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5)

堅,朗聲說道:“什麽地方。是不是現在就去?除了這個姓薛的之

外,你是不是也想要湊上一份?”

令狐達笑道:“南人兄,不是約你比劍。”那姓南的圓睜雙眼說道:“不是約我比劍,

你留我作什麽?”薛嵩上來抱拳說道:“方才不知吾兄,多有冒犯,還望南兄勿怪。”

南八肚裏暗暗好笑,心中想道:“想是這厮見了李白如何待我的。故此馬上便變了一副

臉孔!”他是個豪爽的人,雖然看不起薛嵩,但別人既來陪罪,他便也哈哈笑道:“小小一

點言語角逆(沖突之意)何足介懷?薛将軍既是不必要我比劍,那就請容我先走一步吧。”

令狐達道;“不打不成相識,南八兄多坐片刻何妨?”南八道“不敢高攀!”令狐達笑

道:“南八兄這樣說,就是還有見怪之意了。”薛嵩也道:“彼此都是武林同道,令狐都尉

又是最喜愛結交朋友的,南八兄何必這樣吝于賜教。”

南八心道:“這兩個人的武功還過得去,卻偏生這麽讨厭!”只得再坐下來,談談說

道;“兩位有何指教。”

令狐達笑道:“正是有件事要請問南兄,方才南兄所提到的郭令公可是九原郡守郭子儀

麽?”

郭子儀後來功勳蓋世,受封為汾陽王,但當時只是一個郡守,知道他的名字的人還不

多。段珪璋在旁邊聽了,也覺得有點詫異,心想:“令狐達是禦林軍都尉,薛嵩是安祿山手

下的心愛将領。他們敬畏李學士還說得過去,因為李學士到底是皇上看重的人。但卻何以對

一個郡守卻也象是聳然動容,這郭子儀不知是什麽人物?”

南八躊躇片刻,答道:“不惜,托我捎信給李學士的就是郭郡守。兩位可是認得他的

麽?”

原來李白與郭子儀的結識甚不尋常,有一日他在并州地界游山玩水,忽然碰着一夥軍

卒,執戈持棍,押着一輛囚車,車中的囚犯儀容偉岸,李白動了好奇之心,上前一問,原來

此人便是郭子儀,當時是陝西節度使哥舒翰麾下的偏将,因奉軍令,查視餘下的兵糧,卻被

手下人失火把糧米燒了,罪及其主,法當處斬,當時哥舒翰出巡已在此州地界,因此軍政司

把他解赴軍前正法。

郭子儀在囚車中訴說原由,聲如洪鐘,李白回馬,傍着囚車而行,一頭走,一頭慢慢的

試問他些軍機、武略、劍術、兵書,郭子儀對答如流,就象碰着個知己一般。越談越投機,

越談越高興,神采飛揚,那裏象個即将越死的囚徒,李白越聽越奇,心中想道:“我平生所

結交的英雄豪傑,不在少數,若說到可以足當國士之稱的,似乎還只有此人!”

李白直跟着囚車走到軍前,親自過去見隴西節度使哥舒翰,申述來意,求他寬釋郭子儀

之罪,哥舒翰素幕李白大名,趁這機會,賣了他一個人情,許郭子儀在軍前備用,将功贖

罪。

別後數年,郭子儀屢建軍功,漸露頭角,做到了九原郡的太守,李白在長安聽到了故人

消息,甚為高興。但他不願意誇耀自己的恩德,這件事情,從未向人提過,因此即算是貿知

章這樣親密的朋友,也不知道他和郭子儀的這段交情。

郭子儀也聽到了李白在長安的稍息,知道他雖得皇帝寵愛,卻也不過是等于皇帝的請客

人一般,不會重用。而且權臣當國,心想以李白的性格,大約也不會在這樣的官場混得下

去。郭子儀思念及此,遂請他的一位朋友。替他帶了信入京,找尋李白,想請李白到他的任

所去。

這位朋友。便是李白稱他為“南八兄”的這個軍官,其時正在郭子儀幕下,助郭子儀守

邊。這人排行第八。真姓名叫做南霁雲,是燕趙間一位著名的游俠,江湖上在這二十年間,

先後有兩位著名的游俠,十年前是段珪璋,自段珪璋隐居之後,最負盛名的就是他了。他在

九原,曾經以單騎擊退寇邊擄掠的三百羌人鐵騎,所以當時民間有一句贊揚他的話道:“要

如南八,方是男兒!”

