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回到分軍區的第二天, 部隊采購車就開往了紅太陽農場。

這回,毛嘉敏第一個舉手報名要跟去,嚴勝利大發慈悲的同意了。

結果她回來後第二天坐凳子都不敢,屁股被颠的碰一下都疼。

“我再也不要湊熱鬧了。”毛嘉敏小心的半蹲着只敢坐個屁股邊邊, 撐着桌子和蘇玉嬌抱怨。

“嚴大哥他們真不是人, 車子開的飛快, 我拉着安全帶都感覺快被甩飛出去了。”

一點都不好玩,采購車為了将最新鮮的肉和水果運回分軍區,一路緊趕慢趕, 當天去當天回。

毛嘉敏興致勃勃的去了,結果一整天幾乎都在路上, 到農場後還沒來得及看多少風景, 等戰士們和老鄉一起裝完車,她又回到了車上。

蘇玉嬌被她滿臉哀怨的表情逗笑,剛想問些什麽時,胡蘭香從門口探了個頭進來喊她:“玉嬌, 收拾一下, 等會兒跟我一起去鐵寨溝。”

笑容不會消失,只會轉移, 蘇玉嬌聽完臉色瞬間變得愁苦,毛嘉敏卻哧哧的笑了起來。

毛嘉敏一手捂着屁股,一邊笑着沖她揮了揮手:“玉嬌姐,你路上慢點哦, 早點回來。”

分軍區這邊有幾個往年跟采購部合作很好的村鎮,今年因為夏收糧食不太好的原因, 普遍都漲價了, 他們要重新選新的合作社。

回到分軍區的第二天, 胡蘭香也不知道是不是開啓了什麽好為人師的開關,現在她走哪裏去都要喊上蘇玉嬌,親力親為手把手的教她如何挑選品質優越的産品。

蘇玉嬌不想吃苦,但又盛情難卻,所以只能在痛苦糾結中被趕鴨子上架。

她終究還是走上了她哥的老路。

今天跟她們一同去的孩子孫誠,嚴勝利這幾天幾乎長駐紅太陽農場,因為他要盯着那邊的制皮工人,給戰士們用的東西,哪怕只是一個小小的皮帶,也不能有任何殘次品。

孫誠借了一輛自行車,蘇玉嬌回家把她買的那輛車也推了出來。

在場只有唯二兩人會騎車,胡蘭香就是那個怎麽學都學不會的那一個,只能由孫誠帶她。

鐵寨溝顧名思義是由附近一座規模非常大的露天鐵礦而得名的,叫鐵寨溝,實際是個村鎮。

建在鐵寨溝鎮中的利民糧站就是他們今天去的目的地。

騎自行車的話大概要一個半小時左右,跟去市裏剛好是相反的路,車子越騎越偏僻,一會兒爬坡一會兒走小路。

蘇玉嬌等騎到目的地時已經呼哧帶喘的話都說不出來了,孫誠後座還帶着一個人,也沒比她好到哪裏去。

胡蘭香貼心的從随身的挎包裏拿出兩個洗幹淨的大梨遞給兩人解渴。

孫誠接過就咬了一大口,邊嚼邊問:“蘭香姐,咱們這次來是收購什麽啊?”

“這次過來是考察,順便看看他們收上來的糧食質量,還有下一季倉儲糧也要提前商量一下。”胡蘭香把另一個梨握在手裏用力掰開,一半拿給蘇玉嬌。

不是她小氣不肯給一整個,而是蘇玉嬌胃口小,剛才路上已經灌了好多水了,怕她等會兒失态要找廁所。

“謝謝蘭香姐。”蘇玉嬌靠坐在一棵大樹根上,喘了半晌才感覺回過氣了。

等倆人都歇夠了,胡蘭香才拉了個路過的老鄉問他利民糧站開在鎮上什麽地方。

老鄉給她們指了路,沒想到她們今天來得還挺巧,剛好趕上利民糧站每月兩次收購農産品的大場面。

她們離得老遠就看到了圍在糧站外的人,男男女女的相親們各自背筐的背筐,扛麻袋的扛麻袋,都帶着自家的農産品過來等着收購。

人一多,場面就容易亂,最前方糧站的工作人員稱重算錢都鬧哄哄的。

蘇玉嬌她們本身就是來幹采購的,一路走過來自然不時走走停停,這看看那看看。

這家土豆看着不錯,那家土雞蛋看着擦的真幹淨啊,哎,居然還有來賣小豬仔的。

不光有小豬仔,還有鴨仔雞仔,連賣大鵝的都有。

雖然蘇玉嬌已經見識過鄉鎮上趕大集的場面了,但那是私人買賣,大家都很拘謹,賣的也多是些青菜吃食啥的。

在糧站就不一樣了,這是國家允許的交易所,只要是農副産品,糧站都會收購。

其實像雞蛋鴨蛋啥的,供銷社也會收購,但那邊散戶去賣都賣不上價,對比來看還是賣給糧站更劃算。

三人越走越近,突然聽着最前方有些不太對勁,一堆人包圍着,裏面傳出來的聲音像是在吵架。

“我上次來賣還給五分一個,這咋才過去幾天就掉到四分五厘了,小姑娘你是不是坑我啊?”一個來賣土雞蛋的大娘深深懷疑道。

那個糧站的工作人員是個年輕的小姑娘,面皮薄,被大娘唾沫星子亂飛的質問一通也只會吶吶說:“大娘,收購價都寫在門口黑板上了,你可以自己去看看,我沒有坑你。”

大娘挎着籃子橫眉豎眼的兇巴巴道:“我又不識字,誰知道你寫的啥,你少給我五厘就是不行。”

一個略年長些的糧站工作人員剛好給另一個人過完稱,算好錢回身摸零錢時剛好聽見這話,立馬比她還兇的喊道:“價錢就明明白白的寫在那,願意賣就賣,不願意賣就站後面去,別在這耽誤事,下一個!”

