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平妻

? 雲珠看姑娘拿着幾塊布角,比量來比量去,奇怪地問:“姑娘做什麽?對着幾塊做鞋面的布角子發呆”

“雲珠,把箱子打開”

雲珠走過去開箱子,月娥翻出一個大包袱,裏面是做衣裙剩下的邊邊角角,她挑了一些大塊的,把不規矩的用剪子裁剪方方正正,有長形、方形的、菱形的,照着衣裳樣子,比照自己的身材裁剪,一針一線用一整天功夫,縫制了一件褙子。

穿去上房,月芸看見眼睛一亮,“妹妹,這是什麽時候做的?真好看。”

季氏不愛穿着打扮,看了笑說:“這件衣裳花哨,誰的主意?”

“女兒瞎琢磨,母親只說好是不好?”

“這個主意好!我若年輕,也做一件穿,我箱子裏有不少做衣裳剩下的布頭,做鞋面也用不了多少,留着怪可惜的。”宋氏接茬賠笑道。

“姑娘怎樣想起做這件衣裳”季氏的大丫鬟秋月稀奇地問。

“時下流行的花間裙,都是十二破,費工費料,一件裙子下來糟踐不少料子,廢物利用” 月娥心裏高興,看來效果不錯,記得前世過不久就流行這種水田衣。

“主意是不錯,不過費工夫,鋪子裏哪來的人手”季氏提出的倒是個問題。

“這個事,我想了,嬸子大娘們無事,有願意掙點零花錢的,領了活計拿回家裏,一天怎麽也能縫兩件,又不耽誤家務活,比雇工便宜,算下來,也劃算”

季氏聽女兒說得頭頭是道,把鋪子交給女兒本來有點擔心,這樣一來就把心放到肚子裏。

“姑娘,這件衣裳起個什麽名字好?”雲珠眉飛色舞。

月娥故作沉吟,想想道:“一塊塊的格子,像稻田,就叫水田衣吧!”

“這名字貼切,倒應景”宋姨娘奉承道。

月娥和金娘子挑出鮮亮顏色的大塊邊角料,精心縫制兩件水田衣,打出樣板,挂在鋪子裏,不出三五日,老顧就喜滋滋地道:“這幾日,定做水田衣的不少,都是年輕姑娘,邊角料都用上了,只好把好料子裁剪了”

Advertisement

月娥心裏高興,“不拘什麽,能掙錢就行”

連着幾日,月娥都掌燈時才打鋪子裏回來。

這日,回來得早,月娥直接去母親上房,走到門口,就聽裏面大姑母張秦氏的聲,“嫂子,聽北邊過來人說,豫州遇旱災,十亭死了三亭,飯都吃不上,逃難災民,生計無着”

“為這你哥哥才關了生意回來,老爺回來我身上的擔心就卸下了,凡事有老爺做主,我也輕省了,我一個婦道人家支撐這些年,好歹算是把老爺等回來了。”季氏真心高興,盼着丈夫回家。

月娥暗自搖搖頭,該給母親提個醒,父親帶着妾一塊回來。

“侄女回來了,上街去了?”

月娥含糊應聲,怕刺激到張秦氏,沒說去鋪子裏。

“我和你母親正盤算你父親這兩日就該到家了”

月娥看母親氣色很好,人逢喜事精神爽,心裏話不好明說,半吞半吐,“母親,我好像聽說父親帶着姨娘回來,聽說這些年都是她陪在父親身邊,情分不淺”

她母親心情絲毫沒受影響,“我只以禮相待,女兒都這麽大了,我還有什麽想不開的,我也不和她争什麽,她還能怎樣我不成?”

母親糊塗,她不想想,你不和人争,人和你争,月娥醜話說前面,以免母親到時受不住打擊,“母親真的什麽也不在乎,就是名分上也不計較。”

季氏一愣,顯然沒想到這重,轉念又笑着搖頭,月娥終究是孩子家,竟說傻話,她是明媒正娶嫡妻,夫妻名分是改不了的,正室名分誰想争也争不去,嗔怪地道:“你又沒見到她,怎知道她不好,也許我們處好,我還多了個幫手,多個膀臂。”

她的話,母親是一點也聽不進去。

三日後,一大早,季府正門大敞四開,門前的雪都清掃幹淨,直通官道。

“太太,太太,老爺的轎子快到門口了”

季氏有點着慌,扶了扶頭上釵環,“我頭發沒亂吧?”

