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第二日早朝, 也不知是誰将祝和玉帶着寶石想要讨好蔔兇,最後卻連蔔家大門都沒有近去的事情說了出去,現在朝廷中的文武百官都知道這件事了。
祝和玉本是和昨天一樣去上早朝, 可是他不知道為什麽, 走在路上總是能夠感受到別人異樣的目光,這種時候就算是傻子也能發現不對勁了。
他想要上前去與別人詢問一番, 但是每當他有要走近誰的趨勢,那些人就立馬避之不及地走開, 就像他是什麽髒東西一樣。
這樣的感覺讓祝和玉覺得十分不舒服, 一直到朝堂上, 他孤立地站在自己的位置上。
早朝的時間還沒到,衆臣三三兩兩聚集在一起,在低聲說着些什麽, 不時還有嘲諷的目光瞟向祝和玉,這弄得祝和玉真的覺得很氣悶,但是讓他拉下面子去問那些大臣們,他又不願意。
正在祝和玉獨自一人郁悶地站在自己的位置時, 李澤來了,他一進來就看到了形單影只的祝和玉,臉上瞬間露出了個大大的笑容:“哎呀哎呀, 這不是昨天在太尉大人家門口吃了個閉門羹的的常奉大人嘛。”
在場所有人的目光瞬間集中在了兩個人的身上。
祝和玉的臉色立馬陰沉了下來,他握緊雙拳,惡狠狠地看着李澤:“你怎麽會知道此事。”
李澤故作驚訝道:“我為什麽不知道,這件事京城裏面不是都傳遍了嗎, 難道祝大人還不知道?”
他說完之後還佯裝好奇地将他上下打量了一番,然後故作困惑道:“怎麽今日沒有見到要送給太尉大人的綠寶石了?真是奇怪了,難道被常奉大人藏在衣裳裏去了?”
他話音一落,周圍的人都快活地笑出聲。
祝和玉真的怒了,他大聲道:“放肆!李澤,我乃九卿之首,這就是你對上級說話的态度?”
李澤不屑地哼了一聲:“昨日你在朝堂公然站出來反對太尉,雖略不識時務,但也好歹算個直言進谏的忠臣,怎麽才回去就要備上禮物去讨好太尉大人?你這般當面一套背面一套的做法,實在是讓人不恥之極,你那死去的爹若是知道你做的這檔子事,恐怕要氣活過來吧。我李子濯與你這等人同朝為官,實感羞恥,世襲制度沿用數百年,我覺得是時候該改革一番了。”
“你……你……”祝和玉抖着手指着李澤,一時間竟然說不出反駁的話來。
旁邊人見李澤說得有些過了,于是有人出來相勸:“李大人,祝大人屍骨未寒,你這樣說也實在過分了些。”
李澤遂不再言語。
Advertisement
蔔兇和湯逸還未踏入早朝的朝堂,就聽到裏面有人批判世襲制度的話,兩人對視一眼,皆是驚喜,于是等裏面安靜下來之後,他們才漫步進去,有兩個人站在朝堂中央,直直看過去,竟就是李澤與祝和玉。
“你們在談論什麽?”蔔兇好奇地問道。
聽到蔔兇的聲音,各位大臣立馬都規規矩矩地站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場面霎時安靜了下來,唯有李澤與被方才他羞辱得面紅耳赤的祝和玉不為所動。
李澤對蔔兇笑了笑道:“也沒什麽大事,我不過是與諸位大臣調侃了一下新上任的祝大人而已,敢問旁邊的這位……”說着用目光指向蔔兇身後站着的湯逸。
朝中的其他大臣也都江目光放在了湯逸的身上,不少人在心裏猜測他的身份。
蔔兇道:“這幾日湯先生協助陛下處理政務,陛下說他做得很好,從今日起,他便來朝堂聽政。”
蔔兇既然已經說出,那麽就沒有誰敢出來反對了,衆人心中不喜,但想到他現在并無官職,也沒有确定說他一定會當丞相,既然他來了朝堂,那麽說明他們現在就有很多機會來對付此人了,到時候弄他個欺君之罪,永除此人,豈不更好?
想通之後,大臣們互相對視,都明白了各自的想法。
湯逸笑眯眯地對衆人打招呼:“諸位大人,今後還請多多關照了。”
旁邊的祝和玉見到根本沒有人在乎自己,又看到蔔兇輕而易舉得到了所有人的敬畏,而他看自己的時候如若無物,于是他心中越發覺得恥辱與不甘,對蔔兇的恨意也越發濃烈。
今日這些人給他的恥辱,來日他定要百倍奉還,而蔔兇,他只不過是個山野來的村夫而已,憑什麽有資格站在自己的頭上作威作福?
蔔兇,李澤,有生之年,他定要這兩人人死無葬身之地!
祝和玉轉身的一剎那朝蔔兇的方向看了一眼,蔔兇正走過他旁邊,并沒有看到他的目光,反而是另一個人,與他對上了視線。
祝和玉心中一驚,立馬轉身低頭,心中狂跳不已。
他感覺自己對蔔兇的殺意已經被湯逸看得明明白白了。
他仔細回想湯逸剛才和他對視的瞬間,兩人的目光都看到對方了眼中,湯逸的臉上帶着仿佛看透了一切的笑容,在看透祝和玉對蔔兇的恨意之後,他臉上的笑容反而擴大,臉上的笑容像個狡猾的狐貍。
今日的早朝,祝和玉一直魂不守舍。
他在心裏一直很擔憂,湯逸是蔔兇帶來的,那麽他肯定就是蔔兇的人了,剛才他看到了自己臉上的表情,那麽他會去告訴蔔兇嗎。
想到這裏,祝和玉覺得有些懊悔,早知道他就不這麽将所有的情緒都放在臉上了。
他又仔細回想昨天的事情,他十分想不明白,昨天的事情明明知道的人根本就沒有幾個人,怎麽今□□廷中的所有大臣都知道了。
難道他的家中有奸細?
