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為了避人耳目,攻從不主動聯系養子,而養子傳來消息的頻率也很低。

直到攻與影後兩家公司走完了新的合同,養子那頭才發來了大佬那部贗品電影的劇本和卡斯表。

贗品的制片人請的編劇非常聰明地将原故事裏的主角身份關系改掉了。在他們的設定中,死者是一個年輕女孩,而前去調查她的死因的卻是兩個追求她的男生。他們一邊合作調查,一邊互相嫌棄,最終生出了惺惺相惜的感情。

如此改編,不僅讓抄襲的判定更加困難,而且還走了時下流行的賣腐路線,比正品片子更容易吸睛。

為了進一步吸引年輕觀衆,兩個主角自然都要顏值與演技雙雙在線。

贗品的男一號,是小鮮肉。

受在聽見小鮮肉的名字時,就放下了對“與人正面比拼”的擔憂。他與小鮮肉合作過電視劇,十分清楚對方的水準。

然而,沒過幾天,有一檔節目向他發來邀請,在出場費等條件之外,還捎上了幾個往期節目的視頻供他參考。

這個節目裏有一個環節,是現場給定背景故事,讓嘉賓即興表演。

受在最近一期節目的視頻封面上看見了小鮮肉的臉。他猶豫了幾秒,點開了視頻。

這一看之下,他震驚了。

鏡頭中施展演技的那個人,已經不是受印象中的小鮮肉了。

小鮮肉被大佬碰到大紅大紫,每天連軸轉趕通告,一張臉刷得滿大街都是,說一句話都能上熱搜——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此人的演技竟然還有了顯著的提升,如今比之實力派演員也不遑多讓了。

這得是多清醒的頭腦、多強大的毅力?

更可怕的是,受竟覺得小鮮肉的一颦一笑乃至走位臺詞,都透着熟悉的氣息。

那正是受自己的慣常風格。

Advertisement

小鮮肉瘦了,臉又微整了一次,整個人多出了一種精致易碎的氣質,引得粉絲母性大發。

他想得很清楚,大佬是不可能捧他太久的,哪天玩厭了,換個人就是分分鐘的事。

所以,他要磨練演技,在青春消逝前登上更高的臺階。

與其一輩子給人當狗、抱人大腿,不如牢牢抓住這稍縱即逝的機會,争取到想要的一切。

小鮮肉的确刻意模仿了受的戲路。

一方面是因為他認可受的演技,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受曾經手把手地教過他,相當于替他劃出了所有重點。小鮮肉腦子不蠢,只要花時間去潛心研究受的作品,最終總能将套路爛熟于心。

受一直是個擅長壓抑與隐藏的人,就連戲路也是越來越內斂,善用幅度極小的表情與語氣變化呈現出豐富的情緒。

這種表演很“高級”,卻也很考驗導演的功力。捕捉到了,戲就精彩;一旦錯過,戲就死了。

而小鮮肉,将他的套路學了個青出于藍。

受甚至隐隐覺得,他那眼神中的游離或許并非完全是僞裝。顯然,喜怒無常的大佬沒讓他太好過,生活方式的劇變也帶去了很大的沖擊。

“創作”本身就是一種脫離常理的特殊狀态,一個人精神狀态不穩定時,往往反而能在創作上出彩。而演戲歸根結底也是創作的一種。

小鮮肉有青春加成,性格也比受更外放。那精致的五官做出憂郁迷離的表情,淚水說來就來,更多了一種輕衫少年般的脆弱之美。

受頓時倍感壓力。

可他已經決定了不能逃。

如果像攻計劃的那樣,随随便便糊弄一部,“慘敗”給大佬看一回,以後再去別處找回場子,确實可以帶來“我沒認真比,所以沒有輸”這樣的心理安慰。

然而,那對不起原作者,對不起影後,也對不起千百名工作人員的認真付出。

最重要的是,那對不起多年之前立志當個好演員的自己。

他不能逃,他要學習影後的态度,狹路相逢勇者勝。

但是這一次要想超過小鮮肉,他就必須抛棄以往所有的套路,置之死地而後生。

要外放起來嗎?

