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拉普拉斯
葉瑄其實已經預料到可能到來的處罰,沒想到保安去通風報信,老師來得這麽快。
“我喊他們五個,沒喊你,陳亦桐你先出去。”冬令營的領隊王老師把學生領到辦公室才發現陳亦桐也跟了進來。
“我剛剛和葉瑄一起的,我可以走,葉瑄是不是也可以走了。”陳亦桐倒是蠻厚道,這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和葉瑄站在了一起。
領隊王華也沒有辦法,雖然剩下那四個男生不重要,但是陳亦桐和葉瑄這兩位都是領導看重,各家招生組争奪的人才。
王華只能把槍口又對準葉瑄:“葉瑄啊葉瑄,冷老師剛剛點名讓你作為優秀學生代表發言,你就這樣給他丢臉。”
“您把冷教授叫來,他不會覺得我丢臉的。”葉瑄這話說的有底氣,因為前世她與冷懿德多年共事,知道他的脾氣。
“唉,算了,你趕快準備你的發言稿吧,真拿你們這幫小屁孩沒辦法。”
葉瑄走出辦公室已經是一點一刻了,距離頒獎儀式還有四十五分鐘。
“需要幫忙嗎?”陳亦桐禮貌性地提問,想看自己能不能幫上忙。
“不需要,我打算即興發揮了。”即興演講對葉瑄來說不是難事,提前寫個大綱就是對這個發言的最大尊重了。
主席臺上坐着的頒獎嘉賓,很多都是數學教科書上叫得出來的人,幾所主要高校的數學學院的院長基本都在臺上。
領導嘉賓致開幕辭後便輪到葉瑄上臺了。
“下面有請優秀學生代表,東海中學高一年級葉瑄同學上臺發言。”
葉瑄站到臺上的第一件事就是調整麥克風,好在工作人員提前給她搬上了腳凳,不然麥克風調到最低她還是對不上麥。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下午好。我叫葉瑄,性別女。”第一句話說完,現場就一陣嘩然,怎麽會有人講話特意強調自己的性別,當大家是瞎子嗎?
“我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我身後的各位專家,臺下的各位競賽尖子生,似乎男性占了絕大部分比例。這與大多數人心中的結論好像一致——女生不适合學習數學,甚至有部分人可能認為女生就是不如男生聰明,不只是在數學領域。”
Advertisement
“有些人可能站出來說了,這是性別歧視,女生在藝術文化教育等領域也很出色。這句話好像是在誇女生,可我不喜歡這個說法。我們是學數學的,要用數據說話。”
一旁的主持人看見葉瑄談到這個敏感話題想立馬沖上去阻止打斷:“那個,我們由于頒獎儀式的時間比較緊急,這個環節就暫時取消了。”
主席臺上的冷懿德站了起來:“如果時間不夠,那就把我的講話流程删掉,我想聽聽這位小同學的看法。”
冷懿德作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這句話說出來非常有分量。
葉瑄向冷懿德鞠躬致謝,繼續開始了自己的講話:“就用這次的冬令營來說吧,入營的428名學生中,只有96位女生,占比22.43%,前三名毫無例外的都是男性,似乎從結果導向來看好像确實男性更适合數學競賽,那我們換一個角度來看呢?”
“這96位女孩的平均分數是69.28分,而男性的平均分數??為63.57分。這說明在有限樣本的統計下,女性表現得更好,那為什麽有更少的女生入圍冬令營呢?如果組委會有統計男女生報名性別比或許答案就出來了。那男女生報名性別比的差異又是怎麽産生的呢?我們不妨來看看2008年教育領域性別平等與婦女發展評估報告的數據。”
“比起1995年-2005年的報告數據,我們的女性高中階段入學比例有明顯提升,由1995年的34.2%上升到目前的44.3%,比起目前的失衡的性別比例,高中性別比例似乎不算離譜。但是再仔細看這些數據呢?由一半的女生選擇了中專教育,這導致了大部分的女孩是沒辦法和在座的各位同場競技的,她們的未來也只能選擇發展空間相對較小的職業。”
“2006年我國學前教育的入學性別比是80.95,比起前兩年甚至還有所下滑,很多女孩在幼兒園階段就失去了受教育的機會。而初等教育的入學性別比是81.44,然而這個數據最低的省份不到70。而到了高中教育階段呢?這個比例上升到了90.5。大家知道這個數據意味着什麽嗎?”
