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南國之亂

伊玉和伊博還沒有到南都,已經聽到很多風聲,靖王要叛亂,已經蓄勢待發。到了南都,平時繁華的南都大街,竟然行人寥寥無幾,大家都躲出城避難了。正當回到宮中,便看到兩隊人員對峙的場面;金銮殿中,靖王為首的一幫護衛和以高高在上的王座中,形容枯槁的一人的禁衛軍也在對峙中,而那在上高座的便是伊昊山。

不到兩個月沒見,伊昊山更加的消瘦,氣色極差,面目青黃,看來自己不在的日子,父王操碎了心。伊玉正想着,被靖王看到。

“好好好,算好了日子,你們該回來了。那正好,我東新就是被你們一群人串通謀害的,我今天要讓你們全部付出生命的代價!”

“四弟,你為什麽冥頑不靈,所有情況玉兒給我的書信中已經說明清楚了,你為什麽執迷不悟?怕這件事情,只是讓你想起其他的不平事吧?”

“伊昊山,你竟然說了,我也不必遮遮掩掩。這些年,你的主君當的很辛苦吧?現在還把自己的身體搞成這樣。你知道為什麽嗎?因為你本來就不是一個有雄韬偉略的人,也許你有才能,但是只是吟詩作對,紙上談兵這些嘴皮子的功夫;但是管人,管國家,你根本沒那個本事!可是,就是這樣,當年你卻還是因為是我三哥,而坐上這個位置!上天為什麽如此厚待你?本來與你無關的王位,你竟然搶到手了;本來不屬于你的女子,你竟然也搶到手了;但是這樣你還不滿足,你還要想要找我的把柄?最後,你竟然害死我的東新!”

“四弟啊四弟,這麽多年了,終于你今天說破了。我本來以為你是聰明人,能忍一輩子,我本來以為你還有良知,會把這個秘密帶進墳墓,而我也就當作不知了,當作是最後對芳華的一點交代。但是,既然你放棄了君臣之綱,三綱五常,你認為世上真沒人知道你的所作所為嗎?你錯了。而那個唯一知道你秘密的人,就是你假象了那麽多年的敵人,就是我!我也只能還天下一個大白。大家一定都想知道當年萬佛崖之戰的起因吧?起因皆因你的癡迷!當年你暗戀芳華,出于嫉妒,不知用什麽方法通風給當時洋國大世子的齊乾,說本來要迎娶齊乾妹妹齊茹秀的北國二世子改娶我南國芳華為妻,竟然還狠心的派人暗殺了齊茹秀,嫁禍給北國。本意是希望戰争時,可以讓當時南國公認的才子,就是我,調去戰場做軍師。你以為如果我死了,芳華就會跟着你了,但是沒想到,我命如此之大吧。可是這場戰争,你也沒有想到會搞到那麽大吧?你怕了,所以連承認的勇氣都沒有,最後卻被聰明的芳華猜到了。”

“你說芳華知道,知道什麽?你有什麽證據?”靖王虎目圓瞪,絲毫不甘下風。

“證據便是當年之所以北國成功被嫁禍,就是因為齊茹秀手上有扯下一副有刺繡和少量題字的衣擺,後被認定刺繡中原來是奔馬圖。而北繡正是以奔馬圖的精湛手藝諸稱。但是,你找到的南國的巧匠卻忽略了一個地方:其他的北繡上,題字均為:萬馬齊奔,不及你一人風華絕代。唯獨那上面的是萬馬齊奔,不及你一人芳華絕代……當年查證案情的是身懷六甲的芳華,她無意發現你有一份一樣的在身上……可是發現後,她但是卻苦苦勸我不要說出去……”

靖王突然像沒有線的木偶,沒了精神,眼中滿是驚訝和驚喜,轉而又是絕望:“沒想到,芳華竟然是如此幫我之人……芳華,你聽到了嗎?這麽多年,我一直以為騙了你,害你因為戰亂體弱不堪而亡,我一直希望有機會對你坦白。但原來,你早已經知道,也早就原諒了我……也不枉我當年心心念念全是你,竟然把北繡上如此重要的題字,全記成了你……”

