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皇家孫媳日常(一)

天還未大亮就被太孫叫起來了,胡善祥在太孫懷裏稍微僵硬了一會玩兒,如無其事地起身讓女官服侍着穿上昨天那身戰甲。

太孫收拾好之後上下打量她一番,覺得樣子不會給他丢人,滿意道:“皇爺爺早先吩咐過,朝見禮和盥饋禮今天一并舉行。你跟着女官前去行禮,孤在東宮等你。”

這不得不說是個好消息,首先要到柔儀殿給皇爺行禮,然後去長春宮給王貴妃、張貴妃行禮。完了回東宮給太子、太子妃行禮,就這麽四下裏一轉,一早上都不一定來得及。這就是既有公婆又有太公太婆的痛苦,特別是皇爺,想起來都有點膽寒。

萬幸這一路有親愛的萬能的女官們随行,胡善祥一絲不茍地完成了西宮之行,連皇爺的樣子都沒看清楚,只記得他威嚴無比的聲音。

到了東宮的地界上,她心裏終于是放松了點,據說太子和太子妃都是再溫和不過的人,想來他們應該不會故意為難她才是。

進春和宮正殿的時候,太孫正陪着爹娘閑談,胡善祥進去一一行禮,這才坐下來。

太子妃吩咐身邊的宮人,“快給太孫妃端杯熱茶,歇會兒再行禮不遲。”

“還是皇娘心疼兒媳婦兒,我就不與皇娘客氣啦。”胡善祥忙起身笑着謝過。

太子妃慈愛地看着她,打趣太孫道:“我兒,還是你皇爺爺疼你,天挑萬選給你娶了個可心的媳婦兒。”

太子也溫和地說:“我兒如今即得佳婦,往後還要更多學習處理政務,也不枉你皇爺爺對你的期望和教導。”

太孫稱是,胡善祥只能在邊上假裝害羞。

閑聊完,太子和太子妃在寶座上就坐,太孫陪坐,胡善祥退至西階行拜禮,宮人用笲端上大棗和栗子,她接過放至太子、太子妃寶座前,複退至殿西階行拜禮。

然後太子、太子妃移駕至後殿餐桌旁就坐,胡善祥立于庭北面行拜禮,宮人端上膳食,她接過後放到桌上,又退至殿西階行拜禮。

過程單調乏味,肅穆威嚴中有一絲好笑。所幸到此為止,進宮後的兩大禮才算是過去了,這裏邊其實省了許多步驟,照正常的要分兩次、分別向幾位長輩行禮。

估摸着是長輩們一來沒工夫,二來多少心疼太孫連帶也就愛屋及烏的心疼了一下胡善祥。

辭別太子和太子妃出來,胡善祥的腳都在打顫,女官連忙扶住她。

Advertisement

太孫一臉輕松的走在旁邊,也不說話,也不幫忙,簡直可以當沒他這個人。

回到太孫宮,太孫看她一臉慘白的樣子,心有不忍地說:“下午暫時沒有什麽事情,你好好休息一下吧,我讓弟妹們明日再來見你,這一兩天是要辛苦一些的。”

胡善祥忙說好,其他的事情只能等精神好了再說。這是他第一次在太孫身上感受到善意,只要日常交流沒有問題,這就夠了。

接下來的幾日裏先後完成了廟見禮和回門禮。再次返回宮廷的時候胡善祥已經不像前邊那樣恨不得插上翅膀逃走了,可見人的适應能力确實不可小觑。

回門禮讓胡善祥感概良多,那天一早就起來打扮了一番,一路浩浩蕩蕩的向家裏趕去。從馬車上下來就看見她爹帶着大哥在大門前等候,略微問候,讓太孫先行,她爹跟在後邊進了大門。

胡善祥則先到旁邊的暖閣裏等着。太孫要先和岳父母互相見禮,一會兒胡善祥也要進去給父母行禮,最後太孫還要跟胡善祥所有的親人序家人禮。

張氏自見到胡善祥起就一顆心糾的緊緊的,眼淚一直在眼眶裏打轉,胡善祥估摸着晃她一下就能流出來,不得不向太孫使了個眼神。

太孫懇切地說:“讓太孫妃同母親去休息一下吧,胡卿留下來陪着孤就行了。”

胡善祥忙走過去拉着她娘給太孫行了個禮,就向後院走去,剛進張氏的屋子,她的眼淚就忍不住掉了下來。

歷來怕只有嫁給皇家的女兒回門會這樣讓人無語,簡直可以說得的上是坑爹,讓全家人都陪着不自在。

張氏拉着她坐下來,仔細的打量她,見氣色還不錯,松了口氣,遲疑地問:“善祥,你在宮裏一切都還好吧?”

胡善祥俯身抱了抱張氏,這是她長大後第一次與她娘這麽親近,只因她知道以後再也不會有這樣的機會了。

也不知該怎麽安慰她娘,只能揚起大大的笑容,擠眉弄眼地說:“娘,您看剛太孫都讓我單獨跟你說體己話了,平日裏對我挺好的,宮裏長輩也對我挺好的,您們放心就是。憑您閨女的品貌才情,難道還會過的不好?”

