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三題

太子有些不甘他以為什麽都不會的李清樂居然能懂昂蒂布國語言,他知道父皇一直以來,都想和昂蒂布國結盟,所以為了得到父皇的厚愛,從未間停派人前去研究昂蒂布國的語言,但是每次派過去的人們無一都是毫無收獲地回來了,甚至還被昂蒂布國的奸商給坑了一筆。

所以非常質疑李清樂是如何學會昂蒂布國的語言,“那為何偏偏只有你懂這洋文?莫非是有什麽不為人知的原因?”

“太子這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吧。”三王爺聽着太子用質疑的語氣對李清樂說話,倒覺得十分刺耳,便嘲諷了太子一句。

李清樂感激地望向三王爺,默默地在心裏給三王爺點了個贊,果然沒有白送花給他。

“這會昂蒂布國語言這種事,哪有什麽不為人知的原因,只有靠自己慢慢琢磨專研,勤加苦練,自然便會學會。難不成太子想說我其實是昂蒂布國的奸細?”李清樂見太子似乎想把一些莫須有的罪名加于她身上,索性她先說出來。

“那為何這麽多人研究,其實不缺琢磨專研,也不見得有什麽成果啊。”太子即使是被三王爺和李清樂輪流嘲諷了一番,也仍舊帶着質疑。

你們當然很難學會啊,二十一世紀的學生們可是在為了過那四級,簡直刷過無數的題目,聽過多少語音啊,那一張張試卷可不是白做的,哪有那麽簡單啊。

“昂蒂布國的語言可我國的語言從根本上就不相同,發音音标基礎都不同,當然很難學會,若要學會,單只知道死記是行不通,得找出他們的發音規律。”李清樂簡單地說了一下學習英文的方法,倒是讓太子和其他人說得啞口無言,太子也只哼了一句,便老老實實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雖說李清樂解釋了大家為何總是無法學會洋文的原因,但大家也都基本聽得稀裏糊塗,音标什麽的,對于他們來說是一個新鮮詞,完全不知其含義。但李清樂也并不打算解釋清楚,要解釋起來,可以寫一本書了。

不管怎麽樣,李清樂也是給華軒國争回了一個臉面,之前對她的謾罵聲也逐漸少了些,但更多的是一群酸溜溜的話撲面而來。

皇上因為李清樂為自己的國家給争了一口氣而心花怒放,在昂蒂布國使臣面前也挺直了背,比之前顯得自信得多了,“這怎麽樣?這下夠有誠意了吧?”

使臣這次的态度倒是比之前剛來的時候恭敬了許多,向着皇上稱道:“果然名不虛傳,就連一個小小的女子都能有如此才能,貴國的确人才濟濟,在場的各位肯定也是身懷絕技,讓我等感到佩服。”

使臣對着華軒國的贊揚,讓在場各位覺得倍有面子,各個都不自覺地把剛剛還羞愧得低下的頭給擡高了,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可他們卻忘記了,讓他們扳回面子的可就是他們一直瞧不上眼的李清樂。

李清樂坐回了原位,三王爺看着坐回身旁的李清樂,輕喃道:“為何你不是男兒?”

“什麽?”李清樂并沒有聽清三王爺說什麽,便又詢問了他。

但三王爺已經轉過頭看向別處了,也沒打算繼續說下去了。

皇上心情極好地和昂蒂布國使臣談論着,“那我們繼續說說後面的事。”

但使臣卻沒有繼續和皇上談論後面的事情,只是把此次前來,昂蒂布國皇帝的意思給表明出來,“皇上,此次前來,我們昂蒂布國皇上告知,如若需要談論後面的事,還得請貴國首先解答我們給出的三個問題,以便證明貴國是有實力與我國結為聯盟。”

本還心情歡樂的皇上,剎那間,臉倒是黑了下來。

“你們昂蒂布國太欺人太甚了,前面讓我們得會你們的語言,現在還說是要我們得先回答你們的問題,才有資格和你們談論。這是在挑釁我華軒國嗎?”實在受不了使臣霸道要求的官員們,都紛紛站起來抗議。

使臣見好些人站起來要和他對峙,使臣倒也不懼怕,一副無所謂的态度回應,“随你們如何想,但我國只認為這是在尋找真正對等的國家而已,寧可單處一方,也不願成為一群烏合之衆成員。反正我國土地廣闊,人員衆多。”

使臣的态度實在讓大家想一腳給踢開,這什麽人啊,在別人的地盤也如此嚣張。

“皇上,這昂蒂布國使臣如此嚣張,根本就沒有把我們華軒國放在眼裏,這種國家還是斷了結盟的想法吧。”一位臣子上前對皇上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而後,迎來衆多臣子的贊同附和。面對如此的場面,皇上也不知該如何抉擇,雖說如果雙方敵對,對國家的壞處絕對比好處多。

在衆多人都站在要和昂蒂布國斷絕結盟的立場上,三王爺卻很是喜歡昂蒂布國使臣桀骜不馴的态度,昂蒂布國使臣能做到這種無所畏懼,依靠的可不就是他身後國家的強大嗎。只有國家真正的富強起來,做到不被任何事因而屈折的地步,不是很讓人羨慕嗎?看樣子,有機會得拜訪拜訪昂蒂布國。

但眼下還是先解決這邊的事為主,三王爺不喜不怒,用着平淡的語調對使臣說:“土廣不足以為安,人衆不足以為強。想必貴國已經深刻體會到這句話的意思了,即使土廣人多,但這人心卻不穩,則國不平。如若再因語言不通,堅持獨處一方,形成閉關鎖國,人們的貿易生活資源被斷,恐怕這貴國可要承擔嚴重的後果。”

剛才一味地提議皇上拒絕聯盟,以及仍在搖擺不定的官員,聽三王爺這樣一分析,反倒進入深思之中。世人都只知道評判一些所謂表面的東西,而真正的內在卻無人在意。

昂蒂布國之所以能土地肥沃,人口衆多,靠的可是戰争,雖昂蒂布國承諾對待戰敗國家子民視為同仁,但也仍舊有不少的各種民發的小起義,人心不穩,如若再減少了貿易的流通,經濟的來源,可能将會引起大起義,內戰不斷。這樣昂蒂布國走向的只會是滅亡。

昂蒂布國表面的風光讓衆多國家羨慕,但顯少有人能夠窺查出其中的隐患,如今被三王爺一語道破,讓使臣的氣焰漸漸給滅了不少,但也沒有因此感到羞恥,反倒對這位三王爺刮目相看。

大方坦然地承認三王爺所說的,并抱以敬佩地對三王爺說道:“素聞三王爺在戰場上令人聞風喪膽,沒想到今日一見,卻領略到了才智過人的三王爺。”

三王爺從自己的角度來講,很想知道昂蒂布國給出的三道題會是怎樣的三題,便開口說道:“既然貴國希望以三題來定,那麽請。”

“好,這第一題就是。”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