“沒亂,挺好的”月娥扶住母親,往外就走。

一幹人等,都站在大門口,“太太看,老爺的轎子到了”

月娥望向大路,視野裏出現幾臺轎子,後面跟着一輛馬車,放着箱籠等物。

頭轎在秦府大門口停住,下人忙跑上前,季氏迎上去,“恭迎老爺回家”

棉轎簾子一挑,一個面色微黑的中年男人,目光炯炯,精神頭十足,先行下了轎子。

月娥扶着母親,感到母親身軀都在顫抖,季氏激動得抖着聲兒輕喚了句,“老爺”就語氣哽咽。

“夫人”月娥讓開,秦老爺體貼地扶住季氏,“夫人這些年辛苦了,勞苦功高”

“老爺辛苦了”季氏像個小姑娘般羞澀。

季氏只顧着盯着自家男人,沒看見秦老爺身後丫鬟扶出一位美貌少婦,嬌小身材,杏面桃腮,柳眉高挑,輕啓櫻唇,嬌滴滴地開口,“這就是季家姐姐吧?”

這一開口,衆人均一愣神,只有月娥不驚詫。

少婦也不看衆人眼光,上前扯住秦老爺手臂,撒嬌,“老爺只顧着說話,也不給妾身介紹”

秦老爺有點尴尬,對季氏有幾分愧疚,“這是我在北邊娶的,比你小,你就叫她妹妹吧”

不倫不類,含糊其辭。不分大小伯仲,秦老爺滑頭,是兩頭都不得罪,但明顯傾向于新夫人。

秦老爺一個勁地誇贊嫡妻,陶氏老大不高興,插在二人中間,睨眼秦老爺,“老爺高興糊塗了,站在大門口,進府裏慢慢細聊。”

她一個姨娘位分,跟老爺說話沒上沒下,甚沒規矩,就連季氏原配夫妻,對秦老爺都恭恭敬敬,這姨娘得寵的程度可見一般。

季氏心裏有點不自在,氣氛略顯尴尬,程春家的見狀,忙道:“太太早就吩咐生了炭火盆,老爺一路風霜,進屋裏烤烤火暖和。”

季氏忙道;“老爺府裏請”

“夫人請”秦老爺和季氏自然先行。

陶氏大聲招呼搬東西的下人,讓把箱籠都擡到她屋子裏去。

廳堂落座,秦老爺和夫人居上對坐,陶氏看沒自己位置,不甘心走開,就站在秦老爺身旁。

月娥和月芸上前,“拜見父親”

秦老爺看着一雙女兒長大成人,有幾年未見,長得像兩把水蔥似的,心裏喜歡,眼眶有點潮潤,“長這麽大了,夫人教養得好,我秦某沒想到能有這樣好女兒,我這些年不在家,讓夫人操心了。”

這時,陶氏看老爺對季氏的女兒動情,忙扯過一女二男,“快叫人”

那個大些的是個姑娘,瞧樣子比月娥小,身量不足,臉龐像她母親,窄小臉,長得很媚氣,口齒伶俐,蹲身一福禮,“見過大娘”

這話一出口,衆人均一愣,按說這陶氏是姨娘位分,老爺老家有嫡妻,在怎麽得寵,也不能越過嫡妻,陶氏子女該叫季氏為母親,毋容置疑,季氏嫡母的身份,是想不承認也不行的。

陶氏卻沒覺得不妥,拽過兩個小的,一個五六歲男孩子,一個奶娘懷裏抱着,放下地,才剛會走。

那大點的男孩,極其不情願地問,“母親,我們又不認得她,怎麽姐姐喚大娘。”

陶氏一臉的笑,“兒呀!這就是娘說的大娘”

陶氏若是姨娘,子女便不能稱呼她母親或娘,而應該稱姨娘,若為平妻,喚大娘勉強湊合過去。

可秦府一幹人,丈二摸不着頭腦,季氏心裏老大不是滋味,老爺來信含糊其辭,就說外頭又娶了,生下三個孩子,根本沒說平妻的事。

季氏就是大度,可要臉,堂堂三媒六聘的結發妻,和一個後娶進門的小妾,平起平坐,又看這妾,生了仨孩子,還有兩個男孩,越發不是滋味。

秦老爺也有點愧疚,忙命兩個男孩,“在家裏怎麽教的,快叫人。”

那大一點的男孩,才極不情願施了一禮,低聲像是含在喉嚨裏,“大娘”

那小點的,想來不懂什麽,也稀奇地看着季氏,脆生生喚了一聲,“大娘”

季氏不快,猶豫答應不是,不答應不是,如果答應這一聲,名分就定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