“這意味着更多的女生通過篩選性質的中考為自己争取到了受教育的權利,而這裏面還包括了更多的女生進入了中等職業教育。這意味着有很多比我優秀,本可以站在聚光燈下侃侃而談的優秀女生被埋沒在了田間地頭,被拘束在了工廠流水線。”
“今天站在這個舞臺之前,有人質疑我不配作為代表站在這裏發言,從成績來看确實魏師兄和陳亦桐更為合适,我也會在後續的選拔中證明我不比他們差。但是質疑我的同學不是質疑我的成績,而是質疑我的性別,認為女孩不能作為數學的代表性別,這就恕我不能茍同了。”
葉瑄的演講結束,向現場的觀衆鞠了一躬,當她走下臺的時候,現場還沒有反應過來。這段講話對于這些學生來說還是太過尖銳和超前了。實際上在這樣一個年代讨論這個話題,讨論教育公平與刻板印象,葉瑄也是堵上了自己的職業發展。她在挑釁坐在臺上的各位專家學者的權威,試圖打破這個靠性別形成連結的學閥聯盟。
冷懿德率先鼓掌,他的掌聲透過話筒反射到整個報告廳,臺下也跟随着爆發如雷的掌聲。更有女孩子聽完葉瑄的這段話激動地哭了出來。希望今天在座的未來即将受到高等教育的女性可以把這份力量傳遞出去,“女孩子上了高中就後勁不足,女孩子不适合學習理科”都是被社會的刻板印象套上了枷鎖。
陳亦桐聽完葉瑄的演講,他發現他對眼前這個姑娘可能認識的還是太少。葉瑄小小的身體裏有着挑戰世俗的見識,傳遞出超前于這個時代的力量。
葉瑄走下臺,深吸了一口氣,平複了一下自己的心情。實際上她站在臺上的時候,大腦已經完全放空了,完全控制不住自己的講話了,她靠着一股信念撐着。
葉瑄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陳亦桐站起來給她讓了位置。
臺上在念銅獎的名單,念完名單後還有拍照留念和頒獎儀式。
葉瑄坐在座位上平複自己的心情,陳亦桐突然的問題打斷了她的思路。
“剛剛在食堂,你是覺得我會站在他們那邊嗎?所以那樣看着我。”陳亦桐因為葉瑄在食堂的眼神裏有點傷心,難道自己在葉瑄的心裏就是一個助纣為虐的人嗎?
“啊?”葉瑄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當時的眼神,因為她知道陳亦桐肯定不會同她們為伍。“我當時就是看戲的眼神啊,我認為你會堅定地站在我這邊的,天才不恥和庸才為伍。”
“嗯”“我會堅定地站在你的那邊。”可惜後半句話陳亦桐放在了心裏,沒有宣之于口。
很快,主持人念到了葉瑄和陳亦桐的名字,頒獎進行到了最後一組,也就是這次冬令營的前八名。
給葉瑄頒獎的人臉色并不算好,可能還在不滿葉瑄剛剛驚世駭俗的演講吧。不過葉瑄仍然保持着禮節,有人不開心,說明她的演講正是戳到痛處了。
頒獎結束,就是各個學校招生組開始搶人的時候了,魏應晖去年已經簽約京北大學,陳亦桐上次物理冬令營鬧得那一通,兩個學校的招生組也不會給自己自找沒趣,所以今年的招生重點放到了前十位的其他選手的争奪上。葉瑄今天的這番演講也讓兩個學校的招生組有些退縮,但是畢竟葉瑄只有14歲,這樣歲數的天才少女還是非常罕見的。在可能碰到的輿論危機和十年難遇的天才之間,招生組還是選擇了盡力争取葉瑄。
往年數學競賽的頭部選手都會優先選擇京北大學,但是今年水木大學在實驗班上發力,計算機姚班推出小班精英教學,吸引了不少頭部的學生。
兩校招生組還是老政策,先利誘再威逼,一般這種情況下學生就會老老實實的簽約了。但是葉瑄的芯子裏并不是十幾歲的小孩了哪還會吃這一招。
葉瑄倒是沒向陳亦桐那樣硬剛,只是各種推辭自己還想要想一想。
京北大學最後使出了殺招,如果葉瑄同意簽約,她的父母可以跟着一起調到京北大學任教。
女兒升學,父母升職,這真還是頭一道的稀罕事。不過葉父葉母還是比較尊重葉瑄自己的想法,他倆是鐵了心要走師大附幹到退休了,所以京北開出的條件并不會影響他倆的判斷。
“爸媽,謝謝你們的理解,但是我可能不想這麽快把自己的軌跡定下來。”葉瑄挂了電話,非常幸運自己有這麽好的父母,給與她充分的信任和自由成長的空間。
最後兩校招生組實在是沒轍了,便主動讓葉瑄開條件。
葉瑄想了一想:“我跟随陳亦桐的步伐,陳亦桐簽哪我簽哪。”
此話一出,兩校招生組也知道沒戲了。
關于葉瑄保送的事情,葉父也豁出來了老臉,他一向最讨厭攀關系但也為了女兒屢次打破原則。他當年的同學已經是京北大學的招生就業處處長,還是有上幾分交情的。
以往雖有金牌不願意簽約保送的情況出現,但是向今年這樣前幾名都拒絕簽約保送的情況還比較少見。恐怕年底的招生工作總結會,這些競賽招生的負責人要好好喝一壺了。
這屆五大學科競賽冬令營結束,東海中學可以說是大勝而歸,超過了以競賽成績名的R大附,華師一等高中。
作者有話說:
寶寶們,這幾天我從老家回北京有幾個重要面試,所以下次更新應該在周日了(如果有榜的話,下周也會更夠1.5w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