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很快,那兩名被派出去的侍衛回來了一人,另一人還在原地監視。

“這麽說,裏面有許多被拐的孩子?”

太子很生氣,幼稚的小臉拉下來還是挺能唬人的,看他那幾位小伴夥,一個個都吓的不敢出聲了。太子好不容易出來一趟就碰到這種事,真不知道該說是他們運氣不好呢,還是那些拐子的運氣不好?

“是。”

侍衛乙回答道。

“這是孤的領牌,路長明你派人去京兆府找府尹,讓他派人來,孤今兒要把這些人一網打盡。”

他帶來的人手有限,只能找府尹了。“

“是,臣立即讓人去辦。”

拿着太子的領牌,讓人去找京兆府尹。

又讓侍衛乙帶路,太子還是留在酒仙樓等消息,又派了兩名侍衛去,就怕有人想趁亂逃走,那些捕頭衙役們的功夫,太子實在信不過。

幸虧太子多派了一點人手去,不然還真讓一只大魚跑掉了,聽回來複命的人說到時,太子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果然母親說的對,這捕頭衙役們就是靠不住,要是全靠他們罪犯早就逍遙法外了。

從此也奠定了太子以後創下了大夏最神秘機構的基礎。

太子在宮外遇到這種事,皇帝立即就接到了消息,然後又派出了太子直屬的衛隊前來接應。

醉仙樓被包圍住,昭毅将軍方賢帶隊前來。

“太子殿下在哪裏?”

方大郎抓住汪大海,這人是太子身邊的內侍。一聽太子有事,方大郎立即向皇帝請求帶隊,皇帝立馬準了。

Advertisement

“請将軍跟奴婢走,殿下就在樓上。”

汪大海可以對誰都擺派頭,但是卻不敢對永寧侯府的人擺。

“還不帶路?”

“臣參見太子殿下,殿下千歲。”

“大舅舅請起,孤給你添麻煩了。”

太子抱歉的看方大郎,見他臉上還帶着汗珠,便知道他這是急了。

“見殿下無恙,臣便安心了。”

太子沒事,剩下的事便好辦多了。

“是孤不好,但既然讓孤看到,孤便不能不管,孤是儲君,怎麽能看到有賊人殘害我大夏的百姓呢!”

太子十分的氣憤,光天化日之下都有人這麽做,在他不知道的地方還有多少人犯罪?

“殿下心憫百姓,是大夏之福,也是臣等之幸。”

這世上昏君好找,而名君卻不可多得。

“走吧,孤到要看看究竟是誰的膽子這麽大,在京城都敢拐賣孩子。”

太子完全忘記了他現在也不過是三、四頭的豆丁,也在孩子的範圍之內。

“是。”

方大郎站在一旁,等太子先出,他跟在後面護駕。

京兆府的大堂上,除了被拐走的孩子另外找地方安置外,那些拐子一個都沒有挑掉,全都被五花大綁的押在大堂上。

“太子殿下駕到~~”

正在審案的府尹一聽立即從堂上走下來,帶着所有人跪下迎接太子。

幾歲大的小豆丁從外面走進來,讓許多圍觀的百姓們偷偷打量,好小的太子殿下啊!

想到就是這位小小的太子殿下抓住了這些可惡的拐子,一時間百姓們心中對這位年幼的太子殿下感激非常。

其中有好幾位,本以為自己的孩子再也找不回來了,卻不想峰回路轉,他們的孩子被找回來了。要知道這幾家人為了被拐走的孩子,眼睛都快哭瞎了,特別是有一家孩子的奶奶,幾代單傳啊,就這麽一根獨苗,卻被可惡的拐子拐走了,當天便就氣極而亡,死都沒有閉上眼啊

現在孩子找回來了,他的奶奶終于可以閉上眼了,真是老天開眼啊!讓這些可惡的拐子,撞到了太子殿下的手上。真是應了那句惡有惡報,善有善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啊!