“你知道她說什麽嗎?她說:你只是一個可憐人,愛上了不該愛的人,也恨了不該恨的人。她說如果被北國和洋國知道真相,對南國沒有任何好處,只會帶來更大的戰亂……最後,一直在保着你的,就是芳華。她如果不是想要相信你,也不會把他在萬佛崖之戰時拾到的棄嬰,交給你保管,因為,他相信你可以有本領,教出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而不是一個只有兒女私情,卻不顧天下蒼生的家夥……”還沒說完,伊昊山已經咳得不成樣子。

“對,你說的都對!當年之事,是我年少輕狂,卻沒想到讓三國陷入如此之亂。但是,這之後20餘年,我念及芳華,念及自己的錯誤,偃旗息鼓,什麽都沒有搶……可是,你卻為什麽要一副不揭我當年傷疤誓不罷休的樣子?為什麽還要把她最後給我的東西,把我的東新搶走?”

“你空有一番癡情,但為什麽沒有腦子?我早知道你的事情,這些年來可有說過?我默守了20多年,就是不想揭穿,想要說穿我又如何會到如今才說出來?東新,是和北國世子去救伊玉時誤傷的,現在我們為何要傷害那孩子呢…...”

“現在你當然不敢了,我幾千侍衛軍在殿外,你們怎麽敢說是有預謀的?我知道你的禁衛軍大部隊正好出去調查,現在只有這幾百人在這裏。深知寡不敵衆,你當然要哄騙我了,是不是?”伊昊山從來沒有看過靖天這樣慌張和欲哭無淚的樣子,他知道:四弟已經不能回頭了,即使他知道自己不是真的要害他,卻也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報,門外北國世子求見,說自己受邀請,要來參見南國主君的。他…..他帶了幾千精兵,說如果有需要可以随時幫手,以助南北兩國永世交好…….”連門口士兵報道時都底氣足了起來,并且大大松了一口氣。

“很好很好,你們的合謀都上門幫手了,還說和北國世子沒有合謀……今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開戰吧!!”伊靖天眼睛血紅,好像一頭困獸,已經做好同歸于盡的打算般瘋狂。

“慢着!冤冤相報何時了,我願一命換一命!”一聲厲聲呵斥,聲音是伊玉發出的。只見她不顧伊博和伊昊山的阻攔,緩緩的走進靖王,步履堅定而從容,眼光如炬,但裏面散發出的,不是仇視,而是憐憫和哀傷。伊昊山和伊博不知道她要做什麽,但是卻面面相觑,擔心的手裏捏了一把汗。

“上一代的恩怨我已經無力改變,而父王既然選擇原諒,我也只會支持父王的決定;但是這一代的恩怨,因我而起,沒有理由讓門內外幾千條人命再成冤魂。如果你一定要認為東新是我的密謀害死的,我願意用自己的命,換南國太平!”

“玉兒……”

“呵呵,伊玉,不虧是芳華的孩子,和你媽十足當年一樣的膽識……但你是傻了嗎?你一個人的命,就算給我,怎麽能抵我白發人送黑發人的辛酸!如果一命換一命,我也是要伊昊山嘗嘗失去最心疼的孩子的滋味,怎麽死的也是伊博!”

果然,如果自己犧牲,換來父王姐姐的生命,換來南國內亂平息,幾千條命得以保存,應該是值得的吧?身在帝王之家,從小的忍辱負重,從小的步步為營,不就是希望自己最後有的選擇嗎?但是終究,自己還是沒有了選擇的權利。伊博聽到自己內心全力在掙紮和痛苦的聲音,他躲也躲不過的命運之輪,終于還是強壓到了他的身上。不禁閉上眼,深吸一口氣,正要回答時,伊玉聲音又響徹整個金銮殿。

“靖王,難道這麽多年,你竟然不知道?父王最心疼的孩子是誰?父王最喜歡的孩子是誰?雖然我是女子,但是我這麽多年一直輔佐父王,父王也一直悉心栽培我,你不要說,你從來沒聽過!至于博兒,他自小體弱多病,早已不讨父王歡心。且不說南國歷史上有過女主君,就算沒有,天下交給一個身體如此虛弱之人,父王也不放心,主君之位早有授予我之意。所以,如果你知道誰更重要了?”伊玉一氣到來,英氣十足,絲毫無懼,反而氣魄膽識,無不令人震驚。

