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大結局
大臣們回家閉門思過三個月的期限, 正好在華懷允與蔔兇醒來的這一天結束了。
他們回到這個世界的第二天,早朝如期開始,新舊大臣齊聚一堂, 朝堂中有這般生機勃勃的景象還是第一次有。
新舊大臣與蔔兇手下的武将, 共同組成了朝堂上的三大勢力,明面上是誰看誰都不順眼。
不過, 有句話說得好,沒有永遠的敵人, 只有永遠的利益, 邊關北方入侵的危機, 讓他們達成了共識。
蔔兇和華懷允回來後,知道了湯逸的計劃,于是他們就順其自然地繼續表演下去。
在早朝上象征性地吵了幾天之後, 他才“勉為其難”地答應再次出征,還假裝提了很多要求,赦免貪污之罪,放出他的家人, 以及保留太尉之位,華懷允再裝作不是很情願地允許了。
舊大臣們樂得在一邊看戲,還一直以為自己是在後的黃雀。
這次出征, 兩人沒有了之前的諸多矛盾,過程也就沒了之前的決絕,反而是纏綿了許多。
就在出發的前一天,江安終于想起來之前蔔兇派給他的那個任務, 于是半夜爬起來去找蔔兇報告了。
“将軍,您要找的皇家血緣,我們已經找到了。”
蔔兇立馬從座位上站起來,立馬讓江安帶他去看人。
孩子确實是皇家的,往上追溯,這個孩子是華家的一位藩王的孩子,因為戰亂流落民間,與華懷允的血緣雖然隔得有些遠了,但說到底還是一脈傳承的。
他想找一個孩子,是想讓培養這個孩子繼承皇位,這樣他們也不用再受子嗣問題的困擾,可是他不知道,自己這般自作主張,華懷允願意嗎。
最後他自私了一把,命人在他離開後将孩子交給華懷允,讓華懷允來做決定。
接下來就到邊關了,要說起鄭元青,蔔兇發現這個家夥還真不是可以小瞧的。
戰場上縱橫了多年,他第一次覺得自己遇到了個棘手的對手。
Advertisement
沙場狂風肆掠,蔔兇橫刀立馬,身後豎起的大夏旗幟随風而動。
“鄭元青,大夏乃是正統,有上天庇佑,你北方遲早要收歸我大夏,你不如現在就投降,随了我蔔兇如何?”
鄭元青冷笑一聲,計由心起,張口便說道:“若想要我投降,除非你反了華懷允自己稱帝,否則就別做夢了。
他這樣說,只是為了挑撥華懷允和蔔兇的關系,讓他們互相猜忌,然而沒想到,他這番話,沒有挑撥到大夏的帝将關系也就罷了,反而将自己這邊的人和自己的關系給挑撥了。
張淄真的手下很快就将他這句話給報告了上去,張淄真聽後果然怒了,再加上近來連連勝仗,讓他早就覺得大夏百萬雄兵也不過如此,蔔兇更是不值一提,于是就聽信了底下鄧天楊與張少東等人的讒言,要将鄭元青捉拿斬首,三軍統領的位置交給了他的侄兒張少東。
鄭元青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哀嘆了一聲:北方會亡,非我不如蔔兇,讒言誤國啊。
說完這句話,他立馬收拾了東西,帶着能帶的東西,連夜投奔了蔔兇。
蔔兇看着鄭元青笑出聲,上去親切地拉着鄭元青的手:“歡迎鄭大将軍,歡迎歡迎。”
鄭元青的心情就不是那麽好了:“蔔兇,這裏我只信你,你給我個承諾,踏平北方之後,絕對不會追究我,我便心甘情願随了你。”
“好,”蔔兇沒有一點猶豫就答應了,他叫來了三軍将士,當衆說道,“諸位見證,鄭大将軍心甘情願入我大夏,那便是将功抵過,事後絕對不會追究他曾經的任何事情。”
就這樣,民間傳說的戰神與小戰神第一次聯合在了一起,兩人合作竟然意外地契合,一三五你打,二四六我打,周日休息慶功宴。
這下北方的人哭了,自從鄭元青叛逃,張少東接管三軍之後,北方就再也沒有勝過一次,每次打仗都是被無情地碾壓,無論是蔔兇來,還是鄭元青來,一次比一次慘。