“都起來吧!孤今天是來觀審的,府尹大人你繼續。”

太子坐在一旁重設的太師椅上,雖然雙腿未觸底,但誰也不敢小瞧了這位太子。再說他身後還站着一位煞神呢,衆人不敢擡頭打量,只能用餘光關注太子。不過方家大郎的眼神好可怕,凡是與他對上的,心頭不由的打了個寒顫。

“臣,遵旨。”

府尹重新坐了回去審案,在太子面前這些人還想抵賴,太子朝路長明使了個眼色,路長明直接跟施刑的衙役耳語了幾句,然後這些人便在衙役們同情的眼神中上了大刑。

這些人被拖下去,脫掉了鞋子,用雞毛不停的在腳底撓。

“哈哈哈哈……”

恐怖的笑聲在府衙內響起,衆圍觀的百姓渾身一抖。因為這一次是審拐子,考慮到民衆們的心情,所以府尹允許他們圍觀,但是現在看來……

原來不用挨板子夾手指的刑罰也這麽恐怖啊,看他們笑的,沒有一個人認為他們是在享受。

“禀大人,他們招了。”

師爺把證詞送上。

“殿下。”

府尹看完後,雙手奉上。他當然不會認為太子殿下看不懂,要知道太子三歲就能識好幾百字了,現在五歲多識的字就更多了。

“榮國公府,哈~”

太子冷笑一聲,把證詞遞給了身後的大舅。

“殿下?”

“拿去給父皇,榮國公府,得由父皇親自處置。宮中還有一位貴人,她便由母後處置吧!”

怪不得這些人膽子大的都敢在京城裏拐賣孩子,原來人家的後面這麽硬啊,開國國公府,哼~

太子跳下椅子,背着小手離開。

身後跟着一大隊人馬,百姓跪送太子離開。府尹等太子走後才站起來,擦了擦額頭上的汗。幸虧這一次太子殿下在這裏,不然他還不知道怎麽審,榮國公府他是得罪不起的。

方大舅拿着外甥給的證詞,急忙進宮。至于太子的安全他不擔心,因為就在剛才,他已經看到了自己的二弟和四弟、五弟悄然的進入了衛隊當中。

太子第一次出宮,什麽也沒逛到就回宮,他很沮喪。但是一想到因為他的出宮,為大夏解決了一顆大毒瘤,總得來說太子還是很滿意的。

“殿下,現在就去全福宮給太後娘娘請安嗎?”

梅秋為太子換上明黃色的常服。

“嗯,走吧!”

換好衣服,太子便往全福宮而去,沒想在全福宮居然還碰上了皇後和貴妃。

“孫兒給祖母請安,兒子給母親、娘親請安。”

太子行禮,太後立即讓身邊的花嬷嬷把太子扶起來。

“太子,可有受傷?”

皇後眼中帶着關心,太子只有五歲,皇上居然同意他出宮,太危險了。

她一開始就不贊成,卻強硬不過皇帝,只好同意。聽到太子在外面撞上了拐子,皇後的心直到太子回宮後才平穩下來。

“母親放心,兒子沒有受傷,兒子一直待在醉仙樓等消息,沒有參與。”

太子早知道皇後她們會是這種反應,所以一開始就沒打算涉險。

“太子今天做的很好,以後繼續努力。”

淑寧到是對太子的行為很贊賞,他畢竟是一國太子,如果遇到這樣的事都視而不見,未來皇帝豈敢把大夏交到他的手上?

一國之君,愛天下臣民就如同愛自己的孩子,看到自己的孩子有難,怎麽能不伸出手救援。太子的行為不僅貴妃滿意,就連皇帝和許多大臣們都很滿意。

國有如此儲君,大夏幸矣!

“是,兒子記住了。”

得到娘親的表揚,太子咧開了嘴,這時的他才像一名五歲的娃。

不多久,皇帝也來了。向太後請安後,便把太子抱在懷中。

“朕的麒麟兒,你讓朕感到驕傲。”

皇帝頭一次這麽感性,還說出了這樣的話。

“爹?”

太子擡頭,小手被皇帝的大手握住。

“皇兒說的是,就連我也為有這樣一位孫兒而高興。”

太後最喜歡大家誇太子了,皇帝的話是說到她的心坎裏了。

“太子,害怕嗎?”