張氏拍了拍她的手,微笑着說:“這就好,我們囡囡從小就是有福的孩子,往後啊定是平平安安的。”

吃了晚飯就要忙着趕回宮裏,宮中女人是沒有機會在外留宿的,哪怕那是你娘家。

做太孫妃的日子暫時很平靜,孫妙容還未進太孫宮,估計是要等蜜月期過了吧,這也算皇家的一種仁慈了。

太孫宮後殿院子裏新移栽了幾株梧桐,光禿禿的幾根枝條,看上去很有些突兀,但胡善祥知道再過不久它們就會習慣太孫宮裏的氣候,變得枝繁葉茂起來。

三月除了太孫大婚,月底宗室還有一場喜事,晉王長女陽城郡主下嫁中春大夫顧瑄。

如今這位晉王朱濟熿是老晉王的庶三子,上邊自有嫡兄朱濟熺繼承晉王位。

這位仁兄的厲害之處就在于,永樂十二年主動告發其兄不法事多件,然後搶到了晉王位。

朱濟熺及其子朱美圭至今還在給老晉王守墳墓呢。

朱濟熿不但奪嫡成功,姻緣也不錯,娶了大名鼎鼎的曹國公李景隆之女做了王妃,與漢王也是關系甚好。

陽城郡主在婚後是要進宮來謝恩的,胡善祥也有幸參與了這一場會面。

撇開禮儀和她複雜的身世背景不講,東西二宮的嫔妃們還是比較歡迎她的到來的。

皇爺在太孫大婚後就啓程去了北京行在,如今宮裏氣氛陡然輕松起來。

有了這麽個由頭,大家也多了一次交流八卦、打探消息以及相互炫耀的機會,大到皇爺或太子的恩寵,小到昨日喝的一杯清茶都是她們樂此不疲的話題。

因為太孫宮就胡善祥一個人,所以被安排到了東宮的那一桌。她第一次有機會近距離接觸東宮的各色美人們,太子雖然身體不太好,但這一點都不妨礙他享受美人。

剛坐下來沒多久,就聽郭才人笑盈盈地說:“主子娘娘,這天漸漸的就暖和起來了,三殿下的身子好些了吧,瞻埏(shan)都想他哥哥了呢。”

東宮郭才人無疑是個眉如翠羽,肌如白雪的美人,二十七八歲已是三個孩子的娘,年前剛生下東宮最小的第十子,瞻埏,六七個月大,長得冰雪可愛,是太子殿下如今的心肝寶貝。

一個六七個月的嬰兒會想念一個不常見面的人,說出去鬼也不信啊。

太子妃看了看這滿桌子的人,不得不忍下怒氣,淡淡的說:“有勞才人惦記,本宮自會轉達,才人也要多把瞻埏抱來給本宮瞧瞧才好。”心理實在恨極了郭氏,卻又因為諸多顧忌不能下手收拾她。

李才人作為東宮的老人,自然知道這二位的不對付,趕緊插話說:“我們二殿下也想他十弟了呢,過幾日妹妹得空,盡管差人來說一聲。據說連太子殿下都誇贊十殿下惹人憐愛呢,你也不抱出來讓我們大家沾沾喜氣。”

此話一出在坐的或有子不得太子寵愛的,或壓根就無子的,莫不對郭才人不爽,郭才人見大家眼都紅了,到也淡定,随口道:“你們怎麽都光說小十兒,太孫妃坐邊上這麽久,可不都聽得厭煩了。”

胡善祥見矛頭往她這兒來了,心中厭煩,臉上揚起笑道:“郭才人真是折殺本宮了,有皇娘在,如何輪得到本宮對才人不耐煩?”

郭才人大概沒想到平日一團和氣,面容都有些模糊的太孫妃能這麽不客氣,看到太子妃越來越冷漠的眼神,也不好再多說什麽,于是一時間陷入了一種詭異的安靜。

東宮子女緣分是很好的,太子妃生有我們萬能的太孫殿下,東宮三子瞻墉,年十二,體弱多病;五子瞻墡,年十一,聰慧早熟;小妹妹玉娡,八歲,活潑天真。

東宮如今有封號的人其實并不太多,主要都是生育了子嗣的。

李才人,育有東宮二子瞻埈,年十五,四子瞻垠,早夭,七子瞻墺,八歲。

張才人,育有東宮六子瞻堈,年十一;這二人是太子妃嫁給太子之後,第一批進入府伺候的,出身皆平常,性情溫柔,對太子妃歷來恭謹。這幾年年歲稍長,又有兒子傍身,早就熄了争寵的心思,日常多是彼此陪伴着做些針線打發時間。

趙選侍生有東宮唯二的小公主之一,朱圓通,同樣是八歲。

八子瞻垲,八歲,九子瞻垍(ji),六歲,十子瞻埏,均出自郭才人,由此可見她有多得太子的寵愛。

此外還有一對王氏姐妹花,是郭才人的萬年跟班,也很得太子寵愛,這三個人就是目前東宮的寵妃聯盟。

這場聚會與胡善祥而言不過是把傳聞中的衆人在現實中一一印證,純粹是個看客。

作者有話要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