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章
母親總是鬥不過孩子,她總不能眼睜睜的看着豫瑾消瘦失眠下去,這樣他會沒命的。第二天,看豫瑾上醫院去,張母留條,又開始收拾衣物,她獨自一人坐上一輛黃包車,去了顧家。
顧太太開門見到張母是又驚又喜。兩人入了廳,張母細說了來意。顧太太聽很是高興,但她也不知道曼璐到底去那了。在曼璐出走後,偉民與傑民就去找過,根本就沒找到。在家裏,只在老太太與曼桢好像知道一點,但她倆都不說,她只能祈禱曼璐在外一切安好。
顧太太上二樓,跟顧老太太說了張母的來意,顧老太太方才下樓,見張母。張母又哭述一遍豫瑾的近況,她已後悔,她現在同意曼璐做她兒媳。顧老太太見張母連衣物都拿來,是真準備在這裏呆着。顧老太太讓顧太太上樓去,她跟張母有話要說。
顧太太一上樓,就跟張母實說。曼璐無意做她兒媳,她一個月後就會回來,但回來後,他們顧家就會離開上海前往香港。這一去香港,顧老太太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在有生之年還能再回來。張母突然聽到這個消息。吓呆了,離開上海,去香港。她很是不理解,現在戰亂又沒打到這裏,能打到這裏,那香港就不會打仗嗎?不過不管怎麽樣,她不打算離開顧家,就在顧家先暫住下來,一是在等曼璐,二是讓豫瑾安心下來,讓他能安然入睡,讓他活命。
張豫瑾一下班,他沒回宿舍,又直接跑顧家。在顧家見到母親,他既高興,又羞愧,自己近三十的人了,還讓老母擔心。張母跟豫瑾細說了顧家的打算,如果是以前,她巴不得曼璐走得遠遠的。但她現在不能拿自己兒子的命冒險。豫瑾一聽顧家要全家離開上海去香港,愕然。既然曼璐要一個月後才回來,那他也得考慮考慮清楚,他的未來。張母在顧家住下,他也在顧家住下,還是跟傑民一個屋。
張豫瑾知道曼璐一個月後就回來,高興之後,又想着她都出去二個多月了,很是擔心,她一個人在外,不知道過得怎樣。他在輾轉反側中,耳邊傳來傑民這小子呼嚕嚕嚕聲,慢慢的伴着那呼嚕嚕聲,難得一次這麽快就入睡。
張母到點就醒,她穿衣起身。洗漱一翻,進入顧家廚房,顧太太正在炒韭菜雞蛋。已粥熬好,已包子蒸好,邊上還有炒好的蘿蔔幹。 張母突然覺得這樣也挺好,顧家人多熱鬧,不像他們張家,就兩人,冷冷清清的。平時豫瑾工作又忙,那更是不見人影。她昨晚想了一夜,如果他們都離開上海,去香港,那曼璐的事,就沒什麽人知道,這也好。聽晚豫瑾一聽顧家人去香港,看他神情,定是也要跟随的。
“偉民媽,怎麽這麽早?”她邊問,邊拿碗快。
“曼璐一個人在外面,我總睡不好。”顧太太緊皺眉頭答。見張母沒接話,又道:“豫瑾媽,再炒個豆芽,你看看要還備什麽菜?”