此際,令狐達一再向南霁雲問及郭子儀,南霁雲只道他是認識郭子儀的,也就直認不

諱,說出托他帶信給李白的便是郭子儀。

那料令狐達問請楚之後,卻皮關肉不笑的說道:“這封信李學士既然尚未取去,就請借

給在下一觀如何?”

此信雖然非關機密,但這要求卻未免不近人情,南霁雲怫然不悅,說道:“令狐大人說

笑話了,別人的信,怎麽好借去看?”令狐達冷冷一笑,又問道;“南八兄,你剛才說‘只

可惜了李學士’,這句話又是什麽意思?”

南霁雲怒道:“你憑什麽來審問我?”令狐達道:“李學士蒙皇上聖恩,派中使禦馬來

迎,榮寵無比,你卻說他可惜,恕我愚昧,實是不解其意,務請你說明白。”南霁雲給他問

往,解釋不上來,索性放下了臉說道;“我沒有功夫和你說話!”

薛嵩冷笑道:“有功夫比劍,卻沒功夫說話麽?”令狐達做好做壞,攔在當中說道:

“你将那封信交給我,咱們另找個地方說話,我仍然把你當作朋友看待。”

南霁雲“哼’了一聲:“我南八豈是受人威脅的,不交出來又怎麽樣?”

令狐達面色一變,驀地喝道;“你替外臣奔走,勾結近臣,又心懷不滿,诽謗朝廷,兩

罪俱發,還想逃麽?”

段珪璋一直冷眼旁觀,剛才見令狐達過來向南霁雲打拱作揖的賠罪,還只道他是個勢利

小人,為了李學士的緣故,故此對南霁雲巴結,不料頃刻之間,他卻突然翻臉。與南霁雲動

起手來,饒是段珪璋閱歷甚豐,亦覺大大出乎意料之外。

說時遲,那時決,只見令狐達已取出了一對護手鈎,一招“倒卷珠簾”,左鈎橫胸,右

鈎斜指,就向南霁雲胸前劃去!南霁雲卻未曾拔出刀來,只聽得“嗤”的一聲,南霁雲的衣

裳被他的護手約鈎去了一大片,緊接着“啪”的一響,令狐達卻着了一記耳光。

南霁雲身手矯捷,退步、閃身、避鈎、進掌、拔刀,一氣呵成,左掌拍出,立即反手一

刀,“當”的一聲,又和薛嵩的長劍迎個正着!

火星蓬飛,薛嵩的青鋼劍損了一個缺口,薛嵩號稱青州劍客,劍法上實有非凡造詣,刀

劍一交,立即知道對方是把寶刀,倏的變招,長劍一圈,一招“龍門鼓浪”,連環三式連襲

南霁雲上中下三處要害,劍光閃閃,當真就好似浪湧波翻,飛珠濺玉,耀眼生穎!令狐達的

武功比薛嵩尚勝一籌,他自出道似來,還是第一次吃人一照面便打了一記耳光,怒火中燒、

也立即使出殺人絕招,雙鈎一橫一直,一招“指天劃地”,前鈎指到了南霁雲的背後,後鈎

跟着刺向南霁雲腿彎的關節,南霁雲要是站在原地不動,背心勢必給他戳個透明的窟窿,要

是向前奔出,前心勢必受薛嵩的一劍,要是向上躍起,那就等于凄上去給令狐達的利鈞穿過

腿彎了!

好個南霁雲,只見他在劍光鈎影之中,騰地一個倒蹬,就象背後長着眼睛一般,這一腳

向後踢出,恰好踢中了令狐達的虎口,令狐達指向他腿彎的那柄護手鈎,還未曾沾着他的褲

管,就給他踢得脫手飛去,與此同時,他橫刀一立,向前斜削出去,這一招是攻敵之所必

救,薛嵩那一劍若是劍勢不改,仍始向前削出的話,或者可能令他受傷,但薛嵩的一條臂

膊,卻先要保不住了,幸而薛嵩的招式未曾使全,忙不疊的撒劍回身,只聽得南霁雲哈哈大

笑,已從令狐達身旁掠過!

