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回家

這一場戰争結束的時候,已經入冬了,北方冷得早,雲山開始飄起了小雪,輕薄的雪花落在地上,很快就被滿地的鮮血浸成了紅色。

盛舒煊率領将士将草原各族聯合大軍幾乎全殲,打得對方至少百年內再無卷土重來的力氣,不僅收複了所有被侵占的土地,還向北向東一路擴張了過去。

清掃戰場就需要很多天,不過這些已經不必盛舒煊親自盯着了,畢竟還有傷在身,在衆将領的勸說下,交代了後事,便帶着傅清揚等人浩浩蕩蕩地返回了大同。

沿路百姓夾道歡呼,被剝削了這麽多年,如今終于得以解放,無數人哭喊着跟在馬車後,口中高呼王爺王妃,還有許多鄉親追着贈送特産,等到了大同的時候,車馬已經挂滿了東西。

王府門面重新修繕過,透着無盡的喜氣,傅清揚剛一下車,迎面飛奔來的小少年就撲了她一個趔趄。

“母親,我好想你!”盛泓埑埋在她的胸口撒嬌說道,惹來某人嫉妒的雙眼。

盛舒煊冷着臉伸出手,一把揪着他的後領将小孩兒拎了過來,擺着嚴父嘴臉道:“怎麽見了為父跟沒看見似的?你和你母親才分開幾天,和為父多久沒見面了?”

盛泓埑呆了一呆,立馬老老實實地請安道:“父王,孩兒也很想你。”

盛舒煊沒好氣地哼了一聲:“這麽大了,還跟母親撒嬌呢,真不害臊,以後也學着點,男人就要有男人的樣子!”

盛泓埑點點頭,一臉崇敬地望着他:“孩兒謹遵父王教誨,日後定勤學苦練,做一個像父王那樣的大将軍!”

盛舒煊撇了撇嘴:“行了,進府去吧。”

傅清揚拉着小孩兒,關懷備切地問道:“算着你們也該回來了,怎麽樣,路上沒出什麽事吧?”

盛泓埑挺起小胸脯驕傲地道:“沒有,孩兒馬術已小有成績,一路上都沒耽擱過呢。”

傅清揚立馬表揚,笑着贊道:“小埑最能幹了!”

盛舒煊瞧她噓寒問暖一臉關切,心裏止不住冒酸水,就是他重傷在身呢也沒得到過這樣溫柔細致的照顧。

王府并沒有怎麽變,還是如當初離開的模樣,唯一的變化,就是感覺少了很多人。

傅清揚回自己院子換了衣服出來,對管家道:“如今都回來了,王爺有傷在身,趕了一路需要休息,府裏的人明個兒再來見過。等閑我也沒事,就讓那些姬妾們先過來說說話吧。”

管家愣了愣,忙開口道:“回王妃,府上現在并無姬妾。”

傅清揚皺了皺眉:“那些人呢,去哪了?”

管家恭敬解釋道:“是這樣的,這些年府裏幾乎沒進什麽新人,以往的姬妾,王爺都打發了……”

“怎麽打發的?”

“願意自行離去的,婚假自由,還能得王府一筆豐厚的資産,足夠她們生活。若是無家可歸不肯離開的,便安置在城郊一處別院裏,終生不得回府。”

傅清揚面色複雜地沉默下來,心中掀起一陣陣的波浪,許久都無法平靜。

輕嘆一聲,傅清揚擺了擺手道:“知道了,你下去吧,将小公子那邊安置妥了,我這兒沒什麽需要,有春蓮她們服侍。”

管家點了點頭,便退了下去。

傅清揚随便在王府裏逛了逛,說起來她當年嫁入這裏,還沒仔細看過這地方,那時候心不在此,總覺得要不了多久就會離開,不想一走就是三年多,如今再回來,卻發現這些不曾注意過的風景,處處透露出一絲動人的安心。

傅清揚恍惚想起多年前,她還未出嫁,祖母和大姐姐也都在,每次從宮裏回到家,即便一府子上下也有許多糟心事兒,可看着府裏的一花一木,都會讓她有種安定溫暖的感覺。

而如今,漂泊許久再次歸來,這個熟悉又陌生的地方,竟也會讓她有了這種回家的歸屬感。

傅清揚随意逛了一會兒,又去看了看盛泓埑的院子,便回到了自己房間。

盛舒煊已經很自覺地躺在床上休息了,一副剛剛睡醒的模樣,打了個哈欠道:“你不累麽,剛回來就折騰,府裏瑣事一時半會兒也不急,交給內務司去辦就行。”

傅清揚皺起眉頭,不悅問道:“你怎麽在這兒,回你自己院子去!”