五歲的太子,已經為大夏為天下臣民做事了。

“不怕,兒是太子。”

一句是太子,說出了太子心裏話。他是太子,在這個時候,即使是害怕也不能怕,他比誰都應該站出來阻止罪惡的發生。

“嗯,吾兒說的甚對,就該如此。你是太子,不能怕,也不可以怕。”

皇帝抱着太子,看着幼小的肩膀,心有不忍也得忍,他曾經走過的路比太子要艱難多了,還不是這樣走了過來,太子只能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而不是只會躺在長者的陰影下尋求庇護。

“兒子明白。”

太子重重的點了下頭,把太後和皇後看得那叫一個心疼啊,唯有他的親爹娘不為所動。

“太子來奶奶這裏,你們這對狠心的爹娘,給我出去。”

太後很生氣,皇帝面子也不給,把皇帝和貴妃一起趕了出來。

貴妃與皇帝面面相觑。

“這……”

望着緊閉的大門,頭一次被趕出來的兩人都有些反應不過來。

“這是什麽情況?”

淑寧把皇帝的話補完。

“走吧,陪朕走走。”

九月的皇宮只有少數常青入敗的植物還帶着綠色,另有幾件楓紅點綴景色,別的都只留一地枯黃。

啊,差點忘記了,還有各色菊花,但是貴妃不愛菊花味,皇帝便沒帶她去那幾處景致,而是帶她到一處假山上的亭中,旁邊正好有兩株紅楓。

“秋天最美的景色莫過于這兩株紅楓了。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淑寧摘下一片楓葉拿在手中,可惜天色已晚,景色打了折扣。

“下回秋獰朕帶你去看,滿山的紅楓更是美侖美奂。”

皇帝見狀,允諾道。

“好啊,妾便等着皇上帶妾去了。”

手掌攤開,一陣風吹來,楓葉被風帶走,最後在空中飛行一段時間,還打了幾個轉,落在了湖上。

“愛妃為朕做一個楓葉荷包吧!”

皇帝不知怎麽的想起來說道。

“好,妾做好了讓人送去太極宮交給蘇公公。”

淑寧淡淡一笑答應,在宮中的日子多是無聊,她已經做了一堆的荷包手帕,偶爾還會給太子做衣服。

“嗯,如此甚好。”

皇帝點頭,貴妃做的荷包都會放上薄荷等醒腦的東西,皇帝很喜歡,比起悶人的熏香,他更喜歡這種清爽的味道。

雖然皇帝和貴妃的話不多,但兩人之間的氣氛卻極溫馨。一股淡淡的默契充斥在空中,周圍的人都不敢大聲呼吸,怕打憂到他們。

“我就說皇上和貴妃在這裏,母後可信了?”

皇後與太後一邊一個牽着太子走出來。

“母後怎麽出來了,天色已暗。”

皇帝上前扶住太後,讓她坐在自己剛才坐的位置上,而淑寧也讓出了自己的位置給皇帝。

“難得天氣不錯,出來看看夕陽。”

太後手中還拿着一根鳳頭拐。

“母後,嘗嘗貴妃泡的茶,雖然進宮有幾年,貴妃泡茶的手藝到是增加了不少。”

皇帝看了一眼正和兒子摘楓葉的貴妃,這後宮中他最喜歡喝貴妃泡的茶了。

“那我可要嘗嘗。”

平時貴妃不太愛泡茶給她老人有喝,怕她喝多了失眠,所以很多時候太後想喝貴妃親手泡的茶基本上別想。

“不可多喝啊,母後。”

皇帝只倒了半杯在太後面前,讓她郁悶。

貴妃愛管自己,皇帝也一樣,皇後到是不管自己,但她會打小報告。她老人家的日子啊,過的可真姜慘。

“确實不宜多喝,奶奶你還要看孫兒大婚呢!”太子轉過頭對太後說道,完了又轉回去,讓人把最漂亮的那枝剪下來,他要送給太後。

“奶奶,送你。”

太子舉着一枝漂亮的楓葉,小臉都被楓葉給遮住了。

“哎喲,這楓葉可真好看,花嬷嬷快拿去插好,擺在我屋子裏。”

太後接過欣賞了一下就交給花嬷嬷拿回去插好擺放,這可是太子的心意,她要天天看着。

“是,奴婢立即就去辦。”

花嬷嬷小心翼翼的拿着楓葉枝走了。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皇後望着緩緩落下的太陽說道。

“夕陽落下,代表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淑寧把一片楓葉送給了皇後。

“妹妹這禮物是不是輕了點?”