鐵摩勒看得出了神,不自覺的拍案叫道:“好功夫!”要知南霁雲這兩式刀腳并用,刀

向前劈,腳卻向後踢去,方向恰恰相反,但他卻使用妙到極巅,實是非常難練的一種功夫,

非但要一心二用,而且要拿捏時候,不差毫厘,鐵摩勒最近曾跟窦令侃練過這種前弓後箭,

解拆背腹受敵的招數,但還未曾練得成功,放此見了南霁雲的前刀後腿使得如此精妙,便不

自禁叫出聲來。

南霁雲聽得喊聲。如他這邊望去,心中一凜:“那不是段大哥嗎?”腳步自然而然的緩

了一緩,就在此時,田承嗣猛地大喝一聲,掀翻了一張桌子,阻着了南霁雲的去路!

南霁雲雙眼一睜,喝道:“原來是你這個強盜,居然也做起軍官來了!”田承嗣怒道:

“胡說八道,我身為平盧将軍,你竟敢诋毀于我!”南霁雲仰天長嘯,憤然說道:“官賊不

分,豪強恃勢,國家焉能不亂!”長嘯聲中,左掌拍出,把田承嗣震退兩步,反手一刀,又

把薛嵩的長劍蕩開,令狐達喝道:“反了,反了!這厮一再诽謗朝廷,诋毀大将,亂臣賊

子,人人得而誅之,亂刀把他砍了。”與令狐達交情好的幾個軍官,登時圍了上來。

原來田承嗣在投靠安祿山之前,是個獨腳大盜,有一次在并州道上,搶劫一夥客商,被

南霁雲遇見,仗義救人,将他砍了一刀,從此結怨。所以田承嗣剛才見南霁雲過來,一時之

間,不敢作聲,就是為了怕地揭穿底細之故。

但薛嵩卻不能不感到詫異,他在第一次和南霁雲吵鬧之後,太監來迎接李白之時,回到

席上,就問田承嗣何以不出來幫他?田承嗣可以瞞得別人,卻不敢瞞騙薛嵩和令狐達,而且

他們兩人也是黑道出身,便把實情講了。令狐達聽了,登時計上心頭。

令狐達将南霁雲羅織人罪,倒并不只是為了要替田承嗣報仇,其中實有更複雜的原因。

郭子儀當時雖然僅是官居太守,但因他善于用兵,又不肯依附安祿山,早已為安祿山所

忌;而李白在朝廷裏又早已為楊國忠所忌,只因李白名聲太大,皇帝又正在看重他,楊國忠

才無奈何罷了。另一個方面,安祿山雖然巴結上了楊貴妃,但與楊國忠利害沖突,又彼此在

皇帝跟前争寵,勾心鬥角,這幾方面錯綜複雜的關系,外人不知,令狐達卻是知道的。

所以當令狐達得知南霁雲替郭子儀帶信給李白之後,使起了一個歹毒的主意,心裏想

道:“不管他信裏說些什麽,我得了之後,便可拿來獻給楊國忠,由他找了個善于書法的

人,模仿郭子儀的筆跡。誣陷他們謀反,皇上或者是不會相信;但最少也可以誣陷他們內外

勾結,植黨營私,這也是招皇上之忌的。如此一來李白縱然不被斥退,寵信亦衰。而郭子儀

則必然是被扳倒的了,我這樣做,既可巴結楊國忠,又可讨好安祿山,豈非一舉兩得!”他

本來還想拉攏南霁雲,威脅利誘,雙管齊下,迫他做個人證的,無奈南霁雲,毫不賣他的

帳,這才動起手來。

酒樓上有十幾個羽林軍官和大內宿衛,都是和會狐達熟識的。令狐達這麽一嚷,那些人

紛紛上來,将南霁雲圍在當中。令狐達心道:“這厮對朝廷口吐怨言,替郭于僅帶信之事,

也經他親口說了出來,這一幹人都可以為我作證,我就是将他殺了,也不至于有罪,而且仍

然可以按照原定計劃而行。”

令狐達一聲令下,吩咐将南霁雲亂刀砍死,登時酒樓上亂成一片,只聽得叮叮當當的刀

劍相交之聲,乒乒乓乓的杯盆碎裂之聲,轟轟隆隆的桌椅翻倒之聲,怕事的酒客們盡都逃

了,酒樓的人叫苦不疊,勸又勸不得,只都躲到內裏去了。

南霁雲大怒,一柄寶刀指東打西,指南打北,一擡腳将一張圓桌踢飛,有三個軍官正朝

着他沖了來,給這張圓桌一壓,登對頭破�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