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章
第二日,張母比往日早半個時辰起床。踏出房門,進入大廳就聽到廚房動靜,加大腳下的步子,進去一看,是顧老太太在熬米粥。張母不得張嘴叫了聲“啊”,而後才反映過來,自己失禮了,趕緊給顧老太太問安。而後兩人閑聊,張母之才知曉,顧老太太這一大早上廚房來做那般,又是曼璐。
大米粥熬制好放置一邊,顧老太太在竈臺上拿個小鍋在熬紅薯米糊。張母看顧老太太一直在拿勺子攪伴着,滿眼慈愛的看着鍋子的米糊,她眼抽。她接不過顧老太太手上的活,便蒸饅頭炒起小菜來。
一份五花肉炒蘿蔔幹,一份白菜肉絲,一份西紅柿炒雞蛋。因為面是昨晚就發好的,張母動作很爽利,等顧太太起身時,早飯就備好了。顧太太也很是詫異,等看到那碗紅薯米糊,她知怎麽回事了。顧家就曼璐愛吃紅薯米糊,她很是愛吃加上各種雜糧米糊和甜湯。之前曼璐都是家裏準備什麽,她就吃什麽。後來顧老太太不知怎麽的就知道她愛吃,就會時不時讓顧太太或張母備上,她自己早起了,也會去親自熬制一些。
早上六點多,顧家人就食用完早飯。曼璐在些吃撐了,她去院園散步。傑民也跟着曼璐散起步來。逛了一圈,傑民很是糾結,曼璐一點也不主動與不跟他交談,兩人只是默默的走着。眼看曼璐要回去了,傑民才開口。
“大姐。”傑民叫完一手搓搓頭頂的發,一手在後緊握成拳。
曼璐瞟了他一眼,很不知趣地說了聲:“嗯。”說完也不看他,看邊上的枝葉。
傑民把手從頭上取下,雙手放到身後交握:“大姐,我想自己騎車上學。”傑民偷瞄曼璐的表情,見她沒變臉,還是淡淡的。見她沒生氣也沒有反對,就又接着說:“我問過二姐要她的那車,她不讓。大姐,你的車能不能讓我騎騎,我就騎幾天。”他是想以後都自己騎,但他知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什麽事都講究循序漸進。今天只要求騎幾天,下次請求騎幾個月,然後他就能天天自己騎車上學。
“你把我那輛拆了,連鏈子也一起拆,拆到不能再拆為止。拆後能在半小時內組裝起來,能騎走,你就騎兩天吧。”
“啊!”又道“大姐不是吧?那怎麽能辦得到。”
“那你就不要騎了吧。”曼璐語氣不變,再次瞟了他一眼,淡淡的道。說完她就走人,留下傑民在原地直皺眉跺腳。
曼璐做完上次飾品後,覺得很是煩悶。這幾天她幹什麽都沒勁頭,今天她不打算呆在家裏,她要出去走走。早上沒什麽可逛的,她下午三點才出門。她出去,不是尋新生意,只是單純的散散心。
現在顧家上了軌道,明年他們将去香港躲過國亂。之前她跟曼桢打算把顧家移民至美國,近來她倆跟顧老太太透了些口風,老太太不大願意離開自己的故土,見此她們就棄了出國避過國難念頭。但留下太危險,香港澳門臺灣,她們倆選香港。她們打算明年九月離開上海,前往香港。
隔壁鄰居陳太太這個月就向曼璐露了口風,他們全家準備下個月,也就是十一月中旬離開上海前往香港。陳先生在報社工作,父親又在政府部門當高官,他的消息很是靈通。他們已不看好國內形勢,陳先生作為庶子,先行于香港,為家族探路。
如果她與曼桢不知國內形勢,定然會跟着陳氏一起前往香港。現在她們首要的還是存金條,去香港,所有收項得重新打理起來,那裏不是她們所熟悉的,所以兩姐妹決定晚一年前往香港。曼璐已與陳太太達成共識,如果條件允許兩人還做鄰居。曼璐前天就交了五千的金條給陳太太,做為房子租金。