張淄真與張少東等人,因為自己的輕敵與自大,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蔔兇與鄭元青兩人聯合在一起之後,就沒再吃過敗仗,短短兩個多月就打得北方再也爬不起來,最後以北方投降作為結尾。
接下來就是班師回朝,張淄真等壓回京城等待陛下發落。
到朝堂上,華懷允聽到鄭元青的功績,便毫不猶豫地封了他一個大将軍的職位,在武将中,地位僅低于蔔兇的太尉之職,這倒讓他十分意外,同時也十分驚喜。
張淄真與張少東被處死,有才能只能繼續被大夏重用,其餘人被貶為大夏平民,不做追究。華懷允處理得十分溫和,因此也得到了不少人的尊敬。
之後派遣官員統治南北方,都不屬于蔔兇等武将的管理範圍了。
外亂解決之後,大夏官員們又開始發揮他們的傳統美德:看你不順眼之就想找你茬。
其實說起來,他們也是挺慘的了,這次回家反省三個月,回來之後,職權被憑白削弱了一半,家裏的財産也大半被收歸了國庫,心裏不順,自然看什麽就不順眼
某天早朝,某舊大臣站了出來道:“陛下,當時戰場上鄭元青那厮說,他若投降,除非蔔兇稱帝,微臣鬥膽猜測,難不成太尉大人真的有反心?不然後面他鄭元青怎麽說投降就投降了?”
底下其他大臣紛紛附和,覺得他說得十分有道理啊。
鄭元青覺得很心塞,自己當時為了離間別人的話,沒想到反複把自己人給離間了兩次。
他真的覺得自己是無辜的啊!
華懷允當然是不相信蔔兇會造反的,其實底下那個說這樣話的大臣也不太相信,他這樣說,只是為了膈應一下陛下和其他人而已。
有事端就有吵吵,有吵吵就有人想動用武力,但是有蔔兇在,現在又多出了個鄭元青,這個天下,只要他們不想打,那麽就注定沒有誰能夠有本事打得起來。
所以到了最後,大家都只能吵吵了。
吵吵歸吵吵,這個江山,終于還是穩定下來了。
又過了幾年,李賜因為功績卓著,被提拔到朝廷來。蔔兇讓人找來的那個皇家血緣的男孩,也被立為太子。其中免不了多少争議,但是最終還是沒人能夠反對成功。
每日上完早朝,身為三公的湯逸,蔔兇,李澤都會到皇宮中協助陛下共同處理國政,等處理完那些國家大事之後,自然就是蔔兇與華懷允的私人時間了。
李澤這個小懵懂,一開始只是感到十分疑惑,為什麽每次處理完政事後,湯逸就拉着他走了,而陛下總是要和蔔兇多處一段時間。
直到有一天,他因為一件小事情中途折返,結果在一處走廊下,看到了一副場景。
景色秀麗的花園,正是新葉冒出,花瓣飄落之際,樹下的石凳上坐着兩人,一個在讀書,一個在看讀書的人,花瓣晃晃悠悠飄落在看書人的肩上。看書的人是華懷允,旁邊的另一人是蔔兇。
這樣唯美淡雅的場景,任誰看了,都會不由地會心一笑。
陛下和太尉大人的關系還真是不錯呢。李澤再心裏這樣欣慰地想着,突然,他臉上的表情僵住,嘴巴大大地張開,眼神中滿是難以置信。
花瓣落下之後,蔔兇的視線轉向花瓣,同時手也伸了過去,臉不自覺地湊近了些:“有東西掉在你肩上了。”
“什麽?唔……”華懷允下意識側頭看了一眼自己的肩膀,剛想擡頭問,就和蔔兇的唇瓣觸碰在了一起,蔔兇望着他,什麽也沒做,就讓華懷允不好意思地紅了臉。
華懷允意識到自己臉上發燙,便立馬拿起手上的書擋住了自己的面容,同時也擋住了逐漸加粗的呼吸。
蔔兇将手緩緩伸向他耳旁的頭發,順着他的發絲,緩緩滑落,直到心髒部位,方才停下來。
華懷允不敢動。
感受着手下砰砰跳動的心,他嘴角也漸漸揚起,一個壞主意突然從腦子裏冒了出來。
“陛下,臣想聽你念書。”
華懷允遲疑地放下書,蔔兇的話是沒有問題了,可問題就出在,為什麽他放在自己胸口的手還不放開?