這些事情都纏繞着祝和玉,讓他根本就無心聽政事。
期間他又頻頻将目光投向湯逸的方向,湯逸臉上的笑容一直沒有落下,無論別人說什麽,他都說好,也不發表自己的意見,他越發不明白這個湯逸的腦子裏到底是在想些什麽了。
其他大臣本來都準備好了今天無論湯逸說什麽,今日都一定要想話來針對他一番,奈何他不主動說話,大臣們看到蔔兇在,也不敢主動找他的茬,這被動的狀況讓大臣們的內心已經開始焦躁了起來。
不過很快對他們來說的一個好消息來了,一個武官站出來禀告道:“南邊江天成已經順利讓那裏的叛軍首先動手了,現在南邊叛軍已經主動挑釁我大夏,江大人已經首先派人去北方叛軍那裏求援兵,北方必會回絕,現在只望陛下早日派人出兵讨伐南方叛軍,此戰應當速戰速決。”
蔔兇因為昨天吳常侍去找他的事情,所以一直不在狀态,再加上他原本也不太管政事,所以索性也就放空自己了,反正別人也看不出來。
然而當他聽到“出兵”二字的時候,腦子立馬觸電般清醒過來,打仗之人一向對這方面的事情最為敏感。
他猛地轉頭看向那個報告的軍官,剛想出口質問這件事怎麽不先通知他這個掌管全國軍務的太尉,就猛然想起來昨日他并沒有處理政事,或許正是因為自己的一時疏忽,所以才會導致他耽誤了正事。
蔔兇心中後悔,遂将自己狀态調整過來,全身心投入今日早朝的內容中來。
見計劃順利實施了華懷允十分高興:“沒想到江愛卿這麽快就能做到了,至于何時出兵,蔔愛卿征戰多年,經驗豐富,想來定有自己的想法,不知蔔愛卿你意下如何?”
他見自己要離開了,竟然這麽開心嗎?
蔔兇明知道華懷允開心定只是因為離一統天下又近了一步,但是他想到了昨日吳常侍對他說的話,想到他離開之後吳常侍就要讓華懷允去和女人傳宗接代,想到了伺候在他身邊的那些越發貌美的宮女,他還是覺得不開心了。
他控制住自己壓抑的情緒,讓自己淡定自信的一面露出來,他道;“此戰确實應當速戰速決,否則一旦北方前去協助,那麽事情必定會變得更加麻煩了,臣請陛下準許臣調兵五十萬,前去讨伐。”
華懷允頓了頓,問道:“何日可以出發?”
蔔兇心中默想了一下道:“三日後。”
“這麽快?”華懷允有些驚訝。
朝中不少大臣聽着這個消息後立馬忍不住暗暗歡喜,蔔兇一走,他們在這朝堂就沒有後顧之憂了。
蔔兇沒有回答,他原本立馬就可以出發,奈何朝中若是沒有他鎮着,華懷允一人恐應付不了這麽多老奸巨猾的大臣。
想到此,他看向湯逸,頓時醒悟,湯逸不正是為此而來的嗎,憑着他這幾日的觀察,湯逸在處理政務方面,确實是一把手,想到此他決心已下,便也不再猶豫,他當即就走到朝堂中央。
“陛下,在出征之前,臣請提湯氏一族後人湯逸為丞相,與陛下共理政事;提少府李澤為禦史大夫,監察百官;臣此行一去,不知何時能回,留守國內之并恐無人管轄,變成民害,臣請陛下定要派人嚴加管束,各類訓練不可松懈,此事不宜拖延,望陛下今日就讓二位大人上任。”
此話一出,滿座皆驚。
剛才還在心中暗喜的大臣們頓時變得咬牙切齒:他們怎麽忘了,蔔兇連鮑鴻軒都除去了,又怎麽會給他們嚣張的機會呢。
湯逸對于蔔兇的這番決策百感交集,最後還停留在了敬佩之上。
他湯逸能當丞相,是他意料中的事情。
而李澤此人,遍觀群臣,湯逸竟然想不出一個比他要更适合當禦史大夫的人來了。
李澤多日前獻計使大臣們捐出財産,雖然失敗,但最後他毫不猶豫将自己能拿出來的家産都拿出來了,足以看出來他的清廉品德;曾經他在鮑鴻軒百般強權之下,也依然是站在陛下這邊的,也足以看出來他寧折不屈,心向正義;今日又聽得他對世襲制度頗為不滿,更是契合了蔔兇想要改革世襲的想法。
選李澤當禦史大夫,雖看似巧合,但實際上恐怕早已在蔔兇心中思量了許久了。
湯逸心裏是服氣的,雖然他知道蔔兇提拔李澤的另一個原因就是為了抑制自己當了丞相之後不能過于膨脹。
而讓陛下掌管國內軍政,這是在提醒群臣,另一半兵符現在在陛下的手裏,就是為了提醒有什麽不臣的想法的大臣,在不聽話之前,先想想他交給陛下手裏的軍隊。
蔔兇真的是每一步都為陛下給想到了。
湯逸想到了自己聯合吳常侍要削弱蔔兇的事情,良心竟然覺得有點痛呢。
衆人尚還在震驚當中沒有清醒過來,群臣當中就有一個人站出來反對。
“陛下,臣以為太尉所說之事萬萬不可!”
衆人頓時将将目光集中在了那個發出聲音的大臣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