大娘不依不饒道:“我這可都是吃蟲的雞下的好蛋,你瞅瞅這個頭,這個價錢賣給你們我不是虧了嗎?”

“那你也可以按斤賣,我們收三毛錢一斤。”小姑娘弱弱提議。

大娘不開心,這樣還不如按個賣呢。

另一個工作人員豎眉問:“你還賣不賣?”

大娘氣弱了:“賣,我按個賣。”

諸如此類的場景,不時發生,蘇玉嬌走到糧站大廳的一路上就看了好幾出。

胡蘭香率先走到櫃臺前喊住一個工作人員問她糧站站長在哪?

結果她們來的很不巧,站長下下公社催繳公糧去了,不在糧站。

來之前胡蘭香只做過簡單的調查,今天也是第一次來,并沒有跟站長約好,誰知就這麽巧的錯過了。

就這麽回去那這一趟就白跑了,不回去又不知道站長什麽時候回來。

最終胡蘭香想了想,又問工作人員站長去了哪個公社,如果近的話她們就去找找看。

好在那個公社就是鐵寨溝附近的,騎車過去十來分鐘就到了。

三人騎上車重新出發,誰知半路上孫誠借來的自行車鏈條居然斷了,這回可真是倒黴透了。

往前走不了,回去鎮上也沒修車的地方,還是路邊一個賣西瓜的老大爺告訴他們,再往前走紅旗公社有修車隊。

“紅旗公社他們有拖拉機嘞,肯定能修你這車子。”老大爺操着一口濃重的鄉音,三人磕磕絆絆聽懂了大概。

最終只能選擇推着車子繼續往前走,到紅旗公社時已經快十點半了。

紅旗公社是個規模不小的公社,大隊部就在村口,一排土房子前停着兩臺東方紅履帶式拖拉機,看着格外氣派。

孫誠推着車過去,報名身份一問,他們公社還真能修,而且一聽他們是部隊下鄉的采購員,公社主任還以為是啥大人物來視察了,忙領着一幫子領導出來接見。

聽清楚來意後,公社主任大手一揮,讓人喊來了修車隊的技術員,把自行車交給他處理,他則頂着一張樸實無華的黝黑臉龐把三人帶去了他的辦公室。

“幾位一路走來辛苦了,快坐下歇歇腳喝杯水吧。”

紅旗公社主任叫郝大腳,個子不高,頭發都白了一大半了,腰上別着個煙袋,給公社書記使眼色讓他去拿自己珍藏的茶葉出來招待客人。

郝大腳轉過頭對着三位部隊來的同志笑的見牙不見眼,他心裏樂的直拍大腿,感嘆這就是緣分啊。

不管三位同志是因為什麽來到他們公社的,既然遇到了那他肯定得使勁渾身解數把人留下來。

蘇玉嬌接過公社書記洗刷幹淨的茶杯捧在手裏,沒敢喝。

實在是這位郝主任和旁邊的書記倆人笑的太詭異了。

胡蘭香經常在鄉下跑,她倒是能看明白紅旗公社的領導們的意圖,本身他們就是來考察的,要是紅旗公社有不錯的産品,順便多了解了解也不是壞事。

閑扯了兩句後,公社主任就表明了他的意思,搓着大手拘謹的開始自誇。

跟他比起來,公社書記就要能說會道的多了,他往那一坐,就從公社裏産出的糧食說到了山上即将開采的茶葉,再到公社養的豬他都能說出一串一串的誇獎。

勾的胡蘭香還真動了去看一看的心思,郝大腳一激動,當場拍着大腿站起身親自領着她們去附近田裏看。

得益于他們公社最重要的財産,兩臺東方紅拖拉機的作用,他們紅旗公社每年交公糧時糧食産量都能在附近幾個公社裏排到前三名。

當然,這也跟紅旗公社的耕地面積廣,土地肥沃有關系,但這也離不開郝大腳的規劃與管理。

走在紅旗公社的鄉道上擡頭四望,看遠處山上一排一排的綠油油茶田,還有一排排梯田鱗次栉比排列整齊的梯田,近處是一片連着一片的玉米田,三月份種下的,此時正值收獲的季節。

一筐又一筐金黃的玉米棒被倒在曬谷場上,來來往往的鄉親們雖然滿面汗水但每個人臉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充滿期待的笑容。

蘇玉嬌還沒把自己的心态擺在采購員的位置上,她往四處看,多看的是她從前都沒見過的風景。

胡蘭香和郝主任還有郝書記他們談正事的時候,她的視線瞥到了一側長滿碧綠荷葉的大池塘。

作者有話說:

今天第一更,晚一點還有萬更,等不及的話可以明天早上再來看哦(* ̄з ̄)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