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封神(8)

姜子牙還是太天真,也不想想他如今因着上了顧青的賊船, 就瞞着師尊, 把昔日的師兄弟還有師侄們可勁坑, 等到時候清算時,他還能全須全尾的脫身?

更可憐的是姜子牙到如今還當顧青是紫霄宮那誰, 以為到時候會有那誰為他背書呢。

唉。

可憐可悲的飛熊先生眼下還得想轍去坑對面陣營,先前在麒麟崖上四十餘載的苦讀終于派上了用場,幾乎是一坑一個準。

如此幾回後, 姜子牙終于後知後覺地意識到一個問題:“您這般神通廣大, 為何不出手将他們一網打盡?”他是說不必他那麽費勁去坑, 而是他覺得道祖大可随手一揮,就能讓所有人都進入幻境中, 不是嗎?這樣不是省心省力的多嗎。

顧青眨了眨眼:“你說的沒錯哎。”

姜子牙:“……”

顧青是可以這麽做, 但他被姜子牙那麽一“提醒”他也沒那麽做, 畢竟若是一網打盡了, 誰跑回去報信啊。事實上,姜子牙這邊弄出這麽大陣仗, 其他人已覺察到不對, 在分辨出那是個陷阱後, 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又在他們這邊接連少了同伴後, 他們就只管各回各的師門,去請他們師尊來助陣了。

先被引來的是通天教主,他可以說是三教中最為護短的那一個, 一聽弟子有難,立馬前來支援。

然後,他就進入了幻境中。

闡教和截教素來不睦,兩教弟子也多有敵視,可對姜子牙來講,通天教主除了是截教教主外還是聖人,姜子牙對他的敬畏心還是有的,因而在通天教主被他這樣騙進來後,他就心有戚戚然,求助地看向顧青。

顧青微微一笑:“你還想聽我講他們過去的故事?”

姜子牙下意識搖頭。

顧青假模假樣道:“可惜了。”

姜子牙有那麽一瞬間意識到一件事:這個道祖好像有點靠不住。

(道祖:“……”)

Advertisement

可上了賊船哪有那麽容易下去的,姜子牙還得繼續任勞任怨。

說來站在商朝那邊的也不只是截教的,闡教和人教都有,只是通天教主先被引了過來,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也是得到了門下弟子的尊禀。

太上老君找上了元始天尊,畢竟代為封神的姜子牙是闡教門下。

兩人一通氣,皆意識到事情非同小可。

再聯想到通天教主的秉性,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在對視一眼後,就起身前往下界,果不其然就得知通天教主早他們一步下界,帶着徒弟趕往西岐那邊了。

元始天尊沉默片刻,冷冷道:“通天還是老樣子。”

因着通天教主加入戰局,同為聖人的他們就不能坐視不理,便一同去往西岐。他們是沒通天教主那麽不謹慎,可他們倆怎麽也沒預料到是顧青這個“變數”在,一着不慎就也跟着進入了幻境。

姜子牙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

顧青倒是還有點閑情逸致:“你難道不好奇你師尊會被我代入誰?”

姜子牙消極應對:“不好奇。”他終于後知後覺地意識到,他現在極有可能正處在“神仙打架,小鬼遭殃”的局面中了,到底他沒能提前将情況告知給他師尊呀。可姜子牙覺得他特別無辜,要知道他面臨的情況可是一面是師,一面是祖,他在欺師、滅祖中也只能選擇欺師啊。

顧青:“哦。”

姜子牙:“………”這個師祖有點無賴啊。

(道祖:“……”)

顧青還真順應了姜子牙的意願,沒有再将幻境中的“角色扮演”情況告訴給他,而真實情況是什麽樣的呢?

那就是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分別對應始麒麟、元鳳和祖龍,這并非是照着顧青他做元鳳時對他們各自了解來分化的,而是參考了下既定龍漢大劫和既定封神大劫情況來對應的。像在既定龍漢大劫後,祖龍被鎮壓在龍泉洞,永世不得脫身,而在既定封神大劫中,通天教主因為受到門下弟子拖累,被鴻鈞關押在紫霄宮,截教也随之分崩離析;再有在既定龍漢大劫後期,始麒麟突然退出三族争霸,讓原本還算穩固的三足鼎立,頓時就不平衡起來,導致龍族和鳳族争鬥越演越烈,最終走向不可控的局面,而太上老君他在既定封神大劫中就頗有幾分冷眼旁觀的姿态……一言以蔽之,歷史總有幾分驚人的相似。

不過話又說回來,顧青主持幻境其實也沒有那麽的輕松惬意,再怎麽說太上老君他們已是聖人,且還身懷各種至寶,幻境頂多也只會困住他們一時,頂多就幾年之數,就更不用說讓他們經歷整個龍漢初劫了。

當然了,顧青本來就沒這麽想,他也沒那麽多時間啊。

因而入者在幻境中将不知時間流逝,且幻境可一生千萬,一剎那的生滅消長,好似過了億萬年之久,而外界卻可能只過去了一炷香時間。

總之呢,該入陣的都已入陣,顧青只需要維護好這一幻境,等一個結果便是。

姜子牙倒是沒跟着進去,主要是他現在覺悟提高了,已經不再着眼于闡教和截教之争,到底他從顧青這個他以為的道祖口中得知了此次封神大劫旨在整個道門了,因而當姜子牙靜下心來沉思時,便開始思索若是道門凋零,那趁勢而起的将會是誰?

