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第十一小時

三人跟着王鵬建的送葬隊伍走了一陣兒,劫煞的氣息雖然濃重但似乎并沒有其它人造成影響。

送葬隊伍自然不好上去搭話了,隊伍目的地是墓地,三人更不能一直跟到那邊去,王凱旋幹脆就又把紙靈放出去貼在了棺材上,算是王鵬建下葬那邊也多了一只眼睛時刻看着。

吳嘉和張安彥,王凱旋就又返回小區,送葬來回大約也就是幾個小時的事情,張玉,王鵬建,加上劫煞全都出在小區內,吳嘉尋思小區裏可能還有什麽線索。三個人就又在小區四下查看了一下,一邊尋找蛛絲馬跡一邊等着王鵬建家人送葬回來。

這一次卻再沒找到任何線索,吳嘉不死心的幾乎貼在地上一棵草一棵草的找過去,卻都一無所獲。最終又回到了劫煞所在,這次的疑問又多了一個,這個鏡子是何人為何埋在這裏的?

因為之前吳嘉說熟悉的事情,張安彥不讓吳嘉靠的太近,吳嘉只能站在張安彥後面歪着身子往坑裏看,洗塵雨也沒有把劫煞的氣息洗刷幹淨。

吳嘉想了想說道:“如果彥哥猜測的正确的話,王鵬建和張玉的死應該有直接的關系,而張玉回來作祟的對象和目的也就清楚了。但是現在王鵬建已經死了,洗塵雨沒停,劫煞也還在,中間是不是還有些問題?”

王凱旋說道:“死因,張玉的死因還沒清楚,張玉心裏還有冤,王鵬建的死不足以平息他的怨氣。”

吳嘉點點頭,“而且,王鵬建是司機,這一點雖然現在還沒搞清楚,但是和那條路一定有聯系。如果鏡子是張玉埋在這裏的,那他是做好了死後要來找王鵬建的打算?”

張安彥搖頭說道:“不對,鏡子是劫煞,不是附身。”

吳嘉明白張安彥的意思,自古以來,人們都渴求氣運,無論好壞,好的求來升官發財,壞的用來害人,但正是因為求而不得才讓人們趨之若鹜。尤其是劫煞這種大兇之氣,如果張玉只憑借想害死王鵬建的決心去死,并想引來劫煞幾乎是不可能。

張安彥沉默了一會兒又說道:“有誤區。”

吳嘉和王凱旋同時疑惑的看向張安彥,張安彥解釋道:“陳青岐是誤區,王鵬建也是誤區。按照推測,王鵬建害死了張玉,但在張玉死的那一天晚上,王鵬建不可能在張玉旁邊推他,張玉也不可能離開屋子裏。王鵬建是人不是神,那天晚上他害不死張玉。”

張安彥說道這裏,吳嘉突然明白了他的意思,插嘴道:“剝掉誤區,除去不可能的,剩下的一定是真相!”

“張玉從樓上跳了下去是事實,王鵬建當晚不在也是事實,那真相就是張玉自己從樓上跳了下去。”

張安彥點了點頭,吳嘉和王凱旋有點激動,趕緊又拿出了單子逐一排查抽絲剝繭。

“張玉不害家人那就是想向他們表達什麽?”

Advertisement

“就結果來說,張玉家裏很怕那條路,所以張玉的目的是不讓他們靠近那裏或者……”

“告訴他們那裏有問題。”張安彥接道。

王凱旋跟着說:“如果有問題,那那裏一定發生過事情,張玉從回家到跳樓都沒有離開家裏,那那件事情應該比張玉回家早。”

“張玉在那裏看到了什麽!”吳嘉靈光一閃。

王凱旋拍了一下大腿,“他娘的!是王鵬建!”

“繼續,”吳嘉按耐住心中的激動說道:“王鵬建是死于劫煞,鏡子不是張玉埋得,那就是王鵬建埋得。”

張安彥突然插嘴,“車上的鏡子。”

吳嘉幾乎同時喊出口,“後視鏡!是車禍!張玉看到了王鵬建的車禍!死的那個人是陳青岐!”

通了!這下都通了!吳嘉的手居然有點發抖,但他還沒高興完,張安彥就硬聲說道:“還是不對。”

吳嘉扭頭去看他,張安彥看着吳嘉說道:“張玉沒有自殺的理由。”

吳嘉猶豫了一下說道:“張玉看到陳青岐被王鵬建撞死,被王鵬建威脅不準告訴別人,內心不安跳樓自殺?王鵬建肇事逃逸心裏害怕所以……”

牽強,太牽強了。張玉真的會因為內心不安選擇自殺嗎?他如果內疚到那種程度直接報案就好,還是王鵬建抓住了他的什麽把柄?

“如果真相如你所說,”張安彥繼續道:“劫煞為何而來,那天晚上死在路上的如果真的是陳青岐,那那滴血的側寫就不會出錯,劫煞也更有可能是陳青岐引來的而不是張玉。”

吳嘉一怔,推理重新轉入死胡同。

王凱旋開口道:“吳嘉猜的應該也八九不離十了,至于劫煞和張玉的死因現在說不清楚,咱們就暫且放放。張玉這邊咱們查不到他看沒看見,王鵬建還查不了嗎,他那天晚上如果真的出了車禍,就跟小張說的一樣,他是人不是神,沒法瞞天過海。就算交警那邊沒檔案,如果這鏡子真是王鵬建車上碎下來的,他想隐藏這件事兒肯定回去換塊兒,掉個監控,咱挨個兒查還找不到?”

王凱旋說的有理,吳嘉也就稍微松懈下來。三個人裏面,張安彥是法術最強,吳嘉思維最靈活想東西快且準,而王凱旋人脈最廣。三個人取長補短,分工明确。王凱旋馬上掏出手機給幾個朋友打了電話,招呼着查了一下。

挂了電話,王凱旋說道:“那邊兒給我打聽過來一個消息,是關于張玉的。這張玉好像有個紅顏,兩個人關系特別好,相處挺多年了,但一直沒有說破,聽張玉同學說,張玉出事兒前幾天好像打算告白來找。”

“這鬼消息也不知道有沒有用,我就給你倆說着一聽。現在王鵬建家裏人還沒回來,剛好這邊查監控也需要時間,咱哥們仨先歇會兒吧,離頭七過還有一段時間,晚上還有的忙呢!”

吳嘉這一說也才感覺自己怪累的,從中午跑到現在,體力和腦力都在消耗,三個人就近坐在車篷下,一邊休息一邊聊天。

三個人從案子說到年齡,這些年處理委托見過了太多的生死,有些到了垂暮之年,有些剛步入中年,事業生活蒸蒸日上卻遭遇事故,更多的卻是像張玉這樣的年輕人,甚至有更小的孩童,讓人唏噓。

三個人中王凱旋年級最大,他感慨了一聲:“真他娘的快,老子都快五十了。吳嘉,我剛認識你的時候你才這麽點大,十八歲,剛高中畢業,連小張都剛工作,就兩個愣頭青,現在連你都二十九要三十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