受相當懷疑自己外放的效果。

之前合作過的那個大導演也曾建議過他,該爆發時就要爆發,不要害怕大哭大笑。後來受的确嘗試了一次,從“無聲抽搐着痛哭”改為了“嚎啕大哭”,大導演尴尬地NG了幾條,最後說:“是我錯了,你還是別發出聲音了。”

他知道那是大導演最不滿意的一場戲。

此時距離影片開機只剩一個半月了。

受正苦思冥想着要如何臨時加訓、做好準備,攻卻給他帶回了一個新劇本。

攻:“我們公司的片子,不在外洩名單。男二號,很出彩。優先排你的戲份,一個半月剛好可以拍完。”

攻完全是來獻寶的。他預見到以受還不算穩定的知名度,去演了那部撲街片,事業會遇到一個低谷,所以花了心思另找了一部戲作為補償。

受下意識地就想拒絕,話到嘴邊卻沒有說出口。

攻為自己付出得太多了。自己決定做回演員,原本是為了在事業上走到攻的身後,為攻也做出一點貢獻,結果陰差陽錯,又成了拖後腿的。

受又對自己說了一次“不要逃”。事已至此,他要用別的作品把錢賺回來。

受:“好,我接。”

語氣中帶着與攻并肩戰鬥的使命感。

殊不知攻的腦子裏正在計算又要有多少天抱不着人了。

倆人四目相對,心裏都覺得自己實在是很愛對方。

養子向大佬拍胸脯保證,會讓贗品片子趕在正品之前上映并且大賺,還提交了一系列計劃,終于換來了大佬的點頭。

他在影視公司的管理層不再是空坐高位,手下開始有了可以使喚的人手。

只是如何接觸到核心機密,尤其是公司暗處的資金往來,他依舊毫無頭緒。

要深入內部,就必須幹出業績。

贗品開拍不久之後,公司就采納了養子的提議,提前拍攝了預告片所需的素材,放出了一版先導預告,還替預告買了一波流量。

此時距離片子上映還非常遙遠,就算是作為先導預告也實在太早了。業內只當這公司錢多得燒不完,沒人知道他們其實是為了在觀衆心中颠倒先來後到的次序。

當然,攻這邊的制片組也早早制定了對策。

票房可以撲,但名聲不能砸。

公司先前的作品就已經接連“撞梗”,陷入了好幾起輿論風波,不能繼續給公衆留下這樣的壞印象了。

所以,制片組表面上被對方打得毫無還手之力,私下裏卻已經秘而不宣地聯系上了英文小說的原作者,邀請對方來客串一個小配角。

片中有原作者出現,就有了官方認證的意味。日後追究起來,己方就占領了高地。

受剛剛完成臨時插隊的拍攝任務,那頭的正品片就迎來了開拍日。

他馬不停蹄地進了棚,身心上卻還遠遠沒完成調整,甚至連調整的方向都還沒找到。

第一天的拍攝就很不順利。

劇本中,受與影後這對離婚多年的前夫婦先後去過三次停屍房,看望女兒的屍體。第一次是在故事開始,第二次是在劇情中的矛盾爆發後,第三次則是在故事最後。

拍攝計劃中,這三場是集中在頭兩天的。

受蒼白着臉跟在警官身後走進停屍房,看見了已經等候在裏面的前妻。四目相對,倆人的神情都是瞬息數變,心中百感交集。

受的目光極其緩慢、幾乎是帶着畏懼地轉向了那具纖細的屍體。

憑着天賦和經驗,他可以不溫不火地過及格線。他知道如果自己像往常那樣演,多半也能過關。

可他心中焦慮,想從一開始就找到突破之法。

受踉踉跄跄地越過“前妻”沖向“女兒”,摸着屍體冰冷的臉頰,成串的淚水奪眶而出,大聲喊道:“貝貝!”

他破音了。

導演喊了“卡”,面色糾結。

影後則直接用“你這是咋了”的表情看着他。

導演:“那個……能不能少點戲劇化?”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