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太學12
不管王勒是怎麽威脅沈初的,沈初還是照樣按照自己的計劃将朱子注解版《中庸》《論語》和《孟子》抄了出來,《論語》一萬來字,《孟子》三萬來字,都算字數多的了,再加上是毛筆寫,實在不人道,沈初便在書店買的光潔版本,只抄了重要的注解。
等到朱子注解版四書都完成,太學的年末考核也迫在眉睫了。
考核定在臘月初十,考核完後就放假了,只須過三天再來太學看考核等次就可以,其中考核為上等的會放榜張貼出來。
汴京城現在到了大冬天,可還沒下過一場雪,幹冷得不行,沈初從最開始的抓緊時間抱佛腳,到後來巴不得早點考完,早完早了事,這樣他還能在家裏成天抱着圍爐貓冬。案幾上鋪上一層棉被,裏面放着一個炭爐,懷裏抱着又暖和又肉乎的胖崽牌手爐,這樣的日子不比在太學四面漏風的學室裏美多了,整天穿得跟只熊一樣,感覺自己走都走不動了。
在沈初眼巴巴的期盼下,終于到了考核的日子。這天大清早,沈初穿得跟個球似的,沒辦法,自從生下崽崽後,他好像比以前更畏寒了些,尤其這樣連雪都下不下來的幹冷的冬天,對他來說實在難熬。
大清早打開門,發現竟然撲簌簌下了鵝毛大雪,沈初頓時興奮起來,從被窩裏把自己的胖兒砸挖出來道,“崽崽,下雪了!”
崽崽揉了揉眼睛,不高興道,“崽崽要睡覺覺——”突然像被開啓了機關一樣反應過來,整個小身子跟條魚一樣彈起來,“啊啊啊,下雪了!崽崽要去堆雪人!”
“哎哎哎,把衣服穿上,別着涼了。”
聽到動靜的李雲娘趕過來,接過給崽崽穿衣服的活路,打發道,“今天要考核呢,快去用早飯別耽擱了。”
崽崽也跟着懂事地點點頭道,“嗯嗯,爹爹快去太學考核,考完後回來陪崽崽堆雪人!”
沈初哭笑不得,點了點崽崽的小鼻子,“瞧把你能的。”在一大一小的眼神催促下,去用了早飯。
李雲娘給他做了一大碗陽春面,上面卧了兩個荷包蛋,味道自是鮮美極了,就是吃完有點撐得慌。沈初有些無奈,他娘是怕他餓着了沒力氣考試呢——
今天考核就是作一篇文章,但是要考足足一整天,中午也不能離開考場,學生自帶幹糧,還不能提前交卷。
沈初在商城兌換了外表看不出異樣的保溫盒,下面一層裝上熱水掩人耳目,裏面裝着李雲娘準備好的香噴噴的飯食,有米有菜有肉,還有一湯,簡直可以算是奢侈了。
像是範雍和他們院子裏的陸生、李生、張生他們,就能帶些幹糧,範雍那還有李雲娘送的鹵肉和鹹菜,算是很豐盛了,還有些書生就只能啃幹癟癟的饅頭。
不過在夫子看來,考一天用點幹糧算的了啥吃苦,像沈初這也還自帶熱湯熱菜才是驕奢淫逸。
用完早食,背上帶有次元空間的竹筪子,裏面裝着筆墨紙硯和飯盒,再親親崽崽的胖臉蛋,沈初便撐着油紙傘出發了。
在門口剛好遇上了範雍。範雍瞧他一身白衣,披了一件披風,在天地大雪間眉目如畫,不禁有些晃神。不禁搖搖頭,覺得自己也太着相了些,心裏暗暗唾棄自己,想着以沈賢弟的才學,豈是這膚淺的皮相可以比拟的——
太學有專門的考場,每人有一個小隔間以免互相打擾,雖然這小隔間相當之小。
沈初看了看自己周圍的考生,都是不太熟的,他入學才半年,實際上認識的人也不多。
鐘聲響起,學監檢查考場,執教與學生們發放試卷。
拿到試卷,看到上面的題目,沈初是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題目是根據自己對“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理解,作一篇文章。意料之中在于,這類考核通常都是引經據典,給一個很寬泛的範圍,讓考生作一篇文章,從而看出考生的水平。
意料之外則是,沈初沒想到這麽簡單粗暴,直接來了句《大學》裏面太學裏的書生大家耳熟能詳的,準确來說這句按照《大學》裏面的說法,實際上還是引用的湯之《盤銘》。沈初以為,為了選拔參加科考的學子,至少得和關乎民生社稷的實際結合一下吧,沒想到還是這麽簡單粗暴。
不過這大概也是考核學子功底之處,天下學問,若要科舉入仕,能否學以致用于天下社稷,又如何致用,這才是考驗學子之所在。
夫子能教學生學問,有些好的夫子還能結合天下大勢或典型案例進行教導,但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至少對于科舉來說,學問不僅僅只是為了學問。
