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小平邦彥(菲爾茲)

葉瑄跟着陳亦桐走出了張叢闵的辦公室, 突然砰地一下撞到了一堵人牆上。

“陳亦桐!你幹嘛突然停下來。”葉瑄沒想到陳亦桐會突然惡作劇。

“對不起,我剛剛只是在想我又連累你了。”陳亦桐走出辦公室就一直在自責,剛剛不該那麽的決絕, 張叢闵的話明顯在威脅他們,如果不合作丘賽很可能沒辦法晉級。

葉瑄:“你什麽時候變得這麽瞻前顧後, 畏首畏尾, 優柔寡斷了?”

陳亦桐:“當然還不是因為有你。”說完這句話, 陳亦桐的臉竟然爬上陣陣紅暈。

葉瑄聽到才陳亦桐的話第一反應竟然是陳亦桐怪罪因為有她拖了後腿。

葉瑄立馬跳到了旁邊的花壇上:“陳亦桐同學,你很沒良心唉, 什麽叫做因為有我,我也立下了汗馬功勞。”

陳亦桐本來還有點緊張的心立刻放松了下來:“不是怪你的意思, 算了, 你還小不懂。”陳亦桐本來想解釋又想想算了, 眼前的小姑娘還沒開竅呢。

這下更讓葉瑄生氣了,小屁孩, 姐姐我已經快三十歲了, 敢嘲笑我幼稚。

葉瑄:“你比我大很多嗎?你也是小屁孩好吧!”

陳亦桐站在葉瑄面前, 拿左手比劃了一下,站在花壇上的葉瑄才勉強夠到他下巴。

“唉,誰在說話呢?我怎麽看不到呢?”陳亦桐難得不正經地開起了玩笑。

葉瑄跳下花壇就開始追陳亦桐, 剛剛遇到的煩惱都完全忘掉了。風從葉瑄的耳邊劃過, 仿佛她真的只是一個十五歲的小姑娘。

玩歸玩,鬧歸鬧, 兩個人晚上還是要寫報告。葉瑄以自己的心靈受到傷害為理由,讓陳亦桐請自己出校吃了頓大餐, 但是兩個人大快朵頤之後還是要回機房寫報告。

目前這個報告只完成了模型構建部分, 理論部分還完全沒開始分析。

陳亦桐給葉瑄買了一大包零食:“你餓了就自己找東西吃, 我先把這個模型的數理邏輯數理一下。”

Advertisement

葉瑄感覺自己就像過年等着長輩發零食的小朋友,只要給點零食就不哭不鬧了。

葉瑄:“陳亦桐大朋友,你現在是打算一個人幹獨活兒嗎?”

陳亦桐:“你說你下午心靈受到了傷害,需要補補,我這不是怕你的心靈擴大傷害嗎?”和葉瑄相處久了,陳亦桐的性格也變得活潑起來了。

葉瑄把一包薯片塞到了陳亦桐鍵盤前面:“我看你是居心不良,你知不知道吃零食會變笨的,你這是想荼毒我的腦子,然後想輕易地超過我。”

陳亦桐彎腰拷貝文件:“不僅吃零食會變笨,吃零食還會長不高,不知道是誰下午在超市門前賴着不走的。”

“我媽讓你管着我,誰讓你不把我拉走的。”一說吃零食長不高,葉瑄立刻把零食收了起來。

陳亦桐沒繼續和葉瑄開玩笑,把u盤扔到了葉瑄桌面上:“你幼小的心靈要是恢複好了,我倆就分工,U盤裏的是模型的基本數據,你看看怎麽用經濟學的語言再展示出來。”

葉瑄拿起U盤直接進入了工作狀态,也不和陳亦桐貧嘴了,時不時地把椅子轉過去和陳亦桐溝通一下數據。

距離丘賽報告提交的截止日期還有三天,兩個人終于把報告的文字內容确定。

但是葉瑄的心總是還感覺懸着,她還是覺得這個模型太過實踐了,無法直觀地證明理論的正确性。很多評委如果不認真看,就會像張叢闵一樣只看一個題目就否定了整個報告。

陳亦桐敲完lateX的最後一行代碼,整個報告也就最終定稿。

陳亦桐:“你最後再看一眼,我就發郵箱了,不然我們的文件太大,怕傳輸都要好久。”

葉瑄緊張地咬着手指甲:“等會兒,等會兒,再等會兒,我再看看理論基礎引用的那部分論文有沒有問題。”

