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Tree1 楔子

今天整理東西的時候,翻到了爸爸當年和媽媽等着我出生的時候,為我寫的名字,原來爸爸寫字真的很好看啊。

——《丁晟嵘的日記》

7月份的榮縣,真真的是當得起驕陽似火四個字。

榮縣公安局外,一個六十來歲的奶奶正哄着懷中的小嬰兒,一邊排隊等候着。

老奶奶叫丁善,是丁家村人,祖輩和丈夫都姓丁,是世代駐紮在榮縣丁家村的普通農民。今天是她孫子出生後,辦理新生兒登記的日子。

隊伍慢悠悠的減少,終于到了她,她三步并作兩步沖到窗口前,忙不疊的和裏面的工作人員打招呼,“您好您好,您好您好。”

窗口內的工作人員伸頭看了一眼她懷中的小嬰兒。小嬰兒看不出什麽美醜,只是臉嘟嘟的,眼睛又大又圓,小手在空中小幅度的擺動,偶爾蹭一蹭奶奶的領口,偶爾抓一抓奶奶的頭發,看着着實可愛。

工作人員看着小嬰兒有些傻氣的動作,又看着身後沒兩三個人的隊伍,原本因為炎熱和繁忙的工作而升騰起的焦躁與不耐煩少了很多,還頗為友善的對丁善笑了一下,“來辦新生兒登記嗎?”

“是是是。”丁善趕忙答應,把二兒子吩咐的要準備好的幾個本本拿出來遞給窗口裏的工作人員,“我兒子說需要這些東西,您看看齊不齊?”

工作人員看着一沓證件有些奇怪,忍不住嘟囔了一句,“這麽多?”可翻到第三個證件的時候突然有些說不出話了。

“母親死亡?父親殘疾?”工作人員又忍不住看了一眼窗口外那個小嬰兒,他剛和太陽接觸不久的皮膚還有些白嫩的過了頭,黝黑的眼裏看到的還都是什麽都不懂的世界。

工作人員又轉頭看了看抱着小嬰兒的老奶奶。

這個老奶奶和普通路上能見到的老奶奶沒什麽區別,斑白的頭發,因為幹多了農活而略微佝偻的背脊,很瘦。

工作人員突然升起了一些恻隐之心。

她忍不住挺起了腰背坐直了身體,用最順暢的速度辦完了手續。

“孩子叫什麽名字呢?”

Advertisement

“丁晟嵘。”

“丁,盛大的盛,榮耀的榮嗎?”因為這裏叫榮縣,很多人家在取名的時候,可能是為了讓孩子記住自己是從哪裏生長起來的,都會給自己孩子名字裏取一個“榮”字,工作人員也下意識的以為是這個了。

丁善不識字,也不知道工作人員說的是哪個榮,她從口袋裏顫顫巍巍的掏出一個小布包,把布包裏妥善保管的紙條拿了出來,“您看,是這個丁晟嵘。”

工作人員從狹窄的窗口處接過紙條,這是一張從筆記本上撕下來的紙,只是不知道為什麽看起來有些年頭了,紙的邊角還有些泛黃。

但就是這張紙上,用不甚清晰的墨跡,清清楚楚的,用正楷工整的寫着三個字:

丁晟嵘。

工作人員忍不住贊嘆道,“名字取得真不錯,字也好看。”

丁善聽到有人誇自己兒子,瞬間開朗了起來,“是啊是啊,我家老二,可有文化了,這孩子的名字就是他取的。他當年在鎮上教書的時候,一直都是最受歡迎的老師。他的字也是,從小到大都獲過獎的!”

丁善說起自己兒子的時候,滿臉都是遮不住的自豪與喜悅。

工作人員把辦理好的證明和處理完的證件交回丁善手中,由衷的祝福道,“這孩子很可愛,希望他可以健康長大。”

丁善抱着丁晟嵘到丁家村的時候已經黃昏時分了,正好是晚飯點,走在路上,家家戶戶都傳來飯菜的香味。

丁晟嵘大概是餓了,允着手指哭了起來。丁善一邊哄着懷中陪她奔波了一天的孩子,一邊加快了腳步往回趕。

回到家的時候,丁善的大兒子丁正建和大媳婦趙秀正圍桌吃着飯,桌上擺着一碗粉蒸肉和一碗青菜湯,丁正建正抱着一大碗米飯,沾着一小碟辣椒醬吃的正歡。

丁善進了屋,問道,“吃上了?正康吃了嗎?”

丁正建夾菜的筷子動了一下,趙秀瞥了他一眼,他又往嘴裏扒了兩口飯,“媽,正康吃過了。”

趙秀接話道,“媽,我們早給他做過了,但是你知道的,他吃不下我們也沒辦法。”

懷裏的嬰兒不知道是不是近距離聞到了飯菜的香味更餓了,哭的更大聲了。

趙秀有些嫉妒的看了一眼丁善懷裏的丁晟嵘,“媽,小孩餓了,先喂奶吧。”

丁善默不作聲的看了他們兩一會,一邊哄着丁晟嵘一邊道,“我先去看看正康。”

“有什麽好看的,還不就那樣。”丁正建扒着飯嘟囔了一句,聲音不算小,但沒有留住丁善的腳步。

丁善穿過前院到了丁正康的門前,她敲了敲門,“正康,媽來看看你,你在休息嗎?”