“夠了,夠了,想想我在六安,那都是白粥配上蘿蔔幹就成了。”
“那是。現在這樣,也是多虧曼璐,要不是她,家裏那能這麽好。”
“偉民媽,我知道,曼璐是好孩子。但我也只有一個豫瑾,都想給孩子最好的。現在我們都同意,也不知曼璐那裏怎麽樣。她是不是也願意,我就怕是我家豫瑾多想了。”
“豫瑾媽,這我也說不好。我家曼璐……。”顧太太瞬間雙眼泛眼,聲音變成嗚咽。
“別多想,我以後會對曼璐她好的。”
“……。”
“媽,伯娘,我先回醫院了。”張豫瑾一下樓就往廚房鑽。
Advertisement
“豫瑾,你吃點再走,不用等他們。”顧太太邊道,邊拿起蒸茏蓋,取兩個大包子,放入碟中準備給豫瑾。
“聽你伯娘的,吃點再回醫院。”張母說完就把碗快拿去餐廳。豫瑾接過顧太太遞過來的包子,拿起一個,就吃了起來。他在這裏住了半年多,現在處在一起,自然而又親近。
顧太太遞完包子,又取了個大飯盒,裝起八個大肉包子,準備給豫瑾帶回醫院。因為顧太太的包子饅頭等點心,豫瑾與同事關系好上不少。
張母進來,把豫瑾推出廚房,讓他吃碗米粥。就剛才看豫瑾津津有味的吃包子,這是三個多月來,他胃口這麽好。張母看他瘦得不成人樣,都快沒命了,此時見他有了食欲,不由得,想讓他多吃點。
張豫瑾拿起那裝着八個大肉包子的飯盒,坐上電車後,長長的呼了口氣。不管怎麽樣,曼璐已是他的女人。她要去香港,他自己也定然要去。他現在只是考慮,是一起走,還是晚點,上海這邊的工作總得交接清楚才能安心離開。現在又還不能确認曼璐的歸期,他還是得好好把這份工作做好。
張豫瑾一入醫院,他的副手吳志強就感覺到上司今日終于活過來的。之前死氣沉沉的,害得他也跟着大氣不敢喘上一喘。看到他手上的消失許久的大飯盒,就樂開來。這情種,他心說,看這都是女人鬧的。
今日張院長因友人昨晚住院,今日一大早就上醫院來查看情況。看到張豫瑾恢複生氣,還好他能醒過來,不然可惜了這麽好的苗子,不死也傷了。在醫院,像張豫瑾實操這麽好的年輕醫生在院裏再也找不出一個,他老人家很欣賞他,今年準備給他升職,外科六科室的主任。
張豫瑾接下來一個月,又成了工作狂,天天呆在醫院裏,研究病歷改進手術方案。他每日給顧家打三四個電話,現在接電話的都成張母。
跟他專注一件事的也就只有傑民。去年,曼璐說他能半小時內能把自行車組合起來,就給他騎兩天。傑民雖然覺得這難度不是很大,是很大很大,但他還是要試上一試,不試他都沒機會自己騎車。經過三個多月的練習拆合,他成功了。這把他樂壞了,高高興興的騎了兩天,第三天,去推車時,發現車鎖住。一問,才知,他大姐就是的兩天就兩天,他以為她早就不忘了只給他兩天的事。為這事,他又去磨他大姐。他大姐,又說了,拆合一起半個小時,能完成就再難他騎一周。為了這一周他又去拆合自行車。直至現在,他還是沒有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張母見他大汗淋淋的在組合自行車,讓他歇一歇,晚點再組合。傑民答,“我也想等會,但大姐就給兩個時段給我弄這個,其它的時間都要溫書。”張母剛說“曼璐不在家”傑民就打斷道“二姐在家呢”。張母無語中,顧家當家人,一是顧老太太,二是顧家姐妹,三是顧太太,四才顧家兄弟。偉民今年考上了複旦外英系,已是十八歲的大夥子,傑民十五歲,也是一半大夥子,兩人都比兩個姐姐高長,但口中還是姐姐長姐姐短的。兩人很是敬重家中長姐。
張母看不懂顧家人,跟常人總是有些不同。曼璐不說了,那曼桢學不上,天天在家寫作。張母覺得上學也可以寫啊,幹嘛一定要休學呢,多可惜啊。且曼桢也老大不小了,都二十二歲的大姑娘了,顧家人也操操她的婚事。之前,她還打算撮合豫瑾與曼桢,但探過顧太太的口氣後,她就歇了這心。
這兩個顧家姑娘主意太大,她可不敢收她做兒媳。誰知道豫瑾還是定了曼璐呢,剛知道的時候,她連死的心都有了,都還是止不住豫瑾。此時她方知兒大不由娘。曼璐做個那個,始終有個刺埋進她的心裏,讓她不舒服。她不停的對自己說,曼璐是大學生,雖然不讀了,但也是大學生,只是沒畢業罷了。她還是名作家,還會掙錢,會掙很多錢,且還孝順,非常孝順,她這樣說服自己。
離曼璐歸期越近,顧家人和豫瑾一臉的喜氣,只有她偶爾會冒出一點不良善的念頭,希望曼璐就在外面算了。不管是死是活,就在外面算了。張母是看張豫瑾恢複了生氣,又後悔太快答應豫瑾,同意曼璐做她兒媳。她真心不想要這樣的女人做自己的兒媳。
歸期到了,曼璐沒有按時歸來,顧家人與豫瑾慌張不已。過一天,二天……一周,一點消息也沒有傳來。顧家人與豫瑾越來越驚慌失措。自從曼璐沒有按時歸來,顧家兄弟與顧大力第二日立馬出去再次尋找曼璐。豫瑾是一周後辭了醫院的工作,加入了尋找曼璐的隊伍。半個月後,收到曼璐從香港發來的電報,顧家人與豫瑾這才安心下來,打抱行李,準備兩日後上前往香港的輪船。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