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衆人朝發出聲音的人望過去, 那人原來正是九卿之一的治栗內史孫伯,他抱着笏板,吹胡子瞪眼地走到大殿中央, 看起來對蔔兇剛才的提議十分不滿。
他乃是朝中資歷深厚的大臣了, 原先鮑鴻軒在朝中作亂的時候,他也算是站在祝德澤那邊反對鮑鴻軒的那一撥人, 華懷允得以掌政之後,封賞了他不小的爵位, 現如今祝德澤已經死了, 他就成了老臣之中最有威信的人了。
華懷允方才只聽了蔔兇的的建議, 還并沒有做出答複,他見孫伯有話要說,便溫和道:“孫愛卿若是有話, 就盡管說罷。”
孫伯道:“丞相與禦史大夫之位實屬三公,乃是我大夏朝廷中最重要的官位,人選的确立,關乎我大夏的繁榮昌盛, 怎麽就能讓太尉大人張口就确定了這兩個官位的人選?況且我聽說這兩人平日與太尉的關系頗為親近,臣可以猜測,難道太尉大人是将朝廷當成自家的朝廷了嗎, 想廢誰便廢,想立誰便立,當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他話說到後面,便意有所指。當年蔔兇潛伏在鮑鴻軒身邊的時候, 迫不得已被鮑鴻軒收作了義子,他這麽一罵,便是将蔔兇和鮑鴻軒歸為了一類人了。
朝中大臣雖然表面上低頭不語,作瑟瑟發抖狀,生怕蔔兇因此而牽連他們,不過實際上在他們心裏偷笑,各個都在稱贊孫大人罵的好,罵出了平時他們一個也不敢罵的話。
蔔兇倒是沒有覺得生氣,當年他做鮑鴻軒義子的時候,明裏暗裏這樣的罵名他聽了習慣了。
一般聽到罵他的人,他非但不會覺得生氣,反而還會在心裏欣賞這些敢罵他的人。那些罵過他的人,都被他一個個給記了下來,若是有真才實學的,他就在暗中将他們收做了自己的心腹,或是在除掉鮑鴻軒之後一個個重用他們。所以敢于站出來說實話的人,他一般都是很欣賞的。不過今天孫伯罵他的話,他确實是不認的。
他在腦中思緒了一番,正想着到底要怎麽開口,才能讓別人真心的服氣他的決定,而不是屈服于他的強權。沒想到華懷允卻是十分生氣地搶在他之前開口說話了。
華懷允道:“孫大人為何說此誅心之言?朕難道沒有與諸位說過,太尉早就是朕之心腹,他在鮑賊身邊忍辱負重整整五個春秋,最後一舉殺賊,助朕奪回江山,還我大夏一個清明的朝廷,如今政治清明,百廢俱興,各位大人敢在朝堂直抒己見,難道不是蔔愛卿之功勞?爾等怎敢将如此聖賢之人比作亂賊?若他真是亂賊,那朕豈不成了亂賊之首?孫愛卿今日所言,不僅傷到了太尉,更傷到了朕,望卿日後三思而後言,否則朕實無法忍受。”
孫伯被說的吶吶不敢言,剛才還挺腰直背、氣勢如虹的模樣,頓時像個洩了氣的皮球:“是臣說話不經腦子,陛下,臣錯了,太尉大人,方才是我胡言,還望莫要見怪,下朝之後,老身負荊請罪,只望大人寬宏大量。”
方才蔔兇在聽到華懷允開始說話的時候,驚訝地微微瞪大眼睛,看着突然口若懸河的華懷允,他的心中産生了獨特的感覺。
他還是第一次看到他的小陛下如此生氣的模樣。看到他這麽為自己說話,毫不猶豫站在自己這邊,蔔兇沒有直接表态,但是嘴角抑制不住勾起的弧度還是出賣了他。
孫伯後來給他道歉,他也馬上就很愉快地接受了,一點也沒有介意的樣子,不少人看到他的模樣,心中倒是敬佩起他的大度來,就連孫伯也為自己剛才說的話臉紅了三分。
雖然罵人這點孫伯承認他是不對了,但是丞相和禦史大夫之位的人選他卻沒有要退讓的意思,不過他站出來說的時候,聲音卻沒有剛才那麽激烈了,說話的語調也是詢問式的,其根本,就是想知道,憑什麽是這兩人。
蔔兇正想要解釋的時候,華懷允卻制止了他:“憑什麽是這兩人,想必除了孫愛卿之外,其他的大臣心裏也是這麽想的吧。”
Advertisement
底下有不少大臣看到此事并不算是蔔兇□□,似乎還有商量的餘地,于是就陸陸續續有人站出來。
“并非臣等不服太尉大人決策,只是三公事關國家大事,不能如此兒戲,所以臣等謹慎些也是為了國家啊。”
華懷允一笑:“朕之朝堂,理應都是全國上下最聰慧之人,怎麽今天卻全都表現得如此愚鈍的模樣,就連這點都沒有想通?”
被年輕的華懷允這麽說,許多人十分不服氣,有人道:“既然陛下說得如此有道理,那還望陛下為臣等解惑。”
蔔兇随着衆人的目光看向華懷允,想要看看他的小陛下會怎麽說。
他覺得,今天的他看到了華懷允與以往完全不一樣的陛下了,他是這麽自信,耀眼,就像一個真正能夠獨當一面的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