換做平時的伊博,此時應該已經炸了。但是,此時的伊博卻已經眼含熱淚,泣不成聲。他上次已經确定,姐姐為了幫助自己,犧牲了很多,這麽多年一直默默包容自己。只是他沒有想到,她會為自己做到這種程度,将生的機會留給自己,卻毅然選擇不歸路。而這些年姐弟兩人的相處,一幕幕出現在伊博眼前,自己都做了什麽,害一個如此稱職的姐姐,因為自己的不安和不信任,陷入現在的境地。姐姐為什麽是女兒身,他突然想起來芮葉之前說的:她心裏沒有自己,只有國家,但不是因為她貪戀權利,而是她對你和南國責任太重……芮大哥,對了,他在外面,他能不能力挽狂瀾呢?但是現在他不能進來,否則會觸動金銮殿一觸即發的□□,一發不可收拾……

伊靖天仰天長嘆,竟然一股眼淚順着流了下來:“伊玉,你竟然可以做到這種地步,芳華如果知道有女如你,在天之靈也會安慰吧;伊昊山竟然可以培養出你這樣的後代,看來南國命不該絕啊……你父王當然心疼你,因為你舉手擡足都是芳華的影子,他疼愛的不是你,你只是芳華的替代品而已……可是,我東新是我的一切,這些年,我也已經當他是我的骨肉至親,下一個繼承人,不僅僅因為是芳華所托而已,他聰明勤奮,比這南國所有的世子子弟不知好多少輩,而卻因你而死!”深吸一口氣,伊靖天像是下了一個重大決定一般,咬破了嘴唇,昂頭說道:“好!我成全你!你是芳華的孩子,所以我不要你的性命,但是你欠我東新一命,我要你第一個孩子的性命!你的第一個子嗣,無論男女,一定不能活着見到這個世上的太陽!你若答應,我伊靖天發誓,從此消失于南國,世上以後不會有人再聽到伊靖天的名字,也不會有人再找你半點麻煩!但如果,你們的誓言不兌現,靖王府自然有人,會出手斷你一行人的性命!這就是賭注,你要賭嗎?”

伊玉笑的大義凜然,完全沒有猶豫,彷如太陽降臨到早晨時的第一縷陽光,打破了迷霧和寒冷,帶來的是溫暖無畏和無限希望,她自如地答到:“今日一旦內亂,必是不光我們命喪那麽簡單,也不僅是門內外幾千條命那麽簡單。不知有多少子民因為王族的內亂而流離失所,更不用說虎視眈眈的洋國可能趁機入侵帶來的又一次三國之亂的後果……若以我一子之命,換南國幾千條人民,和數十年人間太平,有何不可!”

金銮殿之亂當晚,北國世子在外宮接受了高規格的接待,由于伊昊山卧病醫治,伊玉和伊博兩人接待。席間伊博開心無比,見到久違的芮大哥,他興奮和放心之情溢于言表,礙于衆人,卻不能表現太親密,以免找人是非;而伊玉卻像是見一個多年未見的外人一樣,禮貌回應,步步保持距離。席散後,趁衆人酒足飯飽,吹噓伊玉表現多麽英偉之時,芮葉攔住要早離席,回去看昊山的伊玉。

“你竟然允諾将自己的第一子之命,換太平盛世?”芮葉憂心忡忡,滿眼的心疼。

“伊玉生于王族,心系王族,只會想到一命換太平劃算之至,不會算用誰的骨肉去換。伊玉就是這麽沒有感情,只會計算劃不劃得來的人……”伊玉面無表情,像是孤絕陡峭山崖上的一朵蓮花,高曠清逸卻冰冷的似沒有生命。

“玉兒,不要這樣說。請你不要在你我之間架起一堵高牆,封閉你自己,也封閉我走近你的可能。我可以幫助你,今日不就證明了,我可以幫到你嗎?我們攜手,好過你自己硬撐!”芮葉不知道可以說什麽,他不能說自己知道一切,他相信伊玉都知道自己已經知道;但他又不能裝作不知道的亂說一氣,那樣只能又傷了伊玉。他只能一遍遍說自己能夠知道的真相。