“等會兒,等會兒,我再檢查一下模型的拟合度。”

“等會兒,等會兒,我再看一下這幾個圖表的格式對不對。”

葉瑄和陳亦桐來來回回拉鋸了一天,饒是陳亦桐這樣的好脾氣也被磨得沒有耐心了。

陳亦桐:“你什麽時候變得這麽瞻前顧後,畏首畏尾,優柔寡斷了?” 上午葉瑄吐槽陳亦桐的話,陳亦桐又原封不動地還回來了。

葉瑄脫了鞋整個人蜷縮在椅子上,她人真的很瘦小,從背後看壓根看不到椅子裏還坐了個人。

葉瑄盯着電腦屏幕,十個指頭的指甲都被她的嘴修剪幹淨了:“陳亦桐,我怕。”

陳亦桐把葉瑄的椅子轉了個方向,兩個人面對面坐着:“葉瑄,你到底在怕什麽。”

“我怕你的成果沒人能懂,我怕你的努力得不到認可,我怕你得不到世間最好的。”可是這些話葉瑄沒有說出口。

“陳亦桐,我怕輸,我這輩子比賽都沒輸過呢。”葉瑄擡起頭,亮晶晶的眼睛盯着陳亦桐。

陳亦桐:“有人怕輸是怕失敗之後一敗塗地,就算這次輸了,我下次還會帶你贏回來,所以,葉瑄你在怕什麽?”

陳亦桐的話有一股特殊的安定人心的力量,這是足夠強大的實力帶來的自信。

葉瑄還記得她剛剛入職Sin的時候因為沒有仔細檢查下屬報上來的數據,導致執行的策略放大了一個數量級,造成的損失應該在一千萬美元左右。

她當時驚慌失措不知道怎麽辦,就像是現在一樣。那個時候她在同事面前故作堅強,卻獨自一個人躲在消防樓梯裏哭。

陳亦桐碰到了當時哭得像個可憐貓一樣的葉瑄,什麽也沒說,只是端起電腦,迅速地輸入了幾個交易指令。

“哭有什麽用?吸取教訓,下次贏回來就是了。”

想起Ryan的話,葉瑄又振作了起來——光怕輸有什麽用?如果沒有百分百的把握贏,那就做好百分百的把握贏下下一次。”

葉瑄從椅子上站了起來,抱了抱陳亦桐:“Ryan,我有一個想法,有點冒險,不知道你敢不敢陪我試一試。”

陳亦桐聽到Ryan這個名字的時候有些微微走神:“葉瑄,我叫陳亦桐,我不叫Ryan。”

葉瑄覺得陳亦桐的話莫名其妙:“可是你的英文名字就叫Ryan啊!”前世陳亦桐不喜歡別人叫他的中文名,無論上司還是下屬,都叫他Ryan。

陳亦桐搖搖頭,他難以描述這種奇怪的感覺,葉瑄叫他陳亦桐的時候是在和眼前的他對話,可叫他Ryan的時候卻覺得在透過他看像另一個人。

陳亦桐:“英文名字只是一個代號,我是陳亦桐,不是Ryan。”

“好好好,你是陳亦桐。”葉瑄滿口答應,她只當是別扭小孩又鬧脾氣,沒怎麽放在心上。

陳亦桐:“你剛剛說想冒險試試什麽?”陳亦桐知道葉瑄并沒有聽懂自己的話,便不再糾結。

葉瑄:“我是在想,在報告開頭直接來個預測,根據我們的模型8月份股市将因為貸款政策寬松的連鎖反應導致連續跌幅,不如我們直接把預測結果放在報告上面,但是如果不準的話,整個報告會直接判死刑了。”

陳亦桐:“不會的,我有信心,根據我們的周期計算,8月中旬肯定會有一波連續跌幅。”

葉瑄開始猶豫就是因為作為一項研究報告,直接斷言某現象一定會出現有些武斷,而且如果預測偏差直接會被判死刑。

但是如果真的能夠通過過去的報告驗證未來的走勢,那效果一定非常震撼。如果不加上這部分預測,這份報告很可能被當做普通的數學建模報告被埋沒在衆多報告中。

“我聽你的!”陳亦桐聽完葉瑄的想法,便動手改起了報告。這就是兩個人之間對于對方的絕對尊重與信任。

2009年7月31日晚上22:32分,這份署名陳亦桐和葉瑄的報告從郵箱發出,開始期待屬于它的大放異彩時刻。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