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洋文
“貴國難道只有些表面的華麗舞技可以呈現而已嗎?這些華而不實的東西,對于我們昂蒂布國來說,不過是上不了臺面的玩物而已。”昂蒂布國使臣眼神透露着濃濃的不屑,語氣更是帶着嘲諷問着皇上。
昂蒂布國本只是個小國,因資源奇缺,為了得到更多的資源,能夠讓百姓們更好地生活,昂蒂布國皇帝不斷地向周邊富饒國家發動戰争,成為了一個好戰國家,現如今,土地肥沃,人民衆多,資源更是豐富。所以對待華軒國的态度也顯得有些傲慢了。
被他國的使臣如此侮辱自己的國家,作為皇帝,更是怒不可遏,但也不能把自己的喜怒形于色,臉上依舊保持着和藹的笑容,問使臣,“雖舞對于生活起不到實際有力的作用,但我國向來以文、舞來陶冶情懆,在生活溫飽之餘,娛樂生活。但請問貴國是有什麽好的建議?”
使臣離開座位站起身,雙手相交置于身後,緩慢地走至大殿中央,眼睛卻已經把大殿內的人都巡視了一遍,而後對着上方的皇上說道:“皇上,一直聽聞華軒國人才衆多,文武雙全。适才我也巡游了一遍大殿之人,也有不少達官貴族。”
皇上點點頭,表示贊同,示意使臣繼續說下去。
“我們昂蒂布國有意與貴國交為友誼之國,從萬裏迢迢的地方來到華軒國來,面對不僅僅是路途的遙遠,而且還要攻克着語言上的問題。兩國聯邦,要是連個語言都無法溝通,恐怕是很成功。就這一點而已,我昂蒂布國可是能夠略懂華軒國語言。但以目前來看,貴國并沒有一人能夠學會昂蒂布國語言。這樣,貴過會不會顯得太沒誠意了?堂堂一個文人皆是的大國,卻連個有外交能力的人都沒有,談何聯邦。”
昂蒂布國使臣這番話着實說的是事實,昂蒂布國可謂是所有的國家中語言最為複雜,目前為止,仍舊沒有一個國家能夠深入了解他們的語言文字是如何構成,曾經也有國家派過學者去學習,但效果不是很理想。
李清樂倒是很好奇這個昂蒂布國的語言是怎麽說來着,她在二十一世紀,因為要參加全世界各地大大小小的擊劍比賽,被逼的學過很多國家的語言。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發現學習語言只要努力,刻苦,多練,其實還是很容易掌握的一種技能。
想打聽打聽昂蒂布國的語言到底是如何發音,但無奈旁邊除了三王爺,什麽人都不認識。可臉轉向三王爺那,之前他說的話又在腦海裏想起。
倏地,李清樂立馬就轉回頭,打消了向三王爺打聽的想法。
皇上和各位官員們一時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場面一度陷入尴尬。
“并不是我們沒有誠意,而是貴國的語言難學,是各國之間都知道的事情,如若貴國要把這個語言條件放在第一位,還如此傲慢,恐怕也是很難找到聯邦之國,”
殿下官員不服昂蒂布國使臣所說,起來倒是一一怼起使臣來了。
使臣見衆位官員不但沒有虛心承認自己的不會,反倒是職責起他們傲慢了,微嘆一口氣,向皇上說道:“althoughwehopethatcooperationwith……”
使臣用自己的語言向皇上說了一大段話,在場的各位剛剛還義正言辭地數落昂蒂布國使臣的人,這下也是一臉迷糊地硬生生聽完整段話,說完後,竟也沒有任何人知道使臣所說的為何意。當真讓人羞愧地都低下了頭,不願再把老臉給丢下去。
唯獨被大家所認為是草包的李清樂一臉興奮的聽完了整段話,天啊,這一段話簡直是熟悉地不能再熟悉了好嗎?這可不就是英文嗎?純流利的英文,在這不知道什麽朝代亦或者是架空時代的古代,居然還能有英文的出現。
聽到一個二十一世紀使用最廣的英文,李清樂禁不住內心的喜出望外,站起身,不禁嘴邊湧出:“ohmygod!”
本是極度安靜的場面,李清樂這一輕呼讓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她,也都不知道李清樂剛剛冒出的一句話說的到底是什麽鬼。
使臣聽到有人竟然能夠用他國家的語言說出口,雖是簡單的一句驚嘆而已,卻讓使臣原本對華軒國失望的表情,剎那間,眼睛裏猶如安放了星星,明亮了起來。
使臣急步地來到李清樂面前,用一串英文和李清樂交流了起來,李清樂全程毫無壓力地對答如流。使臣越講越興奮,直至,使臣對着李清樂行了最标準的鞠躬之禮。
其他正一頭霧水的看着兩人不知說什麽的人,卻看到使臣竟對行使了莊重的鞠躬之禮,連面對皇上都未行如此大禮。這下更讓大家雲裏霧裏,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皇上見李清樂與使臣們交流似乎結束了,便趕緊問李清樂,“清樂,你在和使臣交談什麽,為什麽我是一點都聽不懂這洋文,而你是又如何會的?”
衆人也是大吃一驚,今天的驚訝可是一件比一件還讓人難以消化,這讓最初李欣送的畫早已本覆蓋去了。這李清樂确實對琴棋書畫,舞蹈歌曲不精通,女子該會的女紅也是和她毫不沾邊,這本該是足夠讓大家飯後茶餘時間,可以用來談論的笑柄。今日卻能夠用各國有名文人才子都無法掌握的洋文,與昂蒂布國人流利的對話。
有這種本領,那些所謂陶冶情懆的技能真的可以忽略不計了。
李清樂對于皇上一次問自己這麽多問題,便笑逐顏開地一個個回禀着皇上,“皇上,使臣與清樂不過只是交談他們國家這麽多年都在尋找真正的能夠學會他們語言的人,将他們的語言宣揚出去,以便他們推進商業上的貿易往來,給他們子民的生活帶來更好的福利。也能更好地促進各國之間的未來共同發展。”
使臣聽着李清樂把他們的談話解釋地如此準确給皇上聽,也是十分感謝李清樂,雖說他們會一些華軒國的語言,但是要真正的溝通起來,并不是很流利,這樣的做出來的事情效益明顯降低了很多。
現在有了李清樂,能夠把自己的意思整理流暢并準确地傳達給皇上,這樣可以免去了很多不必要的時間浪費。
“那為何偏偏只有你懂這洋文?莫非有什麽不為人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