屋裏傳來一聲應答,隔着門有些悶,“沒有。”

丁善推開門,丁正康躺在床上,身上蓋着一床很薄的毯子。天氣有些熱,他的臉微紅,額頭沁出了汗珠。

屋子裏什麽也沒有,只有一張床,一個小衣櫃,床邊有一個小桌子。

小桌子上是一個缺了小口的碗,碗裏是一些青菜和湯,湯沒什麽油,清的恍若白水一般。

丁善走到床前,看着碗裏的菜氣的渾身發抖,“我不在家,他們就給你吃這個?”

丁正康轉了轉頭——這是他渾身上下唯一能動的地方了,“沒有,有肉的,我吃了。”

“別替他們說話了。”丁善把孩子放到丁正康床頭,抹了抹眼淚,“是媽對不起你,媽應該給你更好的日子的。”

“媽,你又這樣了。”丁正康聲音嘶啞,“是我對不起你,是兒子不孝。”

“我今天帶晟嵘去辦出生證明了。”丁善顫巍巍的站起身,打開衣櫃拿出放在櫃子裏的奶瓶,給孩子沖了些奶粉,“以後趙秀也好,你那個沒良心的大哥也好,別想從你這裏把晟嵘搶走。”

丁正康轉頭看着躺在他旁邊的小嬰兒,丁善走過來給他喂奶,有了奶喝的孩子瞬間止住了哭聲,抱着奶瓶吸的開心。

“大哥想把晟嵘過繼過去也沒錯。我是一個殘廢,沒法賺錢,也不能再起來了,不知道哪天就死了。但大哥不一樣,他沒法生育,一定可以把晟嵘視為己出,最差也能讓他有口飯吃,哪像晟嵘跟着我,可能連……”

“我不準你說這種話!”丁善呵斥道,“你就算為了晟嵘,為了讓他做一個好孩子,別和他大伯一樣又小氣又沒出息,也要好好活着,看着他長大成人。”

丁善兇了丁正康一句,又覺得自己話重了,怕傷着丁正康,聲音放緩安慰道,“錢的事情,你不要擔心,媽這裏存了些錢,還有平日裏賣菜賣雞蛋都有錢。還有你以前的一些東西,賣了賣了都可以換錢,把晟嵘養大沒有問題的。”

丁正康閉上眼睛,沒有再說話。

丁善默默的站起身,離開了房間。

而房內的丁正康,在丁善走後,又緩緩地睜開眼睛。

不足月的嬰兒正揮舞着小手,輕輕抓着他額前的碎發。

丁正康滿是陰霾的眼底,終于有了一絲溫柔。

“會當淩絕頂,一……一……”

稚嫩的童音回響在有些破舊的房子裏,只是這詩背到最後一句,卻卡了殼。

“一覽衆山小。”

坐在輪椅上的丁正康聲音聽起來有些嚴厲,但語速很慢,一字一頓非常清晰,讓五歲的丁晟嵘理解起來也沒有問題,“寫詩人從望岳産生了登岳的想法,想往更高更好的地方走。通過描述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寫出了雄視一切的雄姿和氣勢,也表現出詩人的心胸氣魄。”①

丁晟嵘還不太能理解這些,只能眨着眼睛記了下來。

“我希望你可以記住這些。我不求你以後變成一個多麽登高的人,但你一定不能停止仰望高山,也要有可以背負自己爬上高山的責任感。”

門外突然傳來了腳步聲,丁晟嵘耳朵動了動,腳步聲沉悶且重,應該是丁正建。

果不其然,兩三秒後,一個雄壯結實的身影推開門走了進來。

丁正建把手裏的字帖扔到了桌子上,不耐煩道,“字帖給你買回來了。小孩子家家讀個書這麽多事。”

這麽多年丁正康已經習慣了他這樣,淡然道,“謝謝哥,晟峥也讓他多練練字吧,現在考試都有卷面分的,字寫好了能提好幾分。”

五年前丁正康不願意把丁晟嵘過繼給丁正建後,他就和趙秀從別的村子領養了一個剛出生沒多久的男嬰,讓丁正康取名字。丁正康想着峥嵘峥嵘,就給這個孩子取名叫丁晟峥了。所以丁晟峥明明比丁晟嵘還小半歲,名字聽起來卻反而像哥哥。

丁正建扔下字帖就走了,丁晟嵘聽從丁正康的要求,乖乖的坐在椅子前開始練字,這是他的第三本字帖,也是他從三歲開始的日常了。

丁正康之前是初中語文老師,所以從他會說話有意識開始,就每天教他背唐詩宋詞,給他念各類名著,告訴他這是什麽意思,而後來再大一點,還加了練字的任務。

除了這些之外,丁正康為了讓丁晟嵘有個好身體,每天督促着丁善一定要讓丁晟嵘均衡飲食,保證營養攝入,從四歲開始,讓丁晟嵘每天放學後都要跑步鍛煉,或者幫丁善做農活,而不是只坐在屋子裏讀書背課文。

丁晟嵘也算争氣,五歲就跳了一級上了二年級,本來他的年齡是未到教育局定下的上學年齡标準的,但丁正康怕自己不能陪丁晟嵘太久,想盡可能讓他早一點成長起來。他想到之前當老師時教了一個家裏有些背景的學生,拖了點關系硬生生把丁晟嵘的年紀改大了兩歲。雖然丁晟嵘今年才五歲,但從檔案來看,已經七歲了。

很多年以後,這憑空多出來的兩歲讓他的人生在分岔路口大大的轉了個彎,有了完全不一樣的際遇。

----------

①釋義來自于百度百科。

作者有話要說:  掐指一算,520是個開文的好日子。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