皇後接過,放在雪白的手帕上,火紅的楓葉美的驚人。

“千裏送鵝毛,禮輕情義重。”

淑寧淡定的回答,比起鵝毛,她這楓葉可漂亮多了。

“……”

好吧,和貴妃比口才,怎麽都是輸。

“母親,兒子這裏有。”

太子又另外舉了一支楓葉到皇後的面前,喜得她立即接過在手中把玩。

與貴妃的一片相比,誰更有誠意還用得着說嗎?

瞪了一眼專拆自己臺的兒子,淑寧感嘆這兒子是白生了。

“咳,貴妃過來坐吧!”

皇帝輕咳一聲,對太子和貴妃這對母子,他時常無語。有時候他真的認為他們不是母子,而是同輩中人。

貴妃也怪,不管什麽事都會部太子,從不以母親的身份替他做主,簡直不像長輩。但是這效果卻不錯,太子與貴妃的感情很好,兩人相處的時候更多的是一種輕松狀态,即使淑寧教育太子也是一樣。

在她有心的教育下,太子很能接受別人的指點,從不自尊自大,連太傅都誇他。

“哼。”

一甩袖子,不跟他們玩了。

坐在皇帝身邊,淑寧直接拿起桌上的點心品嘗,只是一口之後便吐了出來。

“哇~”

“愛妃,你怎麽了?梅冬~”皇帝扶住她,趕緊叫梅冬過來替她診治。

“這點心味道不對。”

淑寧指着桌上的點心。

“嗯~”

皇帝立即讓人來查,而梅冬也替自己的主子診脈。太子被皇後抱在懷裏,臉色十分難看。

他的親娘,就在自己和皇帝的眼皮子底下被人算計了嗎?

“你娘會沒事的。”皇後輕輕拍着太子的後背安撫他,太子現在的情緒很不對,要是貴妃今天真出了什麽事,也許太子也會跟着被毀。

“我娘一定不會有事的。”

太子握緊自己的小手,還沒有換的乳齒也緊緊咬在自己的下唇上。

“主子剛才及時的吐了出來,無事。不過……”

梅冬停頓了一下,點心中确實有東西,不過主子因為懷孕對那種味道很敏感,想來宮中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又不寧靜了。

“不過什麽?”

衆人一起問道。

“主子這是滑脈。”

梅冬臉上帶着微笑。

“滑脈?”

除了太子不懂之外,另外幾人都樂了出來。

“滑脈是什麽?”

太子不懂就問,好學啊!

大人臉上一陣尴尬,到是淑寧挑了下眉回答。

“再過一年,你就有個弟弟或是妹妹了。”

這又不是什麽見不得人的事,有什麽好尴尬的。再說了,未來的孩子,對這些事知道的也許比成人還清楚。越是隐瞞,越是好奇,還不如早早的說開,讓孩子對這些事不再好奇,自然也不會早早的因為好奇而偷食禁果了。她可是聽說了,男子也好,女子也罷,元陰元陽成年後再洩對身體才好。

那些早早洩了元陽的男子,身體上會虛弱一些。當年皇帝貌似因為先皇的不重視,又不敢相信那些教導他人事的宮女,所以身邊一直沒收人,直到後來十七、八歲時候才與身邊的宮女發生了關系,這才讓他的身體比以前的皇帝要壯實一些。

所以啊,有時候長輩太過關心了,其實反而是害了後輩才對。

真以為越早生孩子就越好嗎?一般父母二十歲左右生的孩子,往往比十幾歲和三十歲以後生的孩子要強壯。皇帝不信這說話,淑寧便讓他去查。結果事實證明,确實是十八歲到三十歲這個年紀生下的孩子比十幾歲和三十歲後生的要結實一些。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