迎着他懷疑的目光,蔔兇淡定地用正直地眼神回望着他。
“好吧。”華懷允妥協了,他低頭看着書,逐字念了起來,“吾日三醒吾身,為人謀啊……”忽然他感到脖頸上傳來一陣戰栗,手上一軟,握着的書掉落在地上,若不是蔔兇抱着他,此時他說不定早已經滑落到地上。
“陛下,怎麽不念了?繼續,臣還沒聽夠呢。”旖旎的場景,使人沉迷。
“混蛋……”華懷允雙手攀附着蔔兇的肩膀,上仰着的臉望着天空,眼神逐漸迷離。
後面的諸多不可描述的場景李澤是不知道了,到這裏,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就已經到了極限,他捂着自己的臉,默默地跑開了。
現在他終于知道,為什麽陛下會立一個遠親血緣的男孩做太子了。
他知道了陛下和太尉的這個天大的秘密,聯想起之前湯逸和吳常侍的各種掩蓋,他立馬就明白了,這兩個人恐怕早就知道他們的關系。
他也沒有去找人對峙,陛下和太尉大人是一對的這件事在宮裏的一部分人中,變成了公開的秘密。
很快這個宮中公開的秘密,就變成了朝廷中公開的秘密。
事情的起因,還要從李賜說起。
李賜被蔔兇調到京城之後,親自上門拜訪,并且要求見蔔兇的愛人,自然是沒有見到,他也不好光明正大地說出自己的愛人就是陛下,所以他只好推脫沒有。
李賜不信他的話,為此他暗中觀察了蔔兇一段時間,發現蔔兇真的除了進宮之外,平時就在家裏呆着,看樣子是真的沒有任何情人。
李賜便對蔔兇展開了公開并且猛烈的追求,事情弄得人人皆知,不過這個朝代雖然古老,卻并不算封建,就連聽到這個消息的不少百姓,都是支持的。
畢竟蔔兇已經老大不小了,卻依然沒有成親,大家都希望他幸福。
朝堂上的大臣嘛,雖然也嚷嚷兩句有傷風化,但實質是對蔔兇是什麽影響也沒有。
在李賜這場對蔔兇的追求中,最氣的有兩個人,一個是蔔兇的母親蔔原氏,天天看到李賜就跟看到瘟神似的,好幾次都親自用掃帚将李賜趕出家門。
另一個自不用說,就是咱們的陛下了。
聽到李賜公開追求蔔兇的消息,華懷允氣得牙癢癢,之後好幾天都特地多留蔔兇在宮中。
蔔兇也沒有隐瞞,順勢就将曾經李賜對他告白的事情說了出來,這回陛下的醋瓶子徹底打翻了,整個皇宮都飄蕩着一股濃烈的醋味。
蔔兇對李賜的告白無感,但是對華懷允吃醋的樣子卻覺得很有趣。
忍了幾天,華懷允終于忍不住了。
這天,蔔兇陪了華懷允幾個時辰就要離開,華懷允不幹了,他拉住蔔兇,委屈道:“今天晚上留下來吧。”
蔔兇一臉正色:“不行,陛下,咱們不是說好了嗎,等倒江山逐漸穩定後,咱們才能慢慢公開關系的。”
“朕覺得現在時機已經到了,是時候公開了。”
“唔……那好吧。”
說是公開,其實也沒有那麽光明正大,只是第二天,不少人得到消息,陛下昨晚與蔔兇同寝。
然後在早朝的時候,陛下将李賜調去遠方修堤壩了。
正所謂眼不見為淨。
然而李賜很快就修好了,又回來了,又開始追求蔔兇。
鄭元青在一邊看着哈哈大笑,直嘆咱們太尉大人桃花源真是不錯。
華懷允又雙叒叕吃醋了,這回還對蔔兇生氣了:“你為什麽不拒絕他,你明明已經有我了!”