“這條路,是我自己選的,和別人沒有任何的關系。特別是芮大哥你,一切都是命裏注定,注定我們會遇到彼此,留下一段開心的回憶,但是最終成為陌路人。如果往事太過沉重,就不必再苦苦回憶了。況且,我今日立下毒誓,則是今後無論何人和我一起,都只會帶來痛苦,而我最不想傷害的就是你,你自幼和我一樣母親早逝,沒有體會過母愛,所以,你希望的另一半,一定能夠溫柔賢淑,彌補你家庭的遺憾,而我是要親手結束自己孩子的人,我無法原諒自己在你身上做出這樣殘酷的事情……芮大哥,我最後一次叫你一次芮大哥,過了今日,你我緣分已盡,從此兩不拖欠,江湖再見時,只是邦交使者,再無其他!”

芮葉拉住伊玉的手腕,欲哭無淚,心涼如雪:“我們可以想辦法,我們可以解決,不是嗎?”

伊玉默默抽回手,背對芮葉,眼淚已經不争氣的流了下來,此去經年,應是再無機會見面。她用盡最後的理性,口中吐出幾個字:“伊玉怕是以後,都不會嫁人,要一人安享這世間繁華了。希望三世子成全。”說罷,頭也不回的走了。留下芮葉獨自一人盯着那背影越走越遠,他們自見面起的點點滴滴都依然如昨天發生的一樣,可是他們已經回不去了。他只能再一次的,看着伊玉走掉,可是面對伊玉這樣世間少見的女子,她要的東西她自己會争取,她的宏圖大志她自己會達成,而她的未來裏,卻沒有芮大哥。

芮葉不知自己矗立了多久,當他回頭時,看到伊博默默的看着自己,不禁潸然淚下。伊博慢慢走近他,下意識的擡手想要撫摸芮葉低垂的臉龐,但是突然意識到自己的動作後,手僵在那裏。反倒是芮葉突然一下抱住自己。伊博任由他抱住自己,将一切不甘和無奈通過緊緊的擁抱發洩出來。他突然詫異世上竟然有如此多癡情的人,父王是,伊靖天是,芮大哥也是,姐姐也是,為了每個人自己的癡戀,竟然單方面用自己的方式傷害着自己,這樣的感情竟然可以持續十年、二十年。竟然可以讓人如此情牽夢萦,肝腸寸斷。動了情,真的是十惡不赦嗎?但理智無比的人,是否就可以讓自己不去動心呢?如果已經給出去的感情,如何可以想收就收回來呢?如果愛錯了人,如何自處才對呢?是不是只能默默守護,像東新那樣?他突然有些恨自己沒有早些知道東新的想法,雖然他可能無法回應什麽,但是他也不希望東新離世時,是帶着這樣巨大的悲傷和不甘離去的。眼前的芮大哥,即使如此難過,可自己又哪裏能幫上一絲一毫的忙?伊博唯一能做的,也只有不斷的輕拍着芮葉的背脊,緊緊的抱着他而已。

翌日,金銮殿上,因為主君一位,朝臣分了兩派:一派支持伊玉,認為她平亂居功至偉,理當繼承大業;而另一派認定伊博才是正統世子,理應繼承大統,方能順理成章。伊昊山昨晚已經卧床不起,油盡燈枯,現在說話都無力,但今日不定繼位者,怕是再無機會。他伏在王座上,卻一點不操心,也不擔心,只是靜靜地任由諸臣唇槍舌戰。在伊昊山看來,他精心培養的兩人,誰繼承王位,他都相信,那人必可心系天下,帶來南國至少幾十年繁榮。

“我昨日所言,只是一時安撫之用,并無他意,也無心貪戀權位。”伊玉仍然平靜自若,眉睫靜楚。

“君無戲言,所日主君未發一言,即是默許,怎可當你棋子,過河拆橋。況且玉公主才能氣度胸懷皆百年難遇,南國子民得知有福!”