現在只有顧老太太知道要搬遷的事,其他人一無所知。對于張家母子,曼璐暫時不知道怎麽處理。近兩年來,兩家人處得還算不錯,但還不至于處成一家人。
張豫瑾一直忙于自己的事業,見他如今作為,曼璐終于理解書中所述的,他三十歲不到,年紀輕輕就成了六安一家醫院的院長。現在他在上海市醫院已是最年輕的外科主治醫生。她跟豫瑾平時見面,除了禮節上相互問候,一次也沒有再深淡過兩人的關系。因為他來去匆匆,曼璐看不清他真實的想法。張母在張豫瑾來顧家時,總是有意無意間的防着她。對此,她只覺得可笑,并不放在心上。倒是顧家人對此有些不滿,這也就是為什麽兩家沒能特別親近起來的緣故。
Advertisement
今日她只跟顧老太太說了一聲,便獨自一人,散步在法租界的街道上。
走道上擠滿了匆忙的人。
太多的人。
太多的噪音。
曼璐更覺得煩悶的厲害,她轉身準備回去。在調頭回去的瞬間,餘光瞧見一個木雕的小攤,不是攤中物吸引住她,眼前閃現那販賣木雕的小販。
她收住腳步,小調個頭,朝小商販走過去。
在她調頭而來時,小黑已注意到她。他之前是席地而坐,見到她,認出她,他左手撐地,右腳撐起身體,站直起身。欣喜中帶着難以置信的目瞪着曼璐。
曼璐走了兩步,才發現小黑左邊的泥黃色拐子,等他站起身,她看清了,他左腳腳腕下腳掌是虛撐着地。這一幕刺疼她的眼,她的心在抽動。
“是你嗎?顧姐?”小黑激動的喃喃出聲。
“是我,小黑。”兩人一相認,即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特別是周邊的小販。曼璐見此,知此處不是交談的好地方,利索的蹲下把小黑面前的木雕用地上的攤布打包起來。曼璐提在手上,示意小黑往前走。出了這條街市,在一個偏角停下。
小黑簡單快速的說了四年前,他從四輪的小車下救下一報童,傷了腳,就不再拉客。現在在那車主家做洗車的工作。至于這木雕則是跟一大爺學了兩年雕工,自己雕着試着賣賣。
曼璐只是靜靜的聽着,眼睛始終盯着小黑的左腳。她聽罷,也簡單的介紹他們分離近四年的生活狀況,而後掏出三十元給小黑,交待他立即辭退現在的工作,去顧家找她,她另有工作安排給他。小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問三遍,方才滿臉歡喜的同意回雇主家辭工,但那三十元,小黑怎麽也不接。
曼璐提着那包小玩意回家。顧太太開門見到她自提着一個灰撲撲還打着補丁的布包回來,心中詫異,但并沒有多問。
顧家洋樓後有兩間工人房,其中一間做了縫紉間,另一間做儲物間。曼璐回去後,立馬整合兩間房,空出一間給小黑居住。一開始顧家人都不知道她在整合房間,等她整合得差不多了,一樓的顧太太與張母才發現,前去要幫忙,被曼璐拒絕。同時交待顧太太晚餐多做三人的量,顧太太跟張母聽言立即準備飯菜。
整合完畢,她就取出黑灰兩色布給小黑裁剪六套新衣,全制成中山裝。雖然給小黑住工人房,但曼璐并不打算把小黑當下人。顧家已沒有空房,且小黑已是成年男子,有她跟兩個未婚女子在,自是不方便入主樓居住。曼璐把小黑提拉回來,并沒有先征詢顧家人的意見,她并沒有把顧家人的意見放在心上。如果她們強烈反對的話,那她打算另尋住所,她直接離開顧家。反正現在顧家已步入正軌,生活多她一個少她一個并不影響他們的生活質量。當然去香港這事是不會改變的,只是如果顧家不接受,那她以後就不再跟他們住在一處即可。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