姜子牙會這麽想,也是他舉一反三了。想想看,在龍漢大劫後,帝俊和太一集結了剩下的妖族,進而順勢而起,後面還成立了天庭,而在巫妖大戰後,人族氣運已起,漸漸成為了下界主宰,也就是說有消必有長,那道門若是衰落,必定會有他人氣運高漲。

想來想去,姜子牙就想到了佛門。

道門素來不太看得上佛門,一來道門乃是正統,二來準提道人和接引道人當年還是道祖的記名弟子呢,結果卻叛出道門,另立佛門,自然為道門衆人所不齒。

姜子牙自然不樂意看到佛門興盛,這麽一想倒是心中忐忑去了不少,且這一理由到時候還能在和師尊請罪時陳述來着。

而被姜子牙惦記的佛門?

一手坑了帝辛挑起封神大劫的準提道人正等着渾水摸魚呢,又這種事他可是熟練工。想當年巫妖大戰中,引發巫族和妖族最終大戰的導火索便是三足金烏的九太子,從扶桑樹下飛出來,引發洪荒大陸被烈日灼燒,而巫族的大巫後羿将九太子射殺,這其中就有準提道人的影子,可以說是他相互算計來的,而在巫妖大戰後,準提道人就收攏了不少妖族去西方。

這麽一看,封神大劫中準提道人他又故技重施了。

從準提的角度看,他這麽兢兢業業的挖人家的牆角,全都是為了西方興盛,誰讓西方貧瘠呢,更耐人尋味的是準提這樣算計來算計去,他竟什麽事都沒有,還成為了聖人,而西方佛門後來竟也如他所願大興起來,不可謂不是禍害遺千年吶。

只是這次準提道人的如意算盤一開始是打的噼裏啪啦響,可耐不住變數大啊,就像上一個洪荒中,那個準提沒想到他的伴生寶樹菩提樹都能被人搶走一樣,這一次這個準提道人也斷然沒想到有人來“搗亂”,導致原本該打的如火如荼的闡教和截教沒打起來不說,他和佛門都被人惦記上了——女娲可是盯上了佛門,認為顧帝辛是準提或是接引變化的來着,這可以說是該背的鍋準提沒背,不該背的鍋被硬扣過來,唉。

反正呢,準提道人他左等右等還沒等到出場的機會,他不禁疑惑了起來。可等他去推演一二時,又發覺推演出來的結果都很模糊。

準提道人:“??”

準提道人倒沒有貿然就去東方,誰讓他對外還是很冠冕堂皇的姿态呢,他可以被請去做外援,但絕對不能主動摻合其中,于是準提道人決定再等等,該和他西方有緣的都一個少不了。

那就來看看東方這邊吧,從顧青拉着姜子牙布幻境開始,到眼下進入幻境衆人陸陸續續出來,對處在幻境外的兩人來說也不過半年,可幻境中人經歷的時間可就長了,且裏面的種種經歷對他們影響很大,像他們一時半會兒都還沒能回歸到他們原本的身份,再有等頭腦清醒回來,也因為幻境中的經歷改變了原有的态度,像是原本看不對眼的截教弟子和闡教弟子,他們在幻境中同為妖族共患難成為了生死之交,等回到幻境外回過味來後,他們的惺惺相惜之感卻是還在,想再敵視都敵視不起來。

像這樣的例子有好多,因而氣氛一時略微妙。

這還是最微妙時,最微妙時是當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從龍漢初劫幻境中出來時。旁人不知道他們仨到底經歷了什麽,可在他們出來時,通天教主正抱着元始天尊的胳膊哭嚎,而元始天尊正在安撫他。

衆人:“……”

太上老君:“……”

元始天尊:“……”

姜子牙:“……”

最怕空氣突然安靜。

而在這令人窒息的沉默過後,相比之下最是冷靜的太上老君略一揮手,就清了場,将其他人隔絕在外,只留下他們仨還有姜子牙,以及并沒有事了拂衣去的顧青。

太上老君定睛看過顧青後,不自覺地蹙了下眉,沉聲道:“閣下究竟是何來歷?”

姜子牙脫口而出:“他老人家不是師祖嗎?”

爾後,迎來了一段更叫人窒息的沉默,而顧青他笑靥如花。

作者有話要說: 小劇場:

姜子牙:……

老子&元始&通天:……

道祖:……

顧青:封神默劇√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