“世子年紀輕輕已是民心所向,且聰明絕頂,仁心仁德,待人寬厚。得此明主,相信南國人民亦可安枕無憂。”

正當衆人争得不可開交時,伊博看向伊玉,伊玉依若從前,淡然一笑,仿佛這些年來,她的付出真的不重要一般,不争不搶,沉靜如玉,甘做綠葉。姐姐,這麽多年,你都為我,為父王,為世人,現在,你的心也已經破碎疲憊不堪了吧?但你是否願意成為這萬人之上的君主,一統天下,坐擁江山呢?不過,為了世人,這王位,你再适合不過,博兒自嘆不如,也無法像你那般無私寬廣,心系天下……

伊博邪魅一笑,低頭上前一步逼近伊玉,然後突然又擡了眉眼盯着伊玉說到:“姐姐,我之前一直都折服于你的氣度智慧,但昨日之舉實在令博兒不能茍同。想靖王竟然舉兵逼近金銮殿,揚言要一國之主的性命。無論最後怎樣,為了南都氣節和帝王尊嚴,都不應該和叛賊妥協!別說為了保護任何人的性命,就算保的了一次,之後世人只會贻笑大方,認為我南都君主都是貪圖安逸之徒。對待這種人,只能拼盡一切,哪怕同歸于盡,以防野草複生,贻害後世!”

伊玉眉頭一皺,但随即不急不緩的回應,語氣平和:“當下,伊玉只想免除南國幾千條人命妄成冤魂,只望百姓不用流離失所,而其它任何相較這個都是小事。我想要的南國,是富可敵國的太平盛世,我希望的是百姓安居樂業;而內廷之争,特別是為了誤會而産生的無謂争執和一時意氣,只會令親者痛仇者快,如果我一條性命可以有交換的價值,伊玉責無旁貸!”

“可是以後就會有第二個靖王,第三個靖王,後患無窮!到時,如果你不在了,如何有人擔此衆任?”伊博一刻未停立刻逼問到。

“只要有伊玉一日,只要南國需要伊玉,我随時都會在這裏,伊玉自認有能力可以協助南國渡過難關!必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伊玉說到這裏,突然看到伊博嘴角滑過一絲不易覺察的笑,是一種似曾相識,在每次自己默默為伊博事情時,伊博嘴角邊轉瞬即逝的笑容,惺惺相惜。

“父王,衆位,我相信大家聽的很清楚,伊玉胸懷天下,能世人所不能,肩抗世人所不能抗!膽識勇氣,胸襟氣度,聰明才智均世間少有!南國得此主君,夫複何求!如果姐姐是男子,帝位早已歸他,無需質疑。為何是女兒身,就要繁文缛節層層壓下來?縱使女兒身又如何?治國平天下,靠的是智慧,而非其它!博兒自認無法自比,也相信在座沒有人可以比姐姐更有能力和擔當,可助我南國更上一層。望父王體恤博兒心意和為南國子民考慮,博兒願意助姐姐榮登帝位!”伊博此言一出,殿內嘩然。

伊玉想說什麽為時已晚,只能慢慢走近博兒,将博兒扶起,輕聲道:“你這是為何?你不想要這王位嗎?”

伊博只淡淡回應:“我只是把屬于你的還給你!同時,我也想為我南國子民選一位最合适的主君,姐姐,受之無愧。”

幾十年後,當有人說起靖王時,竟然果然從那時起,他像人間蒸發一樣,消失在人世間,如他所說,再也沒有出現。而史書中,也沒有記載,究竟當年金銮殿風波因何平息。唯一記錄的卻是:伊玉因為金銮殿風波,巧言善辯,震驚朝野,伊昊山因為元氣大傷,當晚便卧床不起,不到一周便離世,而離世前竟然将皇位傳給伊玉,成為第二位南國女主君,是為玉主君。

然而在伊昊山死後,一個月內伊玉繼承大統,登基成君王。中間伊博和一直留在南都外臣殿的芮葉無間斷的從旁協助,之間雖然宮中流言蜚語不斷,什麽篡位之心已久,什麽騙取無知幼弟信任,但他們仍然鼎力支持伊玉。然而,一日,突然伊玉身體不适,腹痛不止,竟然下身流出血來。太醫院左毅大夫看過之後,發現:原來,伊玉不覺中有了身孕,但由于自己未知,又因伊昊山離世傷心過度,加之登基後疲勞所致,不小心流産。芮葉伊博知道後,如釋重負,之前首子的毒誓,竟然以這樣一種方式破解。

同類推薦