既然如此,沈初覺得這破題也大概要分為三層,一層是對此句出處進行點明,第二層是對此句的涵義進行解讀,第三層則是對此句的致用進行論述。
第一層最為簡單,第二層看似不難,但既要解讀得準确,又要有深度,最重要的是對第三層致用作好理論鋪墊,就不算簡單了;而第三層,則最能看出學子是否适合入仕,能否成為國之棟梁。
當然,在這種治國平天下的應用邏輯之外,若是文章的确做得辭藻異常華麗,帝王和考官都舍不得這一紙文采,自也是能被錄取的,但空有文采,可能在詩詞作賦一途能有建樹,但能治國平天下的可能則少之又少。
沈初先簡單打了草稿,寫完該句出處後開始解釋涵義。而涵義也分為兩層,一層是原有的字面之義,湯以人之洗濯其心以去其惡,如沐浴其身以去垢,能一日有以滌其舊染之污而自新,則當因其已新者,而日日新之,又日新之,不可略有間斷也。(注)
第二層則不僅限于對個人的反省與自新,還在于時勢的變化,天下大勢亦日日新、又日新,所以其後便是“作新民”,亦有“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是故君子不能固步自封,治國平天下亦不能固苛守舊。但如何理解最後“君子無所不用其極”,這局到現代都已經幾乎快曲解原意了,經常都是指為達目的不擇手段,而字面涵義也是君子在任何方面都盡可能自信,但完全沒有充分的說服力。
沈初想着,如果用現代馬克思的生産力來解釋這句話其實就很好理解了。在古代語境中,天下學子一心想要科舉入仕,以為入仕後便能實現自己治國平天下的抱負,而入仕用現代的話來說是政治,是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如果用“君子無所不用其極”來落腳,的确很違和,明顯所謂中庸之道更為符合,當熱,在現代中庸之道也産生了被曲解的意思。
但是如果放在生産力語境,社會生産力的一丁點進步,便是這個時代真正的進步,如鐵器在春秋、造紙術在漢代、活字印刷術在宋代,乃至□□、指南針,以及蒸汽在工業革命時代,互聯網對現代,以及量子宇宙理論與宏觀宇宙理論的大統一、人工智能、宇宙航空、生物醫藥對未來,對推動整個人類文明進步的意義非同凡響。
所以君子無所不用其極需要在《大學》的語境裏談,所以正心誠意致知格物,在人類未知和未到達的領域裏,再往前進一點點都是如此的困難,不用其極又如何站在現在的時間點推動人類向未來前進,又如何真正的治國平天下。
如此一破題後,沈初再往後致用就不難了,他對如今天下大勢進行了概要的分析,畢竟作為穿書者,把書裏的世界觀、大地圖和大綱簡單地屢一下,對他來說并不難,然後點出幾個對于雲夢王朝來說最為迫切的問題,一個是雲夢王朝與北胡、西戎、東夷、南蠻的關系,一個是國家的財富稅收,再一個是選才用人之道,此外還有諸如農田水利、百姓生計,在如今雲帝時期,又有什麽新形勢,又該如何自新。
等到沈初寫完考題,認認真真謄抄完畢時,離結束時間也不遠了,他連帶來的飯也沒來得及吃,但也沒覺得餓。寫了一天的毛筆字,精神又高度緊張,感覺人都快虛脫了,但大腦卻興奮的很。
鐘聲響起,監考的執教們把考卷一一收走,考生們也絡繹離開考場。所有考生都有的一個壞習慣,就是考完後互相對考試答卷情況,雖然作文章,他們也能讨論個子醜寅卯出來。
除了少部分不學無術,連大學都背不熟的,壓根不知道這局出自哪裏,也不知道是什麽意思意外,大部分考生對自己答的都蠻有信心。畢竟這局都耳熟能詳,要答出出處和涵義都不難,然後根據自己理解作一篇文章,就是見仁見智了。
不過考完後大部分考生心情都很不錯,至少在出成績這段時間不用煩惱了。當然,按往年的節奏是要來年開學後才公布成績,這樣大家還能過個好年,只是這次涉及恩科名額,便提前公布了,到時候就是有人歡喜有人愁了。
※※※※※※※※※※※※※※※※※※※※
注:引自上海古籍出版社朱子章句。
崽崽日記:作者讓崽崽告訴大家,除了引用的,其他非引用的都是作者瞎掰,大家看過忘了就好——
崽崽:冬冬你這樣不會教壞小孩嗎?
(渣作者:最近都十二點以後補完存稿,早上還要上班,人都快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