蔔兇十分無辜地攤開雙手:“我拒絕了啊。”
“若不是你拒絕得不夠堅決,他怎麽還會整日追着你?”
陛下越想越氣,甩身走了。
隔日就以李賜“修堤壩有功”為由頭,賞賜了他一座宅子,只有知道蔔兇和陛下關系的人才知道,那個宅子,是全京城離蔔兇家最遠的一間。
之後在朝堂上,蔔兇的工作又被華懷允各種挑刺,本來嘛,蔔兇就不怎麽擅長處理政務,他的專長就是打仗,現在被這麽找茬,于是脾氣也上來了,兩人天天就你刺我一句,我回你一句。
這樣的生活,整整持續了小半個月,這小半個月,對整個朝廷的大臣們來說,簡直度日如年,堪比地獄般的生活,他們整日戰戰兢兢,每天上早朝都要縮着個腦袋,生怕被陛下和太尉之間的戰火波及。
許多大臣十分恐慌,不是怕陛下滅了功高震主的蔔兇,就是怕蔔兇歹心一起造反了怎麽辦。
現在他們也不吵吵了,整日憂心忡忡地想着怎麽恢複陛下和蔔兇之間的關系。
下朝之後,大臣們去找湯逸,集體哭訴道:“丞相大人吶,您快想想辦法吧,這樣的日子我們實在過不下去了,要麽準了我們告老返鄉的申請書,要麽讓陛下和太尉大人別吵了,不然明天我們就稱病不朝,您看着辦吧!”
湯逸能怎麽辦,湯逸也很無奈啊,于是他去找來了自己的基友團,吳常侍和李澤二人。
湯李吳三人又悄悄叫來了李賜,直接把真實情況告訴了這個□□小子。
“這件事都是因你而起,現在他們兩個這樣,也不是個辦法,你小子要負責。”湯逸說道。
李賜還沒有從震驚中回過神來,就聽到丞相大人對他說這樣的話。
想到自己的情敵居然是當今陛下,李賜縮了縮脖子,弱弱地說:“我也不是故意的啊,原先我以為太尉大人是獨身,但沒想到他真的有心上人,而且還是……可是我、我也沒辦法呀。”
幾人相視絕望。大臣們同樣絕望,因為他們真不敢就這麽罷工啊。
後來陛下和蔔兇總算和好了,起因是因為陛下染了傷寒,病了幾天,不能上朝了。
大臣們可歡天喜地了,總算不用上朝了。
蔔兇聽到陛下病了之後,立馬衣不解帶進去照顧了幾天。
等華懷允病好之後,兩人的關系反而更近了一步。
大臣們見到和好的兩人,心裏總算松了一口氣,原本天天找茬想吵吵的那一撥人也不敢繼續挑撥陛下和蔔兇的關系了,畢竟那樣的日子他們再也不想經歷了。
既然不能找茬也不能幹壞事,那好吧,只能一心工作,為國效命了。
這就是可憐的大臣們在陛下與三軍統領蔔兇的壓迫下,苦苦掙紮的故事。
這就是,一個盛世開始前發生的故事。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