盛舒煊眨了眨眼:“你走的這麽多年,我都是在這兒睡的啊,這處本就是後宅主院,我當然要住在這兒了。”

傅清揚關注點顯然不一般,立馬瞪着她警惕地問:“你都是在這裏睡的?不會帶着姬妾侍婢在這兒夜夜笙歌了吧?”

盛舒煊立馬一臉正經地道:“怎麽可能?沒有你在,我哪裏夜夜笙歌得了,孤枕難眠還差不多!”

傅清揚心裏松了口氣,面上卻故作不屑,哼了一聲道:“油嘴滑舌!”

晚上王府裏擺了團圓飯,一是為了給王妃公子接風洗塵,二是為了慶賀王爺大盛再立戰功。

比起三年多前姬妾滿堂,這一頓接風宴要清冷很多,不過卻透露出一種普通家庭的溫馨。

盛泓埑敬了一圈酒,他年紀小,傅清揚只準他喝兩杯果酒意思意思,不許他多喝,倒是盛舒煊十分不以為然。

“本王的孩兒,怎能連幾杯水酒都喝不了?埑兒已經大了,酒量也該練起來了!喝,不用聽你母親的!”

盛泓埑小臉紅撲撲的,亮晶晶的眼神充滿期望地看着傅清揚。

“說過了,小酌怡情,大飲傷身。聽我的還是聽你父王的,你自個兒看着辦。”傅清揚淡淡地抿了口酒,溫柔地笑着道。

盛泓埑糾結地看看老爹,又猶豫地看看母親,最終還是垮着臉搖了搖頭。

盛舒煊面色一黑,對上傅清揚得意洋洋的笑容,頗覺得哭笑不得。

戰報很快送到帝都,随着一同附送的,還有鞑虜求和的議書。

龍顏大悅,百姓慶賀,原本應該普天同慶的大喜事,卻因為宮中的意外而蒙上了一層陰影。

壽康宮太皇太後久病不治,薨了。

盛舒煊立即命人收拾行李,連夜召集将領安排戰後事宜,隔天天還沒亮,就帶着傅清揚等人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盛舒煊有傷在身,又拖家帶口的,腳程實在快不了,等到了帝都,太皇太後早已經被送去陵寝了。

多年不見,盛舒煜周身威儀更盛,唇邊蓄了短髭,比起以往更顯沉穩。

兄弟相見,盛舒煊微微激動地上前行禮,不等他跪下,皇帝就已經迫不及待地走下龍椅,親手将他扶了起來。

“四弟,許久不見,這趟回來可要在帝都多住幾日!”盛舒煜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母後也成天念叨着你呢。”

盛舒煊嘆道:“不能承歡膝下孝順母後,臣弟心中實在難安。”

盛舒煜安慰道:“自古忠孝難兩全,母後深明大義,自不會怪你。”

兄弟倆寒暄了片刻,盛舒煊便提到封地之事。

當年先帝封他為王的時候,曾說過日後他打下的城池土地,都歸他所轄,可短短幾年,大同以北直到雲山,偌大的地方若真封給了盛舒煊所有,哪怕親兄弟,怕兩人也不會心安。

盛舒煊沒有多少雄心壯志,在他看來,坐擁天下也罷,方寸之地也好,心有多寬敞,就有多自由。他如今已經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對權勢的渴求自然沒有那麽強烈。

更何況,他的身份敏感,皇室之中,稍有猜忌就是滅頂之災,與其等到那一日才放手,倒不如一早就将疑慮消滅在萌芽之中。

盛舒煜板着臉斥道:“朕還能不信你?行了,你想什麽,朕明白,可咱們是兄弟,更何況當初父皇在世也說了,你打下來的地方,就作為你的封地!總歸都是大盛子民,有你治理,朕也放心。”

盛舒煊故作尴尬地笑了笑,不好意思地道:“皇兄信任臣弟,原本該義不容辭為皇兄分憂的,可臣弟實在有心無力。臣弟打仗也許有點天分,可實在不擅治理,若真将那麽大塊兒地方給臣弟,臣弟恐怕每晚都要睡不着覺了……”

盛舒煊頓了頓,偌厚的臉皮愣是擠出一抹嬌羞:“再說,清揚好不容易回來,臣弟答應過她,戰事平息之日,就會帶她游山玩水。”

盛舒煜笑着搖了搖頭,無奈嘆道:“你呀……好吧,此事推後再議,如今去議和的使臣還沒回來,過段時日再說吧!”

盛舒煊高興地答應一聲,迫不及待地道:“那臣弟這就告退,去給母後請安了。”

盛舒煜擺了擺手:“不忙,母後那裏清揚定是已經過去了,她們情同母女,又許久不見,想必有許多話要說……你啊,還是先去看過皇祖母吧,該做的禮儀都不能落下,也免得落人口實!”

盛舒煊老大不高興地點了點頭,情緒不高地道:“那好吧,我給皇祖母上了香就過來,新年快到了,正好能一塊兒過個年。”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