詞,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朝臣文恬武嬉,軍隊師軟兵疲,就這樣還想着北伐,真當金國軍士們是吃素的啊!就算金國将士這些年安于享樂,戰鬥力有所消退,但是打不過關張,還幹不過劉備嗎?蒙古人就算了,一比一單挑肯定會吃虧,但是宋朝軍隊,說實話,還真是不堪一擊。

宋人看不清楚天下局勢,死咬着金國這個世仇不放,甚至不惜背棄盟約,勾結蒙古,與虎謀皮,重演了當初連金滅遼,引狼入室的悲劇,自食惡果。

完顏綽怎麽也想不明白,偌大一個宋朝,怎麽就沒人看清楚這麽簡單明了的道理嗎?連弱抗強,這是亘古不變的真理,事關亡國,亦或者亡天下的問題,哪兒能憑着古來的恩怨,個人喜好輕率妄為?唇亡齒寒,戶破堂危,希望這一次宋朝能多出幾個明白人。

原著作者明顯是褒獎蒙古而貶低金國的,所以對金國的一應宗室貴胄們各種抹黑,就連完顏綽都不能幸免,跟着被潑了不少髒水。